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1)
- 2023(9494)
- 2022(7917)
- 2021(7142)
- 2020(6179)
- 2019(13274)
- 2018(13213)
- 2017(24708)
- 2016(13551)
- 2015(14795)
- 2014(14729)
- 2013(13997)
- 2012(12716)
- 2011(11494)
- 2010(11337)
- 2009(10692)
- 2008(10304)
- 2007(9161)
- 2006(7950)
- 2005(7041)
- 学科
- 济(46042)
- 经济(45975)
- 管理(41346)
- 业(39477)
- 企(30551)
- 企业(30551)
- 方法(21831)
- 数学(19127)
- 数学方法(18949)
- 财(16409)
- 中国(15070)
- 农(13234)
- 制(12992)
- 银(12195)
- 银行(12151)
- 学(11566)
- 行(11471)
- 务(11255)
- 财务(11228)
- 业经(11227)
- 财务管理(11206)
- 险(10904)
- 保险(10813)
- 企业财务(10716)
- 融(10524)
- 金融(10517)
- 贸(10289)
- 贸易(10285)
- 易(10013)
- 体(9194)
- 机构
- 大学(188731)
- 学院(187852)
- 管理(72994)
- 济(72002)
- 经济(70424)
- 理学(62494)
- 研究(62213)
- 理学院(61843)
- 管理学(60680)
- 管理学院(60368)
- 中国(51761)
- 科学(40605)
- 农(40213)
- 京(39373)
- 财(36602)
- 业大(32982)
- 农业(32009)
- 所(32007)
- 中心(30602)
- 研究所(29421)
- 财经(28973)
- 江(28084)
- 经(26400)
- 北京(24175)
- 州(22457)
- 院(22430)
- 经济学(21685)
- 财经大学(21682)
- 范(21523)
- 农业大学(21144)
- 基金
- 项目(131850)
- 科学(102430)
- 基金(96829)
- 研究(89733)
- 家(87525)
- 国家(86800)
- 科学基金(73406)
- 社会(57730)
- 社会科(54594)
- 社会科学(54579)
- 基金项目(51597)
- 省(51330)
- 自然(49569)
- 自然科(48486)
- 自然科学(48467)
- 自然科学基金(47658)
- 划(43734)
- 教育(40275)
- 资助(38937)
- 编号(35544)
- 重点(29424)
- 成果(28410)
- 部(28117)
- 创(27257)
- 发(26491)
- 计划(26260)
- 科研(26100)
- 创新(25632)
- 国家社会(24529)
- 业(23829)
共检索到276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凯 周宗放 钱茜
结合传染病模型和复杂网络理论,探讨了风险信息和个体反应对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个体反应在风险信息对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关联信用风险传染强度的阈值与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传播效率均无关,但与关联个体网络结构和感染个体恢复率有关;当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稳定时,感染个体的密度与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传播效率均存在显著关系,且感染个体的密度对真实和虚假风险信息的敏感性相当。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钱茜 周宗放
现实企业之间广泛的关联关系导致了复杂的关联信用风险传染。本文改进了传染病模型以用于刻画企业之间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机制;并进一步,在部分企业可能形成"免疫"能力的背景下,探讨了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稳定状态;最后,在关联企业形成无标度网络环境下,分析了关联信用风险特点对该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和稳定状态感染企业的密度,均与网络初始状态的免疫性企业的比例、企业免疫性的丧失率及救助时间有关。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金宝
对信用风险传染的概念、影响信用风险传染的因素以及信用风险的传染途径进行剖析,通过对一个简单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进行仿真模拟发现,考虑了信用风险的传染效应以后,贷款组合的非预期损失和VaR都显著增加。仿真结果表明,忽略微观的信用风险传染效应,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出现经济资本配置偏低、化解风险能力不足的现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倩 Hartmann-Wendels 王煦逸
次贷危机可以说是近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次贷导致的信用危机通过传染影响了整个金融机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深入的研究了信用风险传染的主要模型,由于建模方式的不同,影响了对信用衍生产品价格的确定。能够正确的理解这些模型的基本思想,多我们理解次贷传染的整个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简约模型和结构模型的框架下,深入探讨了现有的传染模型。通过这篇文献的深入研究,能为我们在这个基础上研究信用违约传染问题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信用传染 次贷风险 组合建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磊 沈嘉贤 陈庭强 戴斌
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推演方法,揭示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特征及其对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进而构建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关联的链式结构、网状结构和超网络结构,并阐述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信用关联超网络的结构及其特征,最后分析了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信用关联超网络中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机制。研究发现: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形成了由链式结构与网状结构组成的超网络结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沿着信用链式与网式结构在超网络中传递,并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与企业间信用关联超网络进行交叉传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马百超 王冀宁
首先从道德风险、财务风险以及交易对手情绪剖析了CDS市场中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借助博弈分析方法,针对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形成过程中交易对手的博弈行为,构建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博弈模型,探讨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发现:(1)CDS卖方违约概率与CDS买方对标的资产的监管放松程度正相关,同CDS买方由于放松监管所受惩罚力度负相关;(2)CDS买方监管放松程度存在阈值,当放松程度小于该阈值,CDS卖方违约概率同CDS合约票息率负相关,同CDS买方强监管成本正相关,当放松程度大于该阈值,CDS卖方违约概率同合约票息率负相关,同买方强监管成本正相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凯 周宗放 钱茜
关联信用风险及其传染是现代信用风险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的平均场理论,运用传染病模型,来刻画关联主体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机理;并引入潜伏主体及其潜伏期,分析了网络中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过程;进一步,在关联主体BA无标度网络中,探讨了关联信用风险特征对传染过程中稳定状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潜伏主体的平均潜伏期、感染主体的传染率和恢复率及传染力、信用主体的新生率和死亡率,均会影响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和稳定状态时感染主体密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钱茜 周宗放
