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40)
2023(7306)
2022(6041)
2021(5641)
2020(4770)
2019(10471)
2018(10079)
2017(19871)
2016(10309)
2015(11297)
2014(10793)
2013(10483)
2012(9610)
2011(8442)
2010(8546)
2009(8302)
2008(8351)
2007(7658)
2006(6698)
2005(6251)
作者
(27878)
(23295)
(23129)
(21900)
(14934)
(11103)
(10520)
(8966)
(8699)
(8321)
(7976)
(7888)
(7507)
(7345)
(7333)
(7262)
(6897)
(6829)
(6792)
(6317)
(5705)
(5420)
(5349)
(5312)
(5214)
(5182)
(5181)
(4867)
(4626)
(4411)
学科
(44790)
经济(44741)
(39584)
管理(37195)
(33698)
企业(33698)
方法(21493)
数学(19188)
数学方法(19045)
(14796)
中国(13663)
技术(12318)
(11579)
银行(11568)
(11208)
(11088)
金融(11088)
(11052)
(11021)
保险(10930)
(10423)
财务(10419)
财务管理(10401)
企业财务(10066)
技术管理(9671)
业经(9362)
(9009)
(8303)
贸易(8293)
(8038)
机构
大学(146039)
学院(144040)
(68534)
经济(67388)
管理(60891)
理学(51503)
理学院(51070)
管理学(50494)
管理学院(50194)
研究(45277)
中国(41440)
(35930)
(29252)
财经(28103)
(25744)
科学(22446)
经济学(22279)
中心(21732)
(21511)
财经大学(21371)
(21189)
经济学院(20151)
研究所(18605)
北京(18559)
商学(18389)
商学院(18232)
(18100)
金融(17811)
(17213)
(17128)
基金
项目(92426)
科学(75569)
基金(71541)
研究(67777)
(61118)
国家(60660)
科学基金(54256)
社会(47025)
社会科(44849)
社会科学(44834)
基金项目(37436)
自然(34788)
自然科(34159)
自然科学(34152)
(33757)
自然科学基金(33598)
教育(30503)
资助(29404)
(28326)
编号(24893)
(22418)
(21648)
创新(21263)
国家社会(20282)
重点(20176)
教育部(19671)
成果(19254)
人文(19215)
(19076)
(18426)
期刊
(74096)
经济(74096)
研究(49032)
(29390)
中国(28878)
管理(25976)
(25334)
金融(25334)
科学(17525)
学报(17271)
财经(15469)
大学(14335)
(14218)
学学(13801)
(13226)
经济研究(12650)
技术(11788)
业经(10452)
教育(9553)
问题(9251)
(9135)
农业(8701)
国际(8595)
技术经济(8575)
理论(7865)
商业(7110)
财会(6967)
(6953)
实践(6886)
(6886)
共检索到227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洪天  沈维涛  
定向增发在新三板创业企业的股权融资中发挥着中坚作用,而风险投资正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本文选择2013—2016年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风险投资介入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风险投资参与新三板定向增发会选择财务绩效较好、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介入,结论支持了风险投资的事前筛选职能。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在一定程度上会减弱风险投资介入与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能力之间的敏感性。当面对优质企业标的时,风险投资将选择联合投资的方式"抱团"进入,体现了其在新三板市场更为谨慎的投资风格。但风险投资进入所投企业后,受制于本身能力和投资意愿,并未显著提升被投企业财务绩效和创新能力,没有发挥事后监督职能。考虑新三板独特的做市商制度和分层制度,本文再次验证了风险投资事前筛选职能的履行和事后监督职能的缺失。本文不仅揭示了风险投资参与新三板企业定向增发的动因及经济后果,同时也为国家利用新三板市场推进创新战略、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沈维涛  陈洪天  
本文基于新三板市场,考察了风险投资是否对新三板企业做市转让行为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整体而言,风险投资支持的挂牌企业更有可能进行做市转让。其中,高声誉、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在企业做市转让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风险投资尤其是非国有背景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拥有更多的做市商数量,体现了更强的做市动机。结论支持了风险投资监督管理的价值增加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新三板做市交易低迷情况下,风险投资不再积极推动所投企业进行做市转让。综合研究结论,企业选择声誉更好、非国有背景的风险投资机构更有利于企业做市转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的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VC和非VC,并比较了它们在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方面所存在的差异,结果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能够显著的提高企业的创新投入水平;(2)与非VC的普通机构投资者相比,VC在促进企业提高创新投入方面的效率更高;(3)在对内生性问题、替代变量问题和奇异值问题进行处理后发现,上述的结果仍然是稳健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皮海洲  
进入2011年,"新三板"扩容的脚步正在逼近。个人投资者参与"新三板"的门槛设置将参照"股龄不低于2年,资金不少于50万元"拟定。扩容前的"新三板"曾带来投资者以巨大的财富效应,那么,在个人投资者可以参与"新三板"交易的情况下,扩容后的"新三板"是否还能带给投资者以财富效应呢?对此,投资者不妨拭目以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成思危  
自从民建中央关于加速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建议被列为九届政协的“一号提案”以来,由于科技、经济、金融等各界人士的积极支持,在我国形成了一股倡导风险投资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已发表了近600篇有关的文章,召开了十余次相关的研讨会,一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力军  潘则辰  霍娅南  
新三板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投资者保护能力是关系新三板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报告基于包括公司治理与透明度、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三板投资者保护理论框架以及投资者保护指数体系,对中国新三板公司2022年投资者保护水平进行了评价。本次编制中国新三板公司投资者保护评价报告所用的公司数据来源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三板公司所公布的公开信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网站、万德〈wind〉数据库、同华顺数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库、国泰安数据库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刚  梁晗  殷建瓴  
