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6)
- 2023(15508)
- 2022(13068)
- 2021(12122)
- 2020(10331)
- 2019(23757)
- 2018(23254)
- 2017(45051)
- 2016(23735)
- 2015(26684)
- 2014(26765)
- 2013(26358)
- 2012(24110)
- 2011(21641)
- 2010(21691)
- 2009(20792)
- 2008(19953)
- 2007(17741)
- 2006(15331)
- 2005(13501)
- 学科
- 济(99115)
- 经济(98924)
- 管理(68181)
- 业(67137)
- 企(54858)
- 企业(54858)
- 方法(48188)
- 数学(41295)
- 数学方法(40788)
- 中国(35836)
- 融(28812)
- 金融(28808)
- 财(28522)
- 银(27712)
- 银行(27687)
- 行(26596)
- 农(26080)
- 业经(22177)
- 制(22078)
- 地方(21365)
- 学(19194)
- 理论(18899)
- 务(18484)
- 财务(18432)
- 财务管理(18391)
- 企业财务(17523)
- 农业(17393)
- 贸(17085)
- 贸易(17075)
- 易(16563)
- 机构
- 大学(338585)
- 学院(336228)
- 济(140796)
- 经济(137703)
- 管理(133245)
- 理学(114751)
- 理学院(113523)
- 管理学(111527)
- 管理学院(110884)
- 研究(107676)
- 中国(90177)
- 京(70073)
- 财(68359)
- 科学(63459)
- 财经(54758)
- 中心(53406)
- 所(52230)
- 农(50604)
- 经(49690)
- 江(48878)
- 研究所(47300)
- 业大(46510)
- 经济学(45169)
- 北京(43720)
- 范(42707)
- 师范(42290)
- 财经大学(41007)
- 经济学院(40920)
- 州(39936)
- 农业(39702)
- 基金
- 项目(226392)
- 科学(179664)
- 基金(166963)
- 研究(165731)
- 家(143697)
- 国家(142491)
- 科学基金(124233)
- 社会(108895)
- 社会科(102548)
- 社会科学(102516)
- 基金项目(88572)
- 省(87324)
- 自然(79346)
- 自然科(77594)
- 自然科学(77572)
- 教育(76213)
- 自然科学基金(76189)
- 划(73305)
- 资助(67846)
- 编号(67267)
- 成果(54318)
- 部(50802)
- 重点(50679)
- 发(47933)
- 创(47087)
- 国家社会(45355)
- 课题(45155)
- 教育部(44392)
- 创新(44012)
- 科研(43777)
- 期刊
- 济(146884)
- 经济(146884)
- 研究(100270)
- 中国(61467)
- 财(53971)
- 学报(47787)
- 管理(45929)
- 科学(45710)
- 融(45189)
- 金融(45189)
- 农(45019)
- 大学(37455)
- 学学(35448)
- 教育(30269)
- 农业(29479)
- 技术(28653)
- 财经(27180)
- 经济研究(23600)
- 经(23281)
- 业经(23053)
- 问题(20879)
- 统计(17222)
- 理论(16775)
- 技术经济(16142)
- 策(15677)
- 版(15539)
- 图书(15390)
- 业(15271)
- 实践(15176)
- 践(15176)
共检索到492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秀云
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逐步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现实因素。流动人口缺乏在城市的原始积累,生存状态不体面,对城市社会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户籍制度仍然是制约流动人口城市融合的主要障碍。在风险治理和安全保障方面,政府需要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解决农民工在城市体系中的制度化生存问题,通过扩展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其归属感。同时,还必须加强流动人口的常态性、制度性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流动人口素质和对城市社会的自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牟维 陈友力
教育风险成为社会风险中独特的风险场域,作为教育核心环节的教学风险尤为值得关注。高校教学风险的主要形式可以从课程形态、教学过程、教学要素进行分类。运用风险社会理论,将高校教学风险归因于现行学校教学安全教育机制的制约、教学风险主要由人为风险导致、教学风险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以及生命安全教育的缺失等因素。高校教学风险的治理需系统化制度性设计,即树立科学的风险意识、建立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开发大数据平台预警系统、系统化设计和构建防范教学风险的教育体系、扩大校园责任险的保险范围、构建教学风险防控的组织保障。
关键词:
高校 教学风险 风险治理 风险社会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鹏 郝宇彪 陈卫民
利用国家人口计生委在广东、浙江、江苏和上海的微观调查数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外来人口幸福感和社会融合状况对其城市落户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受访者年龄、性别、在本地居留时间、婚姻、收入等因素情况下,幸福感和社会融合对于提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地落户意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职业和收入水平考察,发现好行业、高端职业和高收入的外来人口幸福感提升和社会融合程度的增加对落户意愿的影响要大于差行业、低端职业和低收入的外来人口。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提升外来人口幸福感入手增强外来人口户籍迁入城市意愿、促进外来人口在城市稳定下来并进而解决我国城市化问题的新思路。
关键词:
外来人口 幸福感 社会融合 城市落户意愿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承水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和模糊神经网络方法,对我国的城市公共安全进行了评估。建立了我国城市公共安全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分析,如人为因素、设施、管理能力和自然事故等。最后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该模型的科学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楼晓英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与影响程度均有不断上升之势,公共安全管理日益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但由于公共安全补偿机制的不完善,政府无奈成为许多安全事故的最终埋单者。随着改革的纵深发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陆淑珍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瞿华
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概念及理论随着一系列全球灾难性事件的出现而备受关注。但这一概念的最大问题在于缺少系统性的理论论证。吉登斯从其建构的社会学元理论出发,运用结构化理论来分析社会转型中的风险概念,认为时空伸延、脱域机制和知识的反思性是现代社会的三大动力机制。在这三大动力机制运作下,尤其是在反思性的作用下,社会发展到了"传统和自然终结"的阶段,从而也就进入了所谓的风险社会时期。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结构化 系统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汗青 柏维春
