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67)
2023(12398)
2022(10709)
2021(10119)
2020(8561)
2019(18989)
2018(18766)
2017(36345)
2016(19129)
2015(20893)
2014(20074)
2013(18967)
2012(17125)
2011(14952)
2010(14465)
2009(13217)
2008(12318)
2007(10454)
2006(8774)
2005(7104)
作者
(47734)
(39795)
(39774)
(37891)
(25338)
(19174)
(18158)
(15605)
(15501)
(14038)
(13680)
(13357)
(12388)
(12250)
(12002)
(11944)
(11871)
(11849)
(11535)
(11385)
(9494)
(9424)
(9341)
(9314)
(9126)
(9002)
(8606)
(8502)
(7816)
(7815)
学科
(71294)
经济(71123)
管理(53103)
(52940)
(42648)
企业(42648)
方法(35775)
数学(30849)
数学方法(30434)
(22043)
中国(20607)
(20260)
业经(17277)
地方(15604)
(14452)
农业(14283)
(13234)
财务(13193)
财务管理(13166)
理论(12686)
(12673)
贸易(12668)
企业财务(12496)
(12327)
(11926)
(11770)
银行(11761)
(11743)
环境(11316)
(11170)
机构
学院(245388)
大学(241596)
管理(100838)
(99282)
经济(97328)
理学(87746)
理学院(86902)
管理学(85322)
管理学院(84862)
研究(72663)
中国(58349)
(47658)
(47469)
科学(42765)
财经(38432)
中心(37026)
(35771)
(35132)
(34939)
业大(34363)
(32714)
(31476)
师范(31202)
经济学(30882)
研究所(29757)
财经大学(28914)
(28175)
北京(28152)
经济学院(28042)
农业(27029)
基金
项目(176445)
科学(141507)
研究(132398)
基金(129887)
(110597)
国家(109632)
科学基金(97380)
社会(87593)
社会科(82069)
社会科学(82042)
(71705)
基金项目(69262)
自然(62108)
教育(61946)
自然科(60717)
自然科学(60702)
自然科学基金(59584)
(57755)
编号(54515)
资助(51833)
成果(42011)
(39289)
重点(39267)
(37425)
(37407)
课题(36319)
国家社会(35698)
创新(34876)
人文(34827)
教育部(34808)
期刊
(103269)
经济(103269)
研究(68416)
中国(43543)
(37338)
管理(34788)
学报(32675)
(31950)
科学(31942)
大学(26730)
学学(25424)
(25254)
金融(25254)
教育(24752)
农业(22116)
技术(21923)
业经(18951)
财经(18175)
经济研究(16425)
(15471)
问题(13082)
统计(11817)
(11558)
理论(11463)
财会(11218)
(11075)
资源(11075)
技术经济(10935)
商业(10640)
(10636)
共检索到3468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树茁  宋瑞霞  
中国的性别结构失衡已持续40多年,成为制约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长期累积的人口风险与社会利益的高度分化相互交织,对现有治理模式提出了严峻挑战,新常态下亟须创新和完善性别失衡治理机制,公众参与是关键突破点。从信息获取出发,深入探究其通过信任和风险感知对公众参与的影响机制,不仅从理论层面上揭示了促进公众参与的内在机理,还为推进基层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启示。基于O-S-O-R模型,建构风险社会背景下性别失衡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研究框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2018年开展的“性别失衡的社会风险及治理”专项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息获取对公众参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政府信任和风险感知在这一关系中均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慧君  李树茁  
为了理清性别失衡对公共安全影响机制与作用模式,本文首先描述了转型社会中社会风险的主要形态,及性别失衡放大社会风险的途径;其次,通过改进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模型,构建了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的理论解释框架,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揭示性别失衡背景下社会风险放大途径,提出以网络治理为工具的危机管理策略。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梅乐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将大数据分析技术运用于公共医疗卫生领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新农合大病保险自2013年启动以来,提高了重大疾病保障水平,缓解了大病患者的就医压力,但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供求平衡风险、市场营运风险和医疗道德风险。要建立多方参与、共享协作、互相监督的"新农合大病保险信息网络系统",运用大数据的大量性、及时性、多样性和价值性,加强新农合大病保险的风险控制,保障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持续有效运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丹  黄娅  
不少大学生认为,目前我国男女平等现状不容乐观,相对于男性而言,女性在就业、职业晋升等方面仍处于劣势;但男女大学生对此的认知有较大的差异:很多男生认为,女性在就业、职业晋升等方面均不存在被歧视现象;而不少女生则认为,在社会诸多领域中,均存在男女不平等现象。此外,很多大学生仍比较认同性别刻板印象。有鉴于此,高校应面向大学生全面普及社会性别意识教育。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武汉大学国家发展战略智库课题组  
