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06)
- 2023(14457)
- 2022(12345)
- 2021(11644)
- 2020(9435)
- 2019(21925)
- 2018(21788)
- 2017(41629)
- 2016(22752)
- 2015(25469)
- 2014(25615)
- 2013(25246)
- 2012(23262)
- 2011(21106)
- 2010(21275)
- 2009(19337)
- 2008(18632)
- 2007(16362)
- 2006(14497)
- 2005(12812)
- 学科
- 济(97775)
- 经济(97688)
- 管理(62637)
- 业(60800)
- 企(49400)
- 企业(49400)
- 方法(42117)
- 数学(36531)
- 数学方法(35978)
- 中国(27838)
- 农(26267)
- 地方(25198)
- 业经(22300)
- 学(20130)
- 财(19954)
- 农业(18047)
- 贸(16224)
- 贸易(16209)
- 理论(15885)
- 技术(15863)
- 易(15641)
- 制(15590)
- 环境(15526)
- 和(15302)
- 银(14706)
- 银行(14667)
- 融(14384)
- 金融(14382)
- 行(14120)
- 发(14062)
- 机构
- 学院(320476)
- 大学(319071)
- 管理(127181)
- 济(124947)
- 经济(122117)
- 理学(109896)
- 研究(109771)
- 理学院(108634)
- 管理学(106490)
- 管理学院(105919)
- 中国(81082)
- 科学(69488)
- 京(69263)
- 所(55508)
- 财(55481)
- 农(52332)
- 研究所(50561)
- 中心(49218)
- 业大(48392)
- 江(47041)
- 范(44412)
- 北京(44364)
- 财经(44198)
- 师范(43998)
- 农业(40655)
- 院(40150)
- 经(40112)
- 州(39095)
- 经济学(36038)
- 师范大学(35320)
- 基金
- 项目(219797)
- 科学(172548)
- 研究(162030)
- 基金(156808)
- 家(136442)
- 国家(135234)
- 科学基金(115971)
- 社会(99998)
- 社会科(94703)
- 社会科学(94678)
- 省(87787)
- 基金项目(82984)
- 自然(75373)
- 教育(74743)
- 自然科(73613)
- 自然科学(73601)
- 划(73577)
- 自然科学基金(72196)
- 编号(67344)
- 资助(65186)
- 成果(54544)
- 发(50598)
- 重点(49284)
- 部(47373)
- 课题(47165)
- 创(45720)
- 创新(42464)
- 科研(41513)
- 项目编号(41224)
- 教育部(40395)
- 期刊
- 济(141253)
- 经济(141253)
- 研究(95249)
- 中国(63917)
- 学报(49881)
- 农(48571)
- 管理(47443)
- 科学(46753)
- 教育(40948)
- 财(39359)
- 大学(37582)
- 学学(35231)
- 农业(34252)
- 技术(29640)
- 融(27747)
- 金融(27747)
- 业经(24890)
- 经济研究(22279)
- 财经(20394)
- 问题(18188)
- 图书(18027)
- 经(17307)
- 业(17281)
- 科技(16410)
- 技术经济(16034)
- 理论(15630)
- 现代(14650)
- 资源(14596)
- 实践(14451)
- 践(14451)
共检索到4749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黎晓奇 柯水发 齐林
文章对我国高新区队伍中发挥"领头羊"作用的领跑型高新区进行分析,归纳了其主要特征,对领跑型高新区未来可能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进行分析。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构成领跑型高新区竞争优势的要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启示建议,为高新区理论研究和未来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新区 竞争优势 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权进民 姚兰 史本山
将数据包络法应用于对高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中,并根据DEA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对应关系,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选取的9个国家级高新区6年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北京、上海、深圳和苏州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成都高新区由于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较差。
关键词:
高新区 可持续发展 数据包络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朝孝 陈一君
针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不足等典型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博弈概念模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解释了制约我国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会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并导致企业对资源的错配;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支配性地位或优势地位,使得人才向这些部门集聚具有天然的优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性障碍和非技术性障碍导致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共享文化的缺失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无效性是制约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与协调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从政府支持、孵化器建设、产业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学习创新、集群合作和创新文化建设七个方面阐述了武汉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政策亮点。剖析了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集群合作效率低下、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和创新能力偏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解佳龙 胡树华 王利军
高新区作为我国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成为推动区域科技实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引擎。高新区成长过程在遵循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基础上,受功能定位、产业集聚、边界形成和价值体系等相关因素阶段性的交互影响,与逻辑斯谛增长曲线(Logistic growth curve)的阶段划分基本吻合,大体分为要素群集、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辐射联动和衰退/再创五个阶段。本文对比分析了各阶段中关注顺序、主要任务、产业形式、产学研结合态势、空间演化、园区格局等基本特征,并结合园区阶段转换的突变现象,运用突变论阐释了高新区的演化路径与阶段转换机制,以期为我国高新区实现发展阶段有序推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新区 阶段性 阶段转换 演化路径 突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伯棠,朱美光,孙长森,徐春杰
本文对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途径进行分析,提出管理体制与运营模式创新、产业政策与园区功能创新、产业集聚与产业结构优化以及知识溢出与创新体系建设等发展途径,为我国高新区“二次创业”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高新区 二次创业 发展途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新区 城市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广东高新区 硅谷 发展与管理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高新区作为区域产业聚集基地和现代化的新城区,其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融合问题,这是推进产城融合的有效突破点。文章认为,高新区的发展必须融入产城融合理念,重点是要完善发展规划,以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实现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化提升高新区发展的内生力和对城市的带动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功能齐全化促进高新区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关键词:
产城融合 高新区 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凌翔 许蓝月
我国国家高新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若干个世界级一流高科技园区,截至目前,国家高新区已历经多次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高,但也暴露出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园区企业之间竞合关系不协调等问题。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视角构建产业集群与产业升级的模型图,从政府、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三维视角剖析国家高新区问题的原因,在借鉴国内外高新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家高新区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
国家高新区 产业集群 集群效应 产业升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课题组 李小秋
如何在宏观调控背景下保持投资的健康增长,不但关乎当前经济增长,而且影响未来经济发展后劲和发展质量。本文试图对“十五”时期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特征作出分析,对影响投资质量的因素进行剖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出保持投资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霞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提高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基于社会资本的网络机制、外部经济机制、竞争合作机制和学习创新机制对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持续竞争优势和推动集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文章引入武汉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案例,对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