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2)
2023(14227)
2022(11940)
2021(10952)
2020(9309)
2019(21202)
2018(20764)
2017(40329)
2016(21476)
2015(23545)
2014(23394)
2013(22835)
2012(21287)
2011(19008)
2010(18992)
2009(17238)
2008(16795)
2007(14640)
2006(12570)
2005(11338)
作者
(58343)
(48562)
(48167)
(45887)
(30988)
(23090)
(22323)
(18958)
(18567)
(17233)
(16553)
(16496)
(15199)
(15144)
(15116)
(14981)
(14390)
(14051)
(14003)
(13925)
(11969)
(11895)
(11659)
(11160)
(10997)
(10994)
(10676)
(10486)
(9714)
(9393)
学科
(97475)
经济(97391)
(63121)
管理(62082)
(49271)
企业(49271)
方法(45584)
数学(41308)
数学方法(40891)
中国(28475)
(25427)
(24408)
地方(23390)
业经(20553)
(17216)
银行(17203)
(17084)
贸易(17072)
(17068)
财务(17021)
财务管理(16978)
(16959)
农业(16952)
(16797)
金融(16796)
(16520)
(16433)
企业财务(16335)
技术(14100)
(13574)
机构
大学(294305)
学院(294143)
(127725)
经济(125371)
管理(119467)
理学(102725)
理学院(101748)
管理学(100113)
管理学院(99563)
研究(94762)
中国(77024)
(61350)
(61135)
科学(53792)
财经(48776)
中心(46150)
(44897)
(44494)
(43507)
(42736)
研究所(40243)
业大(39879)
经济学(39859)
北京(38497)
财经大学(36579)
(36276)
经济学院(36186)
师范(35919)
(34969)
(34966)
基金
项目(198907)
科学(159077)
基金(146989)
研究(146970)
(126209)
国家(125165)
科学基金(110120)
社会(96419)
社会科(91787)
社会科学(91765)
基金项目(77123)
(76569)
自然(70051)
自然科(68563)
自然科学(68550)
教育(67906)
自然科学基金(67340)
(64282)
资助(61364)
编号(59243)
成果(47000)
(45865)
(44918)
重点(44171)
(41566)
国家社会(40828)
课题(39728)
教育部(39584)
创新(38829)
人文(38815)
期刊
(135457)
经济(135457)
研究(88554)
中国(57244)
(47473)
管理(44238)
学报(39455)
(38060)
科学(37786)
(35256)
金融(35256)
大学(31915)
学学(29903)
教育(28650)
技术(27327)
农业(26087)
财经(23956)
业经(22655)
经济研究(22483)
(20405)
问题(17857)
统计(16296)
(15106)
技术经济(15017)
(14746)
理论(14712)
图书(14088)
(13976)
商业(13805)
决策(13394)
共检索到4426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宇  李诗林  杨健  
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从风险投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天然属性出发,对风险投资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理论逻辑进行了系统阐释,并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风险投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可以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之一;风险投资作用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是助力创新、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转化、优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据此,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尽快完善科创版试点,持续优化风险投资的市场环境,通过建立股权债权的联动机制和培育多元创业投资主体,做大风险投资市场规模,促进风险投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世旺  
本文基于2016-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展开研究。首先通过对数字普惠金融和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并构建基准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通过基准回归结果、异质性分析结果以及稳健型检验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添加系列控制变量后,数字普惠金融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就控制变量而言,教育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均对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收入水平的相关系数显著为正值,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影响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于东部地区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其充分表明,与中西部地区相比,数字普惠金融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大的推动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艺  李娜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协同发展。其中,绿色发展理念在碳排放量日益增长的今日显得尤为重要。多年来我国致力于碳减排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省经济发展情况差异显著,"一刀切"政策并不能实现有效的节能减排,为此研究省际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首先计算了2005-2017年30个省市的碳排放数据,测度了Moran’s I检验空间相关性;随后,构建Tapio脱钩模型分析2005-2017年各省市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实证结果显示:2005-2017年的全局Moran’s I均为正值,且大多在1%水平上显著,即我国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均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2005-2017年我国大部分省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处于弱脱钩状态、与碳排放强度处于强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并未造成大量的碳排放。由此可知,我国大部分省市经济的增长逐渐脱离高强度的能源消耗及资源利用,碳排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望实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孔琳   柳欣雨   高庆朝  
2024年全国外贸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基于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外贸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逐年递增,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经过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分析后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高创新能力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能增强新质生产力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基础发达和市场环境良好的省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经济基础欠发达和市场环境欠佳省份影响不显著。最后,提出强化创新驱动和产业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环境等对策建议,以推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和外贸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飞  沈洋  李爱民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表征。本文通过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度模型测算了2008—2018年30个省份农旅融合发展水平。同时,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考量,将非合意产出农业碳排放纳入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通过SBM-ML指数法测算出2008—2018年30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系统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二维视角,验证了农旅融合能否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上一期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对当期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显著影响,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和惯性效应。农旅融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从拓展农业产业链深度和广度、注重农旅融合人力资本培育、推动农旅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最大化发挥农旅融合空间效应等方面,思考了农旅融合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和治理范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铎   张沁   李富强  
