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
- 2023(1048)
- 2022(868)
- 2021(746)
- 2020(621)
- 2019(1366)
- 2018(1234)
- 2017(2945)
- 2016(1426)
- 2015(1632)
- 2014(1503)
- 2013(1496)
- 2012(1340)
- 2011(1216)
- 2010(1121)
- 2009(1054)
- 2008(1061)
- 2007(866)
- 2006(672)
- 2005(585)
- 学科
- 济(7921)
- 经济(7909)
- 业(6745)
- 管理(6182)
- 企(5784)
- 企业(5784)
- 方法(5440)
- 数学(5233)
- 数学方法(5222)
- 财(3604)
- 务(2990)
- 财务(2990)
- 财务管理(2981)
- 企业财务(2925)
- 险(1873)
- 保险(1872)
- 中国(1644)
- 制(1482)
- 业经(1229)
- 农(1227)
- 贸(1195)
- 贸易(1195)
- 易(1161)
- 体(1129)
- 组织(1125)
- 技术(1115)
- 环境(1061)
- 融(1058)
- 金融(1058)
- 体制(1024)
- 机构
- 大学(21511)
- 学院(20850)
- 济(10995)
- 经济(10901)
- 管理(9384)
- 理学(8472)
- 理学院(8425)
- 管理学(8396)
- 管理学院(8359)
- 财(6148)
- 财经(5239)
- 研究(5122)
- 经(4955)
- 中国(4587)
- 财经大学(4175)
- 经济学(4127)
- 经济学院(3895)
- 京(3743)
- 商学(3213)
- 商学院(3196)
- 融(3186)
- 金融(3143)
- 中心(2673)
- 经济管理(2609)
- 江(2432)
- 北京(2237)
- 会计(2222)
- 金融学(2150)
- 金融学院(2113)
- 业大(2086)
共检索到26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勇 李传乐
本文基于向量GARCH模型,对双重上市公司A股与H股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风险传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风险传染效应在牛市、熊市中存在着异化现象。在牛市阶段,A股对H股存在单向的风险传染效应;而在熊市阶段,A股与H股之间存在双向的风险传染效应,其中H股对A股的风险传染效应更加强烈。对风险传染效应的异化现象试着给出了解释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潘越 戴亦一
香港上市公司回归内地资本市场双重上市,已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中令人瞩目的新现象。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中身份特殊的"A+H"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双重上市行为对公司融资约束程度所产生的影响,为有关双重上市的内在动因是否出于突破再融资困局考虑的理论假设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显示,H股公司在返回内地市场前存在严重的融资约束,实现双重上市之后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明显降低,融资约束得以有效放松,公司从外部资本市场再融资的频率和金额都显著增加。这一结论对于中国H股上市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决策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投资—现金流敏感度 融资约束
[期刊] 预测
[作者]
汪冬华 雷曼 阮永平 汪辰
本文按照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将2005年6月6日至2008年10月28日的整个样本区间划分为牛市和熊市两个样本子区间,采用样本子区间内的上证综合指数和中债总指数的对数收益率日数据,通过VAR(p)-BVGJR-GARCH(1,1)-BEKK模型实证分析了不同市态下中国股市和债市间溢出效应的异化现象。结果显示,在牛熊市中,我国股市债市间不存在均值溢出效应,但两市场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存在着显著差异。牛市时期,两市场间存在双向的波动溢出效应,但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不存在非对称效应。而熊市时期,两市场间只存在股市对债市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且一个市场的条件方差对另一市场负冲击均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覃家琦 刘建明
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用单指标(ROA和托宾Q)和综合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1个财务指标合成而得)两种比较方法,对2007年以前完成A+H双重上市的45家非金融类公司在A股市场上市后的业绩变化进行实证研究。单指标和综合指标的纵向比较发现,整体而言,双重上市后公司业绩并未得到提高。为每一家双重上市公司按一定规则选取单纯A股上市公司作为对照样本,继续采取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进行横向比较。结果表明,双重上市第1年的ROA明显低于对照组,双重上市后各年的综合业绩均值也没有表现出显著优势;而从托宾Q值看,双重上市公司明显不如对照组。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双重上市的积极效应难以发挥,导致双重上市难以提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媛 吴菲菲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内地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在两地同时上市,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存在的巨大差异,成为众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对两地股票价格差异的变动与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汇率制度改革前后两地股票市场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的短期变动与汇率短期变动之间存在负向关系。在汇率制度改革之后,汇率的短期变动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变动的影响程度减弱。
关键词:
双重上市 汇率变动 股票价格差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代宏霞 林祥友
基于已经实施沪港通但尚未实施深港通的研究背景,以10家沪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为处理组样本,10家深市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为对照组样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检验沪港通实施前后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成交额数据的平稳性,采用Lotka-Volterra模型实证考察沪港通实施前后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在沪深港市场的动态竞争关系及其变化,分析沪港通的实施对沪深港股市竞争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沪港通的实施对AH双重上市公司股票在沪深港股市的竞争关系产生了显著影响,而且缓解了内地证券市场与香港证券市场之间的竞争剧烈程度。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代宏霞 林祥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本照 王威振 姚刚
