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0)
- 2023(9381)
- 2022(8427)
- 2021(8067)
- 2020(6822)
- 2019(15653)
- 2018(15732)
- 2017(30510)
- 2016(16656)
- 2015(18959)
- 2014(18969)
- 2013(18601)
- 2012(16890)
- 2011(15083)
- 2010(14918)
- 2009(13439)
- 2008(12829)
- 2007(10913)
- 2006(9428)
- 2005(7973)
- 学科
- 济(63158)
- 经济(63091)
- 管理(46428)
- 业(43446)
- 企(36230)
- 企业(36230)
- 方法(30408)
- 数学(26242)
- 数学方法(25941)
- 农(17214)
- 中国(15734)
- 学(15297)
- 地方(15104)
- 财(14989)
- 业经(13902)
- 农业(11477)
- 贸(11378)
- 贸易(11369)
- 易(11010)
- 理论(10959)
- 和(10920)
- 制(10719)
- 环境(10598)
- 技术(10196)
- 务(9750)
- 财务(9691)
- 财务管理(9671)
- 企业财务(9121)
- 划(9117)
- 教育(9054)
- 机构
- 大学(230413)
- 学院(229060)
- 管理(94687)
- 济(85343)
- 经济(83274)
- 理学(82683)
- 理学院(81764)
- 管理学(80286)
- 管理学院(79889)
- 研究(75868)
- 中国(54405)
- 科学(50180)
- 京(49434)
- 所(37972)
- 农(37878)
- 财(37382)
- 业大(36963)
- 研究所(35085)
- 中心(34142)
- 江(31829)
- 北京(31298)
- 范(30652)
- 财经(30538)
- 师范(30388)
- 农业(29662)
- 院(28211)
- 经(27764)
- 州(26613)
- 师范大学(24717)
- 技术(24332)
- 基金
- 项目(166014)
- 科学(129362)
- 研究(120191)
- 基金(119343)
- 家(104486)
- 国家(103637)
- 科学基金(88670)
- 社会(73043)
- 社会科(69073)
- 社会科学(69055)
- 省(65105)
- 基金项目(64932)
- 自然(59639)
- 自然科(58148)
- 自然科学(58132)
- 自然科学基金(57042)
- 划(55156)
- 教育(54128)
- 编号(49709)
- 资助(48828)
- 成果(39422)
- 重点(36887)
- 部(35678)
- 发(35140)
- 创(34371)
- 课题(33605)
- 创新(31998)
- 科研(31864)
- 大学(30559)
- 项目编号(30496)
共检索到321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帅 丁国栋 高广磊 赵媛媛 于明含 包岩峰 王春媛
【目的】防护栏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防护措施,但单一的设计并不能与多种环境相适应。在风沙区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安装防护栏的路段常会出现带状积沙,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进行研究,为风沙区路面积沙提供解决方案。【方法】以公路防护栏为研究对象,对护栏板进行不同孔隙度、不同孔型的改造,利用风洞模拟、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分析不同孔洞防护栏对路面风速流场的影响,并计算不同类型防护栏对绝对含沙量的影响,选取适当的配置,达到防止路面积沙的目的。【结果】传统防护栏背风侧路面近地表风速下降至原
关键词:
风沙区 防护栏 公路积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波 李晓松 刘文 杨晓晖 卢琦
对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沙漠化影响因素和沙漠化土地分布进行分析,提出制定沙漠化防治区划的原则,并对该地区进行沙漠化防治分区,提出不同区域的沙漠化防治战略对策。根据气候分区、植被和土壤的分布、地貌类型以及沙漠化土地分布情况,将京津风沙源工程区划分为6个治理区,即乌兰察布高原退化草原治理区、锡林郭勒高原北部退化草原治理区、浑善达克沙地沙化治理区、科尔沁沙地西缘沙化治理区、坝上高原-雁北高原风蚀、水蚀治理区和燕山山地水蚀治理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孟庆法 侯怀恩
重点探讨了黄淮海平原地区几种主要防护林类型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说明:各防护林类型在降低风速、减少沙土风蚀、增加沙土的营养物质积累量、改善沙土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尤以刺槐固沙林和刺槐+波兰杨混交固沙林对沙土的改良作用最为突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时新宁 张振文 黄支全
