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236)
2022(1131)
2021(1050)
2020(939)
2019(2030)
2018(2074)
2017(3565)
2016(2265)
2015(2538)
2014(2649)
2013(2616)
2012(2503)
2011(2314)
2010(2558)
2009(2526)
2008(2559)
2007(2395)
2006(2338)
2005(2301)
2004(2019)
作者
(6398)
(5208)
(5203)
(5200)
(3429)
(2566)
(2401)
(2038)
(2007)
(1955)
(1872)
(1832)
(1805)
(1740)
(1694)
(1638)
(1604)
(1593)
(1554)
(1546)
(1493)
(1334)
(1303)
(1301)
(1276)
(1239)
(1236)
(1214)
(1122)
(1092)
学科
(7455)
经济(7435)
管理(7052)
(6206)
(5250)
企业(5250)
(3417)
中国(3022)
(2781)
(2777)
(2467)
银行(2467)
地方(2419)
(2342)
教育(2249)
(2002)
方法(1998)
制度(1943)
(1943)
业经(1929)
(1906)
理论(1762)
农业(1733)
(1696)
金融(1696)
(1631)
(1600)
(1558)
贸易(1553)
(1530)
机构
大学(30510)
学院(29670)
(10991)
管理(10635)
经济(10606)
研究(10258)
中国(9621)
理学(8147)
理学院(8056)
管理学(7896)
管理学院(7836)
(7225)
(6941)
(6921)
中心(5857)
(5447)
科学(5423)
(5242)
(5000)
财经(4912)
(4803)
师范(4770)
(4728)
北京(4590)
银行(4576)
(4538)
(4339)
人民(4312)
(4301)
研究所(4170)
基金
项目(15150)
研究(12300)
科学(11765)
基金(10466)
(8635)
国家(8498)
社会(7542)
科学基金(7310)
社会科(7094)
社会科学(7092)
教育(6187)
(5956)
成果(5585)
编号(5453)
(5086)
基金项目(5053)
资助(4611)
自然(4316)
自然科(4220)
自然科学(4219)
课题(4182)
自然科学基金(4141)
(3680)
(3537)
(3467)
重点(3401)
项目编号(3299)
规划(3215)
(3093)
教育部(3088)
期刊
(17257)
经济(17257)
研究(12236)
中国(9523)
教育(6777)
(6306)
(5856)
金融(5856)
管理(4886)
(4726)
学报(4119)
图书(3583)
科学(3494)
大学(3315)
书馆(3020)
图书馆(3020)
技术(2755)
学学(2729)
财经(2657)
业经(2585)
农业(2559)
(2289)
问题(2158)
国际(1975)
农村(1902)
(1902)
经济研究(1897)
(1894)
论坛(1894)
理论(1830)
共检索到59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学术期刊需要风格吗?对风格的认知不一定能决定你是谁,但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你。我们追求自身的人设和风格,为的是彰显出具有独特于其他人的行为和观念。对于学术期刊也同样如此。英国牛津大学人类学院教授项飙认为,我们应该把学刊出版看作是公共干预的一种方式,它不仅仅是我们发表文章的地方,一个交流的平台,从理想的状况来讲,一个学刊应该去提倡一个学派、一种风格,组建一个知识共同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在平常的交谈和写作中,虽然我们也会用"失败是成功之母"、"胜败乃兵家常事"、"不以成败论英雄"等哲言,但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理积淀中,更牢固的还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时至今日,比如对待正在进行的里约奥运会参赛选手的成绩,鲜花、掌声和笑脸依旧包围着胜利者,失败者只得在大地上留下无奈而孤独的身影。是呀,成功总是荣光的事情,也是每个人向往的,可是谁能保证任何时候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金生鈜  
爱、权利的尊重和社会重视是承认的三种形式。获得承认是人性中的自然倾向,是每个人进行交往的动机。教育中的交往结构是一种相互承认的关系结构。儿童作为完整的人,其精神品格是通过教育对他的"特殊性"的承认获得发展的。教育承认包括了爱与关怀、权利的尊重、社会重视以及完整发展的内涵。在这种承认的教育关系中,不仅儿童形成了独特的、完整的、有尊严的自我,培养了主体间的道德感和共通感,而且教育本身也形成了一种友爱的共同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对学科而言,承认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爱的承认、权利的承认和重视的承认。爱的承认是学科共同体内部对于学科的忠诚,这种承认是本学科从业者对于学科的一种情感承认;权利的承认是在科学共同体内各学科间对于学科地位的相互尊重,这种承认是科学家或学者阶层间对于彼此志业的理性承认;重视是学科共同体外部对于学科的社会承认,这种承认是学科之外的社会领域对于学科声望与学术贡献价值承认。上述三种不同承认方式中,学科同行的认同与忠诚是学科获得承认的基础,其他学科共同体的尊重是一门学科获得学科荣誉和提升学科声望的前提条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章乐  
