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05)
2023(15478)
2022(13325)
2021(12454)
2020(10078)
2019(23161)
2018(23216)
2017(43718)
2016(23696)
2015(26637)
2014(26736)
2013(26425)
2012(24674)
2011(22371)
2010(22487)
2009(20470)
2008(19706)
2007(17420)
2006(15492)
2005(13528)
作者
(68804)
(57099)
(56471)
(53602)
(36278)
(27463)
(25784)
(22393)
(21821)
(20467)
(19574)
(19198)
(18244)
(18034)
(17529)
(17240)
(16978)
(16674)
(16268)
(16057)
(14115)
(14082)
(13721)
(13142)
(12819)
(12785)
(12644)
(12639)
(11506)
(11275)
学科
(98816)
经济(98716)
(63032)
管理(62379)
(47223)
企业(47223)
方法(37518)
(36549)
数学(32006)
数学方法(31641)
中国(29308)
地方(28478)
业经(24663)
农业(24444)
(21051)
(20453)
(17851)
(17632)
贸易(17615)
(16990)
环境(16224)
(15776)
(15753)
银行(15714)
(15494)
理论(15372)
(15368)
金融(15365)
技术(15153)
(15138)
机构
学院(332100)
大学(330464)
管理(129797)
(128817)
经济(125694)
研究(116191)
理学(111503)
理学院(110172)
管理学(108322)
管理学院(107715)
中国(87192)
科学(72773)
(72080)
(58913)
(58342)
(57234)
研究所(53025)
中心(52967)
业大(50996)
(49986)
(47625)
师范(47226)
北京(46028)
财经(45138)
农业(44842)
(42633)
(41312)
(40875)
师范大学(38116)
经济学(36713)
基金
项目(227048)
科学(177473)
研究(169482)
基金(161220)
(140045)
国家(138745)
科学基金(118520)
社会(104869)
社会科(98968)
社会科学(98945)
(90345)
基金项目(86589)
教育(76655)
自然(75958)
(75572)
自然科(74067)
自然科学(74050)
自然科学基金(72653)
编号(71453)
资助(64816)
成果(58023)
(52670)
重点(50663)
课题(49377)
(48750)
(46895)
创新(43665)
科研(42559)
项目编号(42516)
发展(42098)
期刊
(152190)
经济(152190)
研究(99971)
中国(70361)
(58214)
学报(51853)
科学(49482)
管理(46549)
教育(42160)
(40860)
农业(39791)
大学(39429)
学学(36796)
(31244)
金融(31244)
技术(29020)
业经(28404)
经济研究(22439)
财经(20454)
问题(20088)
图书(19765)
(18903)
(17386)
科技(16922)
资源(16698)
(16120)
理论(16001)
现代(15415)
技术经济(15308)
(14993)
共检索到5026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金胜  
随着崂山旅游业的兴起和青岛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崂山风景区与景中村(社区)发展不和谐的问题日益突出,不仅当地村民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环境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景区形象和整个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为此,必须从保护环境资源和保障村民利益的角度入手,统筹做好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和景中村规划整治等相关工作,最终实现景区与景中村的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郎咏梅  孙洪涛  田家怡  慕金波  
通过对历年游客流量调查,分析了崂山风景区客流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计算了景区9条步道游线,3条索道和7个人文景观区的日容量、月容量和年容量,并分析了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的利用强度,发现2004年景区各条步道游线、各条索道和各个人文景观区的日、月、年容量利用强度均为适载,但第一、第二和第三高峰日已严重超载。最后,制定了游客流量宏观调控对策及微观调控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苏欣欣  燕子  李红伟  
通过对旅游者旅游资源环境感知调查、态度分析,能了解旅游者对风景区的满意度,对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以五泉山风景区为例,结合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的方法,研究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的环境感知,结果显示:旅游者对五泉山风景区旅游环境总体环境感知一般;对五泉山风景区的自然环境呈正面、积极感知,但是对饮食服务水平、旅游从业者服务态度、文化特色、环境设施等持保留态度;旅游者对在风景区内的环保责任和行为都表现出了积极的态度;旅游者对景区的忠诚度一般;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和旅游规划方面应当更有所作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 浩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经加入到了大众旅游的新时代。景区门票价格机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借鉴游客满意度指数模型,构建门票价格的理论模型,提出相关假设,探寻门票价格的影响机理,指出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余向洋  朱国兴  沙润  胡善风  汪丽  
