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
- 2023(20)
- 2022(20)
- 2021(11)
- 2020(14)
- 2019(39)
- 2018(32)
- 2017(78)
- 2016(25)
- 2015(32)
- 2014(33)
- 2013(31)
- 2012(35)
- 2011(24)
- 2010(31)
- 2009(33)
- 2008(26)
- 2007(33)
- 2006(28)
- 2005(23)
- 学科
- 济(128)
- 经济(128)
- 地方(102)
- 农(75)
- 农业(74)
- 业经(61)
- 农业经济(60)
- 环境(33)
- 文化(31)
- 方法(31)
- 管理(26)
- 事业(25)
- 业(24)
- 学(23)
- 旅(23)
- 文化事业(22)
- 游(22)
- 旅游(20)
- 城市(18)
- 资源(18)
- 划(17)
- 数学(17)
- 数学方法(17)
- 生态(17)
- 环境规划(16)
- 理论(16)
- 规划(16)
- 方城(15)
- 经济理论(14)
- 分配(13)
- 机构
- 学院(570)
- 大学(489)
- 州(299)
- 旅(280)
- 游(280)
- 旅游(279)
- 管理(193)
- 研究(166)
- 科学(163)
- 理学(161)
- 理学院(159)
- 范(158)
- 师范(157)
- 管理学(152)
- 管理学院(151)
- 师范大学(128)
- 江(119)
- 系(108)
- 中国(106)
- 济(105)
- 经济(99)
- 地理(98)
- 环境(85)
- 旅游学(84)
- 游学(84)
- 贵州(80)
- 浙(74)
- 浙江(74)
- 中心(71)
- 资源(70)
共检索到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走进柳州,总有许多意外,许多惊喜。在全国中等工业城市中,柳州的山水更美;在全国山水秀美的中等城市中,柳州的经济实力更强。柳州又名"龙城",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市辖六县四区,总人口达360多万,聚居着壮、侗、苗、瑶等少数民族。地处广西中部的柳州毗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共同构成享誉世界的桂柳旅游圈。2000年,柳州被评为中国优秀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柳州概览柳州又称龙城,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中国南方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从建城至今已有两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柳州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俊 罗运贵
柳州市的经济发展不应当仅仅局限于工业这一块,而应把视野放得更宽,把发展旅游业与经济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潘宝明
近代旅游业诞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带动了旅游活动形式和内涵的变化,由过去的度假、消遣、疗养、休息等单纯的游山玩水而逐渐向知识度假型方向发展,通过旅游活动达到领略异国、异地文化和文明,扩大阅历,增长知识,获取信息的目的。文化旅游应运而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爱莲 温宇
文章以城市旅游发展为分析的切入点,对柳州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与特征研究后认为,旅游业是实现柳州城市转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城市旅游发展过程中,柳州提出了有为政府、活力市场的理念,坚持工业发展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公益性与市场性相结合,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后期每一阶段都有创新,为其他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参考。同时,柳州旅游业发展中的主要障碍也需要给予重点关注。
关键词:
城市旅游 发展模式 柳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龙 苏原
新时期国家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方法、理念、视角不断拓展、创新。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化名城,落实新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要求,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名城体检评估制度建立。结合柳州名城保护规划实践,针对当前名城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探索新时期名城保护规划方法和路径,分别从凝聚共识,建立基于历史文化价值的再认知的遗产名录;整体保护,构建基于大山水环境多层次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网络;融入城市,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三个方面阐述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相关研究和思考。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兰
从城市文化印象出发,论述了地方文献与荆州城市空间布局的形成和发展、荆州城市环境美的创造、荆州风景园林景观设计和楚乡风情开发的关系及作用。
关键词:
地方文献 旅游建设 历史文化名城 荆州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孔旭红 蒋长春
文章从资源、经济发展程度、旅游业发展状况等方面对我国3个历史文化名城保定、泉州、乐山的旅游业发展进行了对比研究,揭示出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要注意名城形象的创新和区域合作等发展观念的改变。
关键词:
旅游 历史文化名城 保定 泉州 乐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瑾 程道品
以广西柳州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森林生态旅游主要细分市场——城市居民在森林生态旅游意向及行为倾向方面展开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城市居民逐步脱离大众旅游者范畴,具备一般或严格生态旅游者的某些特质并逐渐发展为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相关交叉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特征城市居民在生态旅游相关意向及行为倾向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汪凤丹 贺剑武
在国家大力倡导文旅融合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前景逐渐广阔。当前国内较少见基于定量分析的非遗旅游开发研究,更没有学者将Markov链应用于其中。本文选取非遗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为案例,对非遗产品柳州螺蛳粉的月销量进行Markov分析,以此说明非遗柳州螺蛳粉手工制作技艺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可行性,为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Markov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志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志扬
去那些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迥异的民族地区旅游,体验别样的民族风情和自然景观,亲身参与、感受和体验异文化风情,成为现代都市人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过去那些偏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益军
“畲乡风情旅游区”是指依托畲族文化和畲乡生态而创建的旅游区。建立畲乡风情旅游区是实现畲乡风情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对景宁创建“畲乡风情旅游区”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构建畲乡风情旅游区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模式与定位;二是保护与开发;三是投资与管理。
关键词:
畲乡风情 可持续 景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郑向敏
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郑向敏福建泉州华侨大学旅游系民俗风情是我国一项独特的旅游资源。旅游的开发、发展在给旅游地带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促进和繁荣的同时,也给旅游地的风情民俗等人文资源带来诸多方面的消极影响和负效应。正确认识旅游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石培基 程华 樊妍芳
对甘肃省黄河周边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进行深入分析,认为众多旅游景区以城镇为依托,沿黄河集聚分布,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带状区域。在此基础上从市场竞争力、资源竞争力、区位竞争力和环境支撑力4个方面入手,建立了旅游带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层析分析法辅以德尔菲法对甘肃黄河旅游带竞争力与黄河上游各省黄河旅游带的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提升甘肃黄河风情旅游带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黄河风情旅游带 竞争力 甘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