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47)
- 2023(4560)
- 2022(3970)
- 2021(3701)
- 2020(3249)
- 2019(6556)
- 2018(6287)
- 2017(12378)
- 2016(6239)
- 2015(6847)
- 2014(6410)
- 2013(6451)
- 2012(5843)
- 2011(5241)
- 2010(5195)
- 2009(4614)
- 2008(4402)
- 2007(3808)
- 2006(3280)
- 2005(2916)
- 学科
- 业(23677)
- 济(23386)
- 经济(23335)
- 管理(22956)
- 企(16708)
- 企业(16708)
- 方法(11608)
- 数学(10193)
- 数学方法(10132)
- 财(7060)
- 中国(6864)
- 农(6810)
- 服务(6362)
- 工作(6113)
- 业经(5995)
- 贸(5886)
- 贸易(5881)
- 人事(5791)
- 人事管理(5791)
- 易(5759)
- 制(5636)
- 服务业(4927)
- 技术(4710)
- 农业(4702)
- 学(4622)
- 划(4197)
- 银(4193)
- 银行(4184)
- 行(4053)
- 务(4017)
- 机构
- 大学(90080)
- 学院(87895)
- 管理(40262)
- 济(38725)
- 经济(37948)
- 理学(36025)
- 理学院(35650)
- 管理学(35200)
- 管理学院(35027)
- 研究(25702)
- 中国(20055)
- 京(17812)
- 财(17510)
- 科学(14973)
- 农(14508)
- 财经(14358)
- 业大(13466)
- 经(13293)
- 中心(12616)
- 江(12442)
- 所(11823)
- 经济学(11743)
- 农业(11337)
- 商学(11235)
- 商学院(11124)
- 财经大学(10952)
- 研究所(10757)
- 经济学院(10743)
- 北京(10499)
- 经济管理(10469)
- 基金
- 项目(65572)
- 科学(53965)
- 基金(51448)
- 研究(46507)
- 家(44949)
- 国家(44591)
- 科学基金(40001)
- 社会(33009)
- 社会科(31375)
- 社会科学(31368)
- 基金项目(27940)
- 自然(26233)
- 自然科(25785)
- 自然科学(25779)
- 自然科学基金(25390)
- 省(23985)
- 教育(20677)
- 划(20142)
- 资助(19548)
- 编号(18232)
- 部(14970)
- 国家社会(14473)
- 创(14225)
- 重点(14039)
- 成果(14035)
- 人文(13415)
- 教育部(13387)
- 创新(13200)
- 发(13160)
- 制(12926)
共检索到1253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郑赤建 聂晶
基于社会学习理论,探讨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对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将志愿服务激情和情绪枯竭引入理论框架中,考察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影响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的内部机理与边界条件。基于137名领导-下属配对样本,结果发现:(1)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行为呈正相关;(2)下属志愿服务激情在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3)情绪枯竭负向调节了上述中介模型的第一阶段(领导志愿服务行为与下属志愿服务激情的关系)和间接效应(领导志愿服务行为→志愿服务激情→下属志愿服务行为)。研究揭示了工作领域志愿服务行为在领导-下属之间的传递机理,对志愿服务行为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汪国银 刘芳 刘振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青年员工志愿行为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386名企业青年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就当前我国企业青年员工亲社会价值取向和志愿行为以及企业组织支持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层级回归结果表明青年员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可以显著预测其志愿行为,志愿意愿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同时,组织支持的两个维度(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在志愿意愿与志愿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亲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志愿意愿影响志愿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森林 张乐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实践方式。基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理论框架,利用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离散选择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和KHB效应分解方法研究个人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对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呈正相关,阶层提升感知在社会经济保障感知与志愿服务行为之间发挥了正向的调节效应,个人对政府与群团组织的信任水平是社会经济保障感知影响志愿服务行为的中介路径,替换变量测量方式和倾向得分匹配后得出的结果依然支持研究结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文彤 温礼堂 谢祥项
随着旅游需求的进一步多元细化,旅游志愿者的主动服务行为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而受志愿服务的组织属性和角色特征约束,一般的组织管理和激励策略往往无法适用于旅游志愿者。文章以情绪传染理论与个人和环境匹配理论为研究视角,基于468份旅游志愿者的调查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从旅游志愿者团队成员互动共情、个人与团队匹配的角度揭示成员伙伴对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激励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旅游志愿者认知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情绪共情对主动服务行为无显著影响;(2)旅游志愿者个人与团队匹配在认知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情绪共情和主动服务行为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由此提出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的形成激励机制,拓展了旅游志愿者主动服务行为和个人与团队匹配的前因研究,并对旅游志愿者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周媛 梅强 侯兵
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对缓解当前旅游服务供需矛盾、促进旅游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加强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已成为学界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人们因何产生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影响这种行为深层次的因素和作用机理又是什么?回答上述疑问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厘清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概念、识别影响人们参与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关键因素,明晰各因素间内部运行机理。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应用扎根理论提炼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重要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人格特质和外部情境。其作用机制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和人格特质通过旅游志愿服务意愿间接影响旅游志愿服务行为,外部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促使意愿向行为转化。其中,旅游发展作为态度的构成内涵,体现了旅游情境下志愿行为的利他性与其他志愿行为的差异。这些研究结论,不仅深化了旅游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有效引导旅游志愿者行为模式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实践思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申橹橹 柏智勇 贺江华 张双全
近年来,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完善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机制促进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很有必要。文章以湖南省长沙市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基于新的理论视角——MOA分析框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意向与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参与动机对参与约束、行为意向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130和0.452,表明参与动机对参与约束和行为意向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反映出大学生虽然有较强的参与动机,但是仍能理性地考虑参与约束的影响;(2)参与约束对约束调节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414,约束调节策略对行为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为0.839,表明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感知到的参与约束程度越高,越愿意采取相应的约束调节策略克服参与约束的影响,进而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意向越强;(3)参与约束对行为意向的影响并不显著,说明大学生在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制约时,仍然具有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动机和行为意向;(4)自我效能的高低显著影响大学生参与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的动机、约束、约束调节策略以及行为意向。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建立高校与自然保护地、权威的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合作通道;(2)完善自然保护地志愿者服务机制;(3)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慧 杨颖思 王小华
