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4)
2023(13321)
2022(11140)
2021(10035)
2020(8800)
2019(19952)
2018(19322)
2017(37538)
2016(20244)
2015(22031)
2014(21743)
2013(21566)
2012(19790)
2011(17783)
2010(18045)
2009(17396)
2008(16598)
2007(15178)
2006(13064)
2005(11713)
作者
(60114)
(50152)
(50121)
(47630)
(31571)
(24346)
(22996)
(19620)
(19022)
(17752)
(16947)
(16705)
(15833)
(15783)
(15696)
(15588)
(15566)
(14863)
(14525)
(14491)
(12506)
(12396)
(12011)
(11565)
(11244)
(11119)
(11033)
(11017)
(10045)
(10042)
学科
(80071)
经济(79990)
(59822)
管理(56132)
(47207)
企业(47207)
方法(39235)
数学(35458)
数学方法(35186)
(28939)
金融(28937)
(27526)
银行(27465)
中国(27121)
(26381)
(25626)
(21443)
(19131)
业经(18100)
(17898)
财务(17873)
财务管理(17837)
(17807)
贸易(17798)
(17353)
企业财务(17057)
地方(16252)
(15770)
农业(14716)
理论(11930)
机构
大学(285688)
学院(284642)
(119420)
经济(117054)
管理(108203)
研究(94371)
理学(93466)
理学院(92468)
管理学(90889)
管理学院(90388)
中国(80339)
科学(58674)
(58306)
(57530)
(56275)
(48846)
业大(46725)
中心(46535)
财经(46149)
农业(45099)
研究所(44722)
(42055)
(41960)
经济学(38025)
北京(36159)
经济学院(34901)
财经大学(34639)
(33948)
(33126)
(32670)
基金
项目(192792)
科学(150146)
基金(141245)
研究(133267)
(125398)
国家(124352)
科学基金(105657)
社会(85747)
社会科(81514)
社会科学(81484)
(75647)
基金项目(75254)
自然(70394)
自然科(68862)
自然科学(68834)
自然科学基金(67679)
(63858)
教育(60916)
资助(58053)
编号(52269)
重点(43799)
(42389)
成果(41232)
(40971)
(40652)
科研(38431)
创新(38399)
计划(37161)
教育部(36124)
国家社会(36006)
期刊
(121376)
经济(121376)
研究(80963)
中国(52132)
学报(51399)
(49752)
(45317)
(45210)
金融(45210)
科学(43492)
大学(37695)
管理(36627)
学学(36256)
农业(32215)
财经(23019)
技术(21980)
经济研究(20802)
教育(20753)
(19584)
业经(19410)
(17641)
问题(16223)
(14585)
(14574)
理论(14482)
技术经济(14181)
商业(13407)
统计(13405)
国际(13395)
实践(13128)
共检索到417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持和适当引导。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先玲  王彦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各平台发展经常面临资金困境,能否及时获得风险投资突破资金瓶颈显得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引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投资,采用实物期权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行业风险投资机构的行为偏好,研究发现:需求漂移率和政府优惠力度的提高,会对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产生正面影响;而需求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越高,互联网金融平台获得风险投资的机会越小。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要获得充裕的发展资金,一方面需要平台强化自身业务创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平台经营行为,以维持业务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需要政府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何雨容  朱如嘉  张煜  谢丹丹  黄冠婷  
本文对作为未来市场主力投资者的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调研,利用搜集到的数据建立了Logit和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概率的因素,其中影响投资者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态度是最显著的,其次是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资产状况的重视程度、对互联网金融了解途径的数量等其他因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晓红  赖俊彬  赵翠翠  杨立  
基于风险认知与风险偏好理论,利用一个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独特的用户行为轨迹追踪数据集,以投资人网站访问深度作为网络互动程度的代理,以选择投资不同风险属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作为投资偏好的表现,考虑投资人投资前的相对风险偏好系数和期望收益率,实证研究访问深度与投资风险偏好之间关系及其在不同群体中的异质性。研究发现:(1)访问深度越深,投资人越偏好于选择投资低风险的金融产品;(2)IV Probit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访问深度每增加一单位,投资人选择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概率下降5.18%;(3)访问深度对投资风险偏好的影响在不同性别、资产特征、账户特征和历史投资特征的群体中均存在异质性。本文研究可应用于智能投资顾问领域,研究结论对于引导投资人合理投资,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雷  朱玉  谢心怡  
新时代大学生是未来互联网金融投资市场的主力军,研究其风险认知、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15所高校694位样本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ANOVA分析、Logistic回归和Probit回归等方法实证研究后发现:(1)大学生认知到的互联网金融系统性风险和网络风险越大,投资就越谨慎,但是金融业务风险认知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表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创新背后的信用风险等认知能力有限;(2)大学生风险偏好程度越高,发生互联网金融投资行为可能性越大,风险偏好还可通过影响风险认知间接作用于投资决策,支持了风险认知的中介效应假说;(3)大学生的金融素养也会对其投资行为产生正向效应。上述结论在不同风险认知组和不同层次高校具有稳健性。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大学生理性投资,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喻言  徐鑫  
