- 年份
- 2024(7915)
- 2023(11594)
- 2022(10360)
- 2021(9854)
- 2020(8498)
- 2019(19744)
- 2018(19817)
- 2017(37832)
- 2016(20769)
- 2015(23427)
- 2014(23394)
- 2013(23280)
- 2012(21137)
- 2011(18653)
- 2010(19064)
- 2009(17681)
- 2008(17363)
- 2007(15202)
- 2006(13280)
- 2005(11878)
- 学科
- 济(74169)
- 经济(74079)
- 管理(70697)
- 业(64719)
- 企(56506)
- 企业(56506)
- 方法(37063)
- 数学(30646)
- 数学方法(30295)
- 财(26316)
- 中国(21228)
- 务(19069)
- 财务(18995)
- 财务管理(18913)
- 制(18461)
- 企业财务(17997)
- 农(17529)
- 业经(17461)
- 学(16431)
- 银(16315)
- 银行(16282)
- 行(15272)
- 理论(14877)
- 融(14151)
- 金融(14150)
- 地方(13932)
- 和(13268)
- 划(12693)
- 贸(12308)
- 贸易(12294)
- 机构
- 大学(284082)
- 学院(280566)
- 管理(119089)
- 济(105393)
- 经济(102659)
- 理学(101008)
- 理学院(99937)
- 管理学(98402)
- 管理学院(97864)
- 研究(87207)
- 中国(73006)
- 京(62289)
- 财(56264)
- 科学(53932)
- 财经(43656)
- 所(43482)
- 江(42052)
- 中心(41722)
- 农(40062)
- 业大(39775)
- 经(39690)
- 北京(39348)
- 研究所(38844)
- 范(34843)
- 州(34557)
- 师范(34533)
- 财经大学(32830)
- 院(31813)
- 农业(31272)
- 商学(31171)
- 基金
- 项目(188099)
- 科学(147235)
- 研究(138627)
- 基金(136527)
- 家(117760)
- 国家(116767)
- 科学基金(101294)
- 社会(85143)
- 社会科(80602)
- 社会科学(80579)
- 基金项目(73414)
- 省(72651)
- 自然(67546)
- 自然科(65901)
- 自然科学(65890)
- 自然科学基金(64689)
- 教育(63283)
- 划(61005)
- 编号(57650)
- 资助(56805)
- 成果(47012)
- 部(41539)
- 重点(41148)
- 创(38774)
- 课题(38581)
- 发(37491)
- 项目编号(36808)
- 科研(36406)
- 创新(36088)
- 教育部(35890)
- 期刊
- 济(116824)
- 经济(116824)
- 研究(86824)
- 中国(58922)
- 财(47177)
- 管理(45483)
- 学报(41819)
- 科学(38665)
- 农(34636)
- 大学(32019)
- 融(30840)
- 金融(30840)
- 学学(29849)
- 教育(29651)
- 农业(24060)
- 技术(24000)
- 财经(20798)
- 业经(17644)
- 经济研究(17540)
- 经(17423)
- 图书(16756)
- 财会(15923)
- 理论(15775)
- 会计(15447)
- 实践(14610)
- 践(14610)
- 问题(14044)
- 业(13979)
- 技术经济(13308)
- 现代(13301)
共检索到42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李福 邓菊香
风险管理审计作为风险审计的延伸,因更注重对企业风险管理及其效率的评价,逐步成为现代审计的重要方法和发展方向。随着大规模财务舞弊的出现,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日趋复杂,风险管理审计必将突破现有审计准则框架制约,不断完善企业风险管控模式,有效识别、评估和处理企业风险,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以文献综述的形式,通过系统梳理风险管控与风险管理审计相关研究成果,构建风险管理审计研究框架,从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审计相关内容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蔡立燕 徐倩昱 卢佳友 周志方
随着水资源管理的问题成为各国关注的环保重点,高耗水企业面临的水风险问题日趋严峻,构建水风险管控体系迫在眉睫。作为企业水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风险管控体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甚至创造新的竞争优势。鉴于此,文章基于COSO框架的视角,以高耗水行业中的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水风险识别、水风险评估和水风险应对的一体化水风险管控体系,并在湖南长沙HL公司中进行应用分析,针对评估结果识别管控重点提供具体有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企业制定水风险管控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化工企业 水风险管控体系 COSO框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况昕 高惺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提出了"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的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又将防范金融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中国的金融体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信贷膨胀引发的各部门、各领域的高杠杆风险值得警惕,影子银行和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导致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显著增加,需要构建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相结合的"双支柱"监管框架。本文在分析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宏观审慎监管的逻辑和构建"双支柱"监管框架的实现路径,文章最后给出了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风险 双支柱 宏观审慎监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独立审计具有降低、分担、分散社会经济活动风险的价值,这种风险控制价值可以细分为鉴证价值、信号显示价值和保险价值,它们是独立审计定价的基础。因此,基于风险控制价值的独立审计定价模型应该包括人力资源投入收费、声誉收费、风险收费三个要素。人力资源投入收费是以人力资源投入水平为基础要求的费用补偿;声誉收费是特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特定的资本市场上基于其特有的声誉而收取的费用;风险收费是对注册会计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估价,是基于保险价值所要求的补偿。该定价模型全面地考虑了独立审计的价值,能帮助资本市场各类参与者确定审计定价的合理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蕾 池国华
从现实看,信贷风险是当前我国银行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之一,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敏感性更强,行业传染效应更大,甚至会波及所有行业,最终衍变为系统性风险,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防控信贷风险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然而,尽管有关信贷风险防控的文献十分丰富,但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因此,文章从信贷风险防控策略、借款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防控、银行内部控制与信贷风险防控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总结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归纳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信贷风险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演化机制,并从银行内部控制视角提出了加强信贷风险防控的研究设想。
