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1)
- 2023(13072)
- 2022(11545)
- 2021(10981)
- 2020(9290)
- 2019(21635)
- 2018(21887)
- 2017(41860)
- 2016(23094)
- 2015(25826)
- 2014(25906)
- 2013(25466)
- 2012(23311)
- 2011(21013)
- 2010(20694)
- 2009(19160)
- 2008(18643)
- 2007(15936)
- 2006(14078)
- 2005(12473)
- 学科
- 济(84391)
- 经济(84280)
- 管理(61826)
- 业(59454)
- 企(48709)
- 企业(48709)
- 方法(38213)
- 数学(32911)
- 数学方法(32519)
- 中国(24237)
- 农(23209)
- 财(23002)
- 学(20375)
- 制(19917)
- 业经(19382)
- 地方(19246)
- 银(15670)
- 银行(15617)
- 理论(15432)
- 农业(15254)
- 行(14822)
- 融(14455)
- 金融(14452)
- 贸(14160)
- 贸易(14151)
- 务(14006)
- 财务(13945)
- 和(13944)
- 财务管理(13906)
- 易(13681)
- 机构
- 大学(313445)
- 学院(310483)
- 管理(121699)
- 济(117312)
- 经济(114435)
- 研究(107863)
- 理学(104297)
- 理学院(103064)
- 管理学(101173)
- 管理学院(100625)
- 中国(83711)
- 科学(69383)
- 京(68421)
- 财(57766)
- 所(55184)
- 农(53932)
- 研究所(50286)
- 中心(49216)
- 业大(48630)
- 江(46021)
- 财经(44683)
- 北京(43799)
- 农业(42384)
- 范(42123)
- 师范(41657)
- 经(40588)
- 院(39545)
- 州(37841)
- 经济学(34029)
- 师范大学(33841)
- 基金
- 项目(214293)
- 科学(166438)
- 研究(155102)
- 基金(153553)
- 家(135040)
- 国家(133893)
- 科学基金(113825)
- 社会(94125)
- 社会科(88800)
- 社会科学(88771)
- 省(84266)
- 基金项目(82333)
- 自然(76459)
- 自然科(74578)
- 自然科学(74557)
- 自然科学基金(73211)
- 划(71404)
- 教育(70695)
- 编号(64010)
- 资助(63548)
- 成果(52220)
- 重点(48046)
- 部(46305)
- 发(45099)
- 课题(44287)
- 创(44032)
- 科研(41232)
- 创新(41071)
- 大学(39651)
- 计划(39402)
- 期刊
- 济(131016)
- 经济(131016)
- 研究(97142)
- 中国(64321)
- 学报(52948)
- 农(48387)
- 科学(47789)
- 财(43971)
- 管理(43960)
- 大学(39408)
- 教育(38206)
- 学学(36732)
- 农业(33186)
- 融(32135)
- 金融(32135)
- 技术(26280)
- 财经(21052)
- 业经(20667)
- 经济研究(19894)
- 图书(17886)
- 经(17753)
- 业(17290)
- 问题(16935)
- 理论(16303)
- 科技(15238)
- 实践(15116)
- 践(15116)
- 版(14979)
- 资源(14379)
- 技术经济(13912)
共检索到468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邵延进 靳珂
选取河南省不同规模的反洗钱试点金融机构,对其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试点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反洗钱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改革工作,不应整体推进。金融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大小、反洗钱工作质量高低,分步分批进行;中国人民银行应根据各金融机构情况,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 大额交易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森 韩光林
本文首先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反洗钱激励与风险为本的关系,提出监管机构在建立完善约束机制后,应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监管机构应对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情况进行有效分类,根据分类情况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监管资源的投入,这些结论与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要求相一致。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金融机构反洗钱风险等级评价体系,并设计了模糊评价模型,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反洗钱 金融监管 博弈 风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汪加才 王申科
反洗钱制度安排的一项核心内容是金融机构向反洗钱情报部门提交可疑交易报告。目前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告数量庞大而情报价值较低,这已成为制约反洗钱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可疑交易报告质量现状的基础上给出了提升其质量的管理路径,具体包括完善报告制度、优化报告流程、实施风险管理、创新技术手段、拓展审计职能等。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路径选择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众
2007年11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实现了"总对总"报送。为适应"总对总"的要求,各金融机构相继开发了反洗钱系统,实现了自动提取数据、自动报送,这对于完善反洗钱体系、提高工作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总对总"报送后,部分地区出现可疑交易报告数量激增的情况,笔者在某市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增安
