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42)
2023(16978)
2022(14675)
2021(13691)
2020(11624)
2019(26595)
2018(26287)
2017(51442)
2016(27634)
2015(31171)
2014(30784)
2013(30311)
2012(27647)
2011(24819)
2010(24637)
2009(22753)
2008(22144)
2007(19495)
2006(17164)
2005(14740)
作者
(79566)
(66595)
(65745)
(62662)
(42073)
(32003)
(29968)
(26296)
(25368)
(23472)
(22632)
(22468)
(20822)
(20741)
(20468)
(20464)
(19874)
(19815)
(19105)
(18945)
(16496)
(16224)
(16169)
(15391)
(15034)
(14793)
(14789)
(14664)
(13498)
(13091)
学科
(109446)
经济(109317)
(85644)
管理(78450)
(62130)
企业(62130)
方法(51535)
(49224)
数学(45403)
数学方法(44805)
农业(32673)
中国(29236)
(29124)
业经(27361)
(22794)
(22240)
地方(20895)
(19393)
贸易(19385)
(18875)
(18872)
财务(18802)
财务管理(18758)
(18486)
银行(18431)
理论(17710)
技术(17671)
企业财务(17635)
(17420)
(16607)
机构
学院(387427)
大学(386694)
管理(156453)
(154582)
经济(151277)
理学(136213)
理学院(134823)
管理学(132233)
管理学院(131574)
研究(125545)
中国(99227)
(80940)
(80135)
科学(79244)
(70255)
业大(64737)
(62408)
农业(62133)
中心(60045)
研究所(57073)
财经(56778)
(56579)
(52038)
北京(50198)
(48506)
师范(47955)
经济学(45996)
(45701)
(45326)
财经大学(42444)
基金
项目(272285)
科学(214253)
基金(198889)
研究(196509)
(174115)
国家(172639)
科学基金(148819)
社会(124119)
社会科(117326)
社会科学(117292)
(106754)
基金项目(105798)
自然(98480)
自然科(96233)
自然科学(96207)
自然科学基金(94477)
教育(89611)
(89238)
资助(82036)
编号(80183)
成果(63194)
重点(60459)
(60105)
(57429)
(56531)
课题(53895)
创新(52719)
科研(52674)
教育部(51246)
国家社会(51138)
期刊
(165609)
经济(165609)
研究(110960)
(78395)
中国(72613)
学报(64543)
科学(58477)
(53267)
管理(53038)
农业(52928)
大学(49873)
学学(47397)
(41204)
金融(41204)
教育(38045)
技术(33309)
业经(31895)
财经(26921)
(25341)
经济研究(24536)
(22875)
问题(22500)
(20234)
科技(18803)
理论(18697)
技术经济(18622)
图书(18242)
业大(17895)
实践(17223)
(17223)
共检索到559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乐  王宇  曹方坤  
本文根据农户分化的逻辑,将农户分为普通农户和新型农户,构建风险处置与违约成本促进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提升进而影响分类农户信贷可得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河南省农户信贷状况调查数据,实证检验风险处置与违约成本对农户信贷可得的影响以及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分类农户风险预防和转移能力存在差异,新型农户的风险预防与转移能力对还款能力的影响显著高于普通农户;(2)分类农户违约机会成本存在差异,新型农户违约机会成本对还款意愿的影响显著高于普通农户;(3)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具有中介效应,并且相较普通农户,新型农户表现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农户提升风险应对能力,金融机构辨别不同类型农户信贷特征,政府部门强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使普通农户向新型农户转化,促进乡村振兴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性玉  任乐  赵辉  姚唯一  
本文通过建立信号传递博弈模型,分析信誉作为农户还款意愿的抵押品替代与农户信贷可得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并根据信号传递博弈的均衡分析结论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以农户获得各类荣誉称号、表彰以及他人评价情况作为农户信誉的替代变量,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户具有高信誉特征能够有效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表明农户信誉可以作为一种抵押品替代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此外,农户是否获得信用评级、家庭总收入也显著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振兴乡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徐淑一  王宁宁  王美今  
本文利用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持续期数据,估计了住房抵押贷款在整个持续期内的提前还款风险和违约风险的概率,同时研究了各影响因素对住房抵押贷款这两类风险的影响方向。目前在国内文献中尚未见诸有关住房抵押持续期的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能够反映抵押贷款风险的内在时间效应,这是其它统计分析方法无法做到的。本文进一步指出它们在银行的抵押贷款证券化和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德宏  吕京娣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小额信贷还款率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户专业技能、信用等级、农户收入、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用途等因素与小额信贷还款率显著相关,农户年龄、受教育程度、贷款金额等因素对小额信贷还款率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因素在影响小额信贷还款率时具有重要次序性,农户专业技能、信用等级、农户收入、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用途、是否贴息、经营能力对小额信贷还款率的影响最为重要,其次为劳动力人数和耕地面积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莫易娴  
农村资金短缺是我国"三农"困境的重要成因,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本质上就是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问题。通过从国外违约风险研究的动态分析、生成机理与特征、违约实证分析、社会资本、生存分析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农户贷款违约风险的相关研究现状、动态发展及不足之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徐逞翀  王卓  
一、引言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又称为小组信贷、团体贷款,是以小组形式发放的、借款者彼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贷款方式。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霞  王坤  马雯婧  
