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58)
2023(3996)
2022(3368)
2021(3176)
2020(2600)
2019(6278)
2018(5907)
2017(12860)
2016(6784)
2015(7532)
2014(7353)
2013(7290)
2012(6613)
2011(5807)
2010(5987)
2009(5846)
2008(6043)
2007(5645)
2006(4919)
2005(4715)
作者
(18430)
(15350)
(15202)
(14517)
(9918)
(7305)
(7013)
(5812)
(5763)
(5592)
(5222)
(5210)
(4909)
(4878)
(4775)
(4706)
(4664)
(4492)
(4430)
(4316)
(3848)
(3768)
(3599)
(3504)
(3453)
(3425)
(3354)
(3152)
(3022)
(3002)
学科
(31080)
经济(31048)
(29589)
(28449)
企业(28449)
管理(27951)
方法(16174)
(15025)
数学(14278)
数学方法(14225)
(13080)
财务(13078)
财务管理(13062)
企业财务(12736)
(8665)
(6941)
体制(6477)
业经(6416)
中国(6128)
(5425)
金融(5425)
公司(5388)
(5334)
结构(5174)
(5154)
产业(5082)
(4926)
银行(4920)
(4896)
贸易(4887)
机构
大学(101107)
学院(100193)
(45567)
经济(44833)
管理(42532)
理学(36822)
理学院(36500)
管理学(36189)
管理学院(35978)
研究(29038)
中国(25893)
(24578)
(20262)
财经(19865)
(18141)
财经大学(15112)
经济学(14479)
科学(14117)
(14101)
(13926)
商学(13648)
商学院(13551)
中心(13298)
经济学院(13042)
北京(12935)
研究所(11914)
(11157)
(11103)
业大(11064)
(11039)
基金
项目(60647)
科学(49660)
基金(47668)
研究(44202)
(40281)
国家(39969)
科学基金(36134)
社会(30632)
社会科(29242)
社会科学(29234)
基金项目(25209)
自然(23796)
自然科(23252)
自然科学(23247)
自然科学基金(22935)
(21669)
教育(20550)
资助(20127)
(18211)
编号(16692)
(14941)
教育部(13605)
成果(13537)
重点(13346)
人文(13333)
国家社会(12736)
(12553)
(12175)
(12135)
大学(11962)
期刊
(50259)
经济(50259)
研究(30916)
(23482)
管理(17863)
中国(16252)
(13813)
金融(13813)
科学(12453)
学报(12152)
财经(11629)
大学(9939)
(9837)
学学(9636)
(8772)
经济研究(8481)
业经(8011)
财会(7374)
技术(6760)
问题(6644)
会计(6493)
(5850)
商业(5493)
理论(5398)
农业(5360)
国际(5271)
技术经济(5238)
教育(5174)
通讯(4963)
会通(4957)
共检索到15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霞  段兴民  
国外学者对领导权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关系,以及领导权结构的变化对公司业绩是否产生宣布期效应进行了研究,但是并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领导权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数据分析发现,领导权结构与公司市场价值的关系受业绩指标选择的影响。但是,公司市场价值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并不能用领导权结构等单一变量来解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东智  谷立日  
公司的领导权结构反映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执行层创新自由的空间 ,它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一个极其重要且高度可见的方面。依据来自中国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 ,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而且环境变量也未调和上述二者之间的联系。公司绩效的决定因素是很复杂的 ,而且是相互联系的 ,不能用单一的变量 (如两职设置 )来衡量 ,两职分设也并不是解决公司绩效问题的万能药。公司治理效率的根本决定因素在于合理的股权结构与市场化的人事任免机制。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 ,总经理兼任董事 (不包括董事长 )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有志  刘素  
通过解释领导权结构与公司多元化战略之间的对立结果,明确了代理理论与管家理论各自的适用范围,探讨了领导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两者的关系如何随着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而变化。将产品市场竞争引入到研究中,对于如何依据不同情境选择最合适的制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分析思路。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风华  彭珏  
公司领导权结构是反映董事会与经理层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经验分析表明:公司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关系,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公司绩效的标准差显著大于两职分离公司绩效的标准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树英  王戈阳  宋增基  
本文以2002-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领导权结构与公司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数公司采用继任交接方式下的混合领导权结构,且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绩效;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及两职合一对公司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也没有证据显示两职分设和两职合一的领导权结构孰优孰劣。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朱滔  丁友刚  
国内研究混淆了领导权结构变化和高管变更,本文通过模型设计对两者进行了区分,研究了领导权结构变化的效应。研究显示,近年来非国企选择集中领导权结构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国企领导权结构变化对业绩没有显著影响,而非国企合并(分离)两职显著提高(降低)了业绩。非国企领导权结构的调整与风险水平显著相关,而且集权提高了高管的激励强度。这些证据表明非国企领导权结构的集中是对风险环境的适应,而国企领导权结构的调整则更多地表现出迎合监管需要的特征。因此,将"两职合一"作为差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共识,以及监管部门出台政策一刀切式的引导企业普遍采用分权的领导权结构,都是值得重新审视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谢永珍  
