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51)
- 2023(20308)
- 2022(17489)
- 2021(16282)
- 2020(13872)
- 2019(31848)
- 2018(31488)
- 2017(60364)
- 2016(33157)
- 2015(37456)
- 2014(37370)
- 2013(36713)
- 2012(33796)
- 2011(30370)
- 2010(30435)
- 2009(28501)
- 2008(28045)
- 2007(25103)
- 2006(21672)
- 2005(19204)
- 学科
- 济(128017)
- 经济(127812)
- 管理(98239)
- 业(93521)
- 企(76668)
- 企业(76668)
- 方法(60493)
- 数学(52713)
- 数学方法(52015)
- 财(36775)
- 农(36773)
- 中国(34563)
- 业经(28691)
- 制(28549)
- 学(27190)
- 贸(25196)
- 贸易(25181)
- 易(24478)
- 地方(24469)
- 务(23681)
- 财务(23577)
- 财务管理(23516)
- 农业(23340)
- 企业财务(22260)
- 银(22173)
- 银行(22092)
- 理论(21979)
- 行(20910)
- 融(20397)
- 金融(20391)
- 机构
- 学院(469283)
- 大学(469018)
- 济(183326)
- 管理(182602)
- 经济(179098)
- 理学(157511)
- 理学院(155775)
- 研究(153448)
- 管理学(152730)
- 管理学院(151896)
- 中国(117176)
- 京(99028)
- 科学(96739)
- 财(88039)
- 农(81164)
- 所(77699)
- 业大(72923)
- 中心(71506)
- 研究所(70639)
- 江(69940)
- 财经(69797)
- 农业(63782)
- 经(63249)
- 北京(62150)
- 范(60527)
- 师范(59902)
- 州(56433)
- 院(55764)
- 经济学(54967)
- 财经大学(51836)
- 基金
- 项目(318660)
- 科学(248281)
- 研究(230333)
- 基金(229080)
- 家(200166)
- 国家(198529)
- 科学基金(169690)
- 社会(143030)
- 社会科(135346)
- 社会科学(135309)
- 省(126084)
- 基金项目(121231)
- 自然(111776)
- 自然科(109119)
- 自然科学(109088)
- 教育(107219)
- 自然科学基金(107077)
- 划(105368)
- 资助(95284)
- 编号(95046)
- 成果(77275)
- 重点(71430)
- 部(69757)
- 发(66861)
- 创(65678)
- 课题(65401)
- 科研(61413)
- 创新(61393)
- 教育部(59550)
- 大学(59415)
- 期刊
- 济(199066)
- 经济(199066)
- 研究(134735)
- 中国(89825)
- 学报(77423)
- 农(74087)
- 财(69290)
- 科学(68660)
- 管理(65199)
- 大学(58349)
- 学学(55102)
- 教育(51694)
- 农业(50421)
- 融(43443)
- 金融(43443)
- 技术(41390)
- 业经(33981)
- 财经(33676)
- 经济研究(31398)
- 经(28689)
- 业(26350)
- 问题(25842)
- 版(23421)
- 图书(22770)
- 理论(22380)
- 技术经济(22072)
- 科技(21860)
- 统计(21233)
- 商业(20789)
- 实践(20470)
共检索到684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俏 任大鹏
以公司为代表的经营主体在产业链一体化过程中难以规避由于农产品同质性造成的质量安全风险责任回溯路径的断裂,为合作社参与供应链产中环节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现实需求。本文基于落花屯茶叶合作社的案例,引入风险分析视角,提出合作社质量安全风险共担的理论基础,归纳合作社质量安全可追溯机制的形成要素,论证了合作社以组织模式创新保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钟真 穆娜娜 齐介礼
本文通过对三家奶农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发现,农民合作社的内部信任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具有积极影响。其中,人际信任通过促进社员与农民合作社之间的资源共享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而制度信任则通过规范和约束社员的行为来影响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虽然两种信任对农民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都具有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作用程度存在差异,且人际信任的效果未必大于制度信任的效果。这些结论对推动农民合作社内部信任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莉丽 郭庆海
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重要制度因素,农民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本文以吉林省农民合作社为例,实证分析了农民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功能和运作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约束、利益驱动、技术和信息服务等诱导与约束机制发挥农业产前环节生产资料安全管理、农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安全生产管理、农产品产后质量安全管理的功能,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主体。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运作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仅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当前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分散经营给农产品质量控制带来了较大困难,农民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加强对农产品生产源头的组织和治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从本质上看,农产品的内在属性和农产品市场结构是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农民合作社内部的利益共享机制、重复博弈机制、关系嵌入机制及权力约束机制可以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控制农户生产行为。农民合作社通过组织标准化生产、为农户提供安全生产服务、加强质量监督控制以及建立质量激励机制,既可以保障农户利益,强化其质量...
