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9)
2023(9191)
2022(7333)
2021(6748)
2020(5958)
2019(13013)
2018(12848)
2017(25112)
2016(13024)
2015(14594)
2014(14388)
2013(14116)
2012(12816)
2011(11020)
2010(11438)
2009(11046)
2008(11452)
2007(10536)
2006(9426)
2005(8952)
作者
(36666)
(30539)
(30379)
(28544)
(19732)
(14425)
(14014)
(11674)
(11672)
(11148)
(10315)
(10268)
(9907)
(9542)
(9515)
(9182)
(9102)
(8890)
(8783)
(8613)
(7413)
(7411)
(7384)
(7033)
(6904)
(6879)
(6766)
(6611)
(6042)
(5815)
学科
(79119)
(73264)
企业(73264)
(59721)
经济(59633)
管理(59501)
业经(26454)
方法(26183)
(24701)
(21264)
(20538)
财务(20521)
财务管理(20501)
企业财务(19479)
数学(18360)
数学方法(18222)
技术(16042)
农业(15743)
(15195)
中国(14877)
(13927)
理论(12977)
(12550)
企业经济(12173)
(12136)
经营(11729)
(11214)
(11180)
银行(11177)
(11088)
机构
学院(194539)
大学(189992)
管理(86424)
(85275)
经济(83863)
理学(72874)
理学院(72311)
管理学(71608)
管理学院(71229)
研究(55156)
中国(50276)
(44569)
(39048)
财经(34932)
(31672)
(30237)
科学(29409)
(28606)
中心(27167)
(26240)
财经大学(25835)
经济学(25115)
商学(25041)
商学院(24821)
北京(24475)
业大(24312)
(23945)
研究所(23033)
经济学院(22742)
经济管理(22556)
基金
项目(120758)
科学(98098)
研究(92324)
基金(90944)
(77316)
国家(76233)
科学基金(68572)
社会(61693)
社会科(58496)
社会科学(58476)
基金项目(47575)
(46737)
自然(43029)
自然科(42133)
自然科学(42124)
自然科学基金(41504)
教育(40374)
编号(37787)
(37284)
资助(36790)
(31188)
成果(30372)
(28366)
(26962)
国家社会(26063)
(25757)
重点(25729)
创新(25491)
项目编号(25026)
(24908)
期刊
(98149)
经济(98149)
研究(59013)
(39566)
管理(36622)
中国(36271)
(27428)
(24217)
金融(24217)
科学(23148)
学报(22157)
农业(18607)
技术(18584)
财经(17985)
业经(17892)
大学(17828)
学学(16880)
(15405)
经济研究(15058)
财会(13036)
教育(12791)
(12660)
技术经济(12427)
问题(12164)
会计(10835)
现代(10721)
世界(10531)
理论(10017)
(9949)
图书(9911)
共检索到3010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文  王筱金  蔡莉  
本文研究了风险投资公司中企业家的逆向选择问题,借鉴委托代理理论中的雇主先行信息甄别理论针对风险企业家逆向选择隐匿信息的识别问题设计了甄别模型,得出了指导投资实践的相关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郑辉  
信号传递模型和信息甄别模型用来解决风险投资中,风险投资家和创业家之间的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创业家首先行动,以投资建议书为信号载体传递创业家个人能力及项目质量的双信号;之后风险投资家行动,提供含有投资额和剩余索取权的合同供创业家选择,进一步辨别创业家的类型。在信息甄别模型中,本文提出了“二倍原则”,以甄别创业家类型及决定有无必要制定惩罚约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恒煜  
通过简单介绍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生平,比较系统的评述其经济学理论:阿克洛夫提出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逆向选择导致“柠檬市场” 的出现;斯彭斯的信号传递模型和斯蒂格利茨的信号甄别模型对信息不对称市场的改善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勇  胡健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理人隐匿信息的原因。其次讨论了一个可以显示经理人私人信息的报酬激励机制;再次在委托代理模型框架下给出了最优解;最后分析了最优契约的性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居同交  樊耘  
早在80年代中期,我国就曾出现了大量的公司兼并与收购(简称购并)的事件,但真正市场经济意义上、以公司形态为特征的企业购并在我国的兴起还应说是90年代的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我国国有经济战略布局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方案的提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林  
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后,资源配置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自2004年TCL首开集团整体上市先河以来,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方兴未艾。虽然整体上市能够给上市公司的增长提供重要动力,但这种外生性动力能否成功地转化为内生性增长方式,真正给所有持股股东创造长期价值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倘若集团整体上市追求的是爆发性的财富效应,那么,在整体上市及随后的资产运作中就必然会面临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近年来,随着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推广,政府承担的支出责任也越来越大,再加上存在变相突破10%的红线、明股实债、社会资本方良莠不齐等乱象,PPP中隐匿的财政风险亟待关注。本文首先通过系统梳理PPP财政风险相关文献,对PPP隐匿的财政风险进行界定和分类,指出风险识别原则。其次,构建PPP财政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情景分析,评估当前PPP隐匿的显性财政风险和隐性财政风险。最后,基于模型和实地调研情况,提出防范化解PPP中隐匿财政风险的思路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庆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失信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分别抽取失信企业和守信样本,并对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守信企业和失信企业之特征区别。笔者认为本文对政府职能部门有效进行事前监管具有较好的实际操作性,同时对于研究失信企业的行为和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刘芳  
案情简介朱某称其于2007年8月1日入职A研究所,该所委托B公司与其签订了两份劳动合同,工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发放,奖金及其他款项从A研究所财务处领取,其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4048元。2012年3月29日,A研究所无故解除与其的劳动合同,其在岗工作至2012年4月9日。故以要求A研究所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工资、代通知金、加班工资、未休年假工资等为由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熙  
财政部为了与国际接轨和遏制企业财务造假,在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该准则的颁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利用债务重组进行财务造假,但由于会计信息本身的不对称性,导致企业在进行账务处理时,往往还是会因为压力或诱惑而弃企业会计准则不顾,通过制造或篡改数据进行营私舞弊。下面就会计核算债务重组过程中应把握的关键及甄别错弊的方法介绍如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茹  郑志元  
2011年以来,部分地区出现一些信贷企业因参与民间借贷或者为其他参与民间借贷的企业提供担保而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为此,如何及时甄别信贷企业涉及民间借贷,并有效地防范民间借贷引发的信贷风险,已成为当前各商业银行不可回避且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通过财务报表相关科目的变动情况进行测算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静态反映,企业提供给金融机构未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钱薇  
存货具有种类繁多、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的特点,因此存货舞弊是资产造假的惯用手法。本文总结归纳了存货造假的种种具体手法,并提供了相应的甄别措施,以供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婷婷  
立足于国企高管的腐败行为,探讨发生腐败行为的高管以风险信息为藉口的策略性信息披露对其责任承担的改变效应。在此基础上,将研究视角延伸至党组织的治理参与,进一步检验党组织针对腐败高管免责动机的甄别能力。结果发现:国企高管的腐败行为是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影响因素,因为腐败高管寄望于公司面临的多重风险压力为其腐败行为寻找借口;腐败高管在腐败发生年度多披露的风险信息显著降低了腐败高管在腐败暴露年度被惩罚的程度,风险信息在国企高管腐败行为中成为腐败高管的谋利工具;然而,党组织有效甄别了腐败高管利用风险信息免责的动机;当党组织参与治理的程度越大时,企图利用风险信息逃避责任的腐败高管反而受到了更为严厉的惩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