本文通过设置A股企业作为对照组并进行行业分组检验,以PSTR模型研究了A+H股市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发现双重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企业在更高的负债水平上仍能对经营绩效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原材料行业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促进的资产负债率区间相比未双重上市而言,从26.32%~49.88%提高到46.02%~63.01%;工业行业从25.17%~41.55%提高到57.7%~65.37%;能源行业从41.5%~49.18%提高到48.5%~55.13%。在最优资本结构之外的其他区间里,资产负债率对企业经营绩效表现出和以往文献线性模型检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资本结构对企业经营绩效负向抑制。本文结论揭示了双重上市的市场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并为公司资本结构决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双重上市 资本结构 经营绩效 PSTR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本照 王威振 姚刚
本文通过设置A股企业作为对照组并进行行业分组检验,以PSTR模型研究了A+H股市场企业的资本结构与经营绩效的非线性关系。发现双重上市能显著提高企业的最优资本结构,企业在更高的负债水平上仍能对经营绩效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原材料行业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正向促进的资产负债率区间相比未双重上市而言,从26.32%49.88%提高到46.02%63.01%;工业行业从25.17%41.55%提高到57.7%65.37%;能源行业从41.5%49.18%提高到48.5%55.13%。在最优资本结构之外的其他区间里,资产
关键词:
双重上市 资本结构 经营绩效 PSTR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覃家琦 邵新建 赵映雪
本文以中国1993~2009年期间的1158家IPO(其中A+H公司36家)为样本,实证检验了A+H双重上市与公司IPO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A+H双重上市与单位权益发行价、IPO定价效率、融资规模效率均显著负相关,表明A+H双重上市非但没有给公司带来IPO溢价,反而导致更高的IPO抑价。进一步分析表明,A+H公司的更高IPO抑价与其大规模的股票发行数量显著正相关,正是A+H公司的大规模股票发行迫使发行人和承销商采取低价策略以保证成功IP0,并导致A+H公司具有偏好在热市期上市的择时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毅
文章基于向量GARCH模型中的BEKK模型,结合Granger因果分析,对我国A、H股两地上市三年以上共26家公司股票间的价格引导与风险关联效应及其最新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在长时间区间还是短时间区间内,在价格引导效应上H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为领导市场;在风险关联效应上,风险则主要是从A股向H股传递。而对这二个效应的趋势研究结果显示,A、H股间价格引导效应总体在近期变弱,而风险关联效应则在近期出现明显增强。
关键词:
A股 H股 溢出效应 分割市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本文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全面检验了影响双重上市公司A、H股价格差异的因素,并实证检验了股权分置改革后QDII、"港股直通车"等政策对A、H股价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双重上市公司A、H股价格比在样本考察期内虽然存在波动,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需求差异假说和流动性假说对A、H股价差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香港市场超额收益水平的变化会对A、H股价差产生重要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后出台的相关政策中,"港股直通车"对A、H股价差有显著影响,但QDII政策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姜永宏 饶育铭 严伟健
熊市崇拜价值投资,牛市人人是"股神"是我国股市的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利用2006年-2015年开放式基金重仓持股数据来检验基金在牛熊市中的投资行为是否符合价值投资。研究表明:基金具有挖掘未来价值信息的挖掘能力,表现为对股票未来会计盈余的追求;基金在熊市表现出这种能力,遵循价值投资;而在牛市忽视价值投资,是由于基金在不同市场行情下对信息优势的选择性表达。
关键词:
基金 牛熊市 价值投资 未预期盈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谢赤 喻欣欣 李双飞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步伐的加快和海外上市公司纷纷"批量回归,"双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差异不仅受到企业、政府和投资者的关注,也成为金融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以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48家中国双重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对1997年至2007年间A+H股价差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ARIMA(1,1,1)模型能够对双重上市公司股票价差进行很好的描述;而且,运用ARIMA模型对价差进行短期预测的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
双重上市 价差时间序列 ARIMA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彦 刘军霞
提高会计规则的执行有效程度 ,是治理公司财务信息偏误和失真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检验A -H股公司 1 994年— 2 0 0 0年间净利润双重报告差异发现 ,1 998年以前内地与香港的会计准则存在较大差异 ,但 1 998年的内地新会计准则的实行并没有能够消除或者显著减小双重报告差异 ;而且旨在缩小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差异的与坏帐准备、存货和投资有关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变动 ,同样没有能够消除或者显著减小双重报告差异。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 ,1 998年会计制度还不完全是上市公司经营者所需要的会计规则 ,会计环境的差异改变了上市公司经营者执行会计规则的行为 ,是产生双重报告差异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会计规则 会计行为 净利润双重报告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