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9)
2023(4432)
2022(3786)
2021(3558)
2020(3130)
2019(6885)
2018(6820)
2017(13254)
2016(7170)
2015(7926)
2014(7771)
2013(7829)
2012(7307)
2011(6687)
2010(6645)
2009(6355)
2008(6371)
2007(5864)
2006(5265)
2005(4649)
作者
(22035)
(18346)
(17982)
(17225)
(11710)
(8969)
(8391)
(7216)
(7183)
(6590)
(6418)
(6300)
(5964)
(5926)
(5742)
(5695)
(5524)
(5476)
(5296)
(5288)
(4662)
(4575)
(4379)
(4341)
(4307)
(4148)
(4052)
(4011)
(3790)
(3734)
学科
(27376)
经济(27230)
(20246)
管理(17918)
(15966)
企业(15966)
方法(14324)
(10945)
数学(10865)
保险(10854)
数学方法(10757)
中国(10672)
(8111)
(7501)
(7321)
(7047)
银行(7024)
(6987)
业经(6865)
理论(6760)
(6642)
(5977)
(5915)
金融(5914)
(4965)
财务(4961)
财务管理(4941)
企业财务(4732)
各种(4706)
地方(4559)
机构
大学(103602)
学院(100571)
(40726)
经济(39836)
管理(37244)
研究(37044)
中国(31900)
理学(31245)
理学院(30860)
管理学(30233)
管理学院(30063)
科学(23518)
(22559)
(21964)
(20836)
(19563)
研究所(17691)
中心(17223)
财经(16906)
农业(16667)
业大(16220)
(15958)
(15407)
北京(14379)
(13298)
经济学(12846)
财经大学(12828)
(12279)
(12111)
(12013)
基金
项目(66958)
科学(52538)
基金(50380)
(45373)
研究(45054)
国家(44973)
科学基金(37878)
社会(31180)
社会科(28191)
社会科学(28175)
基金项目(26135)
自然(25763)
自然科(25199)
自然科学(25188)
(25071)
自然科学基金(24769)
(22166)
资助(21638)
教育(20547)
编号(16857)
(15424)
重点(15367)
成果(14116)
科研(13654)
(13335)
(13252)
计划(13239)
教育部(13078)
国家社会(12578)
创新(12447)
期刊
(45314)
经济(45314)
研究(33835)
中国(22838)
学报(20322)
(18906)
科学(17888)
(16957)
(15244)
金融(15244)
大学(15197)
学学(14462)
管理(13996)
农业(12420)
教育(8992)
财经(8850)
(7478)
经济研究(7127)
技术(6618)
(6439)
(5788)
业经(5783)
业大(5482)
问题(5382)
统计(4850)
理论(4829)
农业大学(4763)
技术经济(4493)
国际(4424)
(4373)
共检索到159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康之  
人类历史上的农业社会也经常被学者们表述为同质性社会,工业社会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了差异化的特征,但这个历史阶段中的人们所追求的却具有同一性。在陷入风险社会时,人类所面对的是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社会的差异化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风险社会具有差异性的特征,故可以将这个社会定义为差异化的社会。如果考虑到风险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就是生存问题的话,那么构建命运共同体已经成为第一要务。风险社会中的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差异性的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表现出对差异的承认和包容,合作行动是将社会的差异性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加以利用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是承认的三种形式。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教育中的交往结构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其精神品格是通过教育对他的"特殊性"的承认获得发展的。教育承认包括了爱与关怀、权利的尊重、社会重视以及完整发展的内涵。在这种承认的教育关系中,不仅儿童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有尊严的自我,培养了主体间的道德感和共通感,而且教育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友爱的共同体。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兴起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抗争,发展为系统的、制度化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多元文化主义从追求差异到差异平等再到文化之间相互承认,走过了一条复杂曲折的道路。这一过程伴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结构的历史演变,也是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博弈过程。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中把握多元文化主义,准确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实质以及面临的困境,研究这一理论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文化的局限性,分析这一理论对建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乐  
个体化社会已经来临,其表现为人们从传统社会形式与义务中解放出来,不得不独自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并以从众的无意识方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趋同。承认有三种形式:情感关怀、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生活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因为重建社会关系、摆脱身份焦虑、寻求自我认同都离不开他人的承认。个体化社会的教育更需要给予儿童以承认,这是由儿童情感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化社会的教育中充斥着大量的蔑视所决定的。承认的教育需要把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共同体的建构,并以此展开三种形式的教育承认:给予每个学生以教育爱;承认每个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成就。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平常的交谈和写作中,虽然我们也会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以成败论英雄"等哲言,但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理积淀中,更牢固的还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时至今日,比如对待正在进行的里约奥运会参赛选手的成绩,鲜花、掌声和笑脸依旧包围着胜利者,失败者只得在大地上留下无奈而孤独的身影。