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9)
- 2023(10701)
- 2022(9137)
- 2021(8244)
- 2020(7204)
- 2019(16433)
- 2018(15862)
- 2017(30944)
- 2016(17082)
- 2015(18884)
- 2014(18925)
- 2013(18801)
- 2012(17348)
- 2011(15708)
- 2010(15649)
- 2009(14871)
- 2008(15012)
- 2007(13691)
- 2006(11639)
- 2005(10410)
- 学科
- 济(71290)
- 经济(71210)
- 业(50701)
- 管理(49038)
- 企(39442)
- 企业(39442)
- 方法(37550)
- 数学(34076)
- 数学方法(33836)
- 财(20496)
- 中国(18906)
- 农(18868)
- 贸(15724)
- 贸易(15719)
- 易(15281)
- 制(14998)
- 学(14633)
- 银(14285)
- 银行(14234)
- 业经(14080)
- 务(13600)
- 财务(13585)
- 财务管理(13555)
- 行(13432)
- 融(13271)
- 金融(13268)
- 企业财务(12875)
- 农业(12167)
- 地方(11661)
- 险(11093)
- 机构
- 大学(254060)
- 学院(251494)
- 济(106970)
- 经济(104939)
- 管理(98321)
- 理学(84891)
- 研究(84010)
- 理学院(83979)
- 管理学(82621)
- 管理学院(82169)
- 中国(67439)
- 科学(52779)
- 京(52308)
- 农(51307)
- 财(50268)
- 所(43854)
- 业大(42722)
- 农业(41262)
- 财经(40660)
- 研究所(40052)
- 中心(39640)
- 经(37013)
- 江(36890)
- 经济学(33849)
- 北京(32550)
- 经济学院(31019)
- 财经大学(30517)
- 院(29434)
- 州(28871)
- 范(28820)
- 基金
- 项目(170345)
- 科学(133301)
- 基金(126282)
- 研究(115594)
- 家(112706)
- 国家(111804)
- 科学基金(94845)
- 社会(75316)
- 社会科(71504)
- 社会科学(71474)
- 基金项目(67669)
- 省(65983)
- 自然(64207)
- 自然科(62792)
- 自然科学(62766)
- 自然科学基金(61727)
- 划(56421)
- 教育(52505)
- 资助(51737)
- 编号(44413)
- 重点(38544)
- 部(38040)
- 发(35478)
- 创(35444)
- 成果(34526)
- 科研(34161)
- 计划(33567)
- 创新(33302)
- 教育部(32202)
- 国家社会(31561)
- 期刊
- 济(109340)
- 经济(109340)
- 研究(70595)
- 学报(46756)
- 农(44488)
- 中国(43722)
- 科学(40025)
- 财(39662)
- 大学(33764)
- 学学(32536)
- 管理(32333)
- 融(29480)
- 金融(29480)
- 农业(29217)
- 财经(20772)
- 技术(18606)
- 经济研究(18424)
- 业经(17641)
- 经(17597)
- 业(16118)
- 教育(15561)
- 问题(15027)
- 技术经济(13288)
- 版(13155)
- 理论(12994)
- 贸(12913)
- 商业(12565)
- 统计(12440)
- 业大(11704)
- 实践(11692)
共检索到361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海珍 陈秉正
本文将社会福利作为衡量保险市场效率的标准,分析保险人的风险分类行为是否有助于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本文首先证明了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存在市场失灵,然后比较了实施风险分类前后社会福利的差异。结论表明:当保险市场处于R-S均衡时,准确性较高的分类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准确性不高的分类不能使社会福利得到改进;当保险市场处于wilson均衡时,除非保险人能对投保人进行较准确的分类,否则风险分类反而会使社会福利下降。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风险分类 社会福利 市场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屈文建 胡志伟 吴成
本文采用部分线性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区域保险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镇化率的提升会带来居民保险需求的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与保险密度显著正相关。(2)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区域城镇化率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化率小于40%水平时,区域保险密度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而快速上升;当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提升作用逐渐下降,但仍显著为正;直到城镇化率达到60%之后,城镇化率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不再明显。本研究证实了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提升对商业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差异,为合理规划保险产业市场提供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屈文建 胡志伟 吴成
本文采用部分线性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率的提升对区域保险密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镇化率的提升会带来居民保险需求的显著提升,城镇化率与保险密度显著正相关。(2)城镇化进程的不同阶段,区域城镇化率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城镇化率小于40%水平时,区域保险密度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而快速上升;当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时,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对保险密度的提升作用逐渐下降,但仍显著为正;直到城镇化率达到60%之后,城镇化率提升对保险密度的影响不再明显。本研究证实了不同城镇化阶段,城镇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梅 李梦斐
