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54)
- 2023(3546)
- 2022(3057)
- 2021(2803)
- 2020(2658)
- 2019(5676)
- 2018(5582)
- 2017(11400)
- 2016(5830)
- 2015(6259)
- 2014(6346)
- 2013(6396)
- 2012(5818)
- 2011(4957)
- 2010(5141)
- 2009(5080)
- 2008(5193)
- 2007(4831)
- 2006(4054)
- 2005(3740)
- 学科
- 业(24448)
- 济(23865)
- 经济(23835)
- 管理(22164)
- 企(19121)
- 企业(19121)
- 方法(13881)
- 数学(12861)
- 数学方法(12802)
- 财(11956)
- 险(10837)
- 保险(10746)
- 务(9313)
- 财务(9312)
- 财务管理(9296)
- 银(9244)
- 银行(9243)
- 行(8773)
- 企业财务(8626)
- 制(8184)
- 融(7935)
- 金融(7935)
- 中国(7423)
- 农(4730)
- 体(4563)
- 贸(4557)
- 贸易(4555)
- 各种(4439)
- 易(4415)
- 类型(4356)
- 机构
- 大学(82214)
- 学院(81874)
- 济(38877)
- 经济(38181)
- 管理(35406)
- 理学(29713)
- 理学院(29538)
- 管理学(29212)
- 管理学院(29080)
- 中国(24136)
- 财(23546)
- 研究(21888)
- 财经(18345)
- 经(16771)
- 京(15704)
- 财经大学(14022)
- 经济学(12334)
- 融(11959)
- 金融(11760)
- 商学(11448)
- 商学院(11383)
- 江(11383)
- 中心(11326)
- 经济学院(11234)
- 北京(10247)
- 所(10114)
- 科学(9911)
- 银(9545)
- 州(9456)
- 经济管理(9102)
- 基金
- 项目(49646)
- 科学(40144)
- 基金(39150)
- 研究(35801)
- 家(32618)
- 国家(32333)
- 科学基金(29400)
- 社会(24979)
- 社会科(23792)
- 社会科学(23785)
- 基金项目(20442)
- 自然(19422)
- 自然科(19060)
- 自然科学(19057)
- 自然科学基金(18735)
- 省(17338)
- 资助(17157)
- 教育(16223)
- 划(14459)
- 编号(13869)
- 部(12163)
- 教育部(11194)
- 人文(11058)
- 国家社会(10545)
- 成果(10394)
- 重点(10236)
- 性(10030)
- 制(10015)
- 科研(9916)
- 创(9870)
共检索到12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鹏林 谷文臣
风险投资正逐渐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风险资本入股→烧钱→吸引下一轮风险资本→烧钱”,似乎已成为企业成功经营的必经步骤。利用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企业数据,检验风险投资与被投资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关系,结果发现,在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中,高管在职消费显著降低,在职消费的绩效敏感性显著上升。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所在区域“商业关系”维护成本较高时,风险投资可提高企业发展所需的高管“正当在职消费”。此外,当企业高管权力较大时,无风险投资支持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与绩效间并不相关,在职消费代理成本问题突出,而风险投资可降低与代理成本相关的“非正当在职消费”,显著提高被投资企业高管在职消费的绩效敏感性。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在职消费 代理成本 高管权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应瑞瑶 赵永清
在风险投资机制中存在着双层委托代理关系,投资者设计激励制度时,必须将风险企业家的努力引入产出函数,建立相应的整合激励模型,分析影响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激励强度的若干因素,包括风险企业自身的股份份额、代理人的成本函数、外部不确定性和风险企业家的保留效用等,而为了使激励机制更有效,必须尽可能地减少机制运行的代理成本,影响该成本的因素主要包括风险投资家的利润分享份额,风险企业家的利润贡献率、风险态度等,从而根据这些影响因素,设计激励机制这一制度安排来保证两个委托人(投资者和风险投资家)的效用最大化。
关键词:
委托代理 激励 代理成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宁
本文分析了风险投资对企业会计信息透明度和代理成本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分别对其IPO前和IPO后两个阶段进行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风险投资能够对目标企业信息披露实现有效监督,提升其会计信息透明度;风险投资的参与对企业的治理和管理运营具有内生的监管效应,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代理成本。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机构)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性,联合风险投资和高声誉的风险投资机构能够发挥较好的监督和认证职能,而国有背景风险投资由于市场化运作滞缓,代理成本较高,监督职能发挥并不充分。该结论表明,风险企业在引入风险投资时,会更加青睐声誉高、社会关系网络广泛的风投,而针对国有背景风险投资参与的企业,外部投资者不应该盲目追逐,而应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和客观判断。
关键词:
风险投资 会计信息透明度 代理成本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洪辉 章琳一
效率观认为高管在职消费是一种隐性激励机制,有利于提升高管工作效率;而代理观认为是股东与高管之间代理冲突的表现,会降低公司业绩。从风险承担的角度,利用国有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国有公司高管在职消费反映了代理冲突,在职消费不能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但中央"反腐败"政策在在职消费与风险承担之间发挥着正面调节作用,可提升风险承担水平。
关键词:
在职消费 风险承担 反腐败 国有公司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军 周月书 楮保金
创业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本文提出了政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具体组织制度安排,并运用委托代理模型,论证了政府参股有限合伙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可以有效地降低投资者与创业风险投资家之间代理成本的同时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有限合伙制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对投资者、创业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具有内在的制度优势。
关键词:
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 组织制度 代理成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姚可宁 李心稳
本文基于代理成本理论,采用201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运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高管持股、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并且考虑对于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高管持股比例对于代理成本与审计需求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公司代理成本越高,具有越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更倾向于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2)高管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与高质量审计需求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3)在民营上市公司,这种负向调节作用显着高于国有上市公司,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普遍较低,以及国有上市公司内部激励市场化程度低所导致。研究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可以作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一种补充,以缓解代理冲突,进而降低公司的审计需求。而国有上市公司在高管持股这种内部激励机制的发展方面还有待完善。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婧 周晓苏 吴锡皓
