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8)
- 2023(8974)
- 2022(7311)
- 2021(6711)
- 2020(5997)
- 2019(13433)
- 2018(13164)
- 2017(25810)
- 2016(13766)
- 2015(15257)
- 2014(15163)
- 2013(15290)
- 2012(13742)
- 2011(11555)
- 2010(12074)
- 2009(11746)
- 2008(12694)
- 2007(11739)
- 2006(10512)
- 2005(10023)
- 学科
- 业(86738)
- 企(81337)
- 企业(81337)
- 管理(70728)
- 济(61811)
- 经济(61735)
- 方法(30121)
- 财(30041)
- 业经(25518)
- 务(25431)
- 财务(25409)
- 财务管理(25380)
- 企业财务(24260)
- 数学(22225)
- 数学方法(22143)
- 农(19895)
- 制(19147)
- 技术(15436)
- 农业(15292)
- 策(14613)
- 划(14281)
- 银(13912)
- 银行(13911)
- 体(13780)
- 经营(13171)
- 中国(13123)
- 行(13048)
- 体制(12704)
- 企业经济(12482)
- 理论(12156)
- 机构
- 学院(199847)
- 大学(194277)
- 管理(90885)
- 济(88850)
- 经济(87188)
- 理学(75295)
- 理学院(74749)
- 管理学(74168)
- 管理学院(73759)
- 研究(53352)
- 中国(53340)
- 财(50705)
- 京(39629)
- 财经(38453)
- 经(34981)
- 江(32294)
- 财经大学(28633)
- 农(27639)
- 商学(27323)
- 商学院(27092)
- 科学(26769)
- 中心(26666)
- 经济学(25901)
- 所(25625)
- 州(25564)
- 北京(25099)
- 业大(23579)
- 经济学院(23437)
- 经济管理(23248)
- 研究所(21867)
- 基金
- 项目(116985)
- 科学(95043)
- 基金(88539)
- 研究(88239)
- 家(73729)
- 国家(73003)
- 科学基金(66977)
- 社会(58744)
- 社会科(55877)
- 社会科学(55860)
- 基金项目(46759)
- 省(45345)
- 自然(43396)
- 自然科(42525)
- 自然科学(42518)
- 自然科学基金(41891)
- 教育(39301)
- 资助(36855)
- 划(35967)
- 编号(34782)
- 业(31244)
- 创(27872)
- 部(26822)
- 成果(26690)
- 制(25379)
- 创新(25066)
- 重点(24760)
- 人文(24380)
- 国家社会(24136)
- 教育部(24037)
- 期刊
- 济(105952)
- 经济(105952)
- 研究(61813)
- 财(47691)
- 管理(42680)
- 中国(39052)
- 融(31028)
- 金融(31028)
- 农(25702)
- 科学(22174)
- 财经(20283)
- 学报(19794)
- 技术(19531)
- 业经(17957)
- 经(17274)
- 农业(17127)
- 大学(16920)
- 学学(16465)
- 财会(16278)
- 经济研究(15497)
- 会计(14049)
- 业(13578)
- 技术经济(13449)
- 问题(12762)
- 现代(11759)
- 通讯(11039)
- 会通(11018)
- 经济管理(10552)
- 贸(10409)
- 教育(10218)
共检索到318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美辰
本文以2009-2016年国内A股上市企业经验数据为依据,对高管减持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将风险投资这一关键因素引入至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高管减持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即高管在进行减持之前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以获得最大利益,且减持行为越激烈盈余管理程度就越高;风险投资的引入能显著抑制高管减持对盈余管理的促进作用,且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高,抑制作用就越显著。
关键词:
风险投资持股 高管减持 企业盈余管理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圻 王聪聪
本文以2009~2016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有风险投资持股公司的IPO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无风险投资持股公司,考虑样本自选择可能产生的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风险投资的持股比例和声誉越高,IPO审计收费越高;风险投资是否为联合投资,对IPO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在风险投资持股对IPO审计收费的影响过程中,盈余管理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结论不仅拓展了风险投资与审计市场的相关研究,而且验证了风险投资"逐名"动机在审计市场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 审计收费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靳珊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圳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对IPO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风险投资资本介入对IPO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实证分析发现,风险投资资本介入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IPO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风投资本介入后应计盈余管理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有所减弱,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负相关反而明显增强。
关键词:
风险投资 IPO盈余管理 企业绩效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朱雅萍
本文以20082014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202家有风险投资参与的IPO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及其背景异质性对被投资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检验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及向企业派出董事比例对风险企业IPO前盈余管理无显著影响,但是向风险企业派出专业董事比例与IPO前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区分不同背景风险投资的研究发现,政府背景风险投资向企业派出董事、专业董事及其持股比例有助于减轻企业IPO前盈余管理程度,但是上述研究结果并未出现在独立背景风险投资和企业背景风险投资中。尽管风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袁知柱 王泽燊 郝文瀚
采用异常操控性项目的计算方法度量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以2003年至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与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机构投资者明细类别的检验结果发现这种相关关系在投资基金、证券公司、QFII、保险公司和社保基金这5类机构投资者中均存在,但企业年金、信托公司、财务公司和银行持股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按照机构投资者持股规模、股权分置改革和终极控制人性质的分组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关系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建新 张驰 刘凤元
从风险资本积极投资者的角度研究了风险资本投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风险投资企业创业板上市时盈余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风险投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仅有董事会规模对公司盈余管理有抑制作用;独立董事比例、风险资本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和外部监事比例对公司盈余管理都没有显著影响。同时,董事会、监事会持股比例,CEO持股比例对公司上市时盈余管理也没有显著影响。创业板上市风险投资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主要受公司规模、财务杠杆比例以及公司行业特征影响。
