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2)
- 2023(6900)
- 2022(5863)
- 2021(5614)
- 2020(4840)
- 2019(11285)
- 2018(11336)
- 2017(23128)
- 2016(12337)
- 2015(14138)
- 2014(13989)
- 2013(14199)
- 2012(13367)
- 2011(12092)
- 2010(12189)
- 2009(11839)
- 2008(11864)
- 2007(10656)
- 2006(9745)
- 2005(9095)
- 学科
- 济(54258)
- 经济(54201)
- 管理(36552)
- 业(35553)
- 企(28580)
- 企业(28580)
- 方法(24175)
- 数学(22163)
- 数学方法(22039)
- 中国(17330)
- 制(15143)
- 农(14633)
- 财(14346)
- 银(13383)
- 银行(13376)
- 行(12772)
- 业经(12436)
- 融(11400)
- 金融(11398)
- 险(11069)
- 保险(10978)
- 贸(10341)
- 贸易(10332)
- 易(10034)
- 地方(9654)
- 农业(8971)
- 务(8947)
- 财务(8935)
- 财务管理(8912)
- 体(8717)
- 机构
- 大学(182635)
- 学院(180950)
- 济(79700)
- 经济(77929)
- 管理(71968)
- 理学(59786)
- 理学院(59197)
- 管理学(58491)
- 研究(58264)
- 管理学院(58135)
- 中国(53367)
- 财(42790)
- 京(39543)
- 财经(33196)
- 科学(31702)
- 经(29966)
- 所(28654)
- 中心(28224)
- 江(27240)
- 北京(25886)
- 研究所(25136)
- 经济学(25014)
- 财经大学(24805)
- 农(24611)
- 经济学院(22661)
- 州(22577)
- 业大(22288)
- 范(21944)
- 师范(21813)
- 院(20668)
- 基金
- 项目(109267)
- 科学(86075)
- 研究(82587)
- 基金(80156)
- 家(67975)
- 国家(67427)
- 科学基金(58154)
- 社会(53272)
- 社会科(50512)
- 社会科学(50489)
- 基金项目(42725)
- 省(41042)
- 教育(36903)
- 自然(36552)
- 自然科(35522)
- 自然科学(35512)
- 自然科学基金(34915)
- 划(34593)
- 编号(34551)
- 资助(33602)
- 成果(28094)
- 部(25530)
- 重点(23623)
- 发(23125)
- 课题(22583)
- 教育部(22168)
- 国家社会(21884)
- 人文(21854)
- 创(21768)
- 性(21096)
共检索到286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艳莹 王二龙 赵旭
作为传统寡占理论与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国有寡占市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风险厌恶倾向为切入点,从缺少职业经理人市场、优越的生存环境和目标多重性三方面分析了国有寡占企业风险厌恶倾向的成因,并构建理论模型分析这种风险厌恶倾向对国有寡占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险厌恶倾向使国有寡占企业面对成本风险时,价格和产量相对利润最大化值分别升高和降低,面对需求风险时,价格和产量同时低于利润最大化值,两种情况都使国有寡占市场资源配置效率降低,而固定成本的升高会进一步加大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本文最后以我国石化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传华
用博弈论分析市场行为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从实证分析国内成品油市场中国石化与中国石油两大寡头的多种博弈情形及其收益变化过程,论证了在市场需求总量基本恒定状态下,双寡头市场价格博弈的纳什均衡解为(降价、降价),(不降价、不降价),前一种均衡解是双方在势均力敌、信息反馈充分的恶性竞争结果,后一种是在满足一定收益前提下的“双赢”策略。企业只有选择有别于竞争对手的非价格歧异性策略,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才能占领相应的市场,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双寡头市场 收益博弈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赵宏宇
实证研究发现,以中国市场的股票和债券为资产投资标的,并以基金投资人效用函数值最大化为目标,在满足基金投资人不同风险厌恶水平的约束下所求得证券投资基金最优的资产配置结构中,基金投资人风险厌恶水平越高时,资产配置结构中的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也愈低,反之越高。
关键词:
效用函数 风险厌恶 资产配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元静 王成璋
利用DEA模型对我国31省(市、区)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数据对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各省(市、区)的高等教育配置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东部地区明显高于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和贵州省的平均超效率值则高于东部地区均值,高等教育资源的集聚扩散效应是导致资源配置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敬志勇 孔东民 厉吉斌
基于FD IC对商业银行贷款损失所设定的概率分布,本文利用VaR方法对商业银行风险厌恶程度进行了测定,并利用我国上市银行2004~2008年间的财务数据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可以反映其风险厌恶程度,风险厌恶程度在风险控制中得到充分体现。银行的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净资产回报率越高。
关键词:
风险厌恶 公司治理 银行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兴发
