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8)
2023(16564)
2022(13853)
2021(12791)
2020(11088)
2019(25415)
2018(24846)
2017(47734)
2016(25537)
2015(28949)
2014(28828)
2013(28920)
2012(26968)
2011(24306)
2010(24199)
2009(22903)
2008(22418)
2007(19703)
2006(17199)
2005(15560)
作者
(73269)
(61552)
(61137)
(58445)
(39215)
(29558)
(28074)
(23911)
(23357)
(21661)
(21059)
(20701)
(19354)
(19317)
(19217)
(19098)
(18186)
(17989)
(17775)
(17483)
(15085)
(14937)
(14867)
(14087)
(13973)
(13889)
(13428)
(13112)
(12365)
(12055)
学科
(129194)
经济(129084)
管理(72448)
(71207)
方法(56372)
(55491)
企业(55491)
数学(50995)
数学方法(50515)
中国(33038)
(30594)
(30261)
地方(27548)
业经(23698)
(22552)
贸易(22542)
(22523)
(21877)
(21660)
农业(20609)
(19316)
(19294)
金融(19291)
财务(19272)
财务管理(19229)
(19165)
银行(19137)
企业财务(18321)
(18189)
环境(17452)
机构
大学(373668)
学院(372098)
(170965)
经济(167875)
管理(145526)
研究(127889)
理学(125231)
理学院(123886)
管理学(121984)
管理学院(121284)
中国(101815)
(77654)
(77202)
科学(73896)
(63624)
财经(62274)
中心(59358)
研究所(57542)
(57208)
(56691)
经济学(54593)
(54549)
业大(50929)
经济学院(49197)
北京(48666)
财经大学(46373)
(45749)
(45700)
师范(45282)
农业(44732)
基金
项目(246389)
科学(196262)
基金(183331)
研究(178889)
(158476)
国家(157249)
科学基金(136401)
社会(118094)
社会科(112148)
社会科学(112117)
基金项目(96268)
(94477)
自然(87086)
自然科(85095)
自然科学(85070)
自然科学基金(83590)
教育(81571)
(79109)
资助(76481)
编号(70140)
(56301)
成果(56162)
重点(55424)
(53506)
(50546)
国家社会(50165)
教育部(48894)
课题(47949)
科研(47688)
创新(47516)
期刊
(185639)
经济(185639)
研究(113223)
中国(68229)
(60608)
学报(53196)
管理(52339)
科学(51074)
(50645)
大学(40990)
(39543)
金融(39543)
学学(39023)
农业(34363)
技术(32657)
财经(31581)
经济研究(31190)
教育(28671)
(27117)
业经(26637)
问题(24417)
(22009)
统计(21275)
技术经济(20569)
国际(19412)
(18946)
世界(18919)
(18738)
理论(17366)
决策(17246)
共检索到556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金雪军  谢碧琼  卢佳  
本文从风险投资部门通过促进要素投入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来研究风险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风险投资作为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与传统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相比有明显的区别,风险投资通过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但这种中介作用在我国还没有明显发挥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前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丹  
运用我国各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资本的不同维度在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存在差异,民间组织密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中西部强于东部,而社会信任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是东部强于中西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守东  杨东亮  赵晓力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终是备受瞩目的领域。本文对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数理模型导出:地区金融发展的速度影响该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的大小由该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决定,在理论上存在着门限效应。通过应用门限回归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支持了中国地区的金融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速度具有门限效应这一结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守法  吕焱  
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上就利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运用1986-2004年的数据,对实际利率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检验,并针对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和宏观经济背景,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烨  张广海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对我国区域真实经济增长进行阐述,在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基础上,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真实增长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区域外溢,能够带动临近区域的经济发展,"国退民进"所有制改革,以及降低政府消费的手段,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并未发挥预期的巨大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一弘  魏玮  
文章通过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长期均衡中,技术因子对全国大多数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性,而能源要素只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显著性;(2)短期波动中,能源消费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技术因子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因此在政策制定上要突显出区域的差异性,寻求区域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匹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斌栋  王颖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依据,认为制度变迁(即改革)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分别以非国有经济比重和合成的制度指数作为测度制度变迁的指标,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率对包括制度在内的经济增长诸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变迁与资本是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而人力资本没有显示出统计上的显著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善民  刘兰茹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黑龙江省1985-2009年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黑龙江省专利产出和经济增长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但是其呈现单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增长是专利产出的Granger原因,而专利产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不显著,两者之间还没有形成一种协调互动的反馈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姜霞  郭科言  
金融聚集是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分析了湖北省金融发展现状,利用区位熵指数对湖北省金融聚集度进行了测算。并选取湖北省1996~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湖北省金融聚集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湖北省金融聚集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但地区经济增长对金融聚集却没有支持作用,两者之间未能实现互动发展。为加强金融聚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湖北省应积极培育金融市场主体,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强化金融监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丁艺  李靖霞  李林  
论文首先采用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金融集聚程度,发现东部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要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然后采用2003~2007年区位熵的省际数据检验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银行业对经济增长弹性系数明显大于证券业集聚与保险业集聚的弹性系数,而且其弹性系数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后,论文通过建立东、中、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模型,同样得出银行业集聚对经济增长作用最明显。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辉侠  
利用中国28个样本地区1992~2008年的面板数据,对制度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制度因素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解释程度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小,不同的制度因素在地区间表现出显著差异。因此,各地区应鼓励和保护私有产权,支持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发展,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东部地区应逐渐减少政府干预,中部和西部地区可以保持适度的政府干预。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叶修群  
作为改革开放战略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自由贸易园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基于199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园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促进作用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的互补效应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自由贸易园区对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园区分布的地区间差异明显减小,设立自由贸易园区加快了东部地区经济收敛速度,且自由贸易园区与贸易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正向作用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霞  
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从GDP、投资、消费、出口四方面对信用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信用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信用缺失则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为此,一个地区要保持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