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08)
2023(6755)
2022(5695)
2021(5239)
2020(4410)
2019(9880)
2018(9797)
2017(18663)
2016(10385)
2015(11613)
2014(11506)
2013(11330)
2012(10667)
2011(9661)
2010(9954)
2009(9442)
2008(9644)
2007(8829)
2006(8105)
2005(7542)
作者
(30062)
(25497)
(25447)
(24091)
(16102)
(12008)
(11470)
(9730)
(9724)
(9273)
(8947)
(8658)
(8420)
(8262)
(8194)
(7775)
(7529)
(7460)
(7450)
(7398)
(6628)
(6282)
(6179)
(6020)
(5724)
(5713)
(5713)
(5689)
(5168)
(5046)
学科
(39338)
经济(39251)
管理(33568)
(33521)
(25287)
企业(25287)
(15550)
(15284)
方法(14686)
(13553)
数学(12244)
数学方法(12071)
中国(12008)
农业(10794)
(10345)
业经(9923)
(8516)
体制(8039)
(7736)
贸易(7733)
(7573)
(7565)
银行(7536)
(7534)
制度(7529)
(7497)
财务(7477)
财务管理(7457)
(7291)
金融(7287)
机构
大学(156283)
学院(153266)
(65172)
经济(63719)
管理(57073)
研究(54115)
理学(48726)
理学院(48128)
管理学(47293)
管理学院(46985)
中国(40397)
(33618)
(32534)
科学(30837)
(27514)
(26224)
财经(25956)
(24870)
研究所(24656)
中心(24045)
(23546)
业大(21501)
经济学(21081)
北京(20300)
(20262)
农业(20074)
师范(20058)
财经大学(19280)
(19175)
经济学院(18848)
基金
项目(100082)
科学(79907)
基金(74599)
研究(74230)
(64673)
国家(64173)
科学基金(55003)
社会(49299)
社会科(46630)
社会科学(46616)
基金项目(38959)
(37691)
教育(34380)
自然(34320)
自然科(33534)
自然科学(33523)
自然科学基金(32948)
(32249)
资助(30184)
编号(29298)
成果(25616)
(24654)
(23531)
重点(22583)
国家社会(21020)
(20727)
(20693)
课题(20645)
教育部(20589)
人文(19649)
期刊
(78733)
经济(78733)
研究(47238)
中国(36887)
(26854)
(25877)
学报(24007)
科学(22863)
管理(22152)
大学(19047)
学学(17965)
农业(16953)
教育(15908)
(14710)
金融(14710)
财经(13632)
业经(11848)
(11752)
技术(11567)
经济研究(11397)
问题(10265)
(8441)
(8252)
世界(8156)
(8040)
国际(7902)
现代(6753)
技术经济(6694)
理论(6645)
科技(6569)
共检索到239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徐文晴   李咪咪   刘为潍  
假日和休闲对移民劳工而言意味着逃离和暂缓,对其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关注跨国移民劳工与假日休闲体验相结合而带来的对集体疗愈、微观互动等研究问题的新认识,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外籍家庭佣工为研究对象,结合微观社会学视角与符号疗愈理论,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明晰跨国移民劳工群体休闲体验中的疗愈机制。研究发现:1)移民劳工通过对休闲情境下“第三空间”的组织和构筑展现其主体和领地意识,重建对日常生活的掌控权和决定权,提升心理幸福感;2)围绕宗族网络和地缘关系展开的假日休闲活动是跨国移民劳工宣泄个人情绪、调节人际情感的平台,也是其开展休闲活动的核心;3)移民劳工的假日休闲活动是一系列仪式情境和自然情境的集合,围绕各象征符号,个体疗愈通过集体情境的整合与转化,以自我宣泄和人际调节的形式而实现。研究从微观层面的集体互动出发,将休闲环境作为惯常环境之外的微观社会空间,为理解休闲与疗愈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实现全社会的共同美好生活提供了现实指导。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毕健康  陈勇  
工业化与国内劳工移民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埃及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拉动了农村劳工向城市大规模移民。劳工移民在实现部门和地域转移的同时,推动了埃及工业化进程。纳赛尔时期是埃及国内劳工移民的黄金时期,劳工移民数量迅速增长、收入普遍提高、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埃及劳工移民的绝对数量增长极其缓慢,国内劳工移民率下降;劳工移民陷入职业地位和财产收入难以提升的困境,向上的社会流动也不断受阻。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萨达特和穆巴拉克时期埃及工业化停滞不前和过度城市化,劳工移民教育水平的低下亦是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姜辽  李甜甜  
本文以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为基础,探讨旅游劳工移民在周庄的存在原因、存在方式、存在意义及其转化。研究发现,地理空间邻近性、就业机遇和宏观经济背景是重要的存在前提,文化传统、亲人关系、乡缘关系是又一个存在原因。除了老板在场雇佣关系和老板缺场的雇佣关系之外,师徒雇佣关系、亲情雇佣关系、乡缘雇佣或合作关系、组织关系共同建构了旅游劳工移民在周庄的存在方式。商业价值是旅游劳工移民存在的最初意义,随着居住时间的渐长,部分旅游劳工移民已与周庄其他存在者建立了密切的朋友关系,更有一批人开始了深层次亲情制造和家的建构实践,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舒媛  白凯  
"地方"与"流动性"理论是近年来文化地理与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命题,但以往该领域研究相对忽视了旅游劳工移民这一重要对象群体。为此,该研究在建构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概念模型基础上,以典型城市民族旅游社区西安回坊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回坊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由宗教依恋、物质依恋、社交依恋3个维度构成;(2)劳工移民对正面情感的感知较少,只表现出高兴、快乐、愉快一类的基本积极情绪,而对负面情感的感知较为全面,包括愤怒、耻辱、忧虑、嫉妒、内疚、悲哀;(3)宗教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最大,物质依恋的影响次之,社交依恋的影响最小;(4)回坊旅游劳工移民的生活状态并不理想,劳工移民在回坊的总体融入程度较低,目前仅满足了其基本的宗教信仰需求和物质生活需求,而更深层次的社交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该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同时为深入理解少数民族移民问题及社区管理提供基本科学参照,助力城市民族旅游社区有序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舒媛  白凯  
