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5)
2023(16776)
2022(14170)
2021(13205)
2020(11082)
2019(25638)
2018(25769)
2017(48275)
2016(26917)
2015(30635)
2014(31080)
2013(30577)
2012(28776)
2011(26010)
2010(27010)
2009(24768)
2008(25066)
2007(23165)
2006(20263)
2005(18679)
作者
(81675)
(68149)
(67743)
(64559)
(43492)
(32642)
(31080)
(26719)
(25600)
(24879)
(23174)
(23043)
(22114)
(22031)
(21435)
(20980)
(20768)
(20166)
(19896)
(19571)
(17335)
(17128)
(16910)
(15636)
(15545)
(15413)
(15361)
(15070)
(14134)
(13880)
学科
(111412)
经济(111290)
管理(81617)
(76686)
(63255)
企业(63255)
方法(47662)
数学(40969)
数学方法(40281)
中国(32379)
(31015)
(28749)
地方(26616)
业经(25098)
(24495)
(23330)
技术(21071)
农业(20690)
理论(20615)
(20485)
银行(20437)
(19541)
(19410)
贸易(19393)
(19008)
金融(19000)
(18729)
(17945)
财务(17860)
财务管理(17809)
机构
学院(386231)
大学(383642)
(150679)
经济(146936)
管理(144251)
研究(135329)
理学(120797)
理学院(119335)
管理学(116838)
管理学院(116097)
中国(104832)
科学(86032)
(84742)
(72186)
(71704)
(71626)
研究所(64652)
(63077)
中心(62916)
业大(59773)
农业(56302)
财经(54967)
北京(54207)
(52525)
师范(51886)
(50819)
(49556)
(48577)
技术(46918)
(45877)
基金
项目(247232)
科学(191243)
研究(179734)
基金(173173)
(152434)
国家(151097)
科学基金(127267)
社会(108865)
社会科(102999)
社会科学(102967)
(100379)
基金项目(90326)
教育(85065)
(84087)
自然(82923)
自然科(80982)
自然科学(80960)
自然科学基金(79464)
编号(74691)
资助(73006)
成果(62127)
重点(56775)
(56547)
课题(54005)
(53524)
(51656)
创新(48327)
科研(47232)
计划(46013)
(45509)
期刊
(176732)
经济(176732)
研究(114539)
中国(90393)
(65861)
学报(64669)
(58790)
科学(58123)
管理(57447)
教育(52840)
大学(48092)
学学(44866)
农业(44408)
技术(40006)
(39133)
金融(39133)
业经(29441)
经济研究(27684)
财经(27319)
(26151)
(23536)
问题(22497)
图书(21032)
技术经济(20694)
统计(19881)
(19541)
科技(18905)
(18224)
(17843)
论坛(17843)
共检索到607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志远  赵筱媛  苏成  崔怡雯  李曼迪  
为更加系统、直观地揭示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情况,从技术、项目、机构、国家(地区)4层进行建模研究,重点以机构层为例,对美国、欧洲、日本的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体系开展分析,并通过三维叠加对国外典型国家和地区整体颠覆性技术研发与管理资助体系进行整体归纳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伟   王莉晓  
[目的 /意义]依据颠覆性技术发展早期特征建立弱信号识别指标体系,基于不同信号的特征差异和多源数据视角设计多信号过滤器,实现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 /过程]构建颠覆性技术弱信号识别漏斗模型,选取新颖性、弱信号潜力性特征指标设计主流技术信号过滤器,选取持续性、高价值性特征指标设计噪声信号过滤器,选取突变性、前瞻性特征指标设计渐进性创新弱信号过滤器,分层过滤掉主流技术信号、噪声信号和渐进性创新弱信号,筛选出颠覆性技术弱信号。[结果 /结论 ]选取储氢领域开展实证分析,通过对储氢领域颠覆性技术弱信号识别结果进行战略规划及权威报告验证,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曼迪  赵筱媛  刘晓娟  
颠覆性技术被称为改变游戏规则、重塑未来格局的革命性力量,世界各国均对其广泛关注并积极部署相关研究项目。目前,国家层面的科研项目遴选大多基于历史悠久但不乏争议的同行评议机制开展,如何能够在颠覆性技术项目遴选中充分发挥同行评议机制的特点与优势,实现对颠覆性技术项目的有效评价,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同行评议机制的发展现状与应用场景,并基于颠覆性技术项目特点提出同行评议机制改进思路,介绍了部分科研资助机构在项目遴选过程中应用同行评议机制的实践经验,以期为中国颠覆性技术项目遴选中同行评议的开展过程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康   陈悦   王玉奇   韩盟  
