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18)
2023(14903)
2022(12087)
2021(11125)
2020(9029)
2019(20210)
2018(19892)
2017(38220)
2016(20620)
2015(22739)
2014(22175)
2013(21981)
2012(20340)
2011(18226)
2010(18838)
2009(17336)
2008(17519)
2007(16043)
2006(14350)
2005(13505)
作者
(58624)
(48909)
(48728)
(45785)
(31207)
(23441)
(21775)
(18829)
(18403)
(17757)
(16734)
(16330)
(15957)
(15824)
(15313)
(14856)
(14512)
(14235)
(14201)
(13878)
(12265)
(12142)
(11870)
(11270)
(11115)
(11114)
(10841)
(10800)
(9810)
(9797)
学科
(91166)
经济(91066)
(88544)
(81309)
企业(81309)
管理(74316)
业经(32376)
方法(31784)
(28275)
(27870)
中国(26862)
数学(22800)
数学方法(22593)
技术(22559)
地方(22305)
(21024)
财务(20982)
财务管理(20956)
农业(20357)
(20066)
企业财务(19892)
理论(17892)
(16657)
(16559)
(16073)
银行(16050)
(15752)
贸易(15734)
(15574)
(15548)
机构
学院(293699)
大学(285228)
(122655)
经济(120186)
管理(114972)
研究(98275)
理学(97032)
理学院(95983)
管理学(94737)
管理学院(94163)
中国(77967)
(60766)
(58825)
科学(57506)
(49735)
(48846)
(47593)
财经(45405)
中心(44652)
研究所(44342)
(41120)
业大(40198)
北京(38790)
(38205)
农业(37928)
(36682)
师范(36310)
经济学(36165)
(35508)
财经大学(33217)
基金
项目(184813)
科学(147264)
研究(139437)
基金(132062)
(114095)
国家(112962)
科学基金(98462)
社会(89175)
社会科(84620)
社会科学(84599)
(75933)
基金项目(69302)
教育(63310)
自然(61881)
(61777)
自然科(60533)
自然科学(60518)
自然科学基金(59529)
编号(56225)
资助(52500)
成果(45160)
(45074)
(44888)
重点(41668)
(41021)
创新(40961)
课题(40080)
(39774)
发展(36615)
(36567)
期刊
(149676)
经济(149676)
研究(90549)
中国(67345)
管理(51741)
(49603)
(47131)
科学(40233)
学报(39979)
教育(35820)
(32427)
金融(32427)
农业(32214)
大学(31249)
学学(29404)
技术(29326)
业经(27517)
经济研究(23462)
财经(23101)
(20146)
(20089)
问题(18598)
技术经济(17023)
商业(15360)
科技(15236)
现代(15149)
(14979)
世界(14310)
财会(14094)
经济管理(13591)
共检索到46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梁冰  张凤杰  陈继祥  
论文对颠覆性创新、后发企业和跨越式发展概念进行了界定,对颠覆性创新因子及后发企业跨越式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亚马逊公司利用颠覆性市场营销策略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分析,以期为我国后发企业实现自身跨越提供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邓广宽  
颠覆性创新逐渐成为后发企业的一种重要战略选择。基于动态能力理论,探讨后发企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战略导向下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制,构建营销能力以组织敏捷性为中介影响颠覆性创新的研究模型,进一步分析后发企业认知合法性的调节作用。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为调研对象,并对191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后发企业由外而内营销能力对组织敏捷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由内而外营销能力对组织敏捷性存在倒U型影响;组织敏捷性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认知合法性正向调节了由外而内营销能力与组织敏捷性间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泽明   张光宇  
后发企业作为颠覆性创新的主要参与者,不仅致力于驱动颠覆性技术、产品在市场的推广和扩散,而且对颠覆性创新的进程能够产生重要影响。运用扎根理论识别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因素,采用两步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Two-step 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Two-step fsQCA)提炼“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时期我国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组态路径。研究发现:(1)“知识搜索”“跨界并购”“开放市场”“协同融合”“结构适应”“生态网络”是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六大关键因素;(2)人工智能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四条组态路径分别是:“十二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生态网络”的“技术跃迁”和“知识搜索-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的“范式转变”;“十三五规划”时期的“知识搜索-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组织变革”和“跨界并购-结构适应-生态网络”的“价值创造”。基于研究结论,得到相关研究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吴佩  姚亚伟  陈继祥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对颠覆性创新的内涵重新进行了阐释,对关于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能力基础理论和动态竞争理论等视角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中后发企业创新中的问题和需求,提出结合管理情境和商业模式来研究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必要性和趋势。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邬文兵  詹荷生  
一般来讲,在企业创建之初,资金最为短缺,由于资金匮乏,造成技术人才不足,技术开发不利等问题,此时如何寻找其它途径,迅速进行资本积累,使企业短期内成长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便成为企业发展之初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把通过有效的资本积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企业称作"明星企业";而把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先进的技术和产品的企业称作"名牌企业"。本文认为,在企业发展之初,快速进行资本积累的一条捷径是流通管理创新。本文将主要探索现代企业如何通过流通管理创新,成为"明星企业",并用案例具体说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宗振  罗晖  曹俐莉  
颠覆性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科技创新发展路径。在基于前人研究颠覆性创新概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提出颠覆性创新"本土化"新内涵,并基于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全过程,以创新主体和发展路径为两维坐标,将颠覆性创新按照创新链、产业链和时间链划分为四类需求,并构建颠覆性创新因果关系模型,系统分析颠覆性创新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形成"探索一代、研发一代、生产一代"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我国颠覆性创新发展的导向策略思考与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崔今天  欧春尧  张瑶  