关键词:
银企互动关系 内部控制 信贷风险防控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永泉 冯义秀
对风险管理理念的发展以及COSO提出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分析表明,风险管理框架所关注的公司治理领域和内部控制环节的风险正是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构建基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六个步骤。我国企业在构建风险管理框架中应注意优化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内部人员素质等。
关键词: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明忠 鲍明铭
以董事会建设和集团管控为核心的包括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制度、风险预警指标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全程风险管理体系。我国企业实现集团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并购整合来实现规模经济、协同效应。但单纯的规模扩大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规模经济,若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及防范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谭丽 黄钢
智能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本文在阐述企业债务风险传递机理的基础上,以HT公司的债务风险控制实践展示了债务风险智能管理模型。HT公司运用智能风险管理框架构筑的监督、债务风险控制框架、风险管理流程、执行四个层面的债务风险控制模式和机制,取得了良好的债务风险管理成效。债务风险智能管理框架的运用丰富了债务风险控制的方法,也为企业做好债务风险控制提供了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首博 周雪 乔智
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三个框架———一是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看做一个过程,并从不同维度来对这一过程展开研究。二是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导入了网络关系与网络能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
关键词:
知识管理 研究框架 综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国强 吴春璇
通过分析企业税务风险的现状,构建一个能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系统,目的在于让企业内部税务管理人员深度参与企业战略管理、战术管理、日常管理和业绩管理,使经营活动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得到良好运作,将税务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实现企业税收负担最优化目的。
关键词:
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管理 税务风险管理系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山
COSO发布的风险管理框架完全适用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一个标准。依据此标准,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符合性测试,可以确定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健全程度和得到遵循的程度,进而确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是否可以依赖以及可以依赖的程度,以此来发现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不足。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桑广成 焦建玲
随着我国建筑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建筑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建筑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行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而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却无处不在,风险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书怀
2004年10月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eRiskManagementFramework),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产生及其贡献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理解、掌握和运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杨书怀
2004年美国COSO委员会在其1992年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基础上,吸收各方面风险管理研究成果,颁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Enterpris Reisk Management Framework),旨在为各国的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一个统一术语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本文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产生及其贡献与不足,其次阐述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最后比较分析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联系与区别,以期对理解、掌握和执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有所裨益。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毕秀玲 刘延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商业运营环境,在给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无处不在的网络风险也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新问题。管理网络风险、保护关键信息系统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大事。本文根据COSO 2013内部控制最新标准,将网络风险纳入内部控制框架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管理网络风险提供相对全面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