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
2023(1005)
2022(844)
2021(826)
2020(724)
2019(1653)
2018(1596)
2017(3214)
2016(1802)
2015(1979)
2014(2087)
2013(2145)
2012(2125)
2011(1926)
2010(1944)
2009(1894)
2008(1967)
2007(1851)
2006(1724)
2005(1615)
作者
(6940)
(5873)
(5839)
(5595)
(3954)
(3023)
(2633)
(2367)
(2250)
(2212)
(2166)
(2105)
(2093)
(2061)
(1972)
(1755)
(1742)
(1733)
(1715)
(1697)
(1633)
(1553)
(1523)
(1437)
(1325)
(1320)
(1313)
(1306)
(1289)
(1288)
学科
(6801)
经济(6796)
(5214)
管理(4468)
(4081)
企业(4081)
方法(2926)
(2907)
数学(2404)
(2396)
数学方法(2341)
中国(1788)
(1741)
(1718)
农业(1651)
(1362)
(1354)
银行(1347)
业经(1334)
地方(1303)
及其(1300)
(1299)
(1220)
理论(1198)
(1170)
金融(1169)
(1137)
(1085)
财务(1082)
财务管理(1081)
机构
大学(30058)
学院(29295)
研究(13008)
(10552)
经济(10312)
科学(9675)
管理(9523)
中国(9237)
(8455)
理学(8054)
(7950)
理学院(7911)
管理学(7670)
管理学院(7615)
研究所(7394)
(6895)
农业(6668)
业大(6547)
(5340)
中心(5272)
(5094)
(5084)
(4851)
北京(4472)
农业大学(4346)
财经(4212)
(4088)
科学院(4076)
(4002)
研究院(3984)
基金
项目(20353)
科学(14923)
基金(14260)
(13967)
国家(13864)
研究(12074)
科学基金(10880)
自然(8127)
(8018)
自然科(7952)
自然科学(7948)
自然科学基金(7818)
基金项目(7343)
社会(6958)
(6950)
资助(6600)
社会科(6573)
社会科学(6572)
教育(5422)
重点(4927)
科技(4915)
计划(4792)
(4284)
(4192)
编号(4169)
科研(4110)
成果(3838)
(3788)
专项(3775)
(3700)
期刊
(11950)
经济(11950)
学报(8659)
研究(8466)
(7652)
科学(7389)
大学(6146)
学学(5964)
中国(5214)
农业(4931)
(4008)
管理(3618)
林业(3071)
(2758)
金融(2758)
业大(2755)
(2526)
教育(2227)
财经(2198)
农业大学(2123)
(2060)
技术(1996)
(1884)
经济研究(1764)
科技(1726)
业经(1703)
问题(1642)
统计(1454)
自然(1434)
(1387)
共检索到452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肇锋  
收集南方5省26个风藤地理种源种子,在福建沙县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3年生风藤试验结果表明:风藤的主蔓长度、主蔓基径、生物量鲜质量、一级侧蔓数量和一级侧蔓长度等指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有较高的广义遗传力和变异系数;利用多目标决策方法进行地理种源评价,选择出福建沙县、福建尤溪、福建三元等3个风藤优良地理种源,3个当选优良地理种源的平均主蔓长度遗传增益为21.35%,平均生物量鲜质量遗传增益24.83%,平均主蔓基径遗传增益10.97%,平均一级侧蔓数量遗传增益24.68%,平均一级侧蔓长度遗传增益11.3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传壁  郑芳楫  任华东  方玉霖  刘石俊  张庆华  
30个黑荆树国内外种源,在我国南方四省(区)5个点营造了13hm2种源试验林,5年生时的调查材料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生长、发育、通直度、树皮厚度、单宁含量、抗性等性状差异显著。各试点6个入选种源的平均单株材积,比总体平均值大21%~95%,单宁含量比总体均值高2%~7%,种源与地点的互作不显著,说明种源表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根据生长量、产皮数量与质量、抗逆性及种源稳定性等指标,综合评定出6个适合在我国黑荆适生范围推广的优良种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由浙江林学院、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等单位共同承担的“香椿地理变异与优良种源选择”是浙江省林业厅种苗站1981年下达的科研课题。该项目经过课题组近10年的努力已达到了预期研究目标,并于1991年12月8日在淳安县姥山林场通过了浙江省林业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以著名林木遗传育种专家洪菊生、张培杲为主任的鉴定委员会对该项目仔细评审后形成的鉴定意见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建民  
利用设置在福建省邵武市的马褂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林 (15个种源 ) 8年生测定材料 ,首次系统研究了造林死亡率、侧枝形成分叉干率、生长、干形和木材基本密度等性状在种源间的遗传差异及其地理分异模式 ,结果显示 ,马褂木种源效应非常显著 ,但由于生境片断化导致的小种群效应和距离隔离效应等 ,除木材基本密度受产地经度影响外 ,上述诸性状多呈随机分布 ,不存在典型的倾群变异模式。通过系统聚类仅可将马褂木粗略地划分成 2个聚类大组和 4个聚类亚组 ,并按照纸浆材和胶合板材不同培育目标 ,分别选择确定了相应的优良种源。研究发现 ,马褂木对立地环境反应敏感 ,种源与立地环境互作显著 ,在商品林建设时应予充分...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杰  庞宏东  胡兴宜  王晓荣  林富荣  
