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2)
- 2023(4806)
- 2022(3694)
- 2021(3416)
- 2020(2920)
- 2019(6445)
- 2018(5989)
- 2017(11424)
- 2016(6150)
- 2015(6855)
- 2014(6871)
- 2013(6762)
- 2012(6223)
- 2011(5171)
- 2010(5432)
- 2009(5122)
- 2008(5414)
- 2007(4678)
- 2006(3990)
- 2005(3593)
- 学科
- 业(23206)
- 财(22248)
- 管理(21027)
- 济(20863)
- 经济(20812)
- 企(17653)
- 企业(17653)
- 财政(11980)
- 中国(10866)
- 险(10787)
- 保险(10696)
- 方法(9779)
- 政(9543)
- 务(9527)
- 财务(9526)
- 财务管理(9482)
- 企业财务(9077)
- 数学(8835)
- 制(8811)
- 数学方法(8772)
- 银(7607)
- 银行(7605)
- 行(7024)
- 农(6958)
- 制度(6334)
- 度(6334)
- 融(6090)
- 金融(6090)
- 策(5343)
- 体(5260)
- 机构
- 大学(81584)
- 学院(80267)
- 济(35192)
- 经济(34522)
- 管理(31599)
- 财(29490)
- 理学(26295)
- 理学院(26047)
- 研究(25969)
- 管理学(25671)
- 管理学院(25524)
- 中国(25244)
- 财经(18881)
- 经(17134)
- 京(16558)
- 财经大学(13959)
- 科学(13916)
- 所(12779)
- 中心(12639)
- 江(12498)
- 经济学(11665)
- 研究所(10969)
- 北京(10831)
- 经济学院(10639)
- 农(10559)
- 融(10291)
- 金融(10126)
- 财政(9388)
- 院(9192)
- 州(9148)
- 基金
- 项目(50531)
- 科学(40011)
- 基金(38233)
- 研究(37703)
- 家(33407)
- 国家(32636)
- 科学基金(28064)
- 社会(25851)
- 社会科(24432)
- 社会科学(24422)
- 基金项目(19476)
- 省(18345)
- 自然(16906)
- 自然科(16522)
- 自然科学(16516)
- 教育(16411)
- 自然科学基金(16232)
- 资助(16108)
- 划(15173)
- 编号(14253)
- 成果(12503)
- 部(11562)
- 国家社会(11360)
- 性(11057)
- 重点(10976)
- 制(10427)
- 教育部(10349)
- 创(10165)
- 科研(10092)
- 人文(10053)
共检索到134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慧珺
风险态度决定了家庭风险项目投资的意愿,从而影响居民财富提升的程度,是影响居民财富分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OLG模型提出假设,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风险态度与家庭财富提升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关系严重依赖于家庭的初始财富水平,对于初始财富较高的家庭来说,愿意承担更高的风险意味着后期财富的进一步提升,且这一效果主要通过风险投资的持有及参与创业来实现;而对于初始财富越低的家庭来说,风险偏好发挥作用的空间则越小。换用被解释变量形式、对照组或分样本数量等形式都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
关键词:
风险态度 资产配置 财富水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纪晗
本文首次研究了家庭风险态度对我国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影响。基于家庭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会提高家庭风险厌恶程度;而家庭风险态度对房地产财富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住房财富对消费的影响随着风险厌恶程度的增大而减弱,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显著削弱了正向的房地产财富效应。这一结论可以为房地产财富效应与微观主体行为特征间的关系研究提供更多依据,并且预示着提高各项政策的持续性以降低居民面临的不确定性,可以有效提升房地产正向财富效应,进一步促进居民消费影响。
关键词:
家庭风险态度 房地产财富效应 居民消费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马征程 杨朝军 万孝园 周仕盈
针对居民家庭财富水平和风险偏好的关系,提出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的研究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一定财富水平下,居民家庭尚处于财富原始积累和快速增长的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增值,表现为递减相对风险厌恶;超过一定财富水平后,居民家庭处于保障财富安全和代际传承阶段,更倾向于财富的保值,表现为递增相对风险厌恶。随后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目前我国居民家庭确实存在U型财富-风险偏好效应,证实了本文的研究假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远远 李婧
采用截面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财富水平对中国家庭资产配置的门限效应,得出三点结论:一是财富水平对不同地区家庭进行不同类型金融资产配置具有显著门限效应,东部地区财富水平门限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财富水平对东部地区的边际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二是财富水平上升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呈上升趋势,对无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呈下降趋势,且对风险资产配置的边际影响普遍大于无风险资产;三是高财富水平、受教育水平及风险偏好较高的中青年群体更倾向于风险资产投资,东部地区家庭财富积累速度和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风险资产投资上升速度会更快,这有利于促进家庭资产结构多元化,提高资产综合收益率,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些家庭的金融风险,影响金融市场波动,对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要求。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波
家庭财富转移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现象,是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本文采用贝克尔(GaryS.Becker)式经济分析方法,建立了家庭利他模型,探讨了家庭财富转移的效用。结果表明,在家庭中,愿意将自身财富转移给他人的利他行为比只考虑自身财富增加而不考虑对他人转移的利己行为更能增加自身效用。
关键词:
家庭财富转移 效用 利他 利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汤垚 徐璋勇 边天齐
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对家庭财富水平及家庭财富差距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可以显著提升家庭财富水平并缩小家庭财富差距;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特定样本、处理极值样本以及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旧显著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可以通过促进居民家庭创业和风险金融资产投资进而使居民家庭财富增长并缩小家庭财富差距。进一步分析表明,移动互联网可及性对城市、一线城市家庭和老年家庭的财富提升作用更强,且对于家庭财富差距的缩小作用在城乡之间、不同城市规模之间及不同年龄群体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移动互联网使用深度可以显著提升家庭财富水平并缩小家庭财富差距。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韦宏耀 钟涨宝