提出了非参数ARCH-M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局部估计方法。对2000-2005年间中国A股日市场综合收益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探讨了风险厌恶的度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与常数风险厌恶模型相比,非参数化后的ARCH-M模型能较好地捕捉了变化趋势,且模型的预测精度也得到了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业安
对一般人而言,都不太喜欢风险这个东西。经济学家假定人们厌恶风险,是有道理的。俗话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能够确定地得到一笔收入,总好过每个月提心吊胆地看业绩考核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参加实验的人选择:是确定地获得1000元;还是获得一张彩票,这张彩票有50%的可能性得到3000元,有50%的可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胡新平 邓腾腾
考虑新产品投入市场时潜在市场需求不确定下的供应链风险厌恶,构造了一个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效用函数,建立了基于广告费用、服务水平以及销售价格的最优短期决策模型,分析了需求风险和供应链成员风险容忍水平对供应链最优短期决策的影响,采用数值仿真分析了供应链最优长期决策。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广告费用分别是需求风险和风险容忍水平的单调递增和递减函数,最优销售价格和服务水平则因行业等因素不同与需求风险和风险容忍水平呈U型或倒U型关系;当市场环境变化时,销售价格和服务水平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应做出不同调整,而广告费用调整与市场特征无关;从长期来看制造商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而零售商效用只能次优。
关键词:
新产品 需求不确定 风险厌恶 效用函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京 吕廷杰
一、介绍金融经济学理论将人们分成三类投资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性者以及风险爱好者。就学术研究而言,不同的风险态度假设会推导出不同的经济学结论,故对市场中投资者风险态度的精确刻画自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实证研究而言,尤其是居民投资需求方面,随着国内各类金融产品的推出,了解居民的风险态度显然有利于金融监管机构开展有针对性的投资者教育及投资门槛的划分,也有助于金融机构为居民量身定制出符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乔坤元
本文通过模型化公司的资产积累路径给出了公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的表达式,并由此得到资产回报率溢价与加权资产回报波动率之间的量化关系。本文借助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对模型进行检验,发现上市公司相对风险厌恶系数在5到9之间,高于美国的风险厌恶区间,并且非国有上市公司和在非垄断行业中的上市公司更加厌恶风险,这些现象说明我国的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对政府、监管者、金融机构、投资者以及学术界都有一定的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易祯 朱超
金融市场中要更多考虑参与主体"人"的因素。经典理论模型通常设定风险厌恶系数为不随年龄而变的常数。本文构建模型并运用微观和宏观数据,刻画和验证经济主体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中的时变特征。微观视角下风险厌恶受年龄正向影响,宏观视角下金融市场和行为风险厌恶均随平均年龄上升而上升。少年人口占比负向影响风险厌恶;中、老年人口降低风险偏好,风险态度趋于保守。风险厌恶在生命周期内存在时变性,表现为年龄越大风险厌恶越强,可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对于后续建模中设定风险厌恶可变系数有借鉴意义。年龄改变风险态度和风险资产组合,使得人口年龄结构系统性影响金融市场风险结构。因此,本文对于从人口学视角预判未来金融市场风险结构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问陶 黄建欢 吴蕾
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衡量标准是看是否资源流向经营效益最好的企业和行业。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资金的产业配置重合度方法,对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应用该方法并结合投入产出方法对粤苏沪浙四省市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资金配置效率 产业配置重合度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磊 汪恒
基于我国各省份以分割市场的方式追求经济增长的特征事实,本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度量指标,根据相对价格法估算各地区的市场分割指数,实证分析市场分割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市场的分割程度不断降低,市场分割与资源的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市场分割的发展策略是以扭曲资源配置为代价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市场分割 资源配置效率 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磊 张华勇
文章以中国的市场经济转轨为背景,实证分析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利用1998年~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对总量生产率的分解来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的深入总体上提升了资源的配置效率,但是这种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中西部地区显著弱于东部地区,而且政府规模的扩大会抑制市场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
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化进程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