从国外文献看,无论从数量还是从研究的系统性及深度和广度上,对保险市场风险与效率的研究都相对滞后于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风险与效率的研究,而国内保险界对保险市场风险与效率的研究更是少见,但是保险业高速的规模扩张伴随着保险业低效率是阻碍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鉴于此,试图将我国保险市场的风险与效率结合起来研究,从保险市场存在的风险与低效率的表现入手,分析对外开放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诚信缺失风险、系统性风险导致的保险业的低效率运行,以求找到提高效率的途径。
关键词:
保险市场 风险 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晓全 孙祁祥
保险需求理论研究表明,不可保的背景风险会增加投保人对可保风险的保险需求。本文把2003年发生的SARS看作一次自然实验,来检验背景风险对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邹-检验和时间序列结构突变检验方法,对存在背景风险时的保险需求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背景风险会增加投保人对可保风险的保险需求,但这种影响只具有短期效应。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朝鲜 梁燕
本文以经济学和保险学理论为指导,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入手,从宏观的角度,用实证的方法对保险业与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
保险业 影响因素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晓全 孙祁祥
本文研究了在信息对称但不完全竞争的保险市场上,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缺乏承诺能力对保险市场的影响。本文证明了在投保风险随时间发生改变时,保险人和投保人对长期保险合同承诺能力的不对称,将会导致保险市场在信息完全对称时出现逆向选择,从而使得投保人的再分类风险不可保,由此降低了保险市场的效率和社会净福利水平。本文同时还证明了,即使没有由信息不对称或承诺缺失所要求的激励约束,均衡保费也会出现前端附加。
关键词:
单边承诺 再分类风险 前端附加保费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海珍 陈秉正
本文以社会福利为衡量保险市场效率的标准,分析了实施强制保险是否有助于保险市场效率的提高。文章首先证明了在信息不对称的保险市场中存在着市场失灵现象;然后通过比较实施强制保险前后社会福利的差异,得出结论:实施强制保险有助于社会福利的改善,从而可以提高保险市场效率。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强制保险 社会福利 市场效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贺宁毅
我国保险市场时时处处存在着博弈行为,包括保险政策与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保险公司与保险客户之间的零和博弈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常和博弈,这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大金融背景下的博弈客观上要求保险业改变以往传统的竞争方式,通过战略联盟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金融业的合作博弈,并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蔡超
本文基于产业组织理论模型分析了保险业市场结构及其相应的福利影响。以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形作为基准,考察了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低、高价保险的产出以及相关的社会福利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保险业寡头竞争的市场结构并没有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政府应对低、高价保险采取不同的政策,以谋求最优产出配置。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福利影响 保险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琳
我国再保险市场存在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而需求潜力巨大的问题。造成供给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可以归结为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对再保险市场的发展没能给予足够的重视 ,对巨灾风险的认识不够以及技术与服务水平的限制等。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 ,再保险市场将是开放最彻底的一个领域。面临严峻的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的局势 ,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国内再保险市场的有效供给问题 ,促使我国再保险市场早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何唐兵
分红保险的超常规模发展是中国消费者心理习惯和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出 ,很多分红类保险甚至已经超出传统意义上的保险定义 ,演化成为民众的一种投资工具 ;分红保险的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中国寿险产品开始从保障类到保障投资类的转变。在分红险市场高速发展的同时 ,如何规范分红险的发展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首先 ,应大力发展分红保险产品的长期业务和期交业务 ;其次 ,优化险种结构 ,发展传统保障类寿险 ;第三 ,强化管理 ,降低成本 ;第四 ,规范销售行为 ;第五 ,分红保险的关系行销。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史其禄 刘朋
存贷款利率和货币供给量是影响银行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而除同受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外,影响保险业经营绩效的主要因素则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具体到寿险公司和同时经营人寿与财产保险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其影响因素差别也较明显。在银保代理业务发展中,一个地区保险业发展程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以及银行业发展对银保代理规模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其中GDP和理赔支出对其的影响为负,而人口数量和保费收入对银保代理业务有正面影响。传统的银保代理业务在中等发达省份和中小城市具有较大发展空间,而在大城市则需更灵活的产品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