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87)
2023(14295)
2022(11795)
2021(10865)
2020(9412)
2019(20926)
2018(20522)
2017(40024)
2016(21041)
2015(23043)
2014(22123)
2013(22111)
2012(20210)
2011(17720)
2010(18329)
2009(17702)
2008(17276)
2007(15727)
2006(13828)
2005(12896)
作者
(55636)
(46151)
(46064)
(43759)
(29766)
(21993)
(20973)
(17745)
(17454)
(16652)
(15842)
(15757)
(14891)
(14510)
(14438)
(14299)
(13596)
(13424)
(13198)
(12871)
(11295)
(11272)
(10933)
(10695)
(10459)
(10321)
(10279)
(10116)
(9081)
(8985)
学科
(95998)
经济(95899)
(94581)
(85146)
企业(85146)
管理(77143)
方法(45318)
数学(36759)
数学方法(36522)
(33218)
业经(31595)
(29574)
金融(29574)
中国(29323)
(28003)
(27939)
银行(27926)
(26894)
(24904)
财务(24878)
财务管理(24840)
(23954)
企业财务(23711)
技术(21221)
农业(20729)
地方(18246)
理论(17063)
(16669)
(16235)
(16192)
机构
学院(292082)
大学(288578)
(134008)
经济(131726)
管理(123222)
理学(104969)
理学院(104094)
管理学(102946)
管理学院(102372)
研究(88172)
中国(81778)
(67608)
(58695)
财经(52911)
(48172)
科学(45557)
(45128)
中心(43930)
经济学(42052)
(41522)
(40721)
财经大学(39426)
经济学院(38242)
北京(36784)
研究所(36538)
商学(36163)
(35990)
商学院(35846)
业大(35836)
经济管理(32867)
基金
项目(184889)
科学(149885)
研究(140759)
基金(138627)
(116688)
国家(115623)
科学基金(103680)
社会(94748)
社会科(90222)
社会科学(90200)
基金项目(72566)
(71458)
自然(63986)
教育(63282)
自然科(62698)
自然科学(62687)
自然科学基金(61725)
(58001)
资助(56665)
编号(55561)
(45125)
成果(44451)
(42177)
创新(41210)
重点(40434)
国家社会(40121)
(39545)
(39286)
(38422)
教育部(37921)
期刊
(147585)
经济(147585)
研究(91910)
中国(58511)
(56948)
管理(52579)
(49211)
金融(49211)
(37792)
科学(34260)
学报(32875)
财经(27722)
大学(27642)
技术(26973)
学学(26216)
农业(24698)
业经(24281)
(23830)
经济研究(23683)
教育(23119)
问题(18724)
技术经济(18025)
(16399)
(16272)
财会(16134)
国际(15022)
现代(14944)
世界(14656)
统计(14579)
(14541)
共检索到457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彭新育  彭嘉嘉  
在中国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的影响日渐显现,因而声誉在风险投资机构及其所投资企业的相关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以国内接受风险投资的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2018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从融资约束视角出发,探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在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被投资企业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缓解被投资企业后续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上述结论在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基于国内企业寻求银行信贷时普遍面临"所有制歧视"的客观现实,进一步探讨上述中介效应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相比国有企业,该中介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胡刘芬  周泽将  
本文以2007—2016年在沪、深交易所上市的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风险投资机构持股对企业后续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内在机理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构有助于减轻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存在显著差异。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行为的影响机理在于,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对企业价值具有客观上的认证作用,而且主动帮助企业与市场中介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效缓解了外部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此外,风险投资机构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投后管理,从而有力化解了委托代理冲突。由风险投资对企业融资的影响路径分析可知,风险投资持股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在资本市场上筹集更多发展所需的资金,帮助企业克服过度依赖信贷资金的失衡的融资结构,增强了企业在股权市场上的融资效率以及对价值链企业的谈判能力。本文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丰富了风险投资和融资约束领域的文献,还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风险投资与企业行为之间的互动关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刚  梁晗  殷建瓴  
本文收集了650家新三板上市企业的1527条风险投资明细数据,结合风险投资声誉的行业属性,创新性地区分风险投资的行业内外声誉,探究风险投资声誉如何影响联合投资的意愿,以及联合投资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什么影响,进而揭示影响联合投资形成与绩效结果的根本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声誉对联合投资具有倒U型影响,其中,行业内声誉具备较高的选择效应而抑制联合投资,行业外声誉具备较高的价值增值效应而促进联合投资;(2)行业距离弱化了知识吸收过程,对上述关系产生负向调节;(3)联合投资比独立投资更有利于企业创新绩效,联合投资机构数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独立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主要源于行业内声誉的选择效应,联合投资则源于行业外声誉的价值增值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薛海燕  张信东  隋静  
以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和创业板公司为样本,基于资本市场层面研究了外部融资依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企业的创新投资活动显著低于新三板创新层企业,且对外部融资依赖程度低的企业这一现象更显著。为克服样本选择性偏差和内生性问题,利用处置效用模型、PSM匹配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依然稳健。这一研究为资本市场影响企业创新提供了新证据,对企业选择资本市场进行创新融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孙翯  张文松  孟为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文简称为"高新区")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其促进企业成长对改善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维护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产业集聚理论出发,利用"新三板"两次扩容后的全部非金融业挂牌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国家高新区建设是否作用于以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来衡量的微观企业融资约束。研究发现,高新区建设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在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区域金融水平发展较弱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杜永善   郭红玉   李婷婷  
