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16)
- 2023(14021)
- 2022(10793)
- 2021(9737)
- 2020(8133)
- 2019(17720)
- 2018(17777)
- 2017(34087)
- 2016(18224)
- 2015(20241)
- 2014(19781)
- 2013(19246)
- 2012(17036)
- 2011(14706)
- 2010(14987)
- 2009(14472)
- 2008(15007)
- 2007(14072)
- 2006(12580)
- 2005(11898)
- 学科
- 业(90652)
- 企(83603)
- 企业(83603)
- 济(78963)
- 经济(78873)
- 管理(77785)
- 业经(32671)
- 方法(30898)
- 财(29459)
- 农(24540)
- 中国(23657)
- 务(23217)
- 财务(23183)
- 财务管理(23153)
- 数学(22196)
- 数学方法(22070)
- 企业财务(22011)
- 技术(20509)
- 制(19591)
- 农业(18021)
- 策(16201)
- 银(16106)
- 银行(16096)
- 理论(16047)
- 划(15529)
- 行(15232)
- 体(13978)
- 和(13936)
- 技术管理(13858)
- 融(13681)
- 机构
- 学院(254974)
- 大学(249585)
- 济(110782)
- 管理(110052)
- 经济(108656)
- 理学(91636)
- 理学院(90871)
- 管理学(89931)
- 管理学院(89407)
- 研究(75285)
- 中国(67569)
- 财(57305)
- 京(51827)
- 财经(43569)
- 江(41481)
- 科学(40217)
- 经(39485)
- 中心(36379)
- 所(35634)
- 农(35368)
- 州(33026)
- 经济学(32993)
- 北京(32512)
- 财经大学(32054)
- 商学(31553)
- 商学院(31265)
- 研究所(31199)
- 业大(31010)
- 经济学院(29659)
- 经济管理(28096)
- 基金
- 项目(157683)
- 科学(127649)
- 研究(121718)
- 基金(115949)
- 家(97523)
- 国家(96582)
- 科学基金(86984)
- 社会(80927)
- 社会科(76795)
- 社会科学(76776)
- 省(62831)
- 基金项目(60826)
- 教育(54061)
- 自然(53335)
- 自然科(52224)
- 自然科学(52216)
- 自然科学基金(51407)
- 划(49973)
- 编号(49089)
- 资助(45479)
- 创(39443)
- 成果(38957)
- 业(36410)
- 创新(35766)
- 部(34474)
- 重点(34240)
- 发(33953)
- 国家社会(33861)
- 制(33147)
- 课题(32855)
- 期刊
- 济(132431)
- 经济(132431)
- 研究(79882)
- 中国(55442)
- 管理(50619)
- 财(50560)
- 农(33614)
- 融(33277)
- 金融(33277)
- 科学(30320)
- 学报(27871)
- 技术(25640)
- 教育(23537)
- 大学(23339)
- 业经(23027)
- 农业(22499)
- 财经(22390)
- 学学(21831)
- 经济研究(20349)
- 经(19343)
- 问题(16372)
- 技术经济(16275)
- 业(16252)
- 财会(15676)
- 现代(14388)
- 会计(14194)
- 商业(13008)
- 贸(12976)
- 世界(12403)
- 经济管理(12355)
共检索到4063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可见企业创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创新资源与努力程度,而且依赖于外部创新系统的支持力度,风险投资作为创新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能为初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投后管理服务,助推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活动。本研究选取2004-2020年沪深A股风险投资介入的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系统探析风险投资管理参与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数字化转型的调节效应。结论显示:风险投资对所投企业的管理参与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产出与创新效率,创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了管理参与的创新外部性。进一步细分管理参与类型发现,风险投资派驻复合型的人员参与管理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高于财务型和技术型人员。研究结论将对风险投资与企业创新实践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管理参与 企业创新 数字化转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羲 陈雪姣 曹晶 胡立可
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对企业具有深远影响,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以“两利四率”指标衡量企业发展质量,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非国有控股企业相比,国有控股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机理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可以通过创新机制与风险承担机制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水平与市场化程度较低组、员工教育水平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结论可为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晨 张帆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进入高速增长阶段,企业试图寻求数字手段来提升创新能力,为企业竞争打造新优势。在此背景下,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资不断加大,数字并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字并购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实证讨论了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数字并购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数字化转型在其中起到积极的中介作用,知识基础正向调节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并购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行业企业以及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更容易从数字并购中获益;数字并购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数字行业企业和衰退期企业中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政府做优做强数字经济以及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创新水平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并购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管理者能力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数字化转型新机遇的关键要素。在构建数字化创新体系的背景下,本文选取2009—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基于企业行为理论,分析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管理者的战略能力、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都影响着企业数字化转型,其中资源整合能力尤为重要;当企业的经营业绩低于历史和行业期望时,能力强的管理者更趋向于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分析这种管理能力高低和数字化转型的耦合关系,在非国有企业和较高治理水平的企业更为明显;同时,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价值,这种提升效应具有时间持续性和后续“韧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化不同管理者能力对企业战略决策的理论解释,为在日益复杂的经营环境下的企业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决策提供了一定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张矿伟 吴功兴
数字化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发展较快,但其对创新的作用机制与绩效问题一直是个黑箱。建立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数字化转型测度基础上,从其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应维度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以客观评估中国数字化转型。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基于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全方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发展水平的判断标准在于其贡献变化和投入上;中国数字化转型发展较快并且地区差距在不断缩小;数字化转型具有技术创新效应但无管理创新效应,目前尚在起步期;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创新效应在其发展初期可能会出现;客观评价中国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阶段非常重要。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辛琳 边婉婷