返乡入乡“创业潮”是当前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新现象。“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更多的打工者转变为创业者,对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形成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格局、促进县域城镇化和城乡共同繁荣意义重大。文章基于湖北省枝江市、武汉市黄陂区和黄冈市3个典型地区的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中国城乡发展条件正在发生变化,乡村发展机会不断增加,而城镇生活成本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能人开始返乡创业,形成新一轮返乡入乡“创业潮”。返乡入乡创业者职业背景和来源多元化,文化素质较高,积累的创业资源多;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创业和利用互联网从事的创业活跃;带动城市资本下乡和企业兴乡的效应显著。最后,文章为进一步因势利导推动中国返乡入乡“创业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方菲  
基于问卷调查法,本文试图运用社会排斥理论对农村低保对象的生活图景进行描绘。研究发现,虽然农村低保对象获得了国家正式制度的保障,但是,他们仍然面临着经济排斥,这主要体现为:他们经济收入微薄,成为村落社区中的底层群体;他们生活消费受到限定,被排斥在普通的消费空间之外。同时,他们也依然面临着社会排斥,具体体现为:其关系网络规模狭小,构成单一;与村民的心理距离大,疏离感强烈。这些排斥会导致农村低保对象的持续贫困。因此,消除排斥,促进低保对象的社会融入,是完善农村低保制度的重要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尹秀芳  杨云彦  
本文以课题组对湖北省4个县市的农村家庭入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家庭的风险抵御能力主要通过家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状况和所能获取的社会支持来体现。农村计生家庭具有相对较多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因而也就具有较强的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唐林  罗小锋  黄炎忠  余威震  
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出发,基于农户行为的微观层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湖北省628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居民村域环境治理的参与度总体不高。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概率越高,即劳动力外流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此外,从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高,对农村环境改善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环境效益感知越强,且家庭劳动力对提升在村影响力的迫切性也越强,这进一步会促使农户积极参与村域环境治理。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世敏  
农家书屋被宣传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然而其重心却是出版发行的载体。这导致了农家书屋建设初期轰轰烈烈,后期除了出版物偶尔更新之外,几近沦为摆设,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效能。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构的新形势下,农家书屋亟待转型。农家书屋应该以服务为本位重新定位,通过与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和公共图书馆系统的联通,及时嵌入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汪成  高红贵  
首先阐述了粮食安全与农业生态的内在联系。然后采用熵权法对湖北省2005—2014年的农业生态安全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影响农业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得分值偏低,但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最后对如何保障农业生态安全,支持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成新  余向勇  于雷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陶  李浩  
湖北地处长江之"腰",绿色发展空间和前景巨大,但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及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仍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以水生态、水民生、水经济、水文化和水效益的相互关系为视角,分析湖北省的水资源优势及面临的问题,探讨实施"五水联动"的可能路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康力  
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我国南方不断出现用工荒问题,越来越多的沿海企业将生产能力逐步向内陆转移。然而,即使在生产能力大转移的背景下,随着各种资源要素价格的上涨、劳动保障制度的完善,中西部地区也逐渐出现了用工荒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中国目前出现几轮用工荒问题的原因,然后以湖北省随州市为例,从国家、产业和员工三个角度来揭示我国中西部用工荒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熊巧  石君  王遥飞  余家祥  周颖  毛忠勤  
在湖北省建设交通强国示范区背景下,通过分析目前湖北省交通物流发展环境,探讨湖北省交通物流中长期发展思路,并提出推动交通物流枢纽建设、畅通国际国内物流通道网络、优化交通物流运输组织方式、提升智慧绿色物流发展水平、推动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等实施路径,以期推动湖北省交通物流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