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9)
- 2023(9121)
- 2022(8329)
- 2021(8019)
- 2020(6721)
- 2019(15714)
- 2018(15845)
- 2017(30923)
- 2016(16741)
- 2015(18831)
- 2014(18813)
- 2013(18677)
- 2012(16911)
- 2011(15140)
- 2010(14898)
- 2009(13546)
- 2008(13012)
- 2007(11083)
- 2006(9605)
- 2005(8122)
- 学科
- 济(65192)
- 经济(65112)
- 管理(51452)
- 业(47206)
- 企(40521)
- 企业(40521)
- 方法(33217)
- 数学(28649)
- 数学方法(28349)
- 农(16452)
- 财(15876)
- 中国(15328)
- 学(14990)
- 业经(14394)
- 地方(13057)
- 理论(11646)
- 贸(11373)
- 贸易(11366)
- 和(11171)
- 农业(11075)
- 易(10973)
- 技术(10636)
- 务(10574)
- 财务(10517)
- 财务管理(10499)
- 制(10449)
- 环境(10292)
- 企业财务(9985)
- 划(9763)
- 教育(9125)
- 机构
- 大学(236848)
- 学院(233796)
- 管理(99937)
- 济(88742)
- 理学(88108)
- 理学院(87121)
- 经济(86728)
- 管理学(85656)
- 管理学院(85243)
- 研究(73702)
- 中国(52959)
- 京(50127)
- 科学(47419)
- 财(39044)
- 所(36281)
- 业大(36085)
- 农(35514)
- 研究所(33453)
- 中心(33024)
- 财经(32525)
- 江(31773)
- 北京(31465)
- 范(31143)
- 师范(30891)
- 经(29649)
- 农业(27833)
- 院(26939)
- 州(26552)
- 商学(25819)
- 商学院(25531)
- 基金
- 项目(167697)
- 科学(132263)
- 基金(122510)
- 研究(122259)
- 家(106195)
- 国家(105293)
- 科学基金(91337)
- 社会(75927)
- 社会科(71797)
- 社会科学(71778)
- 基金项目(66555)
- 省(64888)
- 自然(61194)
- 自然科(59764)
- 自然科学(59751)
- 自然科学基金(58695)
- 教育(56008)
- 划(54834)
- 编号(50337)
- 资助(50249)
- 成果(40008)
- 部(36962)
- 重点(36577)
- 创(34889)
- 发(34341)
- 课题(33589)
- 创新(32330)
- 科研(32185)
- 教育部(31819)
- 项目编号(31484)
共检索到322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夏天添
依据社会认知理论的道德机制,本研究通过经验取样法研究范式,采用多时间段取样的采集方式,对66名汽车销售人员共计462份日记数据进行分析检验,以探讨领导欺凌对员工报复行为的影响机理,并验证道德认同与道德推脱的有调节的中介机制。根据研究结论可知:首先,领导欺凌与员工报复行为存在显著的倒U型相关关系,即领导欺凌会显著激发员工的报复行为,但该机制会随时间流逝而衰退;其次,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以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显著,说明员工在遭受领导欺凌后,其道德认同机制将通过道德推脱的中介机制在短时内调节影响其报复行为。建议组织在管理者的领导力培养以及员工的道德培训、情绪宣泄渠道等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完善,以降低"记仇"所带来的组织损失。
关键词:
领导欺凌 员工报复 道德认同 道德推脱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占小军
服务交互双方权力的不对称,使得顾客欺凌员工行为频繁发生。通过对312名员工及其主管进行追踪调查,探讨了消极情绪、尽责性及主管支持在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工作反应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消极情绪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绩效的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而在顾客欺凌行为与员工服务破坏行为的关系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尽责性及主管支持能够缓解顾客欺凌行为对员工消极情绪的影响。此外,在讨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为服务性企业如何预防及应对顾客欺凌行为提供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顾客欺凌行为 工作反应 尽责性 主管支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晓 吴梦雪
