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0)
- 2023(2434)
- 2022(2078)
- 2021(1893)
- 2020(1830)
- 2019(4015)
- 2018(3926)
- 2017(8048)
- 2016(4234)
- 2015(4515)
- 2014(4535)
- 2013(4506)
- 2012(4196)
- 2011(3649)
- 2010(3794)
- 2009(3915)
- 2008(4112)
- 2007(3799)
- 2006(3201)
- 2005(3128)
- 学科
- 济(18171)
- 经济(18147)
- 业(17890)
- 管理(14712)
- 企(13993)
- 企业(13993)
- 险(10876)
- 保险(10785)
- 方法(10445)
- 数学(9684)
- 数学方法(9598)
- 财(8457)
- 务(7017)
- 财务(7017)
- 财务管理(7005)
- 企业财务(6830)
- 中国(5985)
- 银(5970)
- 银行(5970)
- 制(5931)
- 行(5582)
- 融(5428)
- 金融(5428)
- 各种(4449)
- 类型(4385)
- 种类(4380)
- 各种类型(4377)
- 保险业(3820)
- 体(3226)
- 技术(3143)
- 机构
- 大学(62375)
- 学院(60418)
- 济(28819)
- 经济(28293)
- 管理(25856)
- 理学(21477)
- 理学院(21337)
- 管理学(21058)
- 管理学院(20949)
- 中国(18387)
- 财(17938)
- 研究(16960)
- 财经(13966)
- 经(12751)
- 京(12091)
- 财经大学(10643)
- 融(9823)
- 金融(9665)
- 经济学(9415)
- 经济学院(8590)
- 江(8543)
- 中心(8529)
- 北京(7939)
- 所(7930)
- 科学(7814)
- 商学(7797)
- 商学院(7748)
- 公司(7451)
- 州(7007)
- 银(6940)
- 基金
- 项目(36241)
- 科学(29229)
- 基金(28843)
- 研究(25995)
- 家(24077)
- 国家(23881)
- 科学基金(21482)
- 社会(18059)
- 社会科(17181)
- 社会科学(17173)
- 基金项目(15012)
- 自然(14207)
- 自然科(13922)
- 自然科学(13919)
- 自然科学基金(13691)
- 资助(12880)
- 省(12344)
- 教育(11576)
- 划(10516)
- 编号(9657)
- 部(8942)
- 教育部(8199)
- 人文(8069)
- 成果(7979)
- 国家社会(7683)
- 重点(7653)
- 性(7580)
- 制(7503)
- 大学(7256)
- 科研(7254)
共检索到95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以我国1998-2015年风险投资机构3547个基金募集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声誉对于基金募集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对投资机构的年度募资规模、募资次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背景弱化了声誉与募资规模及次数之间关系的敏感性,风险投资声誉是政府背景的一种替代机制。本文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中的"逐名"动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以我国1998-2015年风险投资机构3547个基金募集事件为样本,实证研究风险投资声誉对于基金募集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对投资机构的年度募资规模、募资次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背景弱化了声誉与募资规模及次数之间关系的敏感性,风险投资声誉是政府背景的一种替代机制。本文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中的"逐名"动机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通过CVSource数据库收集我国1998—2015年募集完成的4 320只基金的相关数据,构建OLS模型,并采用分样本和交乘项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对基金募集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其能够募集到的基金金额越多;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及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会影响声誉与募资规模之间的关系,有限合伙制强化了关系的敏感性,而政府背景弱化了其敏感性。对募资活动其他因素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风险投资基金的募资时限越短,超额募资的比例越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通过CVSource数据库收集我国1998—2015年募集完成的4 320只基金的相关数据,构建OLS模型,并采用分样本和交乘项回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对基金募集规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其能够募集到的基金金额越多;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及投资机构的产权性质会影响声誉与募资规模之间的关系,有限合伙制强化了关系的敏感性,而政府背景弱化了其敏感性。对募资活动其他因素的研究表明,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风险投资基金的募资时限越短,超额募资的比例越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薛超凯1,党兴华1,任宗强2
从私募通数据库搜集2000-2015年相关数据,研究风险投资机构(简称VC)声誉对其投资决策的影响。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声誉越高的VC越有可能投资高风险的新兴行业;在投资新兴行业时,声誉越高的VC越可能采取联合投资、后期投资等降低风险的策略;声誉会使VC产生追求更高绩效和保持原有绩效的双重压力;行业合法化会增强声誉对VC投资新兴行业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投资机构;声誉;投资决策;行业合法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小杰 沈维涛
选取我国2002~2009年间5 780个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案例作为样本,检验了风险投资机构声誉、联合投资对其成功退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2002~2009年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成功退出率(即投资项目最终IPO的比率)为23.44%,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则其成功退出的可能性越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联合投资会降低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和成功退出关系的敏感性,这可能是因为联合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具有更多的机制来影响其投资绩效。
关键词:
风险投资声誉 联合投资 成功退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宁悦 栗鹏妍
