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3)
2023(13242)
2022(11484)
2021(10688)
2020(8800)
2019(20344)
2018(20308)
2017(38320)
2016(21200)
2015(23809)
2014(23865)
2013(23796)
2012(22118)
2011(19999)
2010(20037)
2009(18154)
2008(17541)
2007(15430)
2006(13700)
2005(12175)
作者
(64137)
(53080)
(52812)
(49841)
(33723)
(25538)
(23847)
(20969)
(20273)
(19014)
(18110)
(17867)
(16963)
(16903)
(16407)
(16293)
(15970)
(15730)
(15143)
(15100)
(13437)
(13153)
(12762)
(11957)
(11955)
(11909)
(11902)
(11719)
(10803)
(10543)
学科
(87000)
经济(86912)
管理(56676)
(55420)
(44850)
企业(44850)
方法(35082)
数学(29540)
数学方法(29219)
中国(25890)
地方(24092)
(24000)
(21028)
业经(20665)
(18543)
农业(16430)
(15514)
贸易(15497)
(14950)
环境(14585)
(14573)
(14543)
理论(14087)
技术(14069)
(13859)
银行(13809)
(13351)
金融(13350)
(13286)
(13132)
机构
学院(299227)
大学(299126)
管理(115924)
(113891)
经济(111248)
研究(106664)
理学(99681)
理学院(98460)
管理学(96702)
管理学院(96186)
中国(78277)
科学(69911)
(65922)
(55529)
(55255)
(50877)
研究所(50801)
业大(48472)
中心(47105)
(44558)
农业(43326)
北京(42257)
(41517)
师范(41081)
财经(40200)
(38782)
(36689)
(36488)
技术(33730)
师范大学(33119)
基金
项目(206003)
科学(160546)
研究(148639)
基金(146812)
(129572)
国家(128448)
科学基金(108790)
社会(90052)
社会科(85176)
社会科学(85156)
(82335)
基金项目(78634)
自然(72489)
自然科(70730)
自然科学(70715)
(69799)
自然科学基金(69402)
教育(67315)
编号(60966)
资助(59830)
成果(49587)
(48193)
重点(46777)
(43716)
课题(43033)
(42838)
创新(39932)
科研(39548)
计划(38820)
发展(37642)
期刊
(130860)
经济(130860)
研究(89057)
中国(61654)
学报(52742)
(51488)
科学(47642)
管理(43501)
大学(38564)
教育(36669)
(36647)
学学(36254)
农业(36066)
(26144)
金融(26144)
技术(25927)
业经(23010)
经济研究(20155)
(18947)
财经(18671)
图书(17463)
问题(16969)
科技(16210)
(15838)
理论(14725)
技术经济(14226)
(14148)
资源(13973)
业大(13818)
现代(13720)
共检索到447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华  赵燮京  庞良玉  刘定辉  
引入土壤表面阻力概念来说明土壤水分蒸发过程, 提出了实验室测定其大小的整套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 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影响蒸发的主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表面阻力总趋势是随蒸发时间的延长和累积蒸发量的增加而增大, 但这种关系有可能被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改变所打破,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是决定土壤表面阻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还对土壤表面阻力与蒸发时间的关系、与蒸发时间及土壤蒸发面和大气间水汽压差的关系进行了模拟, 结果后一种比前一种模拟更符合实际。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文举  豆品鑫  马孝义  马宏  郁文  
覆砂条件下,保水剂具有更明显的抑制蒸发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的作用。本文采用室外蒸发桶模拟实验,研究了在覆砂与不覆砂条件下,三种浓度保水剂对砂壤土水分蒸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覆砂条件下,浓度为0.1%、0.2%、0.5%保水剂的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5.70%、20.20%、25.65%,说明加入保水剂后可明显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浓度越大抑制蒸发效果越明显;在覆砂条件下,未加保水剂的土壤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减少了87.08%,当分别加入保水剂浓度为0.1%、0.2%和0.5%时,土壤水分累积蒸发量较裸土分别减少了90.47%、96.20%、96.32%,在覆砂条件下,保水剂浓度由0.2%增加到0.5...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媛媛  闫文德  阳柏苏  项文化  赵亮生  
为了研究土壤水分蒸发规律,做好蓄水保墒,减少水分的非生产消耗,需要了解水分运动规律。本实验利用2012年湖南会同定位观测站第Ⅱ集水区实测数据,研究杉木人工林地土壤水分蒸发日变化、月变化、及不同坡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观测日最大分时蒸发量发生在9:00~11:00时段,月均蒸发量在6月中旬左右达到最大峰值;春季3~5月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变化程度较小,而夏季6~7月期间土壤含水量的平均变化程度较大;不同坡位因土壤层厚度、空气流动程度及林下植被凋落物的种类和混合比例不同,其土壤水分蒸发量呈现明显差异。结合这些特点,试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为后期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何华  
 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对3种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地下水埋深土壤中的水分分布和潜水蒸发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溉制度和地下水埋深对潜水蒸发影响较大。在同一水位下,总灌水量相同,灌水频率不同时,随灌水频率增加,潜水蒸发量显著减少;在同一水位下,低灌水频率土壤随次灌水量增加潜水蒸发减少,且水位越深,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大,水位越浅,潜水蒸发量减少越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进鑫  黄宝龙  罗伟祥  
