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79)
2023(8544)
2022(7035)
2021(6746)
2020(5552)
2019(12793)
2018(12394)
2017(25470)
2016(13513)
2015(14271)
2014(13904)
2013(14151)
2012(13269)
2011(11965)
2010(12043)
2009(11387)
2008(11233)
2007(10265)
2006(9048)
2005(7997)
作者
(35049)
(29791)
(29519)
(28036)
(18807)
(14422)
(13364)
(11577)
(11401)
(10517)
(10219)
(9990)
(9291)
(9154)
(9122)
(8935)
(8601)
(8520)
(8474)
(8323)
(7380)
(7226)
(7223)
(6993)
(6871)
(6806)
(6393)
(6223)
(5933)
(5875)
学科
(67482)
经济(67407)
(51276)
(48483)
农业(34648)
方法(30197)
管理(29532)
数学(28744)
数学方法(28618)
(22380)
企业(22380)
中国(18879)
业经(18080)
(15016)
地方(14699)
(13848)
农业经济(12438)
(11722)
银行(11715)
(11222)
金融(11221)
(11174)
(11134)
贸易(11130)
(11021)
保险(10930)
(10864)
(10718)
收入(10563)
(9583)
机构
学院(188424)
大学(183618)
(88853)
经济(87474)
管理(75269)
理学(65597)
理学院(65033)
管理学(64171)
管理学院(63842)
研究(59148)
中国(52609)
(48419)
(40562)
农业(36338)
(35773)
财经(32388)
科学(31777)
业大(31140)
中心(30133)
(29816)
经济学(28659)
(28153)
(27404)
经济学院(26340)
研究所(25098)
财经大学(24041)
经济管理(23655)
农业大学(22286)
(22183)
师范(22038)
基金
项目(125886)
科学(101060)
研究(96463)
基金(94752)
(80212)
国家(79396)
科学基金(69430)
社会(66353)
社会科(62584)
社会科学(62572)
基金项目(50244)
(48156)
教育(42489)
自然(41139)
自然科(40201)
自然科学(40195)
自然科学基金(39515)
编号(39412)
(39066)
资助(38677)
成果(31184)
(29985)
(29829)
国家社会(28527)
(27977)
重点(27142)
人文(26282)
教育部(26249)
(26167)
(25817)
期刊
(99187)
经济(99187)
研究(56080)
(55562)
中国(37540)
农业(37533)
(29184)
金融(29184)
(28326)
学报(25523)
科学(25345)
业经(22538)
大学(21852)
学学(21314)
管理(20954)
(16285)
财经(16201)
问题(14890)
农业经济(14800)
农村(14768)
(14768)
经济研究(13739)
(13706)
技术(13379)
世界(11900)
教育(11767)
(11065)
经济问题(10942)
社会(9710)
农村经济(9623)
共检索到279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都阳  
利用农户调查资料,本文分析了风险分散对于农户非农劳动供给水平的影响。虽然农户需要通过多样化的劳动配置来相对维持稳定的家庭收入,但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承担一定的福利损失。由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充分,劳动力的进一步流动往往受到限制,因此必须通过减少劳动力流动障碍,使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有效提高的方式来减少福利损失。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繁荣  谭运进  
为探究民间借贷对农户大病风险应对的作用,本文利用湖北、四川两省4个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患者住院医疗费用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民间借贷、医院级别、住院天数、新农合、家庭收入水平、患者教育程度、患者性别等因素对患者住院费用水平影响显著;其中,民间借贷规模对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和作用最大,民间借贷在农户住院费用的筹集中发挥着突出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对中西部6省的贫困地区所作的农户调查资料,根据离散型解释变量模型对农户的非农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对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揭示了贫困地区农户对非农工作参与的主要动机在于分散收入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农户形成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建康  魏雯  马建飞  郭敏  
中央政府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农村公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研究选取县级面板数据,在对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比较研究中,阐释了农村公路从规模和结构两个维度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发现:在当前贫困地区交通条件较为落后的背景下,县、乡、村道规模的增加对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仍然存在较强的正向影响;贫困地区与非贫困地区的等外公路(主要是村道)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极为显著,贫困地区的高等级公路中,二级公路的积极贡献较大,而在非贫困地区,一级公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较大。在政策方面较有意义的启示是,村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显著,意味着全国建制村通硬化路政策不仅符合民生的要求,对提高农业总产值、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研究发现二级公路在贫困县的积极影响,为下一步贫困地区农村公路重点投资方向提供可参考的定量研究依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志胜  李雅楠  宋映泉  
寄宿制学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贫困地区农村137所寄宿制学校三期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贫困农村地区的寄宿制教育形式并不利于农村儿童的人力资本形成与积累,寄宿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较之非寄宿儿童均处于不利地位。寄宿教育对农村儿童发展的负面冲击存在"精英俘获"现象,表现为寄宿对男孩、家庭经济水平和母亲受教育程度较高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地区农村儿童的负面影响更大。现行的扩大义务教育投入、改善农村师资力量等政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寄宿带来的不利影响,但不能完全破解农村寄宿制学校"寄而难育"的现实困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玉萍  李哲  丁士军  
本文基于湖北省贫困县的农户调查数据,估算农村劳动力患大病的经济成本,分析疾病经济成本的构成特点,以期为减轻农民疾病经济负担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研究发现,患大病劳动力的人均经济成本为5579元,其中,时间成本占60%;患大病劳动力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上,贫困家庭的患大病劳动力人均经济成本相对于富裕家庭和中等家庭高出许多。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贫困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飞  夏建军  韩振芳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本文以贫困地区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实现小康为目的,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为手段,通过"边干边学"提升就业能力,通过"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创新创业"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城乡就业公共服务一体化"提升就业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霍增辉  吴海涛  丁士军  刘家鹏  