近年来,我国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着政策限制、市场挤压和技术竞争等挑战。颠覆性创新作为管理实践中重要的创新理论与分析工具,价值创新为进一步探索颠覆性创新技术演化与市场侵入提供了新的着眼点,从而可为海外情境下后发企业突围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基于颠覆性创新和价值创新相关理论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并借助NVivo12对一加手机案例进行自下而上的编码,归纳其演化路径。结果发现:本土后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颠覆性创新演化模型主要由4个主范畴构成,其中异质性需求定位是颠覆性创新价值主张的前提,用户中心化技术创新是价值创造的源泉,融入文化的商业化创新是价值传递的手段,市场侵蚀是价值实现的终端。结论可拓展颠覆性创新理论情境,对本土后发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具有实践价值。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樊志文  张剑渝  詹华庆  
相较于渐进性创新,颠覆性创新正日益成为后发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的重要战略行动。基于资源基础理论,本研究探讨新兴经济市场情景下,后发企业"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战略导向下的营销能力和IT能力(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对颠覆性创新的影响机理及协同作用。以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为调研对象并获取207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对颠覆性创新存在倒U型影响;"由外而内"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受到IT技术能力与IT人员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而"由内而外"的营销能力与颠覆性创新的关系只受到IT技术能力的显著正向调节,IT人员能力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冯立杰  闵清华  王金凤  张珂  
将颠覆性创新分为探索期、重塑期和强化期,聚焦于商业模式的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对拼多多开展纵向案例研究,发现后发企业商业模式依次经历产品型、产业型到生态型,凝练出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推动颠覆性创新理论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光宇  黄家慧  曹阳春  
现有研究对于颠覆性创新价值共创模式和路径演化的认识仍有待深入。为助推后发企业突破价值共创的路径瓶颈,解决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价值共创模式跃迁的动力问题,基于价值共创视角,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探讨后发企业在不同阶段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路径与模式。研究表明,在起步阶段、扩散阶段和颠覆阶段,后发企业颠覆性创新的价值共创有不同价值共创主体参与,形成不同路径与模式;在不同阶段,后发企业的价值共创过程将依次经历交易型模式、合作型模式和关系型模式,不同模式的差异具体体现在价值主张、价值形成和价值扩散3个模块。结论有助于扩展价值共创理论的应用领域,丰富颠覆性创新与价值共创理论研究成果,为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提供思路借鉴与实践指导。
[期刊] 改革  [作者] 方晓霞   李晓华  
加快颠覆性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颠覆性技术的演化、新兴产业的成长都离不开应用场景的支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具有多样性、规模性、演进性、协同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在其“工程化—商业化—产业化”动态演进过程中发挥着技术验证、需求验证和生态构建的作用。实践中,促进一些突破既有法律和政策边界的创新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需要提升政策适配性。为此,应坚持统筹设计,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增加场景供给,加大场景示范推广力度;提升场景创新能力,夯实场景创新基础;培育融合创新生态,优化服务保障。最终,通过创新、构建和发展应用场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黄鲁成  谢富纪  于渤  吴伟伟  
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的加速变革,中国需要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谋求竞争优势、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核心战略,将能够带来产业和市场双重变革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作为把握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抓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重视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立杰  李燕燕  王金凤  张珂  刘鹏  
作为后发赶超的关键之举,明晰颠覆式创新的前因条件及驱动模式,对后发企业制定创新发展战略意义重大。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构建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整合分析模型,并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 QCA)对149个后发企业案例进行组态分析,探究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结果发现:单一前因条件难以成为驱动后发企业颠覆式创新的必要条件;存在4种颠覆式创新驱动模式,其中,市场驱动型和组织联盟型能够触发“自下而上”颠覆式创新,政府驱动型和技术主导型可以催生“自上而下”颠覆式创新;特定条件下,技术、组织和环境前因条件组合通过“殊途同归”的方式驱动颠覆式创新;不同驱动路径前因条件间存在互补或替代关系。结论不仅能够揭示我国颠覆式创新多重驱动因素及复杂联动机制,而且可为后发企业通过颠覆式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侯珂  李鑫浩  阮添舜  
创新生态系统被视为培养颠覆性创新的沃土,其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机会窗口。将动态能力细分为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两个维度,利用SOR模型构建“条件刺激—能力构建—颠覆行为”的理论框架,试图打开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条件下后发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黑箱”。基于创新生态系统中376份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1)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不仅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对认知性动态能力和非认知性动态能力也有显著正向影响;(2)认知性动态能力与非认知性动态能力对颠覆性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分别在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颠覆性创新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创新生态系统开放度能够正向调节创新生态系统不确定性与认知性动态能力关系。研究有助于指导面对不确定性的后发企业实现“弯道超车”,并且为创新生态系统突破创新迟滞困境提供新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荣帅  李庆满  赵宏霞  
平台型企业跨界进入新领域并进行颠覆式创新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趋势。平台企业具有大规模用户资源、跨市场网络效应、先进创新模式等优势,因此其跨界创新行为与传统后发企业创新行为相比有特殊之处。通过建立数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传统后发企业类似,在位企业拥有的用户安装基础和产品网络外部性仍是平台企业跨界经营与跨界创新的阻碍;与传统后发企业不同的是,除市场突破战略外,技术创新突破战略也对平台跨界经营和跨界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平台企业拥有的大规模用户资源、跨市场网络效应以及先进创新模式均有利于提高其跨界产品创新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