愿景型领导行为与下属绩效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基于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构建“领导行为→下属情绪→下属行为→绩效”的研究框架,结果发现愿景型领导行为正向影响下属积极情绪和绩效,下属积极情绪在愿景型领导行为和愿景整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下属积极情绪和愿景整合在愿景型领导行为和下属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但下属积极情绪或愿景整合在愿景型领导行为和绩效之间的单独中介作用不显著。研究拓展了愿景型领导行为领域的作用机制研究,验证了愿景实施过程中下属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为愿景型领导行为如何提高下属绩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朱美华 郑建瑜 王秋君
志愿精神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价值系统混乱现状的积极回应。对于图书馆人而言,志愿精神的内在动力源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边缘化和知识的相对贫困、图书馆人自我实现的需要。高度的职业认同是图书馆人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定性前提。
关键词:
图书馆人 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璇 龙立荣
基于工作动机的视角,本研究揭示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个体潜在的消极作用。通过对57个团队21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得出:和其他类型雇佣关系相比,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更容易导致员工的情绪耗竭;强迫激情中介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和情绪耗竭之间的正向关系;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调节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通过强迫激情对情绪耗竭施加的间接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给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了一些启示。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璇 龙立荣
基于工作动机的视角,本研究揭示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个体潜在的消极作用。通过对57个团队213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得出:和其他类型雇佣关系相比,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更容易导致员工的情绪耗竭;强迫激情中介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和情绪耗竭之间的正向关系;员工的权力距离导向调节了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通过强迫激情对情绪耗竭施加的间接作用。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也给企业的管理实践带来了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婷 张正堂
本文采用120个分店的514名员工的匹配数据,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和情绪枯竭的影响,以及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和员工情绪枯竭之间的中介作用,并重点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差异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组织支持感知总体上呈显著正向关系;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总体上呈显著负向关系,且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差异化分别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情绪枯竭和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员工组织支持感知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进一步地,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差异化会调节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情绪枯竭中的中介作用,即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婷 张正堂
本文采用120个分店的514名员工的匹配数据,结合资源保存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对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和情绪枯竭的影响,以及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和员工情绪枯竭之间的中介作用,并重点探讨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差异化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与员工组织支持感知总体上呈显著正向关系;领导—成员交换与情绪枯竭总体上呈显著负向关系,且员工组织支持感知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质量差异化分别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与情绪枯竭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汝伟 吴丹丹
党组织是高校政治、思想和组织核心,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中,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对于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宗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区实践中,高校党组织领导作用得到彰显,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认真贯彻落实群众路线,高度重视志愿精神培养,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机制,是高校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作用的重要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轶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与国际一流水平存在明显差距,旅游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不足是影响旅游服务贸易的核心原因。本文基于扎根理论视角探索志愿服务行为如何影响旅游服务贸易,同时分析影响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因素。通过对187份有效问卷的质性分析和结构模型检验发现:一、旅游志愿服务意愿是志愿服务行为的先导,旅游志愿服务行为能够有效提升旅游服务贸易水平;二、我国志愿者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核心原因在于提高自我价值,而非履约社会责任义务;三、自我效能感和服务便利感有利于志愿者产生志愿服务意愿;四、具备责任性和开放性的志愿者更易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而外倾性并不激发参与旅游志愿服务的意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鞠静
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是现在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一种创新。本文作者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服务、管理工作进行调查,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大学生志愿者资源,制定相应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机制,鼓励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使大学生志愿者成为高校图书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力量。
关键词:
高校 图书馆 志愿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领导的消极认知引发下属的离职倾向——内隐追随理论视角下情绪枯竭与心理资本的作用
领导的亲组织不道德行为与员工情绪枯竭:情绪认知评价的理论视角
伦理领导、积极情绪与建言行为——下属性别的调节作用
教师沟通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情绪枯竭的中介作用
员工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情绪耗竭的中介作用与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创业激情对员工工作激情的跨层次影响:情绪感染的中介作用
员工日常情绪与顾客导向型服务行为间关系研究:亲社会动机的调节作用
业绩快报自愿披露行为存在信号传递效应吗?——基于投资者情绪调节效应的经验证据
创业压力与退出意愿——创业激情的中介作用与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
领导幽默与下属前瞻行为: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与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