本文以管理层在职消费为切入点,考察在不同程度的会计稳健性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会计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另一方面,相比于国有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明显。该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的增强起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积极治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里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银国 张琛
自由现金流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在满足净现值大于零的项目所需资金后的现金流。现代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经理人往往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从而出现了委托代理问题,产生了高昂的代理成本。自由现金流的存在增加了经理人员可自由支配的现金,可能会加剧委托代理问题。本文从在职消费的视角,检验自由现金流的代理成本效应。选取2007~2010年沪市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和在职消费程度的关系,并考察在职消费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合理约束代理人行为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
自由现金流 在职消费 公司治理 企业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贾婧 周晓苏 吴锡皓
本文以管理层在职消费为切入点,考察在不同程度的会计稳健性下,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受到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检验企业所有权性质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一方面,会计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另一方面,相比于国有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降低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作用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更为明显。该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的增强起到了降低代理成本的积极治理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在不同所有权性质的企业里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驰
如何融合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一直都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机构投资者作为介于大股东与中小投资者之间的第三方力量,有足够的动机参与并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文章采用2004年~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上市公司中管理层薪酬的决定因素及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进行分析。文章的研究发现:前十大股东中有机构投资者股东的上市公司中,公司治理机制更加完善,高管权力滥用得到一定的遏制,管理层的薪酬与其经管才能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管理层薪酬 公司治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雯娇 陈险峰 胡国柳
以200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在实证考察现金股利政策对两类代理成本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对这一关系的调节效应。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两类代理成本均越低,体现了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引入董责险作为调节变量后,现金股利政策的治理效应进一步扩大,两类代理成本进一步降低,验证了董责险的外部监督假说,并在实证层面为上市公司治理提供经验数据和借鉴。
关键词:
保险研究 董责险 现金股利政策 代理成本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凌士显 白锐锋
董事高管责任险是公司金融与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其治理职能并未得到一致的认可。本文以2009-2015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混合截面最小二乘法、Heckman两阶段分析法及倾向得分样本匹配等多种方法实证检验了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多个变量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的引入、引入时间长度、保险金额及相对保险金额等变量能够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第一类和第二类代理成本,表明董事高管责任险具有激励效应和监督效应,是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根据产权性质分组研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秀军 李曜 龙玉
风险投资在公司治理中扮演了何种角色?文章从高管薪酬的角度,探讨风险投资对其所持股的创业板企业高管薪酬水平和结构,特别是对薪酬理论中的关键指标——薪酬绩效敏感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与无风险投资持股相比,风险投资支持企业的高管总薪酬水平和股权薪酬显著更高;高管货币薪酬绩效敏感度较低,即风险投资对传统的管理层货币薪酬治理机制具有"替代效应",而风险投资支持企业的高管股权薪酬水平显著较高,风险投资发挥了对高管股权薪酬的"促进效应";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度会显著影响风险投资替代效应、促进效应的发挥。文章揭示了风险投资对企业实施监督及增值的一种治理机制以及这种机制在不同股权结构下的变化,为研究我国风险投资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桂林
文章选取2005年-2015年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我国"任人唯亲"的董事会文化下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高管超额影响公司绩效的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超额薪酬与公司绩效具有显著地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验证了高管薪酬的有效契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友好型董事会能够增加董事会的咨询功能。同时,研究发现,高管超额薪酬通过降低代理成本从而提升了公司绩效。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将 宋淑婵
海外经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会计审计行为,但当前海归高管如何影响审计师选择问题尚未引起关注。基于此,选择2010—2016年中国资本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①海归高管更加倾向于选择国际"四大";②当代理成本增加时,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倾向更强;③国有产权性质强化了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机。结合以上研究结论和进一步补充测试中海归高管影响代理成本和海归高管通过审计师选择影响企业价值的两大检验结果,基本上证实代理成本是驱动海归高管选择国际"四大"的动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