经过4a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技术应用于沙地防护林的营造,综合支出最低的设计方案是毛管直径12mm,滴头流量3 75L·h-1,滴头间距1 0m的设计方案;另外,滴灌条件下的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均高于常规灌溉,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等效果。本文就沙地防护林滴灌系统的设计及效益进行了较系统总结。
关键词:
滴灌 沙地防护林 灌溉设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彪 李庆旭 王爽 谢高地
防风固沙功能是京津风沙源治理成效的关键监测指标。以往研究注重局地防风固沙功能的评估,对全区防风固沙功能的时空变化与内部差异揭示不足。基于京津风沙源区多期遥感数据,采用修正风蚀方程与GIS空间统计技术,评估分析了2000-2015年防风固沙功能的整体变化及其区域差异。结果表明:(1)京津风沙源区年均防风固沙量为28.98亿t,防风固沙能力为68.24 t/hm~2,且均随年份变化波动增加,年均增速分别为1.10%和0.71%;(2)京津风沙源区防风固沙能力呈西北高、东南低趋势,有49.06%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高于70 t/hm~2,评估期内有54%的区域防风固沙能力明显提高;(3)浑善达克沙地亚区、典型草原亚区和荒漠草原亚区的防风固沙量累计为全区防风固沙总量的88%,燕山丘陵山地水源保护亚区和晋北山地丘陵亚区的防风固沙能力提升最显著;(4)锡林郭勒盟、赤峰市和乌兰察布市的防风固沙量合计占全区防风固沙量的77%,朔州市与包头市防风固沙能力较高,北京市与天津市防风固沙能力增速较高。因此,未来应重视分区施策治理与西部和北部防风固沙功能提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彪 王爽 李庆旭 谢高地
定量评价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与受益区的生态联系程度是制定区域生态补偿政策的重要依据。该文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WEQ),并结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以下简称"工程区")的风向、风速与土壤尘粒组成,构建了由防风固沙供给度与影响度组成的区域关联度模型,分析了2015年工程区与北京市之间的防风固沙服务关联度。结果表明:工程区内不同县域与北京市的防风固沙关联度介于0%~13.43%。其中赤城县最高,苏尼特左旗、宣化区、怀安县、下花园区和苏尼特右旗等地区较高,翁牛特旗、承德县、宁城县、蓟县与阳原县等地区与北京市的防风固沙关联度不明显。整体来看,区域防风固沙关联度呈现出西高东低、多区镶嵌的空间格局,这主要与工程区主导风向和防风固沙能力的差异有关。此外,工程区内不同县域的防风固沙关联度与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因此,作为防风固沙服务的受益区,北京市应优先考虑工程区西部高度关联地域的生态补偿,提高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进而保障防风固沙服务的持续供给。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孙枫 李生宝 蒋齐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盐池沙区林业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盐池县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优化模型,提出了盐池县风沙区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林种、树种的最优比例。林地面积由原来的6.894万hm2增加到10.905万hm2,固沙林、饲料林、草原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用林分别占25.68%、20.39%、14.09%、12.09%、10.59%、8.78%、8.39%。
关键词:
宁夏盐池沙区 防护林体系 林种 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郝玉光 卢平
历经4a(1992~1995年)定位研究表明:试区林网内无叶期的防风效能为39%~40%,着叶期为55.8%~56.2%。气温降低0.6~0.8C,最热月(7月)尤为明显,平均降低1.2C,蒸发量降低24.3%~24.7%,相对湿度提高8%~15%。干热风发生天数减少58.8%,其中轻型减少33.3%,重型减少87.5%。在林网保护下,作物产量提高5.14%,玉米纯增产量468km/hm~2.纯增产值655.2元/hm~2,与无林网农田相比,增产效果显著,平均提高了50%~100%。
关键词:
沙区人工绿洲 防护林 小气候效益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丽 程建军 王玉山 王勇 吴晓 雷佳