本文运用古斯塔夫·勒庞的群体心理理论,以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为逻辑起点,重新定义了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同时研究和分析了围观群体中的"助手""强化者""局外人"及"捍卫者"这四类围观者角色。发现虽然围观者在校园欺凌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但由群体心理所控制的群体行为在产生和传导方面基本相似。同时,这些行为也会对校园欺凌产生消极影响。对此,研究围绕校园欺凌的"围观群体"行为机制提出了五项干预措施,以应对围观群体对校园欺凌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卜建华 潘云梦 张宗伟
当前,我国校园欺凌现象频繁发生,且呈现出欺凌类型多样化、欺凌对象弱势性、欺凌行为残暴化、欺凌影响广泛化以及欺凌原因日益多元化等态势,给涉事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是引发校园欺凌现象的个体因素,不恰当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现象的家庭因素,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是引发学校校园欺凌的社会因素。预防学校校园欺凌现象应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建立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给予恰当的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氛围;积极开展学校安全教育,着力净化社会整体风气。通过学生自身、家庭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学生行为 心理分析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诗雅 黄甫全
运用"多前因变量—多结果变量"框架,探讨积极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调节效应与抑制效应,以及消极情绪(压力、焦虑、倦怠、抑郁)在积极心理资本与欺凌问题之间的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结果显示,可以通过提高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来减少消极情绪,进而降低其欺凌行为。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基础教育具有重要启示:通过拓展和建构学生的积极情绪能够发展其积极心理资本,进而抑制校园欺凌,同时增强教育满意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纯槿 郅庭瑾
校园欺凌是当前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话题,也是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2015年调查数据,本文重点考察我国北京、上海、广东和江苏四省市校园欺凌状况,并与经合组织国家进行比较,进而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校园欺凌的主要因素,并引入结构方程模型探查校园欺凌防治的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晓 郑海啸
当前影响我国校园欺凌防治的一个主要困境在于"校园欺凌"认定过程中的概念模糊。美国以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的行为作为认定标准,并进一步将主动攻击他人的意愿、持续性的攻击行为及双方实力的悬殊作为构成校园欺凌行为认定的基本特性,为我国提供了良好的借鉴。结合我国校园欺凌认定方面的现实困境,借鉴美国认定方式,应完善校园欺凌的认定标准,推动相关法律的惩治措施;明确校园欺凌的基本特性,细化欺凌的角色划分。发挥法律、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作用共同完善校园欺凌的认定,促进校园欺凌的防治。
关键词:
校园欺凌 认定标准 防治 美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耿申 龚杰克
学生欺凌行为的生成与学生自身成长阶段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和社会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当前特别需要以此为基础对标准欺凌之前酝酿阶段的行为或事件作出界定,以便于学校针对学生欺凌行为之前的不同发展阶段的行为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措施,避免学生间的正常玩笑打闹行为演变为欺凌行为。未萌欺凌行为是萌芽欺凌行为产生的土壤,萌芽欺凌行为是标准欺凌行为形成的基础,从未萌欺凌行为和萌芽欺凌行为入手落实早期发现原则,有助于学校和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育和干预措施,达到消解学生欺凌行为于萌芽阶段的预防目的。
关键词:
未萌欺凌 萌芽欺凌 标准欺凌 早期发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邹红军 柳海民
本文以"中关村二小校园欺凌事件"为分析样本,采用话语分析法,以沉默的螺旋理论、博弈论等理论思想对该欺凌事件作"还原"分析。结果发现:欺凌事件中的网络舆情演化强力表现了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机制内涵,是一个以舆论为载体的社会心理聚合、意见表达螺旋上升、大众媒体推波助澜、具有负面诱导与潜藏网络欺凌危机的多主体动态博弈过程。有效应对校园欺凌中的舆情演化,防止其带来次生伤害的可行之法在于构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及社会媒体协同治理校园欺凌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