发现并判断技术颠覆性潜力和扩散趋势,能够为国家和政府科技资源分配与未来产业的超前布局提供精准决策依据。首先,本文构建了颠覆性技术识别与扩散趋势预测的概念模型;其次,依据此模型以3D打印领域为例,从离群性和影响力维度识别颠覆性专利,提取颠覆性技术;最后,基于识别的颠覆性专利的施引专利,将自动标签和战略坐标应用于技术主题扩散路径绘制中,提出一种新的多位态自动标签技术主题扩散趋势预测方法,用于揭示核心、边缘、成熟、新兴等位态主题之间的动态扩散关系。研究发现,离群专利与颠覆性技术之间存在共生、匹配和关联的内在逻辑关系,从离群专利视角识别颠覆性技术具有可行性;1955—2017年,3D打印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材料3大方向,突出的技术领域是运输、发动机/泵/涡轮机、生物材料分析、半导体、环境技术;多位态自动标签技术主题扩散趋势预测结果显示,生物医疗3D打印技术主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崔怡雯  赵筱媛  苏成  李曼迪  赵志远  
对颠覆性创新进行有效监测和识别已成为各国博弈的战略需求,面向颠覆性创新构建领域技术监测分类体系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学科技术分类、产业分类和国家战略规划的梳理,在相关分类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从颠覆性创新特点出发,提出面向颠覆性创新的领域技术监测分类设计思路与原则,构建了多个领域分类体系,并以生物技术为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颠覆性技术预警和监测工作的体系化、常态化提供支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之瑶   罗军   莎薇   侯小星  
为实现我国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精准遴选,促进颠覆性创新产业的培育发展,在分析梳理国内外关于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遴选、立项决策管理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对比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与一般科技计划项目的特征属性差异,借鉴海尔迈耶问题的做法,结合当前政策导向,针对颠覆性技术具有隐蔽性、破坏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属性,提出相应的项目遴选角度和评审标准的思路,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立项评价的三级指标体系。从项目影响力、项目可能性两方面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项目的决策矩阵模型,为颠覆性创新项目立项决策提供判断依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冯立杰   秦浩   王金凤   刘鹏   仵轩   张芷芯  
作为推动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快速且精确地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变革等具有关键意义。本文提出一种融合专利数据与社交媒体数据的潜在颠覆性技术早期识别方法,是对已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重要补充。第一,检索相关领域专利数据,对数据进行划分;第二,基于颠覆性技术的特征,选取与颠覆性技术相关的指标以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其技术影响力;第三,依托Bi-LSTM (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训练专利指标与技术影响力之间的关系,预测出候选颠覆性技术,并结合BERTopic提取技术主题;第四,通过BERTopic主题建模基于社交媒体数据提取出社会主题,并通过关注度和情感倾向对社会主题进行评价;第五,通过语义相似度,将社会主题与技术主题匹配映射,以对技术主题进行分类,进而识别出潜在颠覆性技术;第六,以医疗机器人为例,阐述该识别方法的应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Bi-LSTM模型在准确率、精准率、召回率和F1-score上均超过90%,优于其他模型;将医疗机器人领域中的潜在颠覆性技术划分为高关注度-积极态度、低关注度-积极态度与低关注度-消极态度3种类型;识别出的医疗机器人潜在颠覆性技术,能够为国家发展政策制定与相关产业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许海云  王超  陈亮  徐硕  杨冠灿  朱礼军  
颠覆性技术是“从0到1”的技术研发,可对主流技术和现有产业产生变革性效果,形成阶跃式创新轨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突变式进步。探索颠覆性技术的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互动模式,对探索颠覆性技术内在的产生与发展规律、前瞻识别潜在颠覆性技术具有指导作用。本文以公认度高的颠覆性技术领域为研究对象,选取领域相近的渐进性技术领域作为对比对象,以知识网络结构作为分析视角,分别构建颠覆性技术的科学、技术、产业三层知识网络;利用整体网络属性关联和网络社区相似度算法来实现知识子网间的关联测度,以此实现科学-技术-产业互动模式的识别。实证分析发现,颠覆性技术与渐进性技术在科学、技术、产业三者的关联与互动模式中存在共性特征,也存在诸多显著的差异特征。最后,提出互动模式识别对颠覆性技术识别方法和科技-产业管理的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施国良   吴静   陈挺   张笑笑  
