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42)
2023(11461)
2022(9586)
2021(8739)
2020(7456)
2019(16368)
2018(16117)
2017(31104)
2016(16957)
2015(18522)
2014(18135)
2013(17764)
2012(16175)
2011(14626)
2010(14680)
2009(14023)
2008(13951)
2007(12539)
2006(11172)
2005(9983)
作者
(49272)
(41803)
(41393)
(39038)
(25969)
(20102)
(18562)
(16227)
(15839)
(14475)
(14321)
(13663)
(13227)
(13063)
(12847)
(12653)
(12589)
(12156)
(11899)
(11771)
(10470)
(10140)
(10097)
(9573)
(9543)
(9281)
(9241)
(9067)
(8369)
(8138)
学科
(66584)
经济(66470)
(60500)
管理(49564)
(45944)
(37292)
企业(37292)
农业(30299)
方法(25969)
数学(23319)
数学方法(23119)
(20560)
业经(20415)
(20092)
中国(19075)
(14342)
银行(14305)
(13970)
(13607)
贸易(13603)
(13562)
(13355)
(12319)
金融(12317)
(11820)
财务(11800)
财务管理(11770)
(11457)
地方(11411)
(11257)
机构
学院(240864)
大学(237147)
(103094)
经济(101185)
管理(93924)
理学(81356)
理学院(80552)
研究(79462)
管理学(79342)
管理学院(78927)
中国(66139)
(63721)
(49391)
农业(49254)
科学(48498)
(48023)
业大(44654)
(40340)
财经(38503)
中心(38189)
研究所(36415)
(36339)
(35120)
经济学(31096)
农业大学(31063)
北京(29251)
财经大学(28386)
经济学院(28178)
(28042)
经济管理(27966)
基金
项目(164424)
科学(129740)
基金(121862)
研究(116904)
(107779)
国家(106785)
科学基金(91374)
社会(77753)
社会科(73418)
社会科学(73399)
基金项目(65280)
(64747)
自然(59287)
自然科(57932)
自然科学(57912)
自然科学基金(56932)
(53640)
教育(51357)
资助(48042)
编号(46099)
(36884)
重点(36588)
(35826)
成果(35726)
(35437)
(35032)
(34658)
国家社会(32895)
(32625)
创新(32518)
期刊
(116338)
经济(116338)
研究(68888)
(66601)
中国(49093)
农业(44386)
学报(42098)
科学(37827)
(37440)
大学(32581)
学学(31734)
(31022)
金融(31022)
管理(30332)
业经(25068)
(21131)
财经(18839)
技术(17280)
问题(16616)
经济研究(16505)
(15877)
教育(15754)
农村(14543)
(14543)
(14475)
农业经济(13788)
世界(12791)
业大(12598)
科技(11422)
经济问题(11409)
共检索到358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秀清   温世聪   尹朝华   肖泽干  
剖析农民失地后感知的各类风险,深刻揭示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其风险感知的影响,对于政府征地安置工作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基于沪、赣、桂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失地农民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与风险态度进行测度,并采用有序Logit模型对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和制度信任对社会保障风险感知、经济收入风险感知、居住环境风险感知和社会心理风险感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风险态度对于上述四类风险感知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风险规避型的失地农民风险感知程度更为显著。此外,对制度的信任能够有效地降低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异质性分析表明,风险规避态度对中低收入失地农民和中西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强化作用;制度信任对高收入失地农民和东部地区失地农民的风险感知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在推进征地工作并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时,应纾解农民的风险规避态度、提升政府征地制度的信任度,以降低并有效控制失地农民所面临的潜在风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万兆  卢闯  王春平  刘海亮  
养老保险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对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措施。本文针对目前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结合建立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特征,提出了多元化策略,并对我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做了分析,以求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切实提高“失地农民”的福利水平,使“失地农民”过上一种更有保障、质量更高的生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蒲晓红  王雅  赵海堂  
我国正处于世界风险社会之中,聚焦于农村地区,囿于制度建设滞后和资源禀赋薄弱,农村居民往往处于风险分配的弱势境地,致使其摆脱风险场的能力较弱,从而放大其风险感知。文章基于“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视角,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运用OLS和PSM模型,比较分析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对农村居民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本养老保险和人情消费均能显著降低农村居民的风险感知,但人情消费对风险感知的影响大于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政府信任在基本养老保险与风险感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熟人信任在人情消费与风险感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应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合理引导人情消费活动,注重培育政府信任,着力提升熟人信任,从而降低农村居民风险感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振纲  马小勇  
民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时期,处于社会低层的农户经常受到战争、自然灾害、瘟疫等因素的冲击,面临着频繁的生活风险。在民国时期,包括现代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内的正规机制风险应对机制在农户应对风险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户应对风险的主要方式是社会网络内的风险统筹和跨时期消费平滑机制中的民间高利息贷款。依赖社会网络和民间借贷市场来应对风险有很大的局限性。亲友网络的规模是有限的,这决定了其在应对风险方面作用的有限性;民间高利率贷款则是一种高成本的风险应对方式。所以,民国时期农户的风险应对能力总体非常低下。在这种情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明岷  
