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68)
2023(13982)
2022(12299)
2021(11607)
2020(9788)
2019(22481)
2018(22589)
2017(43720)
2016(23679)
2015(26808)
2014(26785)
2013(26537)
2012(24424)
2011(21960)
2010(21904)
2009(20071)
2008(19378)
2007(17019)
2006(15087)
2005(13107)
作者
(67611)
(56682)
(55609)
(53210)
(35613)
(27241)
(25446)
(22331)
(21441)
(19948)
(19166)
(18918)
(17641)
(17549)
(17153)
(17038)
(16832)
(16508)
(16141)
(15745)
(14001)
(13634)
(13589)
(13021)
(12774)
(12478)
(12467)
(12379)
(11283)
(11086)
学科
(95138)
经济(95031)
(70512)
管理(61384)
(49136)
(46172)
企业(46172)
方法(40737)
数学(35850)
数学方法(35494)
农业(32725)
中国(25681)
地方(24038)
业经(23668)
(22378)
(21488)
贸易(21476)
(20987)
(19389)
(18728)
(15138)
银行(15103)
环境(14511)
技术(14378)
(14349)
理论(14052)
(13671)
金融(13668)
(13417)
(13152)
机构
学院(328892)
大学(326423)
管理(133522)
(130788)
经济(127856)
理学(115446)
理学院(114214)
管理学(112315)
管理学院(111745)
研究(108385)
中国(85558)
(69744)
(69160)
科学(68591)
(58313)
业大(55405)
(54031)
农业(53370)
中心(51378)
研究所(49267)
(49151)
财经(46467)
(43355)
北京(43196)
师范(43041)
(42429)
(39887)
(38897)
经济学(37572)
经济管理(36651)
基金
项目(229550)
科学(179900)
研究(169405)
基金(165761)
(143731)
国家(142473)
科学基金(122637)
社会(105951)
社会科(99907)
社会科学(99881)
(91097)
基金项目(89661)
自然(79984)
自然科(78010)
自然科学(77992)
自然科学基金(76565)
教育(75146)
(74949)
编号(71249)
资助(67348)
成果(56012)
重点(50399)
(50206)
(49416)
课题(47046)
(47043)
创新(43835)
科研(43580)
国家社会(42783)
教育部(42466)
期刊
(146596)
经济(146596)
研究(96302)
(70335)
中国(64390)
学报(52414)
科学(48730)
农业(47661)
管理(42598)
(41617)
大学(40193)
学学(37953)
(34034)
金融(34034)
教育(32501)
业经(29226)
技术(27295)
(22799)
问题(20962)
财经(20775)
经济研究(20212)
图书(17700)
(17460)
资源(17358)
(17110)
理论(16445)
科技(16201)
技术经济(15678)
实践(15332)
(15332)
共检索到485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史清华  
探索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是影响其退出意愿的重要因素。基于风险社会理论,以河北省唐山市郊区为例,利用实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风险感知和风险态度,运用多元有序Logistics回归模型和层次回归模型探讨农户风险感知、风险态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普遍薄弱,仅有11.50%的农户愿意有偿退出宅基地。从风险感知来看,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总体感知度较高,66.37%的样本农户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中高度风险,其中政策兑现风险感知度最高,其次为保障风险和经济风险,人际情感风险感知度最低。风险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中保障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心理风险感知,经济风险感知影响程度最弱。从风险态度来看,13.72%的样本农户为风险偏好型,风险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退出意愿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偏好对中等收入农户和中远郊农户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因此,本文提出以满足农户居住保障和社会保障为核心制定多样化补偿方案,以确保补偿资金落实到位为关键建立风险防范机制,以增加非农就业机会和非农收入为抓手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等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晋洪涛  刘巧娜  
结合农户对宅基地的功能认知,分析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风险感知以及风险态度如何影响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发现:在宅基地功能认知上,农户普遍认为宅基地保障价值高于资产价值;农户大都认为宅基地退出存在风险,且风险感知程度越高越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相对于资产风险,农户对宅基地退出的保障风险感知程度更高;农户的风险偏好态度能够缓解风险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基于此,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应高度关注宅基地保障功能,平衡保障和资产功能之间的关系,降低农户对宅基地退出风险的感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牛星  周惠敏  俞振宁  吴冠岑  
[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视角,从影响农户意愿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层面出发,建立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计划行为理论分析框架。[方法]基于上海市涉农郊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农户的环境感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农户环境感知三个维度对宅基地退出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综合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禀赋环境感知(0.503)>政策环境感知(0.208)>公共服务环境感知(0.175)。农户对禀赋环境、政策环境和公共服务环境三个维度的感知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户的禀赋环境感知路径系数最大,政策环境感知次之,公共服务环境感知的路径系数最小。[结论]基于以上的影响因素分析,政府在改进宅基地退出有关政策时,应着重注意宅基地退出的经济补偿和退后农户的公共服务质量,同时保障政策执行的透明度和知情度。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新华  陆思璇  
农村宅基地退出对于提高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推动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农户作为宅基地退出主体,其风险认知与抗险能力将极大程度地影响宅基地退出实践。基于江苏和安徽的109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相关性和差异性的多重实证检验,考察农户风险认知、抗险能力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同时探究不同特征群体的农户在抗险能力方面是否存在个体的显著性差异。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农户的风险认知、抗险能力对其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且农户抗险能力与退出意愿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倒U形特征,即一旦抗险能力的财富效应大于宅基地退出改革成本效应,抗险能力便从总体上表现出了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抑制;另外,宅基地区位、宅基地利用类型、试点地区与非试点地区的差异会导致农户抗险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故此,农村宅基地退出改革政策须关注不同特征农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并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风险认知的能力,同时健全农户就业、培训服务体系,加快城乡统一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提高农户的抗险能力;在此基础上,针对宅基地的区位类型和利用类型,实施差别化的宅基地退出政策安排,诸如差别化的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实施步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邢大伟  徐金海  曾华盛  赵德余  