 采用旱棚人工控水、蒸发桶称重法,对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4种地面覆盖材料在50%覆盖度下的土壤水分蒸发性能及保墒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透水或不透水覆盖材料均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其中蒸发抑制作用最强的为地膜,其次为渗水膜,塑料泡膜作用最小;在为期5个月的试验期间,地膜、渗水膜、干草、塑料泡膜覆盖可减少土壤蒸发量分别为23.04,10.89,10.03和5.68mm。试验还发现,覆盖材料对土壤蒸发的抑制能力与土壤干旱过程密切相关,低含水率持续干旱阶段土壤蒸发速率随蒸发历时延长而减小;高含水率干湿交替及持续干旱阶段则相反。局部覆盖能显著提高覆盖区与相邻非覆盖区的平均土壤含水率,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程  张国云  孙平阳  张一平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下的土壤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并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秸秆覆盖量与土壤水分蒸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累计蒸发量W与时间t的关系为W=a·tb,当初始含水量较高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十分明显,而且秸秆覆盖量越多,保水效果越好;当初始含水量较低时,秸秆覆盖的保水效果更加显著,但其保水效果与秸秆覆盖量的多少关系不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冯瑞云  张志军  孟晋建  南建福  
通过室内花盆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小麦粉碎秸秆、MP3005保水剂、扩蓄肥3种水分抑蒸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分抑蒸剂都能达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且抑蒸效果随用量不同而异。抑蒸效益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抑蒸量为8000.4 kg/hm2,MP3005保水剂在抑蒸量为1600.08 kg/hm2,扩蓄肥在抑蒸量为4000.2 kg/hm2时抑蒸效益最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武海霞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张兴昌  杨素勤  
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对农田化学物质输出过程和地表水质有很大影响。以黄土区缓坡耕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地下供水和前期降雨措施改变坡面近地表土壤水分条件,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研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壤溶质(NO3-、PO43-、K+和B 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地下供水对土壤溶质迁移影响最大,水土流失量和溶质地表流失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前期降雨处理地表径流量和泥沙量大于对照处理,而径流和泥沙溶质平均浓度相对较低。NO3-和B r-坡面迁移的主要载体是地表径流,PO43-主要随侵蚀泥沙迁移,K+两者兼有。地下供水坡地出现明显的土壤侵蚀后,地表径流中PO43-和K+的浓度急剧增加。土壤初始含水量较高的地下供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斌瑞  高宗杰  赵琳  李正南  
在黄土丘陵区有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刺槐、白榆林内,分别应用自制小型蒸发计和常规的原状土柱田间法测量土壤蒸发量.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小型蒸发计所测蒸发量与土壤实际蒸发量(田间法)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其相关方程为E田=0.003 4+0.0332E小,相关系数0.9076.小型蒸发计具有轻便、观测简易、精确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林地土壤蒸发研究中.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孔祥旋  孙克刚  杨占平  王恒宇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 ,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 ,将黄泛平原粗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 :速变层 (0~ 4 0cm) ,活跃层 (4 0~ 10 0cm)和稳定层 (10 0cm以下 ) ;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 :强烈腾发期、补充下淋期、缓慢消耗期和相对稳定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鹏程  张一平  
在封闭条件下 ,利用干燥剂不断吸收土壤水分 ,研究氨挥发与土壤水分散失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有干燥剂时 ,氨累积挥发量 (Y)与时间 (t)关系符合 Elovich动力学方程 ,与土壤水分散失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含水量进行比较 ,散失 1g水分所引发的平均氨挥发量在土壤水分含量为 80 g/ kg时最高 (0 .0 6 0 6 m g/ g) ,水分散失引发氨挥发的极值时间出现在试验第 5天。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姜勃  田静  苏红波  
论文基于CLM 4.5模拟1980—2009年月尺度中亚陆表蒸散发和土壤水分,并和GLDAS、GLEAM数据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LM 4.5模拟的蒸散和土壤水分区域平均值和其他产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CLM 4.5模拟的陆表蒸散结果分析可知:全年蒸散大部分集中于春夏2季,在5月达到一年的最大值,夏季中亚的蒸散高值区集中在哈萨克斯坦北部和东北部、东南部的山地区,对应主要的农田区和林地区,植被蒸腾占主导因素;春季东南部天山山脉和帕米尔高原是蒸散高值区,主要因为该地区春季降水量较大,且积雪开始融化,水量充足,地表蒸散发充分;蒸散低值区主要在西南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地表覆盖以荒漠为主,植被覆盖较少,降水也较少,导致地面蒸散量较低。模拟的表层土壤水分结果表明:冬季陆面蒸散低,降水大多储存在表层土壤内或者以积雪的形式覆盖在地面上,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下渗到土壤中,土壤水分持续增加,4月份达到峰值;夏季蒸散增加,降水减少,土壤水分持续下降,9月份达到最低值;进入秋冬季后蒸散降低,土壤水分呈上升趋势。中亚土壤水分高值区集中在北部和东北部的林地、农田区,以及天山山脉和下游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区,西南部的荒漠区依然是低值区。一年中,夏季降水较少,由于地面蒸发的作用,土壤水分持续较少,蒸散也随之降低。三者之间相关性很高;冬季降水和土壤之间的相关性较高,尤其是裸地区;在植被覆盖较大的情况下,春季降水和蒸散相关性较高,土壤水分和降水、蒸散之间相关性较低,会出现负相关情况。CLM 4.5模拟的结果为进一步中亚地区的水问题研究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