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5)
- 2023(16421)
- 2022(13949)
- 2021(12982)
- 2020(10673)
- 2019(24343)
- 2018(24049)
- 2017(46362)
- 2016(25412)
- 2015(28695)
- 2014(28490)
- 2013(27823)
- 2012(25974)
- 2011(23404)
- 2010(23896)
- 2009(22581)
- 2008(22478)
- 2007(20792)
- 2006(18380)
- 2005(16589)
- 学科
- 济(97849)
- 经济(97701)
- 管理(76275)
- 业(73831)
- 企(59981)
- 企业(59981)
- 方法(39280)
- 农(37713)
- 数学(32535)
- 数学方法(32133)
- 财(29585)
- 中国(28640)
- 业经(26427)
- 制(25389)
- 农业(24637)
- 地方(21278)
- 学(19342)
- 贸(19198)
- 贸易(19184)
- 易(18677)
- 策(17825)
- 银(17796)
- 银行(17761)
- 理论(17549)
- 务(17256)
- 财务(17209)
- 财务管理(17163)
- 行(16984)
- 体(16662)
- 融(16341)
- 机构
- 学院(361022)
- 大学(356876)
- 济(146405)
- 经济(142961)
- 管理(136147)
- 研究(120274)
- 理学(115468)
- 理学院(114193)
- 管理学(112319)
- 管理学院(111602)
- 中国(93185)
- 京(74261)
- 财(73158)
- 科学(70388)
- 农(60949)
- 所(59957)
- 江(58177)
- 中心(56612)
- 财经(56129)
- 研究所(53476)
- 经(50637)
- 业大(50419)
- 范(48825)
- 师范(48382)
- 农业(46725)
- 北京(46657)
- 州(45745)
- 经济学(44431)
- 院(43198)
- 财经大学(41029)
- 基金
- 项目(230120)
- 科学(180713)
- 研究(175576)
- 基金(164163)
- 家(140616)
- 国家(139323)
- 科学基金(119513)
- 社会(110828)
- 社会科(104701)
- 社会科学(104676)
- 省(91680)
- 基金项目(85966)
- 教育(82002)
- 划(75904)
- 编号(74229)
- 自然(73881)
- 自然科(72058)
- 自然科学(72036)
- 自然科学基金(70731)
- 资助(66045)
- 成果(62675)
- 课题(51955)
- 重点(51852)
- 部(51324)
- 发(50426)
- 创(48122)
- 制(46845)
- 性(45845)
- 国家社会(44998)
- 创新(44792)
- 期刊
- 济(175713)
- 经济(175713)
- 研究(109564)
- 中国(77468)
- 农(60226)
- 财(58394)
- 学报(51738)
- 管理(51432)
- 科学(49090)
- 教育(45233)
- 大学(40390)
- 农业(39458)
- 融(37977)
- 金融(37977)
- 学学(37713)
- 技术(31673)
- 业经(31182)
- 财经(28080)
- 经济研究(26399)
- 经(24191)
- 问题(23016)
- 业(19556)
- 贸(18461)
- 版(18320)
- 图书(17847)
- 技术经济(16910)
- 现代(16781)
- 理论(16504)
- 商业(16158)
- 坛(15831)
共检索到556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辉 张兴国
以"风土组织——空间形制"合一的视角重新审视历史村镇建筑保护策略的各个流程。通过对以宗法制度为核心要素的血缘性组织、以自然地理环境为主导限定的地缘性组织、以行俗文化为主体特征的业缘性组织下的历史建筑保护实践的考察,强调贯穿于历史村镇建筑保护流程中的"形制修复"概念,同时探讨不同风土组织文化作用下历史村镇建筑保护策略的差异性,并指出历史村镇建筑保护策略的普适性只存在于特定风土组织文化之中。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超 张戈 宿裕
通过原住民参与为特色,力求得出以技术层次为主的传统规划方法以外的村镇文化传承策略。在认清现阶段规划编制制式对文化传承力度的实效性以及原住民对村镇文化提供固有优势的同时,借助公众参与的启示以及日本以村民参与为特点的农村规划方法论,寻求村镇文化传承更有效的途径。提出以"原住民参与型"及"原住民自主型"为特色的规划编制策略探寻的文化传承新方法。对原住民在规划编制中角色的转变、参与深度、对原真性的保持以及文化传承评价标准提出了新的观点。
关键词:
原真性 村镇文化 原住民参与 文化传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常春 吕昀
传统村镇的保护对象已经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发展到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本文引入谱系学原理,提出历史文化谱系概念,并从我国非典型传统村镇的保护实际出发,对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构建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AHP模型,最后提出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助益。
关键词:
传统村镇 保护 谱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在目前我国的历史村镇保护中,传统的经典式保护已无法解决大量的保护问题,亟待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加以解决。以融贯学科为思维指引,分析当前保护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阐释"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历史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拟合的工作路线、技术重点与难点,并以重庆龚滩古镇保护作为验证对象进行说明,为历史村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关键词:
融贯学科 拟合 工作路线 重点与难点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月琴 母艳春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不断涌现的政社合作实践,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赋予了新的内涵。运用制度逻辑的视角,分析S公益组织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中蕴含的制度逻辑,及其引发的行动策略和功能后果,研究发现,与基层政府的深度合作,为S公益组织塑造了以"印象绩效"逻辑与"服务绩效"逻辑为核心的双重制度环境,使其组织实践表现出"展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征。双重制度逻辑的张力,一方面促进了S公益组织的规模扩张和服务深化;另一方面也导致S公益组织的内卷化发展。新时期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需要在功能范围明确界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横向的契约关系,以提升互动关系的制度化水平。
关键词:
政社合作 公益组织 制度逻辑 行动策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崔月琴 母艳春
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下不断涌现的政社合作实践,为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赋予了新的内涵。运用制度逻辑的视角,分析S公益组织与基层政府合作关系中蕴含的制度逻辑,及其引发的行动策略和功能后果,研究发现,与基层政府的深度合作,为S公益组织塑造了以"印象绩效"逻辑与"服务绩效"逻辑为核心的双重制度环境,使其组织实践表现出"展示性"与"实务性"并重的特征。双重制度逻辑的张力,一方面促进了S公益组织的规模扩张和服务深化;另一方面也导致S公益组织的内卷化发展。新时期基层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需要在功能范围明确界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起横向的契约关系,以提升互动关系的制度化水平。