[期刊] 求索
[作者]
胡荣 沈珊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以深圳市A初中为例,本研究发现:第一,初中校园欺凌问题较为严重,有近四成的同学曾实施过校园欺凌,有五成多的同学曾遭遇过校园欺凌;第二,家庭资本尤其是家庭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等对初中生的校园欺凌行为具有双重保护作用:即较高的家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会降低子女成为校园欺凌施暴者的可能性,也会降低子女成为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概率。因此,努力提升初中生的家庭资本,尤其是家庭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对解决初中生的校园欺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初中生 家庭资本 校园欺凌 双重保护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耿申 王薇
欺凌行为的形成有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轻到重的酝酿、发生和发展过程。欺凌"先兆"是欺凌种子—欺凌初发—欺凌萌芽的欺凌行为生发过程,这一过程是防止产生严重后果的标准欺凌事件的关键。经过北京市朝阳区三轮实验研究,形成"识别要素"+"消解策略"的欺凌"先兆"应对框架。在学校预防实践视角下,认识到欺凌"先兆"的普遍性和欺凌是可防可控的基本观点,并在实践中加以细化和操作化,是预防欺凌应当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准则。
关键词:
欺凌先兆 识别 消解 实验研究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明 郭瑞迎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两个子库(SCI-E,SSCI)收录的2007-2016年有关校园欺凌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 Ⅲ、HistCite和Excel软件,采用引文分析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境外校园欺凌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研究机构和作者的地区分布、载文期刊名称与核心文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研究发现,校园欺凌研究以美国为主,欧美国家占据研究的主导地位;校园欺凌领域的研究者主要分布在美国和荷兰的大学,分别形成了以伊利诺伊大学等3所大学为中心的凝聚子群;研究热点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新良 姚真 王瑞朋
英国中小学校在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动中,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特色。在反欺凌制度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制定了校园反欺凌政策,主要涉及政策目标、主体职责、预防策略、上报流程以及处置措施等方面。在反欺凌手段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开展了对教职工和全体学生的反欺凌培训和教育,对欺凌者和受欺凌者分别采取不同的干预和教育支持手段。此外,许多学校将学生作为反欺凌的重要力量,通过组建反欺凌团队或同伴互助组织等,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反欺凌工作的开展。在反欺凌网络体系方面,英国中小学校开辟了学校与家长、社区和社会团体等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反欺凌行动 中小学校 英国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张沿沿 顾建军
美国"阻止欺凌"政府网站为学龄儿童提供了一系列反欺凌教学视频。"阻止欺凌"教学视频在一套连续、系统而实用的动画片中建构了与校园欺凌有关的各种人物形象,在视频的故事情节中传达欺凌的内涵与特征,教会儿童正确区分欺凌,掌握如何有效预防与应对欺凌的策略。教学视频包括"概念理解""实际应对"与"学习评价"三部分,教学内容由浅入深,逐步实现教学目标。美国"阻止欺凌"教学视频鲜明的制作特色与积极的价值具体表现为:问题与故事融合,用表征减少认知负荷;保护与预防并举,从根源减少校园欺凌;学习与评价协同,持续引导与规范行为。
关键词:
校园欺凌 阻止欺凌 教学视频 美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鹏
校园欺凌作为国内外普遍存在的教育现象,对受害者的身心造成较大伤害,进而引起各国政府的普遍关注。本研究基于福柯的"现在的历史"研究法,以小凯为个案,将其成人时期的三种行为特质与儿童时期发生的三个典型欺凌事件建立起某种联系,结果显示,力量的弱势是伴随受欺者的关键要素,成人的生活状态与儿童时期的受欺历史存在关联,受欺后的影响难以在成人后消除。建议加强校园欺凌与成人生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应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加强对校园隐蔽时空的监管力度,关照成人后的行为干预。
关键词:
校园欺凌 儿童 成人 现在的历史 福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