在一个典型的存在资金约束的二级供应链上,通常存在两类不同的信用风险:一是供应商向银行信用贷款所形成的信贷信用风险;二是供应商为零售商提供商业信用而形成的商业信用风险。本文针对上述两类不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及传染问题展开研究,揭示了两类风险之间的传染机理,度量了风险的传染强度,并分析了传染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两类不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导致供应链上存在由非同类信用风险构成的关联信用风险(Different types of associated credit risk),本文简称为供应链上的D类关联信用风险。结合数值分析发现:D类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与供应商的生产成本及无风险利率正相关,而与商品的市场价格负相关。特别地,当市场需求服从指数分布时,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与商业信用成本和零售商的特质有关,供应商通过调整商业信用成本和选择零售商类型可以降低D类关联信用风险的传染强度,进而降低自身的银行信贷风险。本文将同类型信用风险之间的关联和传染问题引申到不同类型的信用风险之间,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关联信用风险的内涵。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长元 张逸琳 王京
跨界创新联盟是企业创新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共享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在带来企业创新资源共享效益的同时,联盟中复杂的关联关系也构成了联盟关联信用风险传染的新渠道。本文结合复杂网络理论与传染病模型,根据跨界创新联盟特点,在原有资产关联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行业关联、资产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三种关联关系,改进了风险传播的传染病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行业关联、资产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对跨界创新联盟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具有综合性影响,增加行业关联和创新合作关联因素,有利于提高关联信用风险传染阈值的精度。此外,资产关联度越高则感染成员密度越大;行业关联度越低,创新合作关联度越高则感染成员密度越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庭强 何建敏
本文依据信用风险相关理论和信用风险转移的已有研究成果,从CRT市场上信用风险本身和CRT交易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信息不对称下微观银行CRT行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金融创新等宏观因素波动3个方面对CRT市场上信用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和生成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以期为我国CRT市场发展和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郭超
在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的形势下,加强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传染的研究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在本研究中,信用风险传染模型利用违约强度过程和图聚类方法对发债企业之间的信用风险关系进行刻画。当债券市场中给定企业发生信用事件时,通过信用风险传染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定位需要重点关注的企业。实证结果表明,上述模型有能力识别和预警发债企业及行业的信用风险,同时揭示发债企业之间可能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
关键词:
债券市场 信用风险传染 违约强度 图聚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庭强 王杰朋 王冀宁
信用违约互换(Credit Default Swaps,CDS)是一种分散、转移和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既具有信用风险缓释的功能,也是信用风险传染的媒介和载体。在CDS创新机制与交易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CDS交易对手间信息不对称性、CDS创新扩散、CDS交易等不同的视角探究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机理,深入剖析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原因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对我国CDS市场发展及其信用风险传染控制对策制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CDS 交易对手 信用风险 传染机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丽 周宗放
企业集团由于其内部成员企业众多、股权关系错综复杂、关联交易隐蔽化手段高明等显著特征,信用风险在企业集团内部具有明显的传染性。信用等级低、违约风险大的信用异常企业数目的变化决定了企业集团信用风险的整体表现。将企业集团展现成图的结构,提出了与图的度有关的集团内部信用风险传染率的概念,建立了企业集团信用风险传染的随机动态模型。理论上分析了模型的稳定状态条件及违约高峰到来时刻。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低信用风险传染系数和信用风险关联度或提高单位时间内信用风险治理率能够有效抑制集团内信用风险的传染。与增加信用风险的治理率相比,降低信用风险关联度是一种更为高效的方式。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信用风险传染 关联度 治理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陈雨恬 李东承
本文采用前沿的连通性频域分解方法(frequency domain decomposition),准确测度中国产业债券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风险传染效应,并就信用风险在不同行业间的传导关系与冲击强度展开对比分析。同时,分别根据上下游产业、债项评级等不同债券分类,构建信用风险关联网络,深入剖析中国债务风险传染中的关键节点与薄弱环节。此外,进一步考察了信用风险溢出强度对经济金融变量的作用方向与驱动力度。研究表明,尽管在短期信用风险传染对中国金融系统产生了相对可控的外生影响,且对宏观经济的冲击较为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中期、长期的流动性逐步趋紧,融资难度显著提升,信用风险传染对经济景气指数、社会融资、企业投资等宏观基本面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为应对信用风险外溢冲击提出了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稳妥处置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健全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效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庭强 曾倩茹 王雨桐
基于银行管理贷款信用风险的实际情况及CDS市场的特有属性,文章利用博弈分析法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包括企业家私人回报、企业家道德风险等因素),构建了一个由企业家与银行作为参与方的动态博弈模型,探讨了CDS交易对手信用风险传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家在决策中出现道德风险的概率与企业家发生道德风险承担的声誉成本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程度正相关;银行选择监督的概率与银行的声誉成本正相关;CDS卖方选择代理监督的成功概率信念阈值与代理监督成本负相关,与银行的项目成功回报正相关;低质量银行会尽可能选择购买CDS,高质量银行则会比较监督和购买CDS的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