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48)
2023(4420)
2022(3625)
2021(3198)
2020(2827)
2019(6419)
2018(6036)
2017(12260)
2016(6290)
2015(6704)
2014(6519)
2013(6552)
2012(6006)
2011(5293)
2010(5351)
2009(5111)
2008(5137)
2007(4677)
2006(3951)
2005(3717)
作者
(16502)
(14017)
(13670)
(13288)
(8908)
(6681)
(6360)
(5324)
(5148)
(4895)
(4662)
(4498)
(4403)
(4393)
(4346)
(4259)
(4156)
(3998)
(3947)
(3780)
(3448)
(3197)
(3126)
(3107)
(3107)
(3090)
(3003)
(2759)
(2693)
(2688)
学科
(28999)
经济(28973)
(22275)
管理(18958)
(16442)
企业(16442)
方法(16252)
数学(15319)
数学方法(15254)
(12165)
(12005)
贸易(12004)
(11893)
(10971)
(10820)
保险(10729)
中国(9089)
出口(7846)
出口贸易(7846)
(7846)
(7527)
财务(7526)
财务管理(7509)
企业财务(7225)
(7217)
银行(7216)
(6833)
(6688)
金融(6688)
(6466)
机构
大学(90762)
学院(88682)
(46379)
经济(45725)
管理(37233)
理学(31927)
理学院(31706)
管理学(31366)
管理学院(31211)
研究(25778)
(25440)
中国(24873)
财经(20277)
(18691)
(17121)
经济学(16472)
财经大学(15558)
经济学院(15351)
中心(12688)
(12624)
金融(12446)
(12257)
科学(11816)
商学(11654)
商学院(11561)
(11520)
北京(10706)
(10333)
研究所(10145)
(9924)
基金
项目(58798)
科学(48032)
基金(47145)
研究(42366)
(39917)
国家(39644)
科学基金(35557)
社会(31038)
社会科(29797)
社会科学(29788)
基金项目(24556)
自然(22310)
自然科(21910)
自然科学(21905)
自然科学基金(21546)
资助(20372)
(20180)
教育(18981)
(17029)
编号(15100)
(14670)
国家社会(14183)
教育部(13488)
人文(13227)
重点(12510)
(12150)
(12056)
大学(11802)
科研(11700)
社科(11612)
期刊
(43304)
经济(43304)
研究(31200)
(19805)
(16352)
金融(16352)
中国(13295)
管理(12724)
学报(10438)
财经(10317)
科学(9632)
(9180)
大学(8877)
(8723)
学学(8623)
国际(8396)
经济研究(8350)
(7992)
问题(6524)
技术(5921)
统计(5432)
业经(5271)
农业(5131)
技术经济(4992)
(4837)
理论(4801)
世界(4797)
财会(4779)
决策(4337)
保险(4305)
共检索到133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娥平  钟君煜  施燕平  
基于风险投资能有效缓解企业代理问题,文章串联了知识溢出与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相关理论,总结出风险投资产生溢出效应的四种途径。结合风险投资溢出途径,文章以2008-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风险投资能否带来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行业内,风险投资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在行业间,风险投资通过技术扩散提升上下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产生了垂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吸收能力在水平溢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门槛抑制了风险投资的水平溢出效应;而行业内竞争一方面可能迫使同行业技术相对落后的公司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削弱了风险投资的水平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优化了市场结构,增进了行业间的合作,有利于行业间垂直溢出的产生。文章将风险投资与溢出效应相关理论相结合,丰富了风险投资领域的相关研究,对风险投资行业与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翟立宏   龙舜尧   罗皓瀚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显示,区域创新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通过Wald检验和LR检验,选取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具有显著为正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机制分析发现风险投资通过影响区域科技投入水平与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形成对区域创新的直接与空间溢出;(3)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投资对于区域创新的直接与空间溢出力度受到城市地理位置、教育发达程度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差异的影响。本文研究揭示了风险投资对区域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具体影响机制,试图为国家利用风险投资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江黄晗   龚希翼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专利制度与风险投资作为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两大重要因素,关乎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和应用。近年来,我国专利制度与风险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聚合式发展和空间集聚现象。为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地区差异性,本文通过搜集我国2007~2020年29个省(区、市)的数据,对各地区专利数量与风险投资等经济指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亲专利政策下专利制度演化对于风险投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以及各地对于专利制度演化的反应不同的影响,该作用表现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元芳   杨格斐  
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供应链关系数据为研究对象,考察客户风险投资对上游企业双元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客户风险投资具有供应链溢出效应,显著提高了上游企业的双元创新水平。机制检验表明,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企业学习机制与市场需求响应机制影响上游企业双元创新。此外,共同股东与客户集中度分别对上述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上游企业客户关系良性程度较高以及融资约束较弱时,溢出效应对双元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当上游企业属于高科技行业时,溢出效应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从风险投资供应链溢出视角出发,为企业双元创新提升的新路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建华  
以2005—2018年中国31个省份(不包含港澳台地区)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投资创新理论、区域创新理论以及空间集聚理论,从区域层面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并结合风险投资活动的空间集聚分布特征,检验其对风险投资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区域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具有积极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即风险投资不仅会提升所处区域的技术创新,而且还会提升邻近区域的技术创新。该空间溢出效应受到空间集聚特征的调节,即相较于风险投资机构的空间集聚,创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更能强化风险投资对区域技术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因此,政府应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吸引鼓励风险资本向本地区集聚,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通过加强人才激励力度促进地区科研实力的提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青  周文龙  