个体化社会已经来临,其表现为人们从传统社会形式与义务中解放出来,不得不独自承担自我发展的责任,并以从众的无意识方式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个性趋同。承认有三种形式:情感关怀、法律承认和社会尊重。生活在个体化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因为重建社会关系、摆脱身份焦虑、寻求自我认同都离不开他人的承认。个体化社会的教育更需要给予儿童以承认,这是由儿童情感发展的特殊性以及个体化社会的教育中充斥着大量的蔑视所决定的。承认的教育需要把教育的终极目的定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共同体的建构,并以此展开三种形式的教育承认:给予每个学生以教育爱;承认每个学生平等的教育权利;承认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与成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万明钢  
兴起于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思潮,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从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抗争,发展为系统的、制度化的教育理论与政策。多元文化主义从追求差异到差异平等再到文化之间相互承认,走过了一条复杂曲折的道路。这一过程伴随着美国社会政治、经济、人口结构的历史演变,也是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全球化等一系列社会思潮的博弈过程。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政治和历史环境中把握多元文化主义,准确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实质以及面临的困境,研究这一理论的普遍价值和社会文化的局限性,分析这一理论对建构我国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田  
国籍是一个国家确定某人为其国民,是确定其法律地位的依据,也是国家行使管辖权和行使外交保护的法律依据。不仅仅是国内法或个人问题,而是会牵扯到国家间关系、个人与国家关系的问题,因此由国籍而产生的国籍冲突问题也就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问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成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军  
美国法院在承认和执行外国两种不同的“裁决”——由外国法院作出的司法判决(以下简称外国判决)和由1958年《纽约公约》的参加国的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以下简称仲裁裁决)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肖刚  
经过3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基本成形,一个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但是绝大多数西方仍以冷战思维为导向,不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国通过首脑外交、商务部主导的经济外交和行业的参与等外交努力,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包括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或行业局部的市场经济地位。由于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问题本质上是政治问题,因此,应该充分发挥外交部的职能作用,尤其要重视总体外交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平衡协调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武岗  
目前,国际商事仲裁正日益成为中外当事双方解决各种商事纠纷的一种主要手段。而我国仲裁机关作出的仲裁裁决能否在相关当事国得到承认与执行,成为仲裁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文中依据相关的国际公约,分析了我国仲裁裁决在国外承认与执行的依据;并针对三类不同的国家,就我国内胜诉方申请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提出不同对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金金  柳海民  
有关"蔑视"的认识是霍耐特批判理论中极具原创性的思考,它不仅为理解教育冲突提供了新的道德视角,还为解读德性养成提供了一个认识框架。"蔑视"思想的本体意涵包括对"蔑视"涵义、形式及结果的阐释。通过霍耐特批判理论的"蔑视"视角审视当前教育场域,会发现教育对象在身心、权利、价值等方面都存在蔑视体验,不能疏导和化解的蔑视体验很容易制造教育矛盾和冲突,需要通过厘清教育蔑视真伪、树立承认正义观念、构建教育承认共同体、落实教育预警措施等方式祛除。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妍  
空间认同是主体对自我以及自我生存状态的确证,而空间承认是对空间主体间生存结构的确认。空间认同是城市空间正义理论建构的前提,空间承认是城市空间正义建构的基础。从空间认同到空间承认的转向反映了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换,这种转换并不是简单的自然演化过程,主体的生存状态其实一直被主体间性所建构,二者之间具有深刻的关联性。空间认同的确立需要得到他者的承认,他者承认内在的动力来源于主体自身的需求。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建构也就成为城市空间正义的生成逻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雄  
应当承认现实经济人的非极大化行为张雄斯密之后,经济人假说在一些经济学家那里被转化成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大化——选择逻辑——手段的范例。经济理性被赋于一种神一般的理性光环,以致达到如此程度:经济人知道自己可以选用的一切备选方案,能确定其中每个备选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