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94)
2023(8924)
2022(7178)
2021(6912)
2020(5684)
2019(12813)
2018(12193)
2017(22461)
2016(12574)
2015(14115)
2014(14235)
2013(13103)
2012(12097)
2011(10966)
2010(11622)
2009(11016)
2008(9856)
2007(9126)
2006(8280)
2005(7936)
作者
(31251)
(25509)
(25450)
(24392)
(16425)
(12283)
(12066)
(10342)
(9643)
(9340)
(8815)
(8563)
(8280)
(8073)
(7982)
(7941)
(7684)
(7473)
(7435)
(7354)
(6417)
(6309)
(6012)
(5976)
(5862)
(5806)
(5705)
(5658)
(5116)
(5029)
学科
(40156)
经济(40095)
(35043)
管理(29563)
(27915)
金融(27915)
(27406)
企业(27406)
中国(27320)
(25631)
银行(25629)
(24847)
教育(18930)
方法(18497)
数学(16690)
数学方法(16566)
(14774)
(13907)
(11891)
中国金融(11421)
理论(11109)
(10906)
保险(10815)
(10157)
财务(10142)
财务管理(10123)
企业财务(9783)
业经(9172)
(8709)
贸易(8697)
机构
大学(168069)
学院(163386)
(67695)
经济(66120)
管理(58898)
研究(55741)
中国(49989)
理学(49151)
理学院(48629)
管理学(47847)
管理学院(47520)
(37241)
(35720)
财经(29212)
(28700)
师范(28562)
中心(28037)
教育(28021)
科学(26687)
(26635)
(26024)
(25114)
(24466)
北京(24179)
金融(24048)
师范大学(23711)
研究所(22985)
经济学(22502)
(22469)
财经大学(22198)
基金
项目(98591)
研究(81613)
科学(80539)
基金(71386)
(59715)
国家(58639)
社会(52137)
科学基金(50989)
社会科(49216)
社会科学(49200)
教育(44943)
(37551)
基金项目(36055)
编号(35313)
(33334)
成果(31087)
资助(29954)
自然(29906)
自然科(29286)
自然科学(29280)
自然科学基金(28801)
课题(26756)
(24635)
教育部(22953)
(22931)
重点(22895)
(22793)
项目编号(21928)
规划(21521)
(21505)
期刊
(74631)
经济(74631)
研究(67316)
教育(46807)
中国(42706)
(40121)
金融(40121)
(28621)
管理(21982)
科学(17374)
学报(17227)
(16380)
大学(15703)
财经(15556)
技术(15410)
学学(13327)
(13118)
经济研究(12597)
职业(11535)
业经(11176)
农业(9838)
理论(9341)
实践(8380)
(8380)
问题(8378)
商业(7833)
(7827)
论坛(7827)
(7752)
国际(7633)
共检索到274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周弘  
研究发现,接受金融教育的家庭在金融市场中的参与概率显著高于未接受金融教育的家庭,这些家庭也同时拥有更高的金融资产比重以及现金和储蓄存款数量。按照风险态度对家庭分组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并且金融教育对不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效果具有非对称性。在区分家庭风险类型的基础上,有效增加我国金融教育的公共供给,有针对性地提高消费者整体的金融教育水平,将有助于提高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程度,提升家庭福利水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振  臧日宏  
本文运用我国城市居民消费金融调查数据,基于因果推断的分析框架,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研究了收入风险、金融教育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收入越稳定,家庭开展金融教育的概率越高;金融教育显著提高了家庭的金融市场参与;按收入风险将样本分组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且金融教育对不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在对家庭收入稳定性分类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增加金融教育的供给,提升家庭整体的金融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进而改善家庭金融福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学招  张雯佳  
本文基于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金融知识、收入风险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行为的影响。通过双栏模型研究发现,金融知识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意愿和参与程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金融知识水平提高1个单位,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提升3.06%,参与金融市场的家庭投入资金比例将提高0.66%;收入风险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收入风险每增加1个单位,则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概率减少2.92%。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岳鹏鹏  陈悉榕  
本文研究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幸福的影响。理论分析显示,金融市场参与通过风险和收益对家庭幸福产生影响。本文运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金融市场参与对家庭幸福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本文选取工具变量,运用极大似然估计发现,家庭参与金融市场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的可能性。从投资风险的角度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投资的风险异质性对家庭幸福有显著影响:家庭参与低风险金融投资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参与高风险金融投资会显著降低家庭幸福。从民间借贷参与中,本文发现家庭参与民间借出款会显著提高家庭幸福的可能性。民间借贷投资风险对家庭幸福的异质性影响也是存在的,高风险借出款对家庭幸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本文为理解家庭金融投资行为与幸福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振  臧日宏  
文章基于中国城市居民消费金融调查数据,研究了风险态度、金融教育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和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结果发现,风险态度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组合分散化程度,风险厌恶程度越高,金融资产组合分散化程度越低。风险态度对家庭正规金融市场参与有显著影响,风险厌恶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家庭在股票、基金、债券、储蓄性保险市场的参与概率,风险厌恶程度增加一单位,家庭参与股票市场的可能性会降低10.5%。风险厌恶程度对股票、基金、债券、储蓄性保险资产在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例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的金融教育投入对风险资产持有比重条件分布的影响上,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中间分位的要大于两端。文章相应的政策含义是,政...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骆文月   高瑜   寇海洁  
提高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从感知风险的视角探讨了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财务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等主观感知风险是移动支付影响家庭金融参与的重要渠道;金融市场类型、本地创业氛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家庭外部因素,以及家庭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信息、教育水平等家庭内部特征,是导致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参与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并且家庭内部特征的影响显著高于家庭外部因素。机制分析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远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提高家庭的风险偏好、金融信息、教育水平对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边际效应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碧云  徐毓飞  张凌霜  
