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9)
2023(11901)
2022(10692)
2021(10124)
2020(8509)
2019(19251)
2018(19297)
2017(37437)
2016(20200)
2015(22530)
2014(22027)
2013(21481)
2012(19352)
2011(17299)
2010(17105)
2009(15991)
2008(15150)
2007(12979)
2006(11177)
2005(9657)
作者
(55765)
(45853)
(45783)
(43313)
(29214)
(21990)
(20876)
(18155)
(17498)
(16264)
(15781)
(15261)
(14210)
(14183)
(14152)
(13866)
(13860)
(13747)
(13097)
(12918)
(11279)
(11002)
(10969)
(10437)
(10331)
(10258)
(10124)
(10085)
(9088)
(9011)
学科
(73045)
经济(72961)
管理(59691)
(56598)
(46625)
企业(46625)
方法(35798)
数学(30808)
数学方法(30459)
中国(20586)
(19949)
(19403)
业经(16676)
(16356)
环境(15852)
(14637)
地方(14619)
理论(13755)
(13656)
(13617)
贸易(13610)
财务(13592)
财务管理(13566)
(13216)
(12891)
(12869)
银行(12858)
企业财务(12840)
农业(12725)
(12529)
机构
学院(274184)
大学(274169)
管理(112505)
(103248)
经济(100830)
理学(97690)
理学院(96692)
管理学(94991)
管理学院(94525)
研究(85173)
中国(66131)
(57582)
科学(54113)
(49192)
(41542)
业大(40284)
(40053)
财经(39833)
中心(39436)
(38264)
研究所(38033)
北京(36259)
(36198)
(35633)
师范(35333)
(31900)
(31417)
农业(31402)
经济学(29956)
财经大学(29815)
基金
项目(192644)
科学(151147)
研究(142335)
基金(139298)
(120179)
国家(119157)
科学基金(103276)
社会(88562)
社会科(83753)
社会科学(83733)
(75425)
基金项目(74643)
自然(67892)
自然科(66242)
自然科学(66227)
自然科学基金(65003)
教育(64938)
(63286)
编号(59513)
资助(57277)
成果(47224)
重点(42371)
(41848)
(40036)
(39949)
课题(39763)
创新(37225)
项目编号(37218)
科研(37119)
大学(36152)
期刊
(109967)
经济(109967)
研究(80041)
中国(47781)
学报(41660)
管理(39211)
科学(38517)
(36476)
(36082)
大学(31401)
教育(30077)
学学(29579)
农业(25546)
(25204)
金融(25204)
技术(22818)
业经(19159)
财经(18222)
经济研究(17379)
图书(15275)
(15242)
理论(14352)
问题(13773)
实践(13483)
(13483)
科技(13388)
(12597)
技术经济(12543)
现代(12379)
(12197)
共检索到387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丽霞  李雨娉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和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需求,完善环境领域的刑事立法迫在眉睫。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人们对传统刑法的谦抑性和事后性惩罚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为风险刑法引入环境犯罪领域提供了充分探讨的空间。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的发展呈现出以预防为导向的立法趋势,环境法益的刑事保护呈现出明显的刑法前置性特征。借鉴域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经验,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应当构筑多元化立法模式,将环境法益作为入罪的基本法益,增设危险犯,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判断因果关系,明确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并附条件引入相对严格责任,在刑事责任层面构建多元化刑罚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丽霞  李雨娉  
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面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情况和当前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切实需求,完善环境领域的刑事立法迫在眉睫。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人们对传统刑法的谦抑性和事后性惩罚方式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为风险刑法引入环境犯罪领域提供了充分探讨的空间。我国现行环境立法的发展呈现出以预防为导向的立法趋势,环境法益的刑事保护呈现出明显的刑法前置性特征。借鉴域外的相关刑事立法经验,我国环境犯罪立法应当构筑多元化立法模式,将环境法益作为入罪的基本法益,增设危险犯,运用客观归责理论判断因果关系,明确污染环境罪罪过形式,并附条件引入相对严格责任,在刑事责任层面构建多元化刑罚手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巍  
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禁止不变。“稳定与变化”是法律系统整体在自身局限性与适用性之间的来回关照。而刑法的“变”,即为刑法的修改变化,是其应时代所需的积极担当。从1997年刑法大规模修订至今,20余年间我国刑法通过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十一次修订,共增加或修正了刑法211个条文,修改的范围涉及1997年刑法最初颁布的全部章节,罪名由最初的414个变为483个,立法节奏似乎过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巍  
法律必须稳定,但又不能禁止不变。“稳定与变化”是法律系统整体在自身局限性与适用性之间的来回关照。而刑法的“变”,即为刑法的修改变化,是其应时代所需的积极担当。从1997年刑法大规模修订至今,20余年间我国刑法通过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了十一次修订,共增加或修正了刑法211个条文,修改的范围涉及1997年刑法最初颁布的全部章节,罪名由最初的414个变为483个,立法节奏似乎过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盛航  