数字金融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金融业态,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借助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并结合2012-2021年“新三板”小微企业的相关数据,系统研究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1)数字金融对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2)数字金融通过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有效促进其技术创新;(3)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相比,数字金融对经济发展相对置后的中西部地区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和显著。基于上述结论,应大力发展数字金融,持续推动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充分利用数字金融优势,全面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约束;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不断优化促进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精准度与区域协调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秀田  许永斌  
文章从声誉是异质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参股对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募资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更能提升企业募资能力的机理,并利用企业在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时的超募率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企业家愿意让渡更高股权比例的激励下,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将更积极地为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等优质增值服务;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具有更强的募资能力。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晓玲  王婉濛  王光远  
基于13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016-2020年的面板数据,匹配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标,检验数字普惠金融能否为企业创新提供动能。研究表明:第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驱动中小企业创新;第二,这种创新驱动效应的主要传导渠道是通过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激励技术创新;第三,这种创新驱动效应具有异质性,在民营企业、内部治理质量较差公司表现更显著,呈现“扶持效应”;在创新层企业表现更显著,呈现“激励效应”。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项东   田婷婷   李楠  
地方政府债务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2006—2015年地级市地方债数据与中国新三板企业数据,量化分析地方政府债务扩张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的挤出效应会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具体表现为地方政府债务扩张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企业融资缺口。经过检验,上述结论在地区层面同样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挤出效应对现金流较低、规模较小、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作用更显著;挤出效应仅存在于私营企业中;在市场化程度以及信贷配置效率较高的非西部地区,挤出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为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廷瑞  张昭  
借助中国金融新闻网高级检索,通过大数据挖掘的方法构建金融监管强度指标,并采用2012~2019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据,探究金融监管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金融严监管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有所收缩。由金融歧视引致的信贷资源错配,使得金融监管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仅存在于中小、民营企业中,而对大型、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宏观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监管与中小企业创新的关系中具有良性调节作用;而金融严监管会通过加剧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最终对其技术创新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冲击。研究结论为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畅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渠道,促进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范周乐  何任  
本文使用2015-2017年新三板制造业挂牌公司数据,考察了融资约束、机构投资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融资约束显著制约了新三板企业的创新行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于全样本企业的创新能力有正向影响,进一步地,本文在基于衡量相对融资约束程度的SA指数将企业划分后,发现相对于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来说,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的创新水平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蓉  
本文运用Almeida(2004)提出的融资约束模型,使用2005-2011年中小企业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风险投资与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金融发展、风险投资可以有效降低其融资约束程度;有风险资本持股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要显著轻于无风险资本持股的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在有风投参股公司和无风投参股公司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项桂娥  吴铖铖  胡晓明  
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引领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必然选择。选取2015—2020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内源融资、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并考察融资约束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内源融资对创新投资具有正向作用,且内源融资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融资;(2)股权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推动效应;(3)债务融资对创新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负向效应;(4)融资约束对创新投资具有抑制作用,且其负向调节企业外源融资对创新投资的影响。因此,企业应持续发挥内源融资的主渠道作用,降低企业融资受约束程度,为提升创新投资水平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莉  杨宏睿  
数字金融作为依托互联网技术与国家政策支持发展起来的新兴金融业态,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企业财务信息和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的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方法,从融资约束的角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且对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在我国强调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之路背景下,应因地制宜积极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缓解融资约束,不断激励中小企业科技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建英  陈平来  
采用2004—2014年我国28个省份高新技术企业数据,将金融因素加入C-D函数,分别从全国及5个不同行业实证检验资本约束、技术创新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来看,上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出效应均呈正向相关关系,资本投入的弹性系数达到了0.678;分行业来看,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不同行业产出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和金融因素影响各不相同。由此可知资本投入是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产出的关键,而流动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