本文实证分析互联网使用、风险偏好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显著促进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显著;从风险偏好调节作用模型分析发现,农户风险偏好抑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家庭金融资产规模的促进作用,强化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的促进作用;在使用互联网的农户样本中,农户风险偏好对家庭是否拥有风险性金融资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农户越偏好风险,越倾向于配置风险性金融资产;依据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分组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效应具有风险偏好情景依赖特征。此外,按照地区划分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效应大小存在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慕丽杰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科技的深入发展催生出了现代投资者极为青睐的一种金融投资方式——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将互联网技术和传统金融相融合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它使支付转账、资金融通和信息中介等金融服务都可以借助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也对传统的金融行业形成了不小的冲击,更对投资者的偏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芳  彭耿  廖凯诚  
文章基于有效投资组合理论,理论分析了家庭股市参与效率源泉,结果表明:高金融素养的家庭可以通过构建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来获取理性投资收益,而风险爱好的家庭则可以通过承担更多的非系统风险来获得不确定性收益。实证研究发现,不管是家庭股市参与相对效率,还是绝对效率,与金融素养之间的正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与风险偏好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就表明,中国家庭股市参与效率主要是由风险偏好程度决定的,理性投资收益尚未成为家庭股市投资收益的关键来源。研究结论证明了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通过参与股市并不能够可持续地提高家庭金融福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潘魏灵  
决策与偏好紧密相连,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一切经济行为的起点。因此,决策者的风险偏好直接影响了决策者的行为。作为现代企业决策主体的经营者,他们的风险偏好自然就会对企业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文章从研究经营者风险偏好的主观认知出发,详细阐述了经营者风险偏好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玉波  胡啸兵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时代金融业发展的最新形态和国家普惠金融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本文引入平台经济学组织演化新视角,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生态结构及演化机制系统剖析,认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是驱动机制、创新机制与生长机制递进循环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风险构成与组织结构和生态演化过程关系密切,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应从遵循互联网金融驱动、创新与生长的生态演化规律,实施风险动态管控、完善政府监管、行业引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关心如  李远勤  
本文以1993~2013年间我国风险投资事件为样本,构建投资偏好指标,分析风险投资在单独(联合)投资、行业、地区等方面的投资偏好情况。结果发现:相比于联合投资,我国VC更偏好单独投资;相比于其他行业,我国VC更偏好投资于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等热门行业;相比于其他地区,我国VC更偏好投资于热门地区。本文建立的投资偏好指标能够客观评价我国VC的投资偏好情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董小君  石涛  
基于2015-2018年国内8个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月度面板数据,从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市场风险三个维度,度量了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重灾区的等级及风险类别,并利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总体上,国内互联网金融风险处于高风险及以上等级,信用风险问题更加突出;区域类别上,金融深化程度高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在北上广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性风险是主因;金融深化程度低且风险高的区域集中于中部及西部地区,信用风险是主因。企业盈利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率及房地产投资额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产生正向影响,互联网金融风险自身具有累积效应。为此,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分类治理,加大互联网金融监管政策创新力度,提高监管治理效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洪连埔  
经济心理学认为人的态度影响其行为,纳税人的风险偏好是对遵从行为影响最为复杂的情形之一。本文以预期效用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信度检验并得出纳税遵从风险偏好的指数值,通过建立OLS回归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纳税遵从风险偏好与性别、年龄、收入等人口经济特征存在显著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