南疆沙漠边缘的绿洲农区是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棉花苗期和果树花果期,风沙造成幼苗死亡、茎倒枝折、落花落果,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开展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域经济价值。本文通过回顾农田的风沙流结构特征,梳理了风沙对农作物的2种危害形式,概述了农作物风沙防护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农作物风沙危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南疆的农作物类型及风沙环境特征,提出了未来南疆农作物风沙危害及防治研究重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洋 贾志清 朱雅娟 赵淑伶 刘艳书 刘海涛 李清雪
以不同恢复年限(6,11,16和21年)的乌柳人工防护林为研究对象,以丘间低地为对照,研究高寒沙地不同林龄乌柳人工防护林对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养分(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柳林样地土壤含水量受林龄和深度的影响,上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较为剧烈;与对照相比,不同林龄乌柳林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恢复时间的增长显著增加,并呈现出一定的表聚性;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各林龄乌柳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同一林龄乌柳林上层土壤(深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勇军 陈步峰 黄金彪 肖以华 裴男才 史欣
台风是影响我国沿海及内陆地区重要的天气系统,为了探索、了解沿海防护林对登陆台风强风过程的湍流特性的影响及其防风效应,本研究利用设置在南沙沿海防护林临海边和相距70 m的林内自动气象站实时观测了2012年的1208号"韦森特"台风过程中气象因子的时程变化,重点分析了"韦森特"台风过程强风时段的平均风速和风向特征。研究发现"韦森特"台风过程的风速时程曲线出现两次极值风速,呈M型变化,强风风向角出现大幅度的转换;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最大风速减弱系数为0.58,对整个台风过程的风速减弱系数为0.7,林内和海边的平均湍流强度比值为1∶2.25,南沙沿海防护林对"韦森特"台风的防风效应明显。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韩致文,王涛,董治宝,张伟民,王雪芹
对风沙危害防治的主要工程措施及其物理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得出格状沙障内最大风蚀深度与方格边长之间的解析关系,利用流体力学理论计算了不同草头高度h0所对应的最大间距Lmax,得出格状沙障中心沙粒的起动风速随沙障规格和深宽比h/L的增加而减小,建立了栅栏下风侧风速为来流风速的百分率与栅栏下风向距离的关系,并对不同孔隙度尼纶网栅栏的风沙阻导效应、直立植物及戈壁砾石覆盖防沙措施的粗糙特征、化学工程固沙措施等进行了广泛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剖析了风沙工程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与任务,指出与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是风沙危害防治研究发展的方向,并亟待加强与生态环境恢复—资源高效开发一体化的风沙危害防治措施的理论研究与技术示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窦贤
在漫漫戈壁茫茫瀚海中耸立了1600多年的敦煌莫高窟,自其开窟之 后,就一直受到风沙的侵扰,而今,这一现象仍在继续。曾经游览过莫高窟的游客们,在离开莫高窟之际,再回头眺望莫高窟窟顶及四周漫漫的沙漠世界,无不忧虑:在这风沙越来越肆虐的地方,莫高窟及其文物还能完整无损地一直存在下去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晨晨 王振亭 张春来
【目的】评估中国北方防沙带核心区域——河西走廊各绿洲外缘风沙防护体系的功能稳定性,为优化防护林体系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风沙综合防护体系功能稳定性的定义和判据,建立河西走廊绿洲外缘风沙防护体系功能稳定性的定性评估与检验方法。【结果】河西走廊东部石羊河流域和中部黑河流域存在一些稳态和非稳态的风沙综合防护体系,西部疏勒河流域风沙综合防护体系则以亚稳态为主。【结论】河西走廊绿洲外缘东部和中部各风沙防护体系的功能稳定性差异较大,而西部地区风沙防护体系的功能稳定性差异较小。在风季前、后,稳态防护体系基本保持稳定,而亚稳态和非稳态体系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