文章使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了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未成年子女数量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概率以及深度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现象在城镇地区、东部地区、工作在体制外、不存在隔代抚养的家庭更加显著。机制分析发现,该抑制作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和母亲的工资性收入效应共同发挥作用,具体影响机制表现为:父母因需要给儿子结婚准备婚房、婚车、彩礼,需要给女儿准备嫁妆而有预见地增加预防性储蓄,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更多;同时,未成年子女数量越多,家庭母亲照料需求增加,母亲工资性收入减少导致家庭总收入减少。未成年子女数量通过两方面的影响机制最终使得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概率和深度均显著减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彤进  万广华  
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参与到金融市场,金融是否能够弱化教育代际传递效应,从而改善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通过构建两期代际交叠模型,分析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影响,并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表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显著降低了父代对子代教育的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并且,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进一步分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两个维度,发现持有金融负债对于提升教育代际流动性有更为重要的作用。这一系列的发现在考虑内生性、分样本回归、改变变量度量方式等情况下仍然稳健。据此,本文建议应积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持续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并加强金融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与此同时,全社会应为个体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志峰  曾莹芳  张婷婷  
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和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数字普惠金融不同维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均不改变本文主要结论。进一步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影响机制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增强金融可得性来促进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而由于存在“数字排斥”现象,并没有通过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在城镇、西部地区及高教育水平的家庭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尹豪  
作为金融学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家庭金融近年来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其中,金融市场"有限参与"之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最广泛的关注。从金融市场参与的视角,回顾了近年来家庭金融研究的新进展。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背景风险、参与成本、异质性信念、非标准偏好和社会互动行为等因素对居民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经典投资组合理论没有捕捉到的居民家庭实际面临的约束。由于家庭金融数据难以被准确地度量,家庭金融的研究依然具有挑战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甘犁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了金融可得性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及资产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可得性的提高会促进家庭更多地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和进行资产配置,同时会降低家庭在非正规金融市场的参与和资产配置。研究还发现,金融可得性提高会通过降低家庭民间借出,从而使非正规借贷市场供给减少,进而降低民间借入比例。分城乡和区域来看,金融可得性的提高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边际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含义是金融管理部门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家庭金融可得性,并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城乡和区域间的差异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燕  高玉强  
本文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检验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其参与正规和非正规金融市场、投资风险资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的提高会促进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减少参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其中,对城市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农村家庭的作用,而对农村家庭参与非正规金融市场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城市家庭的作用。第二,户主教育水平、拥有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非农户口、风险偏好、关注金融信息、家庭净资产、家庭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市场化推进速度等因素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风险厌恶、从事个体工商业、居住地为农村地区等因素对家庭参与正规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的影响呈"倒U型";第三,户主已婚、居住地为农村地区、房产、家庭净资产和市场化推进速度等因素对家庭参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从事个体工商业、拥有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险等因素对家庭参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年龄的影响同样呈"倒U型"。基于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一是要继续拓展和优化金融机构布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提高居民家庭获得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引导居民积极参与金融市场投资和交易,扩大和丰富我国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提高金融市场交易活跃度;二是要着力运用收入政策、税收调节政策,补齐居民家庭特别是农村地区家庭发展短板,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切实提高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水平,增强家庭净资产积累能力;三是要提升居民家庭教育水平,加强金融素养培育,引导居民家庭积极参与正规金融市场,抑制非正规金融市场无序扩张。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江婕  高尚  王正位  
股票投资有限参与之谜是家庭资产选择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家庭消费金融调研数据,本文考察了金融消费者保护对家庭股票投资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水平整体较低;金融消费者保护程度的提高会显著促进家庭股票投资参与;具有低信任度和低不确定性厌恶特征的人群,受到金融消费者保护对股票投资参与的促进影响更大。本文丰富了股票投资有限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改善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提供了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