失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已在我国大部分省市建立,由于其在制度模式、参保机制、缴费机制、给付机制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难以保证其公平性、合理性和充足性。因此,应当采取拟定失地农民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制度框架等措施,使其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晓玲  
重庆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是重庆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重庆失地农民基本情况、现有的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重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储宇奇  
中共十六大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所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继而提出已建立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晓平  
当前研究中对农民失地后的行动主体性和多元差异性关注不足,导致对失地农民风险的治理无法精细化展开。在对W村调查的基础上,区分出了四种失地农民的风险行动,包括因制度化手段缺乏而引发的暴力反抗型行动、创新或越轨型行动;因行动目标缺乏引发的隐退型行动、仪式型行动等,社会治理精细化就是要依据引发这些风险行动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应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伟  顾蕾  冯贻勇  朱爱琴  朱玮强  
【目的】基于森林碳汇的解决方法,是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农户是碳汇林经营者,研究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流转意愿的影响,对森林碳汇项目的可持续开展和推进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浙江省遂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竹林经营碳汇项目已参与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定性分析风险态度和风险感知对碳汇林流转意愿影响的基础上,运用二元Logistics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1)84.32%的农户愿意转入更多的碳汇林经营,10.36%的农户愿意转出已经营的碳汇林,5.33%的农户愿意维持现状;从分类型看,风险偏好型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最高,为96.67%,风险厌恶型农户愿意转出的比例最高,为15.95%;在风险感知方面,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及自然风险感知低的农户愿意转入的比例均高于88.00%,而不愿意转出的比例均高于92.00%。(2)从实证结果看,风险态度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在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对农户碳汇林转入意愿分别在10%、1%、5%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对农户碳汇林转出意愿分别在10%、1%、1%水平下显著正向影响。(3)市场风险感知在风险态度与碳汇林流转意愿之间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结论】农户森林碳汇项目参与的积极性整体较高;风险偏好型农户相对于风险厌恶型农户转入意愿更高、转出意愿越低;经营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感知越高的农户转入意愿越弱、转出意愿越强。图1表5参19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振  谢家智  
本文通过借鉴行为经济学前景理论分析框架,构建了判定农业巨灾风险下农民风险态度的抽象模型,并通过六省(市)农民的问卷调查佐证了相关研究结论。分析表明,面对农业巨灾风险,由于外界环境的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对农业巨灾风险的认知能力不足,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偏低。同时,受非贝叶斯法则、代表性法则、锚定效应、从众行为和框架效应等外界偏差性行为显著干扰的情况下,农民非理性选择很大程度上会主导个体的行为,农民极易出现风险偏好的倾向。同时,实践调查也证明了该农民群体的客观存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雁晨  周庭锐  严兴全  
本文提出了一个商业关系背景下感知风险、风险态度与信任的概念模型。从整体上来说,环境风险和关系风险同时影响信任的建立,但有着不同的机制;而信任影响决策者感知风险的效应是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框架,即决策者加工、处理决策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的。而信任同时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框架,影响决策者的风险态度,进而影响信任建立的过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信勇  蓝邓骏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被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探索中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应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的改革。鉴于我国实情,应当首先为失地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制度,其他社会保障措施也应及时、逐步建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伟  
由于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安置方式单一 ,大量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显现。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 ,重点是明确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 ,采取可行的实施方式 ,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管理 ,并注意发挥政府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环境的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滢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严重,必须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和土地征用制度,调整土地产权关系,明确征地补偿目的,范围和标准,完善补偿费分配机制,建立城乡统筹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多元化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及就业培训服务保障制度;还要推广"议行分离"的村级社区自治制度,并进行失地农民社会援助。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媛  
伴随着城市化的步伐,承包给农民的部分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不少失地农民因此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目前全国各地针对失地农民中的贫困者的制度设计和救助水平不同,由此也对低保制度构成挑战,这其中有制度性原因,也有地方规划等政策导向因素。总体来说,将贫困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制度体系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需要从调整土地安置政策、加强全面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社会管理等方面来解决贫困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