村域地理环境通过影响农户面临的风险冲击和收入能力进而影响农户贫困持续性,本文利用2005~2010年湖北农户数据,采用生存分析方法,考察农户贫困持续性。结果表明,民族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非民族村农户,山区村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平原和丘陵村农户,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概率显著低于其他农户;非农业劳动时间对民族村、山区村和距离乡镇5~10 km农户退出贫困的影响效应显著减弱;村人均耕地面积与农业劳动时间的交叉作用对农户退出贫困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文建议扶贫政策应向民族村、山区村及距离乡镇5~10 km村的农户倾斜。一方面,通过适度扩大耕地规模和加大农业补贴力度,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霍增辉  张玫  吴海涛  
新时代社会条件下,相对贫困的基本要素"需要"已然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古典经济学需要的主体间性认识论观点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为基础,从美好生活需要视角界定相对贫困内涵、构建相对贫困识别机制和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贫困视为潜在的构念,运用双参数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系数估计,结果表明,3个物质需要、5个文化需要和4个社会需要指标符合难度系数和辨别度系数的要求,适合用于刻画相对贫困的内在结构。样本农户"过年发红包、给父母养老钱、合意小学与合意中学"等文化需要剥夺程度最严重,"小汽车、正装"等物质需要剥夺程度相对较轻。另外,有效性检验表明,需要剥夺指数与收入贫困有较高的相关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华为  徐月宾  
基于2010年中西部五省大样本农户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低保的反贫困效应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低保显著降低了实保样本的贫困水平,但其对总样本和应保样本的减贫效果则不太理想。覆盖率低、瞄准偏误高,以及救助水平不足严重限制了农村低保的减贫效果。而导致这些限制因素的原因则包括地方财力不足、低保管理模式不当、农村配套社保政策不完善,以及家计调查中存在的测量误差等。政策模拟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低保反贫困效应仍然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建立精准识别机制将是改善农村低保减贫效应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韩佳丽  
消除贫困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既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贫困农户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离土不离乡"作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形式,是新时期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选择,然而,其对贫困农户的减贫效应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基于此,本文以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微观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从"离土"与"离乡"的双重视角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收入贫困及多维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收入贫困层面,"离乡"的减贫作用大于"离土";(2)在多维贫困层面,"离土"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状态,而"离乡"则尚未起到显著作用;(3)进一步研究表明,自我雇佣活动对农户收入贫困的改善作用略低于受雇佣活动,但在农户多维贫困层面,自我雇佣活动则发挥了更加积极的减贫作用。显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新时期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减贫政策的针对性调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婷婷  郭沛  栾江  陈建成  
通过分析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居民非农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劳动者非农收入的收益率为2.8%~3.5%。而不同收入水平的劳动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教育差距,这能够通过教育对非农收入的回报率,进一步固化西部农村地区劳动者的非农收入差距。分解法结果显示,教育对西部贫困农村地区居民非农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为4%~4.3%。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西部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的普及力度、改善教育质量,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在减少贫困的发生率、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帅  葛大东  
本文对现有的非农劳动供给理论框架进行了拓展,关注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理论推导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就业风险总是抑制非农劳动供给,而且个人的非农劳动供给还受到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降低就业风险对非农劳动供给的边际促进作用很大。此外,在考虑家庭集体决策因素后,就业风险对个人非农劳动供给的实际影响程度和范围都将更大。因此,关注就业者权益、降低就业风险的政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扩大非农劳动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一兵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经济学效用函数理论框架内考察健康不确定性对中国农村非农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健康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农村非农劳动力供给存在预防性劳动力供给现象,拥有医疗保险可以显著降低预防性劳动力供给。采用CHNS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支持预防性劳动力供给的理论推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东  王术坤  刘敏  仇焕广  
本文基于甘、藏、青、新及内蒙古五省份牧户调查数据,分析2007—2018年中国牧区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趋势,并揭示非农就业的减畜效应。结果表明,牧区劳动力非农就业水平逐渐提升,但其远低于中国农区的平均水平。牧区劳动力非农就业以本地非农就业为主。同时,男性非农就业的参与率要明显高于女性。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就业显著降低了牧民养殖规模,并且主要减少了价格波动风险更小畜种的养殖量。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外地非农就业对牧民养殖规模的影响要高于本地非农就业,女性非农就业对牧民养殖规模的影响比男性非农就业更突出。本研究能够为中国牧区劳动力就业、生态保护以及畜产品供给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