地方与"流动性"理论是近年来文化地理与旅游管理研究的热点命题,但以往该领域研究相对忽视了旅游劳工移民这一重要对象群体。为此,该研究在建构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对主观幸福感影响的概念模型基础上,以典型城市民族旅游社区西安回坊为例,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分析,获得以下结论:(1)回坊旅游劳工移民地方依恋由宗教依恋、物质依恋、社交依恋3个维度构成;(2)劳工移民对正面情感的感知较少,只表现出高兴、快乐、愉快一类的基本积极情绪,而对负面情感的感知较为全面,包括愤怒、耻辱、忧虑、嫉妒、内疚、悲哀;(3)宗教依恋对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德学  范兆斌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近年来颇存争议。本文以专业分工理论为基础,围绕人力资本积累,讨论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移出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显示,不管是传统文献所强调的短期的"人才流失",还是新近研究所提出的长期的"人才收益",其经济影响都要视人力资本结构的变化而定。只有当移民有利于专才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增加,从而促进社会分工程度提高时,才会从根本上推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最终实现人均收入向发达国家收敛。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悦   刘云刚  
改革开放以来,来华跨国移民日益增多,不断重构着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形成不同文化不断融合的多元社区。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跨国移民的政策变化及其演变过程的概述,针对来源国移民特征、族裔经济、移民聚居区、移民融入与跨文化交流、移民治理等维度梳理在华跨国移民研究的进展与特征,探讨新兴移民现象带来的在华跨国移民研究的新问题与新方向,提出在华跨国移民研究的新框架与中国路径的可能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范兆斌  刘德学  
本文在"新人才流失经济学"的框架下,以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结构及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显示,由于较低的知识存量和较高的协调成本,在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的移民来源国,熟练劳动力通常更倾向于选择通才教育,从而独立进行创新活动。相反,在技术较为先进的移民目标国,熟练劳动力则更倾向于选择专才教育,从而以分工合作的方式从事创新活动。受国内外协调成本差异的影响,跨国移民会激励移民来源国的劳动力更多的选择专才教育,从而改变移民来源国人力资本的结构并影响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兆斌  刘德学  
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效应近年来被许多文献所强调,不过这些文献都忽略了这种激励效应对于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本文通过区分人力资本的类型,构建了一个基于技术进步、知识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分析了熟练劳动力跨国移民对于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显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需要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力资本,跨国移民的经济影响取决于移出国所处的阶段。在技术模仿阶段,跨国移民的激励效应会扭曲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结构,从而延缓经济增长。只有到了技术创新阶段,这种激励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才会消失。另外,目标国对熟练劳动力的移民"门槛"政策,会加重移出国人力资本积累的扭曲...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龙登高  李玥晨  
本文考察了三种移民群体及其融资网络:19世纪契约华工、17世纪-18世纪欧洲到美利坚的契约白奴、20世纪晚期的福州沿海无证移民。三者相互印证,从特殊的移民现象形成一般性的认识。历史考察与比较研究发现:跨越国界,移民通常经历身份的转换,往往意味着人力资本的边际价值提升。跨洋迁移成本与风险很高,但由于能够催生出特定群体的跨国融资网络创新,促成跨国移民及其人力资本的未来收益变现,因而利益相关方都能从中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这些发现澄清了以往有关契约华工、无证移民的认识误区,揭示了跨国的民间融资体系的形成及其特征,解释了围绕特殊跨国移民所形成的信贷信用机制与跨国融资网络,也论证了人力资本的跨国实现路径,从而具有其理论贡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施宏伟  
以休闲活动为主体的假日经济直接受个人休闲决策过程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莫过于休闲时间影子价格的确定。考虑到中国具体国情,对固定工作时间的休闲决策、动态的时间效用及休闲时间的直接成本都应予以高度重视,进而达到优化假日经济环境、引导休闲消费之功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James F.Petrick  邹穗雯  
过去的研究一致表明旅游业可以增加旅游目的地的经济效益(Frechtling,2006),并对旅游目的地文化起加强作用。此外,旅游对旅游者本身也有益处:旅游可以帮助旅游者消除日常生活的疲劳、学习游览地的历史文化和增强与旅伴的关系。而且,旅游可以让员工回归岗位后更加高效,甚至让人变得更加健康。令人遗憾的是,学者们对旅游的个人益处关注不足(Sirgy,2010)。如果人们了解他们从旅游中的获益,他们很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煦扬  严耕  
遵从西方传统休闲哲学的劳动-休闲二分模式,鲍德里亚将休闲界定为劳动以外的自由时间。在此基础上,他从消费社会的时间稀缺性出发,澄清了商品逻辑对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的同等支配,从而得出了休闲时间在事实上并不自由的结论,并由此陷入了对现代休闲的绝望之中。隐藏在这种悲观态度背后的是鲍德里亚对休闲和与之相对的劳动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曲解。若要避免鲍德里亚式的休闲悲剧,则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正确认识劳动、休闲及其统一关系,更需要在实践中促成劳动与休闲的相互作用,实现二者的融合统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