采用当前使用极为广泛的9种方法,利用黄山风景区24年(1987年1月—2010年12月)的月度客流数据进行2年时间尺度的预测,并采用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和希尔不等系数(TIC)等4个预测性能指标对预测模型进行比较优化,发挥旅游客流预报对于景区管理者的决策支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ARIMA方法在预测性能4个指标中有3个最优,LS-SVM方法的MAPE表现最优。而其他方法在本研究中则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素文  
本文以具有典型古镇特质的柿林村为样本,通过分析该镇旅游经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古镇(村)旅游经济开发与人文价值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古镇(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注重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协调发展,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来协调人文价值和生态旅游资源,适度开发、加强文化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耀华  李斐然  
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主要从城市型风景区的特性、产业结构和布局两方面入手,研究城市型风景区的风景区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发现,东湖风景区本地游客所占比例较大,但景中村的发展面临困境。风景区经济产业结构比较简单,景区内主要是以餐饮、住宿和旅游商品销售为主的第三产业。产业布局上,经济活动呈现出由景区内向景区外扩散的趋势,但景区与城市的联动性不强。最后总结了城市型风景区经济发展的圈层模式,并对东湖风景区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对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梅一峰  汪诚  
中国国家风景名胜区,是具有突出美学、科学与历史文化价值,以自然景观为主,融人文景观为一体,有国家典型性、代表性的特殊地域。风景名胜区的土地,不仅是风景名胜资源和环境的载体和基础,而且还与其所支撑的地上附着物一起构成极为珍贵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千姿百态、...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佳骆  胡三阳  
本文评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提出以开发旅游经济区房地产支持景区建设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爱民  叶茂  陈玥  陈智慧  
为建立绿色高效的城市型风景区交通服务体系,实现景区保护与旅游开发协调发展的目标,在界定城市型风景区特征基础上分析了交通设施供给与运行特征;以景区功能定位、自然生态发展和交通发展要求为导向,从绿色低碳、高效集约、智慧品质三方面构建了城市型风景区交通发展指标体系,并从分区保护、公共交通、停车换乘、慢行交通和组织模式五个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李鑫  杨新军  孙丕苓  
生态效率能够为旅游景区提供旅游产业发展的生态影响评估,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评依据。选取西安市华山风景区与华阴市大唐芙蓉园为研究区,运用生态足迹分析法,基于2012年"十一"黄金周调查数据对华山风景区和大唐芙蓉园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景区生态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华山风景区与大唐芙蓉园的生态效率分别为1.321 0和0.461 0,即山岳生态景观型景区的生态效率高于人文主题公园型景区的生态效率;(2)从两景区的产出价值来看,华山风景区经济与生态价值高于大唐芙蓉园,华山社会价值低于大唐芙蓉园;(3)从社会-生态投入角度可看出,华山风景区经济、社会及生态投入均高于大唐芙蓉园...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家琴  杨效忠  冯立新  王荣荣  
山岳型景区文化内涵的挖掘是提升景区质量的重要途径,但景区提供的文化旅游产品容易偏离旅游者的需求。文章以天柱山风景区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两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供需双方对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偏好的差异,同时借助IPA模型帮助旅游经营管理者制定了景区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方向。结果表明:(1)供需双方对天柱山风景区的整体印象差异不显著;而对文化印象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旅游经营管理者对天柱山风景区文化印象较好,而旅游者对其印象较为一般;从文化资源要素上来看,供需双方对绝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显著差异,且旅游经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开发建设中的沈阳辉山风景区沈阳辉山风景区位于沈阳市东北部沈、抚、铁三市交界处,1991年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辉山风景区自然风光独特,风景资源丰富,"三山"(辉山、棋盘山、大洋山)对峙,各显峥嵘,形成逶迤起伏70余公里的丘陵山地,造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