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4)
- 2023(8122)
- 2022(6779)
- 2021(6348)
- 2020(4853)
- 2019(11387)
- 2018(11011)
- 2017(19284)
- 2016(10683)
- 2015(12211)
- 2014(12275)
- 2013(12366)
- 2012(12171)
- 2011(11643)
- 2010(11734)
- 2009(10821)
- 2008(10543)
- 2007(9250)
- 2006(8808)
- 2005(8527)
- 学科
- 济(48413)
- 经济(48371)
- 管理(23112)
- 业(22175)
- 中国(19500)
- 地方(17793)
- 企(15833)
- 企业(15833)
- 学(14741)
- 农(13546)
- 业经(11456)
- 方法(11100)
- 图书(10442)
- 发(10025)
- 书馆(9929)
- 图书馆(9929)
- 地方经济(9870)
- 融(9763)
- 金融(9763)
- 农业(9492)
- 银(9164)
- 银行(9146)
- 行(9039)
- 数学(8592)
- 和(8587)
- 数学方法(8486)
- 贸(8431)
- 贸易(8417)
- 制(8170)
- 财(8046)
- 机构
- 大学(154686)
- 学院(150542)
- 研究(62838)
- 济(59978)
- 经济(58557)
- 管理(49474)
- 中国(47857)
- 理学(39669)
- 科学(39062)
- 理学院(38994)
- 管理学(38219)
- 管理学院(37902)
- 京(35284)
- 所(33402)
- 研究所(29999)
- 农(28590)
- 中心(28019)
- 财(27665)
- 范(26514)
- 师范(26247)
- 江(25920)
- 北京(23450)
- 图书(22194)
- 州(22101)
- 院(22101)
- 农业(22098)
- 书馆(21581)
- 图书馆(21576)
- 业大(21030)
- 师范大学(20959)
- 基金
- 项目(91370)
- 科学(70053)
- 研究(70025)
- 基金(62397)
- 家(54475)
- 国家(53952)
- 科学基金(44271)
- 社会(42365)
- 社会科(39958)
- 社会科学(39952)
- 省(36507)
- 基金项目(32100)
- 教育(31206)
- 划(31062)
- 编号(30861)
- 成果(28358)
- 发(26246)
- 自然(26012)
- 自然科(25310)
- 自然科学(25307)
- 自然科学基金(24838)
- 资助(24402)
- 课题(21448)
- 重点(21235)
- 发展(21108)
- 展(20732)
- 项目编号(19429)
- 部(18968)
- 创(18658)
- 年(18095)
共检索到2763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稌年 顾烨青
文章把对刘国钧先生《什么是图书馆学》一文的研究划分为四个不同阶段,分析产生这一经典之作的社会背景和学术背景,认为这是图书馆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部开创之作、奠基之作和方法论之作。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源蒸
最早提出刘国钧先生是“要素说”代表,是源于对他的错误批判。刘先生是提出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图书馆的第一人。他认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是图书馆事业的性质、规律及其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和规律。全面评价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45。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汭
刘国钧《什么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学经典文献,其经典化过程值得探讨。文章在定义学术经典的基础上,从内部条件和外部力量研究《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什么是图书馆学》在理论上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为经典提供内部条件,其发表之后的前经典化阶段,在短暂理性讨论后经历了长期批判,导致对内容的误读。80年代之后是其经典化成熟阶段,学者们的重读与阐释、定位与评价推动了《什么是图书馆学》的经典化,学术史、学术论文选集和教材的接受确认了其学术经典地位。文章通过《什么是图书馆学》经典化,总结学术经典的生成过程,推动更多的中国图书馆学学术经典产生。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焕文
文章回顾了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毛泽东立足北京大学图书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杜定友和刘国钧的图书馆人生为观照,阐述图书馆的学的致用性,认为图书馆学就是关于图书馆的科学,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图书馆学精神。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宇初
2019年11月13日,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联合主办的"图林硕望,薪火相承——纪念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刘国钧先生的学术成就、生平经历、事业贡献、人文精神等展开交流与研讨,深入梳理总结刘国钧先生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图书馆事业发展、图书馆学教育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切实学习体会刘国钧先生热爱祖国、执着事业的精神品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任全娥
距乔好勤发表《试论图书馆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已整整20年,其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研究方法也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为了与20年前做出比较,文章采用文献调查为主、网络检索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我国图书馆学论文所用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并评析了当前图书馆学论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方法论 研究方法 调查分析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范丽娟