本文收集了65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的1527条风险投资明细数据,结合风险投资声誉的行业属性,创新性地区分风险投资的行业内外声誉,探究风险投资声誉如何影响联合投资的意愿,以及联合投资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什么影响,进而揭示影响联合投资形成与绩效结果的根本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声誉对联合投资具有倒U型影响,其中,行业内声誉具备较高的选择效应而抑制联合投资,行业外声誉具备较高的价值增值效应而促进联合投资;(2)行业距离弱化了知识吸收过程,对上述关系产生负向调节;(3)联合投资比独立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联合投资机构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独立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主要源于行业内声誉的选择效应,联合投资则源于行业外声誉的价值增值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何顶   葛琰  
对赌协议在风险投资交易中广泛应用,其利弊一直饱受争议。文章基于2013年至2020年的新三板挂牌数据,考察了风险投资对赌协议对创业企业挂牌时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赌协议会显著增加创业企业在挂牌前一年和挂牌当年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这一作用主要通过弱化风险投资的监督与服务,以及向创业企业家施加挂牌压力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以股权回购作为补偿方式的对赌协议对盈余管理行为影响最大,当风险投资声誉较低、挂牌企业处于非政策支持行业时,对赌协议对盈余管理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此外,挂牌后有对赌协议的公司出现了业绩下滑。文章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风险投资对赌协议的性质和经济后果,揭示了风险投资影响企业信息披露行为的契约机制,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提供了新证据。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文婷  
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驱动下,风险投资者作为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成长迅速。以2010—2017年新三板挂牌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风险投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对新三板企业价值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风险投资通过改善新三板企业的公司治理状况、股票流动性、外部融资能力实现公司价值增值,即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过程中存在治理作用、认证作用和支持作用的中介效应。其中,股票流动性(认证作用)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说明信息效率的改善在风险投资影响新三板企业价值增值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功能。进一步探讨了新三板挂牌企业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作用效果的影响,发现新三板企业在收入增长能力、无形资产占比、治理规范性、股票流动性、股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对风险投资的增值作用有正向影响,企业规模、债权融资方面的异质性则存在负向影响。因此,应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充分发挥其对新三板企业的价值增值作用;新三板企业应培养自身的长期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风投机构的关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燕  刘原  
"新三板"市场发展概况近年来,"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市场迅速发展,制度环境不断完善,虽然该市场仍存在信息披露、流动性不足等风险,但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为AMC(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各种业务机会。市场规模"新三板"市场发展至今,市场规模已非常大。截至2017年3月6日,"新三扳"挂牌企业有10805家,其中协议转让企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燕  刘原  
"新三板"市场发展概况近年来,"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市场迅速发展,制度环境不断完善,虽然该市场仍存在信息披露、流动性不足等风险,但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然为AMC(资产管理公司)带来各种业务机会。市场规模"新三板"市场发展至今,市场规模已非常大。截至2017年3月6日,"新三扳"挂牌企业有10805家,其中协议转让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倩倩  姜春子  张晓玫  王博  
中国中小投资者长期处于信息劣势地位,面对资本市场“噪音”,难以保障自身权益。监管机构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设立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为投资者及时与企业沟通提供了可能。中小投资者能否利用该平台发挥群体智慧、扭转被动局面、维持资本市场稳定呢?本文利用传闻冲击,基于互动平台数据,检验当中小投资者面临冲击时,是否打破了“沉默的螺旋”。本文将传闻发生时投资者提问一致性的变化作为投资者积极主义的表现形式,发现中小投资者正从沉默投资者向积极投资者转变,在受到传闻冲击后,投资者提问的一致性显著上升。从提问效果看,投资者积极互动有助于改善资本市场效率,投资者提问一致性的提高显著削弱了传闻信息造成的企业收益率的异常表现,削弱效应在负面传闻冲击下更加明显。路径分析表明,投资者积极主义通过舆论监督和提高投资者信息能力来改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舆论监督渠道表现为澄清公告发布及时性与针对性的提高,投资者信息能力渠道则体现为投资者异质信念水平的下降。本文的研究补充了中小投资者积极主义的文献,重塑了中小投资者在资本市场信息效率中的角色,并为中小投资者权益维护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万俊毅  潘伟志  
从投资者群体中分化出来的机构投资者偏好股份的收益性,但不排除运用股份支配性追求收益的可能,这种可能在其力量日益壮大的今天往往转化为现实的积极行为。机构投资者积极行为的主要方式有发送解释函、非正式呼吁、提交股东提案、反对经理提案的代理权活动和发起争夺公司控制权的斗争等。机构投资者一旦参与到公司治理活动中,势必对公司的系列决策活动和经营绩效产生实质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伟  
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两大主体。培育机构投资者 ,加大机构投资者比重对改善投资主体结构和运行环境 ,提高市场的整体质量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证券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