本文使用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在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积累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因素和政治因素都显著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但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这可能与农村更少受到政府直接控制、政治权力相对较少直接参与到财产分配之中有关。具体来看,政治因素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而市场因素显著影响家庭总资产以及住房、非金融和金融等各分项资产的积累。从分位数回归来看,贫穷家庭财富积累只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而中产及富裕家庭的财富积累不仅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政治资本的影响。因而,市场转型理论可能更适于解释中国农村家庭财富的积累。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钟慧 邓力源
本文基于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CHFS),就风险态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展开分析,并检验社会网络在缓解家庭消费对风险态度敏感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家庭风险厌恶程度增强,家庭的耐用品、非耐用品消费和总消费额随之下降,且耐用品消费对风险态度更加敏感;(2)社会网络能够缓解风险厌恶程度加剧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且在耐用品消费中更加突出;(3)风险态度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社会网络较窄家庭表现得更加明显。
关键词:
风险态度 社会网络 家庭消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凤轩
<正>目前,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向好发展态势下,随着收入分配制度优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措施的逐步推进,我国城镇家庭的财富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但是,城镇家庭生产要素分配不合理,不同要素的边际收入不均等,区域经济之间发展不同步,进而导致家庭财富差距存在进一步扩大的风险。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双重背景下,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投资偏好、区域发展与家庭财富差距》一书顺应时代发展需求,以城镇家庭财富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城镇家庭财富的水平测算、影响因素及财富差距产生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城镇家庭财富水平和缩小财富差距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商城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家庭财富 财富不平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甘煦 田鹏 林怡彤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从“降低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视角就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了财富差距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两者间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县层面财富差距对该地区消费总支出与消费升级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受教育程度高、总收入高以及女性占比多的地区中,财富差距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富差距扩大主要通过扩大收入差距与降低居民幸福感这两条渠道来抑制消费。本文研究结论对打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各项节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甘煦 田鹏 林怡彤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从“降低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视角就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了财富差距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两者间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县层面财富差距对该地区消费总支出与消费升级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受教育程度高、总收入高以及女性占比多的地区中,财富差距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富差距扩大主要通过扩大收入差距与降低居民幸福感这两条渠道来抑制消费。本文研究结论对打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各项节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聪 周利
为探讨房地产财富效应与投资者风险态度间的关系,首先运用2011年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投资者家庭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与风险资产的持有情况,通过HeCkman两步法估算投资者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然后将投资者家庭按照风险厌恶系数分为风险偏好、风险中性与风险厌恶3组,并逐组分析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回归结果表明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与房地产财富效应呈显著负相关,与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相一致。为达到通过房地产市场拉动内需的目的,政府应采取诸如调控土地供给、保障房的合理供应等措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运行和发展,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权威性,合理引导家庭的预期。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绵陛
利用CHFS2015的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构建规范的家庭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国家庭的财富构成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中国家庭平均持有净资产为77.75万元,住房是家庭最主要的资产,家庭负债并不普遍;总体上看,家庭还是净储蓄部门,但城市家庭的资产负债表比农村的健康。在财富分布上,财富GINI系数已达0.73,且农村的财富集中度高于城市;经营性资产、商铺、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等经营投资性资产的集中度最高;债务分布有点两极分化;但富裕家庭的债务是经营性的,贫困家庭的债务是生存性的。除了医疗和教育负债,在资产负债的年
关键词:
家庭金融 财富构成 财富分布 资产负债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