关键词:
农民合作社 农产品 质量 治理 农户行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本文以贵州N村茶叶合作社作为个案分析,验证了隐形策略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参与主体的一种利益表达方式,不仅有助于从微观层面上观察合作社产权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真实样态,而且能清晰的感知政府、企业、乡村能人以及普通农户四类不同主体行为对合作社产权界定造成的影响。但仍需注意的是,隐形策略所带来的结果及其有限作用,因为一旦隐形策略作为合作社发展的惯用理念时,将会对未来合作社产权的改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规范合作社产权制度以及主体行为将会是保障产权制度落实的一个可选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辉 王杰 周慧颖 康峻珲
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构成要素,产权无疑是一项重要的合约安排。与以往研究思路不同的是,本文尝试提出"隐形合约"概念,以此来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产权不仅仅是一种靠模仿和移植资本市场的市场合约,更是一种兼有社会属性的合约关系。一方面,这种隐形合约嵌入到人格化体系之中,能够反映出其与制度环境变化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性隐形合约与工具性隐形合约两种非正式的界定方式,使得合作社产权在不同的主体行为人之间得以界定。正因如此,本文提出了隐形合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N村茶叶合作社的动态事件为例,体现出隐形合约在合作社产权界定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隐形合约 产权界定 动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斌 张琛 孔祥智
通过对三家联合社案例的分析,从产业链整合带来的延伸效益与深化效益两个维度出发,构建出"合作社再联合—产业链整合—交易成本"的分析框架,探究合作社再联合对产业链整合的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组建联合社,产业链整合效益得以显现,促使交易成本降低。在作用机制方面,产业链延伸效益通过纵向协作程度、社会化服务能力、理事长才能三条路径实现交易成本的降低,而产业链深化效益具体表现为以规模效益和谈判实力的提升而促使交易成本的降低。联合社的组建是合作社面对产业链整合能力有限、交易成本难以降低问题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合作社再联合 联合社 产业链 交易成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千友 蒋和胜
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鑫源养猪专业合作社为例,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互助机制及其内在运行机理。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效应,而这种效应源于合作社内部分配制度的设计、重复博弈的组织结构、外部的生存环境和政策引导;而农产品质量安全又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社会服务功能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提出了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性合作社、改进合作社的政策补贴方式、落实合作社内部奖惩制度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安全 互助机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刚 张晓林
农民合作社是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载体,但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和内部治理机制对农产品质量控制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基于集体行动理论,将农民合作社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视作合作社集体行动的结果,分析合作社的规模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关系,探讨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问题。结果表明,合作社应保持一定规模以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更多的盈余返还增强农户生产高质量农产品的动力;但合作社的规模过大不利于农产品质量控制。同时,合作社应构建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内部治理机制,包括通过准入管理合理控制合作社规模、完善基于农产品质量控制的合作社退出管理、设计合理的农户生产行为约束机制、增强合作社农产品的排他属性和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建欣 王俊阁
分散经营的小规模农户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诸多困难,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把小农户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保证农产品源头安全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经济组织。本文在对浙江临海合作组织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为保证农产品质量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制度安排,旨在为其它地区合作组织增强质量控制功能提供经验借鉴,为政府相关部门规范合作组织行为提供实证参考依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农产品 质量控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凯 周洁红 陈潇
当前我国农产品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建立,实现安全农产品溢价存在一定困难,而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又存在成员异质性明显、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等问题,集体行动理论表明合作社很可能由于无法解决搭便车问题而陷入质量安全控制不力的困境。本文基于浙江省7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数据对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进行了分析,并依托扩展的集体行动分析框架对合作社规模、结构、治理规则与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作社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方面有积极作用,但不同合作社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与其规模、成员异质性显著相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艳华 应瑞瑶
农村是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构建农村食品安全新的保障机制。本文从消费合作社的新视角探讨构建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机制问题,分析了消费合作社的内部机制、保障作用、经济社会效益等,以期对有效提高广大农村、农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有所裨益。
关键词:
消费合作社 农村食品安全 机制创新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姜启军 刘杨
如何提高渔民社会保障水平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渔民社会保障的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通过对浙江舟山某渔村和广东台山某渔村的渔民综合社会保障表现进行访谈和问卷调研,利用模糊评价法对渔民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定。研究发现:在同等条件下,参加合作社的渔民社会保障水平高于不参加合作社的渔民社会保障水平;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越高,渔业的社会保障水平越高。政府可通过相关政策引导渔民加入合作社是提高渔民社会保障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渔民 社会保障 合作社 模糊评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华 冯婷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25家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的调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成员利益实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普通成员对应得利益的了解程度和核心成员的出资比例对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有显著影响。为保障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重点要构建"契约+服务+返还+分红"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机制、"二次返利+股份分红+公积金账户"三次分配的利益分配机制、"普通成员部分委托+核心成员有限代理"的双向利益协调机制和"普通成员+主管部门"双重利益监管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锁平 裴红罗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难点和成因,介绍了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解析了合作社得以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在机制,认为合作社有效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社员的经济利益是根本,建立高效的监督机制是关键,提高社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是基础。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产品质量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