在数字中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探究“专精特新”企业如何通过有效的数字化转型,实现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且紧迫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2012-2021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年度数据,探究数字化转型及其中的底层数字技术、数字技术实践应用、现代信息系统维度对“专精特新”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尤其在底层数字技术和数字技术实践应用方面,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企业面临一定的融资约束,有助于发挥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和现代信息系统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研究对“专精特新”企业有针对性地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公司治理、提升创新绩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福胜 郑茜月 张东超
以2010—2019年推行数字化转型的高技术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引入国际化战略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创新的具体路径,依据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创新具有正相关性;数字化转型既可加快企业国际化速度,又可规范国际化进程;国际化战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创新的有效途径,即数字化转型不仅通过加速企业海外投资,助推企业获得先发优势进而促进企业创新;还通过规范企业海外投资进程,实现规律性的投资节奏促进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动态能力对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的关系有显著调节作用,表现为企业动态能力越强,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越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洪俊杰 蒋慕超 张宸妍
本文基于2007—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和中国海关数据,采用文本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化指数,进而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出口质量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提升出口质量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在分别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替换变量测度指标进行验证后,该结论也依然保持一致;中介机制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创新存在明显的U型中介作用,即当企业数字化能力较低时,可能会因数字化转型风险或数字化投入增加而阻碍创新活动,降低出口质量,而随着企业数字化水平提升,又能显著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还表明,相比中西部地区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有利于促进出口质量,而创新的U型中介效应在东部地区企业样本、非国有企业样本以及中低质量产品样本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出口质量 数字化转型 创新驱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唐丹 陈灿 张迺英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来全面反映微观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系统考察数字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程度显著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抑制供应链集中度来促进企业创新活动。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在东部地区和主板上市企业样本中更明显。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 企业创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波 易珈西
文章选取2013—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年报数据,探讨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能力、技术整合能力与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则会增强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约束水平低、治理能力强以及非国有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独立绿色技术创新与合作绿色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姜英兵 徐传鑫 班旭
以2007~2020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运用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获取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开发式创新的投入水平,且对探索式创新投入的提升作用更大;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改善公司治理、提升人力资本素质等提高企业的双元创新投入;这种提升效果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应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和监管措施,深入研判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稳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大双元创新投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丽
文章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创新的影响。实证分析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程度。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提高了企业创新资源获取、强化了创新资源投入,具体而言数字化转型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了研发支出,进而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企业创新 融资约束 研发支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向龙
本文基于2013~2020年中国创业板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水平;(2)数字化转型会通过增强企业动态能力,促进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3)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本密集型和行业竞争激烈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丰富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驱动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为推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宏斌 梁慧丽 许晨辉
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也为企业增添了新的创新动力。本文以我国2009—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的协同创新水平,该结论在考虑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通过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创新资源获取”效应和“交易成本降低”效应两条路径提高企业协同创新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运营效率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所处地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较高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协同创新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本文拓展了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经济后果,同时为企业协同创新提供了全新的激励因素。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协同创新 创新平台 交易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敬 陈良华 叶涛
基于文本分析法刻画数字化转型程度,并实证考察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绿色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及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政府环境关注度和组织冗余资源强化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绿色创新之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地,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激励效应得益于降低绿色代理成本和提升绿色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