研究枫香种源间性状差异及地理变异规律,并进行优良种源选择,为枫香良种选育和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14个省份22个枫香种源为研究材料,选取生长性状指标和形质指标,进行种源间差异性分析,广义遗传力估算、地理变异规律研究,采用多目标决策法进行优良种源选择等。结果表明:枫香种源间在胸径、树高、材积、第一枝下高、冠幅和通直度6个性状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 <0.01)。选出优良种源6个,入选的优良种源平均胸径、树高、材积、冠幅和通直度分别大于总体均值的5.25%、8.30%、16.51%、1.26%和2.11%。选出的优良种源对调种造林、杂交育种、"边选边育"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申文辉  朱积余  刘秀  蒋燚  
通过在广西3个不同的区域试验点进行种源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均有极显著差异,不同地点间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及种源间显著,地点与种源的交互作用不明显;筛选出在各个区域点都表现优良的浦北和博白种源,与种源整体平均值比较,平均树高提高9.10%和12.24%,平均胸径提高13.49%,单株材积提高38.13%和44.68%,优良浦北种源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分别为7.44%、11.33%、30.06%,优良博白种源遗传增益分别为10.02%、11.33%、35.23%;2个优良种源在形质指标上同样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与种源整体平均比较,通直度、圆满度、枝下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志春  范辉华  金国庆  王月生  陈奕良  饶龙兵  
在2005年底,对福建建瓯、浙江淳安和庆元的3年生37个产地的木荷种源试验林进行了全面调查,系统研究了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种源与环境互作及地理变异模式。结果表明: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地径、冠幅及侧枝总数、侧枝长和侧枝粗等分枝性状都存在显著的种源效应,木荷地理种源分化明显。造林区立地生境和造林地立地条件对木荷种源生长影响显著,如福建建瓯点3年生种源平均树高较北缘区浙江淳安点和高海拔山地浙江庆元点分别提高了24.1%和18.0%。木荷树高、当年抽梢长度、冠幅、侧枝总数等存在显著的种源×地点和种源×重复/地点互作,不同种源在各区试点上的生长相对表现差异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木荷生长和分枝...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孙成志  谢国恩  李萍  
对4个试验点12个杉木种源的材性测定研究表明,种源间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和纤维特征有较明显的变异,木材化学组分的变异相对较小。从与建筑材相关的主要性质发现南、北亚热带种源好,中亚热带种源较差的“V”形纬向变异趋势。种源原产地的气温因子是影响材性变异的主要作用因子。经综合评定,贵州锦屏,福建建瓯,广西融水是适用于建筑材定向培育的优良种源。南带广西浦北、广东信宜和北带陕西汉中、安徽霍山种源材质性能较好,可以在种源杂交或无性系选择中改良利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润辉  张伟红  郑会全  晏姝  韦如萍  胡德活  植毓永  罗平峰  黄小平  吴雄光  何汉波  
为了选育乐昌含笑优良种源,对2次6~7年生乐昌含笑多点种源试验林数据作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个生长性状及4个形质性状种源间,除树干通直度外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地点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种源与地点互作仅第2次试验的3个生长性状和冠幅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树高、胸径、材积、树干通直度、叶片大小、树冠浓密度和冠幅间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生长性状与形质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各性状种源遗传力处于中等水平;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年生长量"指标值对2次种源试验的生长性状数据做综合分析,采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选择出优良种源6个,分别为南雄江头、始兴刘家山、南雄帽子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廖怀建  邓疆  杜婷  石雷  周成理  
[目的]印度黄檀Dalbergia sissoo(Roxb.)是一种经济价值比较高的用材树种,对印度黄檀优株选择及优良无性系筛选,可以为印度黄檀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和支持。[方法]本研究测定4种国外引进种源(N0、N2、I4和H6)印度黄檀母株株高和胸径,选择出20棵优株;并通过嫁接进行无性系苗木繁殖,测定2年生无性系苗木胸径和株高,比较分析了20个无性系株高和胸径,筛选出优良无性系用于印度黄檀优良品种选育。[结果]4个种源的印度黄檀母株株高和胸径变异系数较大,选择的20棵优株株高和胸径约等于或大于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荣文琛  岳水林  赵世远  廖明  赖天碧  戴唯娜  