上市公司董事长与CEO的两职设置对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监督效率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数据为依据,从影响公司治理监督效率的各个角度如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信息披露、关联交易、股东权益、利益相关者权益保护以及代理成本等角度全面分析上市公司领导权结构选择对公司治理监督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近五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领导权结构显现出由两职完全合一逐步向两职分离过渡的趋势;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设的制衡作用效果显著;培育高质量的法人大股东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的监督效率;流通股比率与下期代理成本负相关,因此不能简单认为上市公司实现全流通,就会有利于代理成本的降低;董事会次级委员会的设置有助于治理监督效率的改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邹萍  
本文以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国有企业领导权结构与长期和短期财务业绩的关系。研究发现:董事长、总经理分任型的的国有上市公司主要财务指标优于兼任型的国有上市公司;分任型的领导机制更有利于促进国有上市公司长期财务业绩的提升,而对于短期财务业绩的促进作用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徐玉德  王孟怡  
文章在控制公司特征变量和治理结构变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全样本和CEO与董事长两职合一匹配样本,对董事会结构特征中组成成员情况以及成员薪酬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董事独立性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并且领导权结构影响了独立董事比例、董事薪酬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长期而言,应通过建立独立董事激励约束机制并逐步减少不在上市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会成员的人数,以提高独立董事、监事会和董事薪酬委员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监督的有效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振松  杨帅  
领导权分离的已有研究仅适用于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不适用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根据高管的控制人身份和实际控制人控制权的大小,对民营上市公司的领导权分离进行分类,回归结果表明家族传承型分离与绝对控股型分离不影响公司绩效,而相对控股型分离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霞  孙治一  
考察了不同领导权结构下CEO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采用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的比重来衡量创新投入指标,在控制了一系列影响创新的因素之后,得出了如下主要结论:(1)两职分离有利于创新投入;(2)在不同领导权结构下,CEO激励机制均对创新投入有正向作用,其中货币薪酬激励与创新投入强度呈"U"型关系;(3)两职兼任更有利于发挥CEO激励机制对企业研发的驱动作用。在采用相应的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后,以上结论依旧被支持。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马晨  张俊瑞  
本文以我国2005-2009年间A股市场补充与更正报告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项目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以是否发生财务重述为因变量,采用配对样本分析的Logit回归方法研究了管理层持股、领导权结构与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重述之间存在显著的U型关系,领导权结构对财务重述没有显著影响,然而管理层持股的利益协同效应(堑壕效应)在两职分离(两职合一)的公司中更容易得到发挥。本研究发展了财务重述、管理层持股以及领导权结构的研究内容,为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防范会计错报提供了相应的思路。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郭海  王栋  
领导权结构如何影响企业绩效是备受争议的话题。本文在以往研究基础上,尝试利用基于制度的观点解释领导权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1292家上市公司及195家调研企业的实证研究发现,两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企业绩效提升,这表明基于制度的观点与代理理论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且能够较好地解释领导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畅  江诗松  雷昊  
通过对利丰公司从面临被淘汰危险的中介角色逐步发展为平台生态圈领导者这一过程的研究,本文构建起焦点企业赢得平台领导权的"方向盘模型",包括提出系统性价值主张、去物质化、扩网和聚核四个关联行动。它们共同构筑了一个丰富的备用行动集合,在不断壮大平台生态圈的同时,推动焦点企业螺旋上升,从边缘到核心。这一动态过程具体如下:焦点企业提出的系统性价值主张会带来伙伴对其依赖的非线性增长;对此,焦点企业需主动去扩大网络,促使这一价值主张中的共同依赖和网络效应的作用机制充分发挥起来:网络扩大使得焦点企业将新的信息资源去物质化:去物质化可带来系统中的价值向焦点企业集聚,丰富其价值主张,如此往复循环。方向盘模型中系统...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剑兵  高闯  刘宇  薛慧  
经理领导权始终是公司治理领域研究的重点。由于败德行为成本的约束作用,经理在运用领导权影响其报酬的过程中实际上包含着隐藏行为。在不同败德行为成本水平下,经理隐藏行为对不同领导权变量与经理报酬之间相关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998年至2008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中3241个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职合一并没有使经理获得较多的报酬租金;盈余管理则相反;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在低败德行为成本下可以令经理获得较多的报酬租金。另外,为了更隐蔽地获得报酬租金,经理会根据情境不同在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比例以及盈余管理之间进行策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