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7)
- 2023(17363)
- 2022(14499)
- 2021(13630)
- 2020(11183)
- 2019(25183)
- 2018(25111)
- 2017(48136)
- 2016(26432)
- 2015(29507)
- 2014(29187)
- 2013(28075)
- 2012(25227)
- 2011(22509)
- 2010(22543)
- 2009(20735)
- 2008(20001)
- 2007(17816)
- 2006(15294)
- 2005(13584)
- 学科
- 济(96858)
- 经济(96744)
- 管理(73551)
- 业(72368)
- 企(58890)
- 企业(58890)
- 方法(42895)
- 数学(36292)
- 数学方法(35830)
- 中国(29957)
- 农(28185)
- 财(25438)
- 业经(24495)
- 学(22210)
- 制(20166)
- 地方(19952)
- 理论(19019)
- 农业(18793)
- 银(17636)
- 贸(17620)
- 贸易(17611)
- 银行(17595)
- 易(17081)
- 务(16869)
- 财务(16788)
- 财务管理(16750)
- 行(16678)
- 融(15998)
- 金融(15993)
- 和(15916)
- 机构
- 学院(360951)
- 大学(359225)
- 管理(140213)
- 济(135206)
- 经济(132024)
- 理学(120830)
- 理学院(119458)
- 研究(117721)
- 管理学(117169)
- 管理学院(116514)
- 中国(89275)
- 京(76114)
- 科学(75138)
- 财(64947)
- 所(58530)
- 农(57806)
- 业大(53921)
- 中心(53795)
- 研究所(53537)
- 江(52887)
- 财经(52054)
- 范(48856)
- 师范(48381)
- 北京(47707)
- 经(47280)
- 农业(45302)
- 州(43702)
- 院(43339)
- 经济学(40076)
- 技术(40066)
- 基金
- 项目(249224)
- 科学(195521)
- 研究(183454)
- 基金(178819)
- 家(155655)
- 国家(154325)
- 科学基金(132743)
- 社会(114210)
- 社会科(107932)
- 社会科学(107904)
- 省(98704)
- 基金项目(94644)
- 自然(86283)
- 教育(84897)
- 自然科(84292)
- 自然科学(84271)
- 划(82893)
- 自然科学基金(82709)
- 编号(76551)
- 资助(72783)
- 成果(62080)
- 重点(55806)
- 部(53473)
- 课题(52757)
- 发(52743)
- 创(51882)
- 创新(48278)
- 科研(47509)
- 项目编号(47468)
- 国家社会(46256)
共检索到5231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林樱子 彭翀 沈体雁
在风险常态化背景下,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成为防范化解区域危机和推进空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都市圈发展与风险演进历程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系统梳理、分析了都市圈发展阶段与区域韧性挑战之间的演进逻辑,提出构建韧性网络以保障都市圈安全与稳定、促进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的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区域性和多领域性两个层面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理论体系,并基于设施、产业、空间等多领域视角,分析了构建现代化都市圈韧性网络的具体路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欢 黄金 郑湘明
文章采用真实货运“流动数据”表征城市物流联系,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4类物流联系分析长江经济带物流网络,同时引用复杂网络理论和仿真攻击策略评估了物流网络结构的静态韧性和动态韧性,并通过模拟新冠疫情冲击探讨了上海等主导性节点城市物流网络在应对风险时的韧性表现。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以公铁陆运为主干、水运为辅助、航空为补充的物流网络,其中各省会城市发挥着重要枢纽功能;(2)其物流网络层级性、异配性显著,具备良好传输韧性,但物流资源过度集中核心城市,易引发局部区域的闭塞和僵化;(3)物流网络结构的韧性能力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风险冲击增大呈现阶段变化特征,核心部分未遭受严重破坏,整体网络就仍能维持正常运转;(4)新冠疫情模拟下,上海等核心城市“封城”并未使物流网络陷入困境,其他城市可增强自身中介作用来弥补网络核心缺失,实现网络结构的再平衡。由此,从物流基础建设、主导性节点和脆弱性节点3方面提出物流网络结构韧性的优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洪昌 丁睿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柱,而制造业则是实体经济的脊梁,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加快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赋予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的科学内涵,即内循环是内在优势、共同富裕是根本要求、“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应有之义、绿色低碳是重要保障以及和平发展是现实要求。面对制造业产业链的“弱链”“堵链”“缺链”“低链”“卡链”等现实困境,亟待通过增强产业基础能力、提高要素市场化水平、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绿色产业链和构建更开放的产业体系,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完整性、竞争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石勇 胡慧慧
在教育现代化国家战略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职教衔接融通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将在提升受教育者的技术技能水平及教育层次、促进终身学习、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回顾了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历程,从各利益相关方诉求角度剖析了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职教衔接融通的发展应然,指出了顶层设计不完善、衔接融通效果欠佳、治理能力滞后等掣肘职教衔接融通的主要现实问题,并从扩大衔接融通力度和灵活性、大力完善标准体系框架、全面构筑现代治理体系三个方面对优化职教衔接融通路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教衔接融通 教育现代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迪 温利华
经济韧性能够解释困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与恢复,衡量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数字化经济的环境下,本文在回顾概念背景后,提出了结合"双循环"情境、数字化转型要求,以及经济适应性韧性的分析框架。文章进一步理清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并基于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韧性的影响,针对性地提出在双循环背景下,数字化转型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运用,开放与融合产业生态,以及关注商业模式变革以加强经济的韧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淑玲,丁登山
都市圈的形成和发展是21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文章论述了构建中原都市圈的设想及意义,结合中原地区城市发展现状,通过SWOT分析,提出了中原都市圈整合的总体构想和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中原 都市圈 中心城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姗姗 黄群慧