关键词:
风险投资企业 创业板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哈根花 杨丽芳
信息不对称引发了两层代理冲突问题,如何缓解这两大代理冲突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基于"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是缓解第一层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机构投资者持股是缓解第二层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的观点,从激励和监督两个方面出发,以2010~2016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高管货币薪酬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虽然高管货币薪酬激励会诱发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但基于盈余管理全景式考察,其对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即利益趋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能够发挥积极的监督作用,其持股比例越高,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越少;在内外部治理机制协调配合下,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而增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刚
以上市企业真实盈余管理作为研究切入点,系统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受限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持股未显著降低企业真实盈余操控行为发生的概率;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被投资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并且机构投资者所持受限流通股比例与企业应计项目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幅度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较之于监督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交易动机较强的机构投资者持股较多的企业信息风险更高,也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资产来满足其流动性需求。这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中具有双重动机的机构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戚拥军 袁小利 尹开国
本文以2012年12月31日以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3年为事件研究窗口,从盈余管理倾向和盈余管理程度两方面研究了创业板公司高管减持问题,结果表明:高管减持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倾向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就越大;高管减持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同样也是大于未减持公司,并且其减持比例和套现金额越大,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就越高。该项研究的政策意义包括监管部门需要从制度上降低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空间、尽快建立高管减持的预披露制度和对投资者加强教育,使创业板的股价逐步回归到合理水平,以从根本上消除高管人员急于套现的问题。
关键词:
高管人员 盈余管理 减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 股份减持 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嘉成 王则斌
文章以2006—2011年高管持股变动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高管增减持股票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高管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增持公告日前的累计超常收益率为负数,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股票在减持公告日前有显著的正累计超常收益率;高管增持上市公司倾向于提前披露坏消息,或延迟披露好消息,而高管减持上市公司则相反;高管在增持股票过程中存在负向盈余管理行为,而在减持股票过程中存在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希望本研究结果能够为证券监管机构加强对上市公司高管行为的监督和如何保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高管增减持 市场反应 盈余管理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游春晖 厉国威
运用2009-2012年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高管减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中确实存在以配合高管减持为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减持事件加大了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概率;高管减持幅度越大,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也越强;进一步区分高管与董事长两职合一情况后发现,两职合一的上市公司较两职分离的上市公司,其盈余管理的程度更强。
关键词:
高管减持 盈余管理 两职合一 投资者保护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彰 袁小利 戚拥军
文章以上市已满三年、包括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在内的原始股份都已陆续解禁的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以2010—2015年为事件研究窗口,分析和比较其高管减持对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在中小企业板中还是在创业板(二板市场)中,高管减持这一行为都会促进公司的盈余管理,与此同时高管们减持公司股份的规模越高,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水平就随之越高。并且在创业板中的公司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比中小板的公司更大,高管减持对其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更显著。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高管人员 股份减持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福州
本文选用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企业成长性、机构持股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表明:成长性越好的企业越能得到机构持股。单方面增加机构持股份额反而会加剧企业盈余管理程度,但是如果同时延长持股期限会使盈余管理得到抑制;而且企业的成长性会加强机构持股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最后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成长性 机构持股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畅
本文以2006—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基金持股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并进一步考虑了产权性质对基金持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持股对真实盈余管理有着显著的抑制作用;相对国有企业,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结果表明,基金通过监督管理层和制约大股东能够发挥其盈余管理治理效应,国有企业性质会限制其治理作用,基金业规范发展与积极引导则会强化其治理作用。
关键词:
基金持股 真实盈余管理 基金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