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56)
2023(6881)
2022(5882)
2021(5454)
2020(5047)
2019(11577)
2018(11424)
2017(24267)
2016(12791)
2015(14454)
2014(14349)
2013(14667)
2012(14066)
2011(12474)
2010(12742)
2009(12230)
2008(12351)
2007(11066)
2006(9854)
2005(8959)
作者
(34413)
(28549)
(28292)
(27148)
(18443)
(13598)
(13108)
(11003)
(10763)
(10270)
(9643)
(9538)
(9019)
(9013)
(8827)
(8771)
(8366)
(8218)
(8158)
(7995)
(7134)
(7027)
(6689)
(6538)
(6474)
(6426)
(6237)
(6138)
(5574)
(5450)
学科
(61020)
经济(60945)
(42022)
管理(39107)
方法(34538)
数学(32377)
数学方法(32270)
(32104)
企业(32104)
(21276)
中国(19143)
(17193)
贸易(17184)
(16910)
(14923)
(14756)
银行(14754)
(14485)
(14029)
(13254)
财务(13248)
财务管理(13212)
(13147)
金融(13147)
企业财务(12687)
(12582)
(11183)
保险(11092)
业经(9984)
农业(9200)
机构
大学(190175)
学院(186439)
(92421)
经济(90927)
管理(77250)
理学(65901)
理学院(65387)
管理学(64811)
管理学院(64459)
研究(56131)
中国(51388)
(49515)
财经(39066)
(38326)
(35694)
经济学(31125)
财经大学(29474)
经济学院(28719)
中心(26587)
(26491)
(26425)
科学(26099)
北京(24864)
研究所(22806)
商学(22625)
商学院(22481)
(22465)
金融(22104)
(21870)
(21108)
基金
项目(113596)
科学(91448)
基金(87533)
研究(86405)
(72939)
国家(72390)
科学基金(63644)
社会(59542)
社会科(56826)
社会科学(56810)
基金项目(45520)
(40084)
教育(39896)
自然(38368)
资助(38335)
自然科(37495)
自然科学(37485)
自然科学基金(36901)
(33979)
编号(33840)
(28917)
成果(27822)
教育部(26242)
国家社会(25723)
人文(25456)
重点(24305)
(23665)
社科(23095)
(23064)
(22998)
期刊
(95392)
经济(95392)
研究(63474)
(38008)
中国(31138)
(30239)
金融(30239)
管理(27594)
财经(20591)
学报(20027)
科学(19451)
(18678)
(17445)
大学(17115)
经济研究(16794)
学学(16161)
(15536)
技术(14472)
问题(14033)
业经(13791)
国际(13693)
农业(12174)
教育(11481)
理论(11032)
统计(10839)
技术经济(10771)
实践(9750)
(9750)
商业(9506)
世界(9385)
共检索到286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小杰  
本文以2002~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和退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是否成功退出、退出方式、退出速度及投资收益四个角度考察风险投资声誉对于投资机构退出环节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越有可能在观察期内实现成功退出;越有可能选择IPO退出而非并购退出(因为IPO退出对投资机构更有利);并且从首次投资到成功退出所需的时间越短,即退出速度越快。此外,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成功退出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本文的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积累声誉有利于自身的成功退出,并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党兴华  董建卫  吴红超  
本文研究中国本土风险投资机构间的网络联结对投资结果的影响。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成功退出有显著的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结论可概括如下:投资机构的网络联结数量越多,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机构的网络联结质量越高,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机构促成的网络联结数量越多,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投资机构收到的网络联结数量越多,成功退出可能性越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董建卫  党兴华  陈蓉  
以中国风险资本市场为研究背景,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退出期限的影响。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本文研究发现: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中心性越高,退出期限越短。这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的网络位置对退出期限有显著的影响,提升自身的网络位置有助于投资机构缩短退出期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沈维涛  
选取我国2002~2009年间5 780个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案例作为样本,检验了风险投资机构声誉、联合投资对其成功退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2~2009年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率(即投资项目最终IPO的比率)为23.44%,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则其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联合投资会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成功退出关系的敏感性,这可能是因为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具有更多的机制来影响其投资绩效。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金永红  王颖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VC)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它在美国新经济神话的创造中发挥了巨大的推波助澜的作用。90%的美国高科技企业是利用风险资本发展起来的,这些行业的兴起促使美国经济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创业家精神和管理完善结合的新型经济模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彬  崔崑  
本文通过对国外风险投资退出方式的介绍,在借鉴国外经验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各种退出方式在我国的适用性,指出了在我国现阶段条件下,并购退出应成为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方式,并对推动风险投资并购退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构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尔瑞  
本文在分析创业板市场在近期不可能成为风险投资主要退出路径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收购的动力及融资能力、主板市场的市场容量和风险投资退出的迫切要求等方面入手进行论证,得出了上市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收购和兼并将成为目前风险投资的主要退出路径这一结论,井对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退出路径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玲  
风险投资退出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风险投资收益的大小,影响到风险投资能否良性循环和发展。本文从我国风险投资退出的现状入手,剖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各种退出渠道,指出在我国目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兼并收购应是风险投资的最佳选择。并对我国风险企业兼并收购的可能性以及兼并收购方式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钟会超  
文章结合主要的四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目前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张茜  张华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始于二战后的美国,主要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风险投资的投资领域也已不仅仅局限于高新技术企业。笔者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股权资本,待投资周期结束后,投资人收回资本而非长期持有被投资企业股份的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丽红  
退出机制的建立是发展风险投资的关键。从国外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及其退出机制来看 ,发达的股票市场是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层次丰富的资本市场是风险投资得以顺利套现实现创业回报的最根本因素 ;在证券市场尚未发展成熟的情况下 ,可采取收购及到国外市场上市的退出方式。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从长期目标来看 ,应建立二板市场 ,实现IPO退出 ;近期应完善证券市场 ,建立以收购为主的多种退出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晖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的本质特征和运作程序的论述 ,阐明了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核心环节。分析了当前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构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制度基础的退出机制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照权  
退出渠道的不畅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创业板未正式推出之前,风险投资机构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退出方式进行退出。由于公开上市短期内无法成为大多数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具备条件的风险投资企业可选择借壳上市、海外上市等上市方式进行退出。现阶段较现实的退出方式是并购。作为风险投资公司,在决定退出投资时,应根据风险企业的自身特点和当时的外部环境,灵活地选择退出方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兵  贾红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蒋洪伟  
本文首先讨论了退出机制在风险投资中的作用,其次介绍了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最后指出了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