如何构建组织韧性以帮助新创企业于逆境中逢凶化吉并适应环境的非连续变化是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立足多元视角的组织韧性框架,应用fsQCA方法,以161家新创企业为样本,检验资源柔性、政治行为、战略敏捷性与内部关系嵌入四个条件对新创企业组织韧性的组态效应,结果发现:新创企业组织韧性培育的前因构型主要包括三种模式,分别是内外双修促韧性模式、高瞻远瞩育韧性模式以及众志成城谋韧性模式。据此,新创企业应采取措施优化资源配置与利用,增强对政策制度的感知,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布局。同时,还需认识到“人和”的重要作用,打造良好的组织内部关系网络,以更好地适应环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分析了网络时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对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提出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教育技术现代化 教师队伍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虹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在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体制,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健全账务处理程序,规范账务档案管理,强化集体资产管理,打造科学合理的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队伍,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治理现代化 农村财务管理 规范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春
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财务管理水平在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新时期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体制,提升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健全账务处理程序,规范账务档案管理,强化集体资产管理,打造科学合理的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队伍,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财务管理 规范化 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金伟栋
为探析城乡一体化改革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路径,基于观念引领、政府推动、技术诱致、层次递进等农业现代化路径选择的理论基础,以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苏州为例,分析苏州农业现代化的特征,探讨其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结果表明,苏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表现出农业GDP占比在经济飞速发展中趋于稳定、农业结构在深刻调整中实现转型升级、农业经营在生产要素演变中实现规模化、农业流动要素投入在科技进步中出现新趋向、农业增长方式在效率提升中逐渐转变、农民收入在城乡差距缩小中快速增长等六个方面特征。其实践路径是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引领下,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劳动力资源和支持保护等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大力推动,导致生产要素的资...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业现代化 路径 苏州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汝虹 方达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我国农业发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农业价值链的构建改变了原来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收益。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价值链构建路径: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渠道,发展共享物流;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打造农产品品牌,树立良好的互联网营销形象,以期为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旭刚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生力量,认识和把握其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和实践路径,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为根本要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旨归、以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为核心主题、以走中国特色世界水平发展道路为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科学内涵;规模化、普惠性、适应性、可持续性、包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以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全面领导为根本,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切入点,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深化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破除制约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障碍;以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提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话语权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肃
专业群建设对专业上水平、教学上规范、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提高办学效率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专业群的内涵、特征及需要重视的问题,从重点专业建设、课程体系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资源整等方面,探讨理工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群的构建路径。
关键词:
经管类 专业群 建设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婧 刘波林 苑大勇
中国式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终身学习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以保障人民终身学习的权利为根本原则、以促进人民现代性为基本方法、以人民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互联互通性、公平开放性、灵活多样性、制度规范性、技术先进性五大特征,蕴含着满足人民群众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满足社会稳定运行的需要、满足综合国力提升的需要等三重价值。但在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终身学习文化尚未在全社会稳固形成、终身学习制度与法律保障不健全、终身学习资源发展不均衡等问题。面向未来,应以树立积极主动的现代化终身学习观念为根本基准,以建立健全现代化终身学习法律与制度为强力支撑,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的现代化终身学习促进方法为可靠依托,有效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与教育强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