信用认知是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重要因素,并且认知程度越深,拖欠贷款的可能性越低。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家庭公共费用缴纳情况、区位年平均家庭收入显著地影响农户拖欠借款的行为,而户主年龄及其受教育水平、纯收入及借贷利率对农户拖欠借款行为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哲礼  李兴中  
本文采用比较静态的分析方法,通过引入农户投入努力程度、农户未来收益预期等中间变量,研究利率水平、农户违约风险和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新疆县域的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小额贷款的利率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过高的利率水平将不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持续稳定经营;农户贷款的单户规模要保持适度,"小额"是与我国当前农村信贷市场的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关注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防止因农户"短视"而形成的违约。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佳  吕德宏  杨希  
依据陕西省岐山县实地调研的农户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第一还款来源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照回归结果将影响因素应用于农户贷款信用评级中。结果表明:农户性别、家庭年收入、贷款是否满足需要、贷款用途、有无政府贴息、农户的年龄、家庭人数、贷款期限、有无自然灾害对第一还款来源有显著影响;第一还款来源影响因素在农户贷款信用评级中的应用是可行、有效的。建议农村金融机构应侧重于以上显著影响因素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有针对性地制定配套方案,并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户的个体特征因素,从根本上提高第一还款来源比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润慈  石晓平  关长坤  蓝菁  
研究目的:揭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影响农户信贷可得性的作用机理,并检验风险分担机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运用PSM-DID方法、调节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影响。研究结果:(1)农地抵押政策可以提高大规模农户的信贷可得性;(2)农地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是影响农地抵押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农地抵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地抵押+第三方组织”两种风险分担机制均能有效降低农地经营权作为抵押物的处置风险,进而可以强化农地抵押政策对农户信贷可得性的改善作用。研究结论:农地抵押政策的进一步推行需要建立健全风险分担机制,降低农地的处置风险,以提高农户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正斌  
伴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住房按揭贷款在近十几年间取得了快速增长,已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信贷品种之一,而提前还款风险则是商业银行在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管理中不可回避的信用风险之一。通过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并运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等技术,对商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的正常与提前还款样本进行了计量模型分析,剖析了各项因素对提前还款风险的影响,概要总结了影响借款人提前还款决策的变量特征,提出了加强提前还款风险预警管理的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润驰  杜亚斌  荆伟  孙明明  
基于江苏北部某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小额贷款记录,结合当地及全国CPI、GDP、第一产业产值、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逐步进入法的Logistic模型,筛选对农户违约概率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之后对各指标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信用水平指标与农户的真实违约情况关联不显著,意味着当地信贷机构对贷款农户的贷前内部信用评级不能有效地预测农户的信用风险;利率、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等微观指标对信用风险有较大影响;全国范围的GDP和CPI、江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滞后一期的当地第一产业GDP等宏观指标也对信用风险具有预测作用;Logistic模型在不平衡数据集上,依然能保持较好的分类精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润驰  杜亚斌  荆伟  孙明明  
基于江苏北部某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小额贷款记录,结合当地及全国CPI、GDP、第一产业产值、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逐步进入法的Logistic模型,筛选对农户违约概率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之后对各指标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信用水平指标与农户的真实违约情况关联不显著,意味着当地信贷机构对贷款农户的贷前内部信用评级不能有效地预测农户的信用风险;利率、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等微观指标对信用风险有较大影响;全国范围的G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润驰  杜亚斌  荆伟  孙明明  
基于江苏北部某地区2007—2015年18万条真实农户大样本小额贷款记录,结合当地及全国CPI、GDP、第一产业产值、地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等宏观经济指标,采用基于最大似然估计逐步进入法的Logistic模型,筛选对农户违约概率影响较为显著的指标,之后对各指标经济含义进行了解释并对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信用水平指标与农户的真实违约情况关联不显著,意味着当地信贷机构对贷款农户的贷前内部信用评级不能有效地预测农户的信用风险;利率、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教育等微观指标对信用风险有较大影响;全国范围的G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乐  王性玉  赵辉  
本文在对农业保险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从借款人(农户)和贷款人(金融机构)双方福利最大化的角度构建模型,深入分析农业保险和农户信贷的内在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进一步利用河南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Logit回归模型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发现,农业保险作为抵押品替代信号能够有效缓解农户所受信贷配给,增加其信贷可得性和信贷额度。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发挥银保互动融资功能,推进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抑制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