[目的]研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以及社会信任在两者中的调节作用,探究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引导农户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基于江苏省扬州市418户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测度风险认知和社会信任等变量,并运用Logit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实证结果表明,风险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而社会信任则有正向影响。具体来看,风险认知对高社会信任农户和低社会信任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均有负向影响,社会信任能缓解风险认知对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不利影响,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都有助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提升;区分在城镇有无住房农户进行异质性分析,也验证了上述研究结论。控制变量中,户主年龄和房屋居住年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承包地面积和距离县城距离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为进一步推动农户宅基地有序退出,应该完善农户宅基地退出后各项保障政策,改善和提升农户社会信任水平以及构建差别化宅基地退出机制和政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子坤  邹伟  王雪琪  
研究目的:探寻农户退出宅基地行为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悖离原因。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Logistic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分化通过影响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作用于理性行为人的意愿和行为;农户分化、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是造成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与意愿悖离的主要原因;农户意愿向行为转换的过程中,会弱化邻居的行为态度,强化村干部的组织号召作用,并且会重点考虑自身的职业特点而忽视其经济条件。研究结论:在尊重农户意愿的前提下,通过改善集中居住区建设、加强村干部培养、完善退出方案制定和促进非农就业等切实扭转农户行为与意愿悖离局面,进一步推动有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时鹏  余劲  
资金和土地问题是"后搬迁"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接续推进农户减贫面临的两个重要约束条件,而搬迁农户宅基地退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风险预期、市民化感知及农户认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影响路径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8县(区)1250份搬迁农户数据,采用混合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并分析了安置模式、农户年龄和政策认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371和0.379,两者亦通过农户认知和退出意向的传导机制间接影响退出行为。(2)整体而言,宅基地退出行为受到农户认知的"自发性"、市民化感知的"政策协同性"和风险预期的"约束性"三重机制的影响。(3)分组结果显示:城镇化安置模式中,风险预期和市民化感知对退出行为的影响都更高;高龄组农户风险预期对行为态度和退出行为的约束性更强,而市民化感知的协同促进作用更低;政策认知会提高农户市民化感知对其退出行为的拉力,而降低风险预期的阻力。要实现宅基地顺利退出,在激活农户参与"自发性"的同时,通过升级农户市民化来提高搬迁对于宅基地退出的"协同性"拉动,同时通过就业扶持、优化搬迁前后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等降低风险预期对宅基地退出的"约束性"作用。应根据不同的安置模式、不同农户年龄采取更加差异化的政策,不断提高农户的政策认知水平,从而精准、高效地推动搬迁农户退出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蔡俊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宏龄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趋势对资源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挑战,从宅基地功能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宅基地承载着生活居住、风险保障、归属承继、支持生产、情感寄托及资本化等多重功能。由于持有宅基地的情形存在差异,宅基地在各种类型农户家庭中所发挥的功能也因此各有不同,进而形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倡导宅基地退出需针对不同持有情况区别对待。从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来看,安居工程、风险保障和资金补偿是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如何确保农户的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勇  彭长生  包婷婷  
对安徽省无为县、庐江县、埇桥区和潜山县821户农户家庭宅基地利用、宅基地退出与补偿意愿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地区的被调查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差异明显,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的农户更愿意退出宅基地。(2)针对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大多希望通过退出现有宅基地来改善目前的居住生活条件,获得相应的福利政策,同时考虑到为了避免宅基地常年闲置而愿意退出宅基地;而针对不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而言,则对宅基地有感情、担心退出后家庭住房得不到保障、相关经济补偿不合理,同时预计农村土地未来有升值潜力而不愿意退出。(3)绝大多数农户对选择退出宅基地后是否进城十分谨慎,很多农民即使选择退出宅基地也不愿意进城。鉴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实施多元化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确定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和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退出时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长发  文婷婷  
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城乡用地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对推动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新疆乌鲁木齐市城郊农户调查资料,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并建立Logistic二元回归模型,对新疆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意愿、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不高,在给予退出补偿的前提下愿意退出的只占39.7%;(2)由于农民对宅基地的资本价值预期较高,以及退出补偿标准缺乏弹性,大多数农民对当前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存在不满;(3)农民的从众心理和宅基地退出成功者的示范效应对宅基地退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农民退出宅基地缺乏动力,不合理的退出补偿政策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重要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