生态环境法典要对环境法律责任做出合理安排。比较环境刑事责任不同的立法模式,通过案例分析当前环境刑事责任立法存在的不足,在借鉴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法典刑事责任编纂形式的基础上,提出在生态环境法典中设置环境刑事责任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途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赤  田信桥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廖天虎  
地下金融是指未被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金融方式。当前我国地下金融盛行,不仅对正规金融产生了影响,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社会影响,并容易引发多种形式的犯罪。我国地下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的管控、货币政策的抑制、当前的社会结构的限制和文化观念的影响,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缺失和法律适用的困境等因素的影响。要有效控制地下金融的刑事法律风险,应坚持地下金融风险大小判断的实质性标准,并在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同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慎重限定地下金融犯罪的范围,但最为关键的还是需改变金融抑制政策,并树立有效监管理念、鼓励创新金融制度和完善金融生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颖欣  李晓纲  
民间融资因其灵活性与互助性的内生力量对民营企业的存续和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在法律监管下其发展应当规范有序、持续而具有活力。然而,近年来的企业家犯罪案件中因融资而入罪的比例居高不下。民间融资的刑事风险《刑法》中与融资相关的罪名有七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欺诈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非法经营罪,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虚假广告罪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具有四个特征:第一,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第二,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晴  赵靖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全新的纠纷解决模式,其顺应了刑罚目的从报复、惩罚到更加理性的教育、挽救、修复的现代司法改革潮流。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不存在刑事和解,但有关刑事和解的思想萌芽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我国应顺应国际司法改革的潮流,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刑事和解制度。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过勇  李松锋  
惩治是中国反腐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大了惩治腐败的力度,先后查处各类腐败案件逾百万起。然而,腐败案件刑事量刑的尺度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关注。文章基于对2796起腐败案件刑事判决的实证研究,分析了法定量刑因素以及部分法外因素对量刑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判决年份和判决地点对贪污受贿案件刑事量刑的影响不大;涉案金额和行政级别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腐败案件的量刑结果,而且存在"一千万拐点"和"正厅级拐点"的现象;诸如自首、退赃、立功等其他因素对贪污受贿案件刑事量刑的影响有限。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武良军  
利益衡量是刑事司法裁判中解决利益冲突的必然要求和解决疑难案件的重要方法,也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路径与罪刑法定主义实质侧面的要求。相较于量刑环节的利益衡量,定罪环节的利益衡量意义更为凸显,无论是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还是违法性或有责性的判断,利益衡量均有运用的空间。利益衡量的妥当运用,不在于是否遵循了一个完全程式化的操作步骤,而在于是否准确把握了"利益的解析"与"衡量的展开"这两个关键环节。应当说,利益衡量对裁判者主观性的天然依赖,蕴含着不确定的内在风险,应积极为利益衡量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提供一个约束性框架以控制风险。刑事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的风险控制,应当恪守罪刑法定主义、遵循社会共识导向和加强程序性的制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芳  
近期《刑法修正案(六)》的通过,再一次体现了我国金融刑事立法不断完善的过程,从金融犯罪刑事立法的进程和与国外金融立法模式的比较,我国金融立法中金融刑事立法和附属刑事法律条款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思考我国金融立法模式如何更为有效地适应未来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探讨完善遏制金融犯罪的立法和司法体系的途径,对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秋华  丛中笑  
新中国建立之初奉行的是社会主义"非税论",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未受重视。1979年刑法典在涉税犯罪方面只有两条:偷税、抗税罪和伪造税票罪,当时涉税犯罪尚未出现明显增长,所以该条款在刑法典中未引起高度重视。1997年新刑法典作出了基本符合有效惩治涉税犯罪和控制涉税犯罪剧增需要的规定。本文对我国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法律价值的释放。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戴蓬  
现行涉税犯罪刑事立法已不适应惩治涉税犯罪的需要,亟待修订。在修订涉税犯罪刑事立法时,应调整规制策略,将偷逃税款手段行为犯罪化;摒弃重刑理念,适度设置刑罚;弥补现行立法的技术缺陷;严密刑事法网,强化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密切联系税收征管实际,提高涉税犯罪规定的可操作性。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春磊  
在媒介资源丰富的信息时代,社会对冤假错案的关注达到空前的高度,冤假错案的曝光和相关系列的媒体报道往往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司法制度对冤假错案的处理结果成为民众衡量司法公平正义的又一凭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强调纠正冤假错案,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冤假错案的社会影响力的关注和把握,同时旨在将对冤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