本文基于VAR模型从投资者情绪视角研究中美股市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美股市存在显著的双向极端风险溢出效应,美股对中国股市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可能存在信息溢出和投资者情绪这两个传导机制;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美股对中国股市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而中国股市极端风险并不能显著影响美股极端风险;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美股对中国股市依然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中国股市对美股也存在显著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此外,"次贷危机"前后,美股对中国股市风险益出机制亦有所扩展,中国股市投资者情绪机制亦发挥了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张菁  
文章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湛  尧艳珍  汤怀林  
本文基于溢出指数和波动溢出网络方法,从静态和动态分别度量我国金融系统不同子市场间的风险联动水平及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系统风险溢出效应整体水平较高,各市场间联动性较强;市场内部滞后效应大于市场之间溢出效应,两两有向溢出效应具有强不对称性;作为我国金融系统的风险中心,货币市场始终处于风险溢出方,但在金融危机时期,其对外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减弱,而大宗商品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其余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相对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金融系统整体风险溢出水平较高,市场间风险相关性较强,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风险的监测与防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蔚  石涛  
基于2017—2020年12家沪深上市城市商业银行863个交易日的面板数据,利用广义方差分解法,分析上市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关联性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溢出显著双向关联且存在风险溢出性,外部冲击对城市商业银行间的冲击具有异质性,但是银行间的风险外溢及风险净溢出效应具有一定差异。城市商业银行间的风险具有动态溢出效应,金融风险具有周期波动性且极端事件的外部冲击较为明显。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网络效应,部分银行的网络溢出效应较为突出。为此,需要强化地方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监管、增强造血能力、建立风险联席处置机制,以不断降低其金融风险及风险传染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严晓凤  朱航聪  
商品期货市场所具有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为企业提供了公开和连续的价格参考,规避了价格波动的风险,对企业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合理控制生产规模具有关键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近年来部分大宗商品出现了价格大幅波动等风险,不仅给自身种类造成了不良影响,而且给整个商品期货市场带来较大的风险溢出。为了进一步探究商品期货市场风险溢出关系,文章运用时变Copula模型和CoVa R模型对商品期货市场内农产品、金属、化工材料和能源这四大种类期货进行风险溢出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化工材料期货和金属期货对外风险溢出效应最强,能源期货接收到的风险溢出效应最强,农产品期货无论是对外风险溢出还是接收其他期货风险溢出效应都最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树华  马啸宇  
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技术构建时变条件预期损失模型(ΔCoES),测算2020年4月—2021年3月间我国A股核心资产股票价格的尾部风险溢出情况,分析我国A股核心资产下跌对于市场大盘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核心资产指数尾部风险越大,在极端情况下对上证综指的风险溢出也越大,两者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在2020年4月—2021年3月市场下跌期间,核心资产对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高于同期的中证500指数。核心资产中,医疗保健行业波动最大,产生的风险溢出也最高,其次是消费类行业,这两个行业在近一年内对市场造成的下跌影响最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湘云  陈洋阳  
本文运用GARCH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分析极端风险溢出机理出发,实证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前后美国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及金银市场对德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发现标准普尔500指数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率不仅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且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三个时期都存在风险溢出效应;而美国13周国债指数日收益率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益率在金融危机前后的三个时期都不存在风险溢出效应;费城金银指数的日收益率只在金融危机时期对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日收益率产生风险溢出效应,即仅存在极端风险溢出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政   李薇   武坤   方梦洁  
本文将行业波动分解为低波动和高波动,分别代表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基于Elastic-Net-VARX模型,在控制国际冲击的影响下,构建了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行业风险溢出网络,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分析中国行业间风险总溢出及方向性溢出水平,并探究各行业上下行风险溢出差异及传染特征。研究发现:第一,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的上下行风险呈现明显的跨行业传染特征,工业是系统中最主要的风险输出者,可选消费是最主要的风险接收者;第二,上下行风险溢出效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下行风险溢出溢入水平高于上行风险,并且上行风险的溢出源头是金融行业,下行风险的溢出源头是实体行业;第三,相较于溢入效应,下行与上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差异更明显,其中,信息技术、通信服务与可选消费行业的下行风险溢出明显高于上行风险,但金融行业的上行风险溢出显著高于下行风险。本文为监管部门准确把握系统性风险传染源头,制定差异化的上下行风险防控措施提供可行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沈虹  邢荧  
为了研究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效应,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CoVaR模型测度在不同分位数水平下,中美股市之间的风险溢出率(%CoVaR)。结果发现:当q由0.05变化到0.01时,中国股市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不断上升;另一方面,美国股市对中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也呈上升趋势,且上升趋势更为明显。除此之外,中国A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比B股市场对美国股市的风险溢出效应更明显。在极端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中国A股市场受美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也比B股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