利用1976年开始的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13省(区)6批种源试验林(含局部、全分布区种源试验及中试)材料,对幼林高径、材积生长,干形,结实,抗性,保存率等作性状间遗传、表型相关和年度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马尾松种源作早期选择是可行的。据两次全分布区试验多点材积资料分析,种源与造林区、种源与试验点间均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种源材积在地点间相关密切;用Wright模型衡量两次试验各参试种源稳定性并划分类型;据保存率和抗寒性分析种源适应性差异。运用指数法为不同造林区和立地类型综合评选优良种源,发现我国马尾松优良种源区集中于南岭山地、云开大山及大娄山、武夷山地。不同造林区种源选择效果明显,材积增益平均达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义和  梁一池  
收集全国13个省(区)、183个产地的种源,按BIB设计进行杉木种源试验。结果表明:①杉木不同种源在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快的种源比生长慢的种源树高大46%,胸径大55%,材积大2.16倍;②多性状主成分遗传距离综合评价,将参试种源分为四类,即速生、中等、慢生、极慢生。其中速生种源12个,大都集中在贵州东南和广西西北部的融江流域以及福建中北部的闽江上游流域;③杉木种源树高、胸径、材积三个性状具中上遗传力,h~2p为0.721 6~0.729 9,三个生长性状的基因型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11.3%~13.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嘉彤  陈思琪  芦贤博  张非凡  潘振海  柳妍如  葛丽丽  赵曦阳  
【目的】通过对红松种源评价选择,为红松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黑龙江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红松种源为材料,对其生长性状(树高、胸径、地径、通直度、分枝角、冠幅、材积)和木材性状(木材密度、纤维长、纤维宽、含碳量以及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灰分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1)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在种源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2)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的变化范围为2.53%~33.47%;各性状的遗传力较高,变化范围为0.617~0.975。(3)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各生长性状间相关性均达显著水平,而木材性状间以及生长性状与木材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较弱。(4)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16%,结合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Ⅰ和主成分Ⅱ结果,利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对26个红松种源进行筛选,以8%的入选率,初步选择出2个生长性状优良的种源,各生长指标遗传增益范围为12.52%~35.93%;初步选择出木材性状良好的2个优良种源,各木材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7.21%~11.55%,其中木质素质量分数的遗传增益为-7.21%。【结论】本研究基于红松的生长和木材性状,评价选择出4个优良种源,可为红松的推广使用提供基础,研究方法可为红松及其他树种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赵兴堂  夏德安  曾凡锁  姚盛智  商永亮  张桂芹  王元兴  张同伟  詹亚光  
【目的】选育适生于帽儿山、带岭、露水河试验地及毗邻地区的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水曲柳种源。【方法】以帽儿山、带岭与露水河等试点的20个水曲柳种源为材料,对其14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进行调查并进行单点、多点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然后用Eberhart&Russell联合回归分析法的回归系数bi对20个水曲柳种源进行稳定性分析,最后用趋势面对水曲柳的地理变异进行分析。【结果】1)水曲柳树高、胸径和材积在种源间、地点间、种源和地点交互作用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露水河试点树高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7.55 m)、带岭(7.34 m)、露水河(7.05 m),胸径较大的种源依次为海林(6.13 cm)、露水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昭息  孙海菁  吕本树  姜景民  徐有明  
经对浙江富阳点11年生火炬松种源林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密度指标所作的早晚期相关分析表明,在中龄林阶段,以5~6年生作为火炬松种源早期选择的最低年龄是可行且较可靠的。在同一种源林中,当入选率为10%时,采用树高或胸径来间接选择材积和干材干物质重可获得15%以上的遗传增益;应用恰当的指数来选择纸浆材种源可使指数相对效率达到65%以上。在4片种源林中,用多性状综合选择法共筛选出10个速生、优质、高产的种源,入选种源的平均现实增益和遗传增益,树高分别为6.94%和4.59%,胸径为8.38%和5.55%,材积为20.00%和13.24%,木材基本密度为1.63%和1.08%,干材干物质重为24.78%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