反洗钱可疑交易行为报告制度的实施存在监管当局与被监管者的目标冲突、金融机构认识不一、报告的边际信息价值随报告数量增加而递减、制度安排缺乏成本效益性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制度假定忽略了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合作矛盾,掩饰了看似合法的非法交易的存在,高估了金融机构对客户行为的控制能力和监管与披露对洗钱活动的抑制作用。要建立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金融机构与当局进行实质性合作。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本文认为面对日益众多的被监管对象和日益庞杂的业务领域,反洗钱监管部门须实行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以更好地解决监管资源有限、监管激励性不足等问题。探索形成一套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机制,提高反洗钱工作成效,已经成为反洗钱工作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反洗钱 风险监管 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朱彤
本文基于风险为本原则,提出对反洗钱交易监测系统的高风险领域和审计重点予以更多关注,以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高效开展反洗钱监测系统内部审计。
关键词:
反洗钱 监测系统 内部审计 风险为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庞贞燕 石彦杰
风险为本的反洗钱监管已成为国际反洗钱监管方式的改革方向,也是中国反洗钱监管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概念和必要性出发,结合工作实际,探讨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反洗钱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反洗钱监管 风险为本 风险控制措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文武
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是国家反洗钱机制有效运作的关键一环,监管部门通过实施风险为本监管,督促被监管机构有效履行反洗钱义务,发挥预防洗钱与恐怖融资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反洗钱监管正处于从规则为本向风险为本转型的关键阶段,准确判断我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面临的挑战,借鉴国际标准要求和其他国家、地区经验构建我国风险为本反洗钱监管体系,对于有效应对洗钱和恐怖融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我国反洗钱工作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杜金富
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反洗钱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此基础上,如何及时调整监管思路、实施风险为本原则,成为金融业反洗钱亟须探讨的重要内容。风险为本反洗钱工作原则的制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爱丽 孙文
风险为本的理念已被国际社会广泛采纳并成为反洗钱工作的重要基石。论文从以风险为本的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的管理要求入手,结合银行面临的反洗钱工作实际问题,对商业银行开展反洗钱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静云
及时、有效地识别可疑交易是金融机构切实履行反洗钱报告义务的前提。制定完善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金融机构预防和打击洗钱活动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实施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对于发挥反洗钱成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金融机构过度依赖可疑交易客观标准、系统识别智能化程度不高、判断标准差异性较大等原因导致可疑交易报告海量报送、情报价值低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进一步完善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提高金融机构可疑交易分析和识别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反洗钱 可疑交易报告 金融机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长卿
可疑交易报告制度是反洗钱监管的核心。本文在风险为本的监管原则下,构建金融机构与监管部门的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在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为零或很小、监管部门不处罚漏报可疑交易报告行为或实施单一处罚标准时,反洗钱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失效;当合理设置金融机构可疑交易报送成本,并区分可疑交易漏报情况实施分类处罚时,则可以实现监管目标。为此,应当提高可疑交易报告填报标准并加强审查,加强对金融机构漏报行为的处罚,并对金融机构未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而漏报、履行可疑交易报告义务但漏报两种情形采取差异化的处罚措施,引导金融机构提升可疑交易报告质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汤俊
本文认为从单家金融机构角度监测识别完整的洗钱活动策划实施过程是极为困难的,但可疑交易报告的监管又以单家金融机构为考评对象,可疑交易报告报送标准的主观性质、缺乏客观统一标准给监管检查评估带来困难。应着重对金融机构政策、制度、流程设置合理性、完备性进行评估。在手工监测分析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强对国际公认切实可行的智能数据监测分析核心技术的引导与考核。
关键词:
可疑交易报告 绩效评估 反洗钱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