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7)
2023(7877)
2022(6412)
2021(5771)
2020(4967)
2019(11142)
2018(11037)
2017(21667)
2016(11289)
2015(12133)
2014(11839)
2013(11958)
2012(10597)
2011(8975)
2010(9207)
2009(9027)
2008(9382)
2007(8761)
2006(7708)
2005(7137)
作者
(29857)
(25107)
(25032)
(23184)
(16049)
(11639)
(11096)
(9430)
(9312)
(9004)
(8387)
(8314)
(8243)
(7741)
(7693)
(7512)
(7359)
(7252)
(7141)
(7028)
(6073)
(6015)
(6010)
(5781)
(5646)
(5592)
(5512)
(5340)
(4964)
(4733)
学科
(80208)
(77156)
企业(77156)
管理(59774)
(53124)
经济(53055)
(26181)
方法(24546)
业经(24369)
(22844)
财务(22841)
财务管理(22826)
企业财务(21852)
技术(18616)
(18169)
数学(16983)
数学方法(16941)
农业(14074)
技术管理(13411)
(12567)
(12374)
(12084)
经营(11356)
企业经济(11193)
中国(11061)
(10888)
(10881)
理论(10874)
体制(10026)
决策(8977)
机构
学院(165109)
大学(158045)
管理(75800)
(74881)
经济(73821)
理学(65418)
理学院(64974)
管理学(64567)
管理学院(64242)
研究(42817)
中国(38238)
(37000)
(31278)
财经(29245)
(26573)
(25665)
商学(23980)
商学院(23801)
(22857)
科学(22338)
经济学(21651)
财经大学(21489)
经济管理(20579)
业大(20284)
中心(20151)
(19890)
(19830)
经济学院(19660)
北京(19214)
农业(17748)
基金
项目(102630)
科学(84818)
研究(78654)
基金(77167)
(64369)
国家(63734)
科学基金(58956)
社会(53680)
社会科(51191)
社会科学(51183)
(42023)
基金项目(41781)
自然(37246)
自然科(36528)
自然科学(36523)
自然科学基金(36035)
教育(34537)
(32437)
(30679)
编号(29974)
资助(29685)
(29451)
创新(26276)
(23197)
成果(22515)
(22456)
(22252)
国家社会(22045)
重点(21992)
人文(21600)
期刊
(86837)
经济(86837)
研究(47787)
管理(36343)
(35509)
中国(29825)
(22059)
科学(18895)
业经(17101)
技术(16648)
(16321)
金融(16321)
学报(15667)
财经(15611)
农业(15307)
大学(13741)
(13448)
学学(13369)
经济研究(13117)
财会(12622)
技术经济(12169)
(11364)
问题(10894)
会计(10597)
教育(10157)
现代(9907)
商业(9460)
科技(9432)
经济管理(8929)
世界(8674)
共检索到247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见丽  
本文以2010年12月31日前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的153家公司为研究样本,重点考察风险投资介入与风险投资声誉对创业板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风投背景公司的短期成长性显著高于无风投背景公司,而两类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无显著差异,表明风投的介入,主要促进了创业板公司的短期成长性;(2)风投参与度的高低,对创业板公司的短期成长性和长期成长性均不构成显著影响,提高风投的参与度,并不能提升创业板公司的成长性;(3)高声誉风投支持公司的短期成长性显著高于低声誉风投支持公司,而两类公司的长期成长性无显著差异,表明风投声誉只对创业板公司的短期成长性起到促进作用。本文的结果表明,我国风险投资片面重视创业板...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蒙  李秉祥  
以2009~2015年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后控制权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倒U型关系,当风险投资持股超过33.72%时,持股比例的增加将会阻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的假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蒙  李秉祥  
以20092015年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风险投资参与后控制权结构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风险投资在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倒U型关系,当风险投资持股超过33.72%时,持股比例的增加将会阻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显著负相关,风险投资在董事会成员中所占比例与企业成长性呈正相关的假设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帷韬  
IPO抑价现象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中国创业板市场的IPO抑价率明显偏高,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高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IPO抑价是一种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行为,风险投资的介入不但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的"信息优势"减小发行人与承销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还可以通过"认证作用"减小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因而可以降低公司IPO抑价率;联合风险投资是多个风险投资机构的集体行为,可以产生"协同效应",强化风险投资带来的"信息优势"和"认证作用",能够更有效地降低公司IPO抑价率;但如果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投资机构持股份额的差异过大,会弱化"跟随者"的积极作用,甚至产生"搭便车"行为,进而可能会减弱联合风险投资介入对IPO抑价率的抑制效应。以2009—2019年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风险投资介入能显著降低公司IPO抑价率,联合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比单独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IPO抑价率更低,联合风险投资中各投资机构持股比例差异的减小有利于公司IPO抑价率的降低;并且,联合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比单独风险投资介入的公司有更高的治理水平和资产回报率,因而能更有效地降低公司IPO抑价率。应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力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和避免承销商和风险投资机构的逆向选择行为;创业企业应尽可能选择联合风投形式进行IPO,并理性选择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风险投资机构,同时也要努力提升自身管理水平、信誉水平和市场资源配置能力,进而有效降低IPO抑价率,促进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钱燕  