运用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对阮冈纳赞《图书馆学五定律》的解读与诠释、比较与借鉴、继承与拓展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图书馆界对阮氏定律的研究及拓展。研究发现,《图书馆五定律》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同样具有较好的指导性。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领域中,刘国钧先生是一位里程碑式的学者。他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研究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拓荒者、参与者与见证人。从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到开展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从研制分类法、图书馆目录的理论与实践、译介MARC、开辟中国书史研究,到提倡科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刘国钧几乎在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所有专门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回顾与总结刘国钧先生生平和学术成就,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图书馆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子舟 孟晨霞 汪聪 苏杰 王东宁 张越 钱欣
1925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是早期最完整阐释图书馆学本土化思想的经典文献。该文体现了梁启超"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他提出的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命题给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指出了方向。然而梁启超90年前提出的任务如今仍未完成,"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仍是中国图书馆学者要走的未竟之路。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李明珍
作为影响情报学发展的不朽篇章 ,《诚如所思》一文的发表已有 6 0年的历史。值此 6 0周年华诞之际 ,本文对《诚如所思》的产生背景及内容进行了介绍 ,并详细分析了它对情报学应用技术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巨大贡献和意义。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 学科发展/《诚如所思》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谢欢
李小缘是中国现代图书馆学教育事业的先驱。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海外英文档案对李小缘图书馆学教育实践与思想进行阐述。李小缘一生的图书馆学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25年留美归国至1929年3月转任东北大学图书馆馆长;第二个时期是1952年担任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以后。在这两个时期内,他积极参与各种短期培训班的授课并编写讲义,最重要的贡献是1927年创办金陵大学图书馆学系并担任系主任。李小缘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图书馆学教育是图书馆事业的基础;建立多层次的图书馆学教育体系;图书馆学教育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昌俊
当前,我国的图书馆精神既拖着感性的尾巴,又烙着知性的印迹,知性没有跨越"对立"的能力,要使图书馆精神由知性对立过渡到理性统一,就必须依赖"中介"。这"中介"就是图书馆软实力。然而,我国图书馆学界至今没有明确图书馆软实力这一概念的定义和内涵。因此,就什么是图书馆软实力,文章作了逻辑自治性的哲学陈述。
关键词:
图书馆软实力 图书馆精神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昌俊
本文以图书馆精神的核心概念"爱"和"精神"为逻辑起点,论述了图书馆精神的整体性。认为图书馆精神的整体性是图书馆精神的第一大特性。图书馆精神因其整体性才拥有了能够动员、配置和统一使用包括图书馆员在内的一切现实存在物的软实力。还认为远离了图书馆精神的图书馆是滋养对立性的图书馆。
关键词:
图书馆精神 整体性 对立性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余昌俊
本文认为图书馆精神的整体性是由感觉的爱、知性的爱和理性的爱这三大环节有机构成的,理性的爱虽然要在图书馆时间较晚的时候才会出现,但它完全应该甚至必须逻辑在先地作为第一性的东西去诱导或指导图书馆精神的建设和发展,本文还对"四爱"精神的内涵简要地进行了阐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论刘国钧先生早期的图书馆学思想
高举图书馆学应用研究的旗帜——纪念《图书馆建设》创刊30周年
书田垦荒;薪火传承——纪念洪范五先生诞辰120周年暨图书馆学思想与实践论坛
汪长炳先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杰出贡献——纪念著名图书馆学家、教育家汪长炳先生诞辰100周年
中央苏区的图书馆建设与经验——纪念瑞金中央图书馆创办60周年
马克思论个人的全面发展——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艰难重建——纪念《图书馆学基础》出版20周年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社会关系分析基础及其当代意义——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
图书馆学理论和实践交流的园地——纪念《图书馆杂志》创刊35周年
毛坤先生、刘国钧先生图书馆学学术思想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