为充分利用专利结构化数据和文本数据,实现准确有效的颠覆性技术识别,以中国专利奖为切入点,提出基于图神经网络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首先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授权发明专利定义颠覆性技术,解决技术定义难的问题;接着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异质有向图,存储专利多重关系数据和方向信息,解决关系数据利用率低的问题;最后使用关系图卷积神经网络(R-GCN)模型进行训练,实现颠覆性技术识别,解决识别效果不佳的问题。研究表明以获得中国专利奖的专利技术直接定义颠覆性技术是合理且可靠的;提出的颠覆性技术识别框架能充分利用专利数据信息和专利异质有向图中空间信息,识别出绝大部分的颠覆性技术,丰富了图神经网络在颠覆性技术识别方面的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曹阳春  张光宇  戴海闻  欧春尧  
在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到颠覆性技术演进的14个特征范畴,从低端颠覆和高端颠覆视角选取电动自行车等4项不同类型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进行跨案例分析,遵循复制法对特征范畴进行反复修正、补充与融合,分别得到12个低端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和13个高端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并据此构建全过程视角下颠覆性技术特征模型。通过对两种颠覆性技术演进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在创造性、异轨性和迭代性上的特征共性,以及在价值主张、价值路线和价值检验上的特征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黄雁宁   赵志远   李艾丹   赵筱媛  
本文围绕如何构建颠覆性技术创新培育模式的问题,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和归纳比较的方法,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颠覆性技术培育模式的构成要素,并结合欧洲典型国家以及欧盟对DARPA模式的效仿和本土化,验证、归纳出DARPA模式最为关键的要素特点。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欧美颠覆性技术培育机构或基金在战略目标上存在军事化与非军事化的不同,但是在颠覆性技术创新生态系统中,明确的创新战略、高容错度的文化理念和深度参与创新过程的创新参与者起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鲲  项旻昊  邱佳烨  
近年来,颠覆性技术已受到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颠覆性技术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扎根理论获取颠覆性技术的价值评价指标,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颠覆性技术价值评价体系,再采用AHP和熵权法组合赋权的形式确定指标权重,并以无人驾驶技术为例,验证该体系的可行性,最后从技术升级、企业发展和政策落实3个方面分析颠覆性技术价值评价体系的作用。该体系为颠覆性技术的价值发现提供参考,也为后续颠覆性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倩倩  张光宇  戴海闻  刘贻新  
针对目前颠覆性技术评价标准和评审流程系统性研究不足,基于国内外颠覆性技术遴选研究,选取我国科技部主办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为主案例,辅以其他颠覆性创新相关赛事、新型人才评价、新型职称评定机制及诺贝尔奖评审机制等6个案例交叉验证,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分析得到111个概念、25个子范畴和8个主范畴,据此设计先质后量的评审原则,设置前期准备、初评、再评和现场评议的遴选流程。其中,在质的判断方面,运用德尔菲调查法,依靠专家直觉对项目是否具有颠覆性进行初步判断;在量的判断方面,邀请专家从技术颠覆、产业变革、经济价值、社会影响这4个维度进行打分,通过加权评分最终计算出各项目综合评分,层层递进以完成颠覆性技术的遴选。为增强颠覆性技术遴选方法的系统性以及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吕鲲  项旻昊  靖继鹏  
[目的/意义]颠覆性技术关乎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科学准确地识别出颠覆性技术主题,能够解决技术发展过程中主题不够明确、发展路径不够清晰等问题,以此有效把握技术发展动态,调整国家科技战略布局,更好地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方法/过程]以能源科技领域的专利文本数据为研究客体,构建基于Word2Vec词向量与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向量的融合特征向量,并引入K-means算法优化主题聚类效果,最后结合颠覆性技术特征指标,识别颠覆性技术主题,利用DTM(Dynamic Topic Model)模型揭示该领域颠覆性技术主题的发展状况。[结果/结论]通过人工验证和模型结果对比可以发现,实证结果具有合理性,且模型的精准率、召回率、F1值均高于同类型的主题模型,证明该方法对颠覆性技术主题识别具有较好效果。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施萧萧  张庆普  
运用共词分析方法,以Scopus数据库于1998-2015年收录的490篇颠覆性创新研究文献为分析对象,绘制了该领域知识图谱和知识网络,分析了颠覆性创新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及其演化趋势。研究表明:国外颠覆性创新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研究主题从颠覆性技术和概念内涵到内部驱动因素、有效实施路径和类型细分,最后聚焦到外部驱动因素、市场驱动因素和技术驱动因素。研究热点从颠覆性技术、创新到技术创新、技术管理,最后聚焦到市场驱动、竞争策略。在未来的研究中,该领域可着力于颠覆性创新中的技术预测方法的创新与变革、中国情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