关键词:
政社合作 公益组织 制度逻辑 行动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蓉
目前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准入对民间资本设置身份歧视,主流银行的利率上下限管制使村镇银行的利息收益难以覆盖其经营成本,再加之业务范围、贷款用途、地域的限制以及再融资能力的受限,迫使村镇银行运营困难且不同程度呈现"脱农离农"的"使命偏离"倾向。村镇银行法律制度应允许民间资本平等发起设立村镇银行,探索大中型银行、非政府组织和政府有限参与的合理模式,赋予村镇银行一定范围内的贷款定价自主权,并允许其突破地域限制,实施差异化单一借款人的单笔贷款额度,适当放宽村镇银行的存、贷款比例限制,通过扩张融资额度和扩宽融资渠道以强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徐润 高军
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历经十余年的改革实践,从试点试行到全面推行,开拓了育人新境界和发展新格局。从组织生态学的视角对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进行组织合法性、组织生态位和组织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的逻辑研究,分析现代学徒制存在的组织合法性困惑、组织生态位困惑和外部环境困惑,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发展的推进策略,提出要以现场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积极实施高质量特色化推进策略,解决学徒制发展现实之困,助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促进职业教育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的提升,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邢磊 李少惠
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是福利多元主义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主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制度合法性和理论合理性。文章以“三加二读书荟”为例,聚焦四川省大邑县乡村阅读推广,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实践机制与策略选择。为契合群众需求并提高服务效能,社会组织在阅读推广实践中逐渐发展出资源整合、专业服务、供需调节、制度保障四种作用机制,以其独有的优势有效“补位”了政府和市场在阅读推广中的不足。但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在提供高质量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人员专业性不足、数字化作用未发挥、资金保障不充分等多层面的困境。因此社会组织应在阅读推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策略,充分提高阅读推广的效能。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范 左琰
历史文化村镇属于"特色村镇"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出发,对上海市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上海13个历史文化村镇特色展开研究,并以嘉定区南翔镇、宝山区罗店镇以及浦东新区高桥镇三个案例,深入探索上海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政策及特色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政策导向 特色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彦 钟佳丽 王瑞琳 平楠 陈梓清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历史村镇保护作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工作越发受到关注。目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虽日臻完善,但常规的孤点保护模式却难以解决偏远地区大数量历史村镇的保护问题。立足区域视角,在借鉴历史村镇保护相关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定义、原则和任务三位一体的历史村镇集群区划理论架构。针对历史村镇集群划归的关键工作,选取重庆欠发达地区的72个历史村镇作为实证对象,依循“筛选集聚中心—构建区划体系—识别集群特性”的技术路径,构建了7大集群区划,并针对集群区内的村镇弱项从空间、产业和文化3大维度提出了适应性保护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彭玲
社会组织是扩展社区教育主体的重要选择。宁波市北仑区结合自身区情,实现了社会组织数量逐年增长,类型更加齐全;实行社会组织分类管理和奖励评估制度,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教育。但同时由于对社会组织的认识上的偏见,社会组织对自身发展定位偏差,以及社区教育不同主体间的沟通障碍,影响了社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发挥。因此,只有理性定位社会组织的作用;统筹协调,解决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中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其它社区教育主体的优势,才能更充分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参与社区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
社会组织 社区教育 策略分析 北仑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宇飞 刘建华 汪鹤 石磊
[目的/意义]从文化视角重新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工作,在空间中融入文化元素,将空间再造的过程视为文化育人的过程,使空间在功能完善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从文化视角出发,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的组织与实践过程,结合东北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的工作实践,深入思考通过其实现服务升级、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结果/结论]文化视角下审视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更有利于统筹规划工作,实现高校图书馆空间的教育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许广通 何依 殷楠 孙亮
文章以运河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该类村落空间构成与演化过程的复杂性,以及当前保护规划呈现的当前化、表象化与零散化问题,借鉴发生学研究方法,将运河古村历史环境视为动态建构的过程,从宗族社会与运河经济入手,对古村空间进行"还原"与"叠合",厘清村落演化的时间脉络与空间拓展过程,揭示两大作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充分认识运河古村的价值特色,探索具有针对性的运河古村空间精准保护策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湘云 刘溪
由于制度稳定性、环境变动性和人们追求利益极大化三者之间存在持久的冲突,原本均衡的制度将会产生变迁。我国村镇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制度创新,随着制度的演变,村镇银行开始出现了产权限制、服务三农不足、吸储难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制度层面的不均衡。村镇银行要想摆脱这些制度困境,只有在制度变迁的视角下,从拓宽村镇银行准入制度、细化业务创新制度、建立信息合作制度入手,才能最终使得村镇银行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村镇银行 三农 小额信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