本文以我国2009-2011年在创业板首次公开上市的281家公司为样本,研究风险投资的介入是否对创业企业的高管薪酬产生影响。结果发现:与无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相比,有风险投资参与的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较高;不同特征的风险投资公司对创业企业高管薪酬有着不同的影响,持股时间长、持股比例高、非国有背景与单一投资的风险投资支持的创业企业,其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高。这表明,风险投资的介入缓解了委托代理问题,提高了公司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改善了我国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鹏  黄倩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是创业板市场发展的关键问题,目前涉及如何测量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研究在国内较少,因此,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旨在回答如何正确理解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上市后是否存在"业绩变脸"、哪些因素会影响它的成长性等问题,这对于促进创业板健康成长,帮助投资者理性地分析和投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企业"成长性"的内涵进行了完整界定,然后抽取174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得出创新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文君  
本文以我国创业板市场自成立到2014年年底的406家上市企业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选取相关指标构建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样本企业的成长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评价结果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淼  
本文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确认、评价和成长性信息披露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燕鸣  张俊青  
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普遍出现的成长性下降的问题,给创业板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针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成长性下降的现象,从统计上严格检验了净利润增长率的变化,然后对净利润增长率进行分解并检验其财务驱动因素的变化,运用PEG估值法分析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后净利润增长率显著下降;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显著下降;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显著高于中小企业板,存在一定的泡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洪智  
自创业板市场设立以来,创业板公司价值评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对普遍具有高成长性估值特征的创业板公司合理估值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焦点。本文使用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利用总资产增长率和无形资产增长率代表公司成长性,基于Feltham-OhlsOn模型实证检验了公司成长性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总资产增长率和无形资产增长率与公司股价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成长性是公司价值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红梅  邓瑶  
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体现了公司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上市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评价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本文主要以分布于信息技术业的28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资料,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成长性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利益相关者进行良好的高成长性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官金华  常有新  
创业板的建立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真实的成长状况有所揭示。作者通过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从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财务指标配合非财务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状况。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丽敏  靳庆鲁  张佩佩  
文章基于实物期权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试图厘清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之前的成长性管理对后续并购活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之前会进行显著的成长性管理,而之后成长性下滑。为了托住成长性,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并购,具体表现为IPO成长性管理和IPO之后的并购次数和并购金额显著正相关,且这种关系在临近限售解禁日时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实施IPO成长性管理的公司,IPO之后的并购活动有助于托住成长性。文章检验了不同板块上市公司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的差异,考察了基于会计行为的成长性管理和基于经营活动的成长性管理之间的联动机制,丰富了有关IPO成长性操纵与公司并购的相关文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磊  
一、引言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属性不同于主板上市公司,其中最大的区别是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主要依赖技术创新和人才资源,高管离职等问题的出现很可能会使公司资源流失,对公司发展不利。那么,如何对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进行激励,对其激励是否会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严复海  王曦  
一、引言2009年10月30日正式挂牌交易的创业板,定位于促进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发展。创业板市场主要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为服务对象,上市的条件比较宽松,进入门槛比较低,只有较低的盈利要求或者根本没有盈利要求,并且对上市公司的规模要求也比较低。重点支持中小型高成长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新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