是呀,成功总是荣光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向往的,可是谁能保证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对学科而言,承认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爱的承认、权利的承认和重视的承认。爱的承认是学科共同体内部对于学科的忠诚,这种承认是本学科从业者对于学科的一种情感承认;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各学科间对于学科地位的相互尊重,这种承认是科学家或学者阶层间对于彼此志业的理性承认;重视是学科共同体外部对于学科的社会承认,这种承认是学科之外的社会领域对于学科声望与学术贡献价值承认。上述三种不同承认方式中,学科同行的认同与忠诚是学科获得承认的基础,其他学科共同体的尊重是一门学科获得学科荣誉和提升学科声望的前提条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彦  
今天,由于解决劳动力出路的需要,非正规就业在对策层面上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这是不够的。用非正规就业重构就业空间,一定要倚重于理论创新。"合法性质疑",此乃关乎非正规就业命运核心问题,只有澄清它,非正规就业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承认。为此,我们必须在经济的白与黑之间,区分出第三种经济。其中,紫色经济虽代表着非正规就业被称为隐性就业的那部分,但对社会弱势群体来说,在第三种经济中以劳动方式取得收入与在黑色经济中以非道德方式取得收入是有本质区别的,这就在理论层面上澄清了非正规就业本身存在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沈天辰   陈洪安  
在组织中差错是不可避免的存在。在实现差错管理中,差错诊断具有基础地位。目前对差错诊断的研究主要分为外部监督和个体主动汇报两种方式,而个体差错汇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为主体的差错汇报。本研究以领导差错承认为切入点,结合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究了领导差错承认对员工认知评价的影响。基于447份问卷分析发现,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的评价存在负向影响,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的评价存在正向影响;员工对领导能力和正直性的评价在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之间起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能力评价的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削弱。此外,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调节领导差错承认与员工对领导正直性评价的正向关系,使得上述关系在高质量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下被加强。研究探讨了组织中领导差错承认的“双刃剑”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学术期刊需要风格吗?对风格的认知不一定能决定你是谁,但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你。我们追求自身的人设和风格,为的是彰显出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行为和观念。对于学术期刊也同样如此。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院教授项飙认为,我们应该把学刊出版看作是公共干预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是我们发表文章的地方,一个交流的平台,从理想的状况来讲,一个学刊应该去提倡一个学派、一种风格,组建一个知识共同体。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田  
国籍是一个国家确定某人为其国民,是确定其法律地位的依据,也是国家行使管辖权和行使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不仅仅是国内法或个人问题,而是会牵扯到国家间关系、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题,因此由国籍而产生的国籍冲突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运华  姚虹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及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老年人不仅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也优于农村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仅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有限;在非正式社会支持中,子女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精神支持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建设,家庭及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注重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成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旺达姆  戴庆洲  
全球化 尽管对大学与高等教育政策来说,国际化已经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在“全球化”的压力与紧张的笼罩下,为高校与教育政策制定者营造了一个梦幻般完全不同的环境。全球高等教育日渐暴露的变化更趋复杂、多变,甚至出现自我否定的一面,加之全球化概念远没有清晰和更准确地定义。然而,全球化的概念揭示了各种变化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汪利兵  梁金慧  
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问题,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 要问题。本文从《亚太地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和学位相互承认地区公约》出发,介绍了该公约 的主要内容及实施进展,并对公约的发展动向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黄洁  
在中国实现判决的自由流动的关键是建立一个多边区际民商事判决承认和执行安排,以取代现有的两大双边安排。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区际判决承认和执行的现状;然后,论证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在陆港澳之间建立一个多边判决承认和执行安排,并且这个安排可以扩大到中国台湾;最后通过和美欧区际判决承认执行法比较研究的方式,提出如何解决建立这个多边判决承认和执行安排面临的四大最严峻的挑战:大陆的社会主义法和港澳的资本主义法的冲突、大陆法和普通法之间的冲突、薄弱的区际相互信任和欠缺可以受理来自三个法域案件的终审法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