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兼具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双重身份,在新股发行定价和资本市场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取2009—2020年我国A股市场创业板和科创板949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关系以及承销商和风险投资声誉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背景风险投资会正向影响IPO抑价,但高声誉的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对这种正向影响具有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投资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进入阶段越早,IPO抑价越严重。因此,券商背景风险投资应注重长期声誉的积累,发挥双重认证作用;监管机构应加强对券商背景风险投资的监管力度,明确相关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提高市场参与者的违法成本,进一步提高市场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龙
声誉对于风险投资的后续融资具有重要意义,而IPO是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和建立声誉机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可能干预IPO过程和价格。以A股1 040家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风投参与对IPO首日收益及其价格的影响,研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声誉效应行为。在以往学者指出我国风险投资整体上存在声誉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风险投资的声誉效应主要存在于民营的风险投资机构;我国民营风投通过炒作新股上市首日价格获得高额IPO首日收益赚取声誉,而不是以发行折价为代价获得声誉。文章深化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声誉效应的相关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顾春一 李远勤
风险投资声誉是风险投资机构的重要战略资源,对风险投资回报和风险企业成长均发挥重要影响作用。依托经济学对声誉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开展了风险投资声誉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本文总结了关于风险投资声誉的内涵、衡量方法及其影响作用的国际前沿研究成果,并进行研究述评,为推进我国风险投资及其增值服务的研究提供重要借鉴。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声誉 衡量 风险企业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武龙
声誉对于风险投资的后续融资具有重要意义,而IPO是风险投资的最佳退出方式和建立声誉机会,因此风险投资机构可能干预IPO过程和价格。以A股1 040家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分析风投参与对IPO首日收益及其价格的影响,研究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声誉效应行为。在以往学者指出我国风险投资整体上存在声誉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风险投资的声誉效应主要存在于民营的风险投资机构;我国民营风投通过炒作新股上市首日价格获得高额IPO首日收益赚取声誉,而不是以发行折价为代价获得声誉。文章深化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声誉效应的相关研究,并为规范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志颖 吴先聪 果建竹
为了分析我国当期制度环境下私募股权参与IPO的行为动机及经济后果,本文选取IPO前股权持有期为私募股权参与IPO行为动机的代理变量,考察了不同私募股权特征对IPO前持有期的影响,研究发现,私募股权声誉越高,IPO前的持有期越长,国有背景会延长IPO前的持有期,但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的研究结论表明,持有期对被投资公司IPO后市场业绩呈正向影响,但正向影响随着私募股权锁定期的结束有所减弱。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道宏 张贺
在资本市场中,风险投资活动以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的合作为基础。同时,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双方在相互寻找和选择的过程中进行着博弈。研究如何建立风险投资与风险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抑制博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对风险投资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企业 博弈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敏利 党兴华
本文研究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构成的影响,以及投资阶段在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影响联合投资辛迪加构成中的调节作用。运用清科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相关数据,本文研究发现:(1)由高声誉主风险投资机构发起的联合投资辛迪加中,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在联合投资辛迪加成员中所占的比例更大。(2)投资阶段越靠后,主风险投资机构声誉对联合投资辛迪加的上述影响作用越弱。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郑秀田 许永斌
文章从声誉是异质的视角出发,研究了风险投资机构参股对企业在公开市场上募资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数理模型揭示了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更能提升企业募资能力的机理,并利用企业在中国创业板市场IPO时的超募率等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企业家愿意让渡更高股权比例的激励下,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将更积极地为企业提供上市融资等优质增值服务;由高声誉风险投资机构参股的企业在证券市场上具有更强的募资能力。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叶小杰
本文以2002~2009年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和退出事件作为研究样本,从是否成功退出、退出方式、退出速度及投资收益四个角度考察风险投资声誉对于投资机构退出环节的影响。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越有可能在观察期内实现成功退出;越有可能选择IPO退出而非并购退出(因为IPO退出对投资机构更有利);并且从首次投资到成功退出所需的时间越短,即退出速度越快。此外,风险投资声誉越高,则投资机构成功退出所获得的投资收益越高。本文的结果表明,风险投资机构积累声誉有利于自身的成功退出,并取得较高的投资收益。这为我国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