公共安全本身的控制难度较大,加之城市特性的扩大作用,使得城市公共安全很难受到政府单方的、完全的、全方位的管理。也就是说,对政府而言,城市公共安全的可管理性是有限的。治理理论对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启示在于政府的责任并非是无限的,但它需明确自身的应有角色并有效履行相应责任,促成一个能够有效维系城市公共安全的治理网络并在其中发挥领袖角色,即先行者、指导者、沟通者和激励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换芳 林一钢
县管校聘是当前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改革中热议的话题,其政策初衷在于盘活教师存量,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壁垒,对于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风险社会理论,受有限的制度理性、保守的文化惯习、松散的合作格局影响,县管校聘改革面临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的理性失衡风险、个体私利与公共利益冲突的伦理博弈风险、内生发展被外铄发展遮蔽的发展异化风险。为规避县管校聘改革风险,应构建风险防控机制,提升制度理性;加强风险文化自觉,提高风险意识;畅通风险沟通渠道,打造共治格局。
关键词:
县管校聘 教师交流轮岗 风险社会理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宝庆 魏小梅
新高考改革进程中隐含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钟摆现象"、普通高中学校办学缺乏特色、高中学生自主发展异化等风险。风险社会理论为分析新高考改革面临的风险提供了分析框架。通过整合贝克、吉登斯、鲁曼、拉什等学者的风险社会理论,将新高考改革风险归因于新高考改革决策者与专家的结盟、高中学校自我生存的利益驱动、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足等因素。为规避新高考改革的风险,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策略:树立改革风险意识与呼唤风险决策伦理;探索高中学校特色办学与管理模式;建构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关键词:
风险社会理论 新高考改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啸峰 王卓明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高科技恐怖活动的风险也在增加,核、生物、化学、网络恐怖活动对当前及未来国家与社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从信息化源头管控、精细化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价、智能化威慑打击以及综合化资源调度等方面,对高科技恐怖活动的整体防范与风险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宏观决策支持。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公共管理 公共安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王玉 李文博 张帆顺
在社会治理科学化和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借助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创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模式,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城市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局限性,构建新时代背景下的灾害成因理论,提出数据驱动的风险治理框架,构建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一方面,需从大数据视角重新审视既有的风险治理理论基础,增强治理主体决策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创新风险治理决策框架,建立智慧型风险治理模式,提高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风险的效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啸峰 王卓明
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高科技恐怖活动的风险也在增加,核、生物、化学、网络恐怖活动对当前及未来国家与社会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加强"韧性城市建设",从信息化源头管控、精细化监测预警、动态化风险评价、智能化威慑打击以及综合化资源调度等方面,对高科技恐怖活动的整体防范与风险控制提供科学、有效的宏观决策支持。
关键词:
韧性城市 公共管理 公共安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红 李贵清
公共服务供给理论经历了政府单中心供给、多元供给和多元多中心供给三个阶段。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也经历了从政府单一供给为主到多元供给并存的过程,但鄱阳湖区共安全服务进一步完善依赖于供给模式的改进。当前鄱阳湖区公共安全服务供给模式仍处于从政府单中心供给向多元主体参与供给的多元阶段转变过程中,存在政府供给严重不足、市场和社会力量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下一阶段供给模式的改进仍然是以多元多中心供给为目标,改进政府供给效率,培育市场和社会供给力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秦秋
风险社会理论为理解农民工的市民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已成为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全国2.7亿的农民工当中,有近1.7亿是外出务工人员,他们有较强的融入城市的意愿,却又面临着就业、健康、情感等诸多风险,成为社会风险承受类型最多但应对风险能力最弱的群体。提高农民工规避风险的能力,有效出路在于通过融入性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调适和文化引导,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达到有效规避风险,有序融入城市的目的。
关键词:
农民工 市民化 融入性教育 风险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城融合视角下我国城市低成本住房制度研究——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化迁移消费效应作用渠道的分析
城市社区公共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研析——评《四川城市社区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和关联性分析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基于CSSCI的国内公共安全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城市公共安全应急协作网络评估:基于响水“3·21”爆炸事故的全网数据分析
健康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与心理健康专项数据的分析
城市环境质量对人口流迁的影响——基于中国23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分析
社会融合视角下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及其代际差异——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信号分析视角下公共安全治理模式转型的情报工作研究
基于ETA和FTA的输油管道泄漏公共安全事件演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