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基于我国250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及倾向评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全要素生产率(TFP),从而提高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增加科技投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还揭示了智慧城市建设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性。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应持续支持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要推动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的具体条件,制定差异化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产生独立影响,且关联效应强化上述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强度及经济开放度维度异质性,并受自身水平调节。高经济实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及适度政府干预强度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更突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也明显改观;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地理和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显著空间外溢性,但对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骅  崔婧  
数字金融是新兴技术与传统金融的结合,其快速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问题值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金融压力指数测算金融风险,基于我国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区域金融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作用,该影响具有结构和区域异质性;其机制检验表现为,数字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和加快资本转移抑制区域金融风险,同时金融监管在该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结合研究结论,提出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防范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泽华  林屹  洪晨翔  
人力资本质量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首先测算1990~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人力资本质量指数,结合构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显著促进作用;分区域看,东部地区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分时期来看,随着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及政府对人力资本的进一步重视,人力资本质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到强化。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质量通过提高产业结构高效化和高级化程度的途径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的发现为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增长迈向集约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邓郴宜   万勇  
城镇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为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发展,中国提出了产城融合发展路径。为研究产城融合如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在构建产城融合与城市经济增长的数理模型并分析影响机制的基础上,首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03—2021年中国254个城市产城融合度,其次采用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以及机制检验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市产城融合度不断提升,呈现东高西低的特征,未来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产城融合能够通过促进产业集聚水平、扩大市场潜力以及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三条路径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因此,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应围绕产城融合,合理制定发展政策;结合当地情况,适时转换发展思路;推动区域合作,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慧玲  金向鑫  李万涛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经济下行压力凸显,为实现高质量就业政府需要在宏观政策层面积极推进,完善就业政策。基于2010-2019年全国面板数据,本文实证检验财政收支与提升就业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地区总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但通过财政激励政策影响就业环境、劳动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等中间变量,可以促进实现高质量就业;在高质量就业影响因素中,企业所得税和科技支出有显著的正向激励效应,个人所得税、增值税、行政事业性收费、教育和社保等支出有正向激励效应,行政管理支出具有有限的负影响力。进一步省域财政收支分析表明,虽然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指数受到自身冲击的影响较大,但高质量就业和财政收支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相互影响关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谷媛媛  邱斌  
本文以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重点分析了市场化进程与来华留学教育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化进程对来华留学教育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市场化进程对东中西部来华留学教育发展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其对中西部地区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东部地区则无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对扩大学历生规模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对非学历生的促进作用,并且在高等教育水平不同的地区,市场化程度对其来华留学教育规模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差异,即在没有"985工程"院校的地区通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应向阳  张捷  
为了验证我国近年来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相关结果,采用了一个普通的面板数据模型,收集1985~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数据,所用的估计手段既包括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方法(FE)和随机效应方法(RE),还包括广义矩估计(GMM)和极大似然估计(MLE),从而大大提高了估计结果的可信度。实证结论表明: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为正,这些正向影响基本上能够通过显著性检验;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条件收敛;实物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始终都是显著为正的;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显著为负。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  
本文选择中国服务贸易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发展作为解释变量,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就数字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提升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水平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服务贸易开放度以及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对于提升中国服务贸易水平亦特别重要。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基于数字经济视角,针对性提出指导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促进服务贸易全方位创新发展以及强化数字经济建设的可行策略,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江春  张秀丽  
金融核心的功能就在于遴选出最具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并通过支持企业家的创新和创业活动,进而增加就业、提高效率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过构建相关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99~2008年的省份数据对金融发展与企业家精神实证分析得出,金融只有支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才能有效地促进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并能有效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因此,中国下一步金融改革的突破口应该是构建有利于培育和支持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的金融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