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00)
2023(3268)
2022(2976)
2021(2763)
2020(2525)
2019(6025)
2018(5952)
2017(11720)
2016(5968)
2015(6358)
2014(6111)
2013(6132)
2012(5645)
2011(5242)
2010(5329)
2009(4995)
2008(4906)
2007(4221)
2006(3914)
2005(3522)
作者
(16614)
(14127)
(13934)
(13303)
(8933)
(6677)
(6423)
(5588)
(5214)
(5114)
(4673)
(4577)
(4566)
(4426)
(4418)
(4182)
(4066)
(4040)
(4029)
(3917)
(3609)
(3499)
(3351)
(3291)
(3140)
(3099)
(2978)
(2963)
(2899)
(2777)
学科
(28637)
经济(28599)
管理(20484)
(17418)
(15323)
企业(15323)
方法(14057)
数学(12159)
数学方法(12008)
(6585)
中国(6250)
人事(5886)
人事管理(5885)
(5877)
(5517)
业经(5113)
关系(4916)
地方(4693)
(4645)
贸易(4638)
(4612)
理论(4534)
(4443)
(3979)
(3954)
农业(3914)
(3860)
财务(3845)
财务管理(3832)
企业财务(3724)
机构
大学(86758)
学院(83290)
(35722)
经济(35093)
管理(35024)
理学(30885)
理学院(30516)
管理学(29810)
管理学院(29644)
研究(27688)
中国(21042)
(18023)
(16986)
科学(15993)
(13715)
财经(13699)
(13610)
(12514)
(12451)
中心(12393)
研究所(12354)
业大(12041)
北京(11232)
(11050)
师范(10951)
经济学(10766)
农业(10544)
财经大学(10307)
商学(10250)
商学院(10161)
基金
项目(56728)
科学(46241)
基金(44231)
研究(39326)
(38908)
国家(38604)
科学基金(33916)
社会(27181)
社会科(25817)
社会科学(25812)
基金项目(23452)
自然(22640)
自然科(22251)
自然科学(22245)
自然科学基金(21888)
(20348)
教育(18897)
资助(18343)
(17468)
编号(14637)
(13382)
重点(12263)
成果(12027)
教育部(11920)
国家社会(11666)
(11509)
人文(11456)
科研(11021)
大学(10961)
创新(10613)
期刊
(37475)
经济(37475)
研究(24852)
中国(18337)
管理(14920)
学报(13969)
科学(13252)
(13074)
(11496)
大学(11015)
学学(10084)
教育(8758)
农业(7379)
财经(7268)
(6858)
金融(6858)
技术(6703)
经济研究(6583)
(6279)
业经(5747)
统计(5383)
(5067)
问题(4824)
(4756)
(4573)
图书(4502)
技术经济(4408)
决策(4372)
商业(4222)
(3968)
共检索到1272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光磊  杨依蓝  李铭泽  吴健  
愤怒作为工作情境中最易被感知以及少数可以使员工做出回应的一种消极情绪,对于塑造员工认知、情感状态和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现有研究多基于情绪即社会信息理论,从情绪发出者本身探索领导愤怒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而忽视了情绪感知者本身的情绪变化。本研究基于情绪评价理论,通过情境实验(研究1)和体验抽样研究(ESM,研究2),发现领导愤怒感知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存在倒U型影响,即随着领导愤怒感知程度的增加,员工主动性行为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员工恐惧情绪在领导愤怒感知与主动性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下属依赖正向调节恐惧情绪在感知领导愤怒与主动性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即感知领导愤怒通过下属依赖影响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在下属依赖水平高的条件下会更强。本研究丰富了领导愤怒情绪研究的学术文献,也为完善组织中管理者的情绪表达策略提供了新的启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振芳  陈庆文  朱瑜  曾柏森  
以383名企业员工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精神型领导与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关系以及心理资本与组织自尊在精神型领导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与主动性行为显著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精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驱动可通过以下三条路径:"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精神型领导→心理资本→组织自尊→主动性行为"。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冰  许骁  徐璐  
本文基于自我验证理论研究了威权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106个团队的主管和员工进行数据配对与跨层次分析,结果显示:威权领导对关怀型伦理气氛和员工主动性行为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关怀型伦理气氛中介了威权领导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互动公平在威权领导与关怀型伦理气氛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刘冰  许骁  徐璐  
本文基于自我验证理论研究了威权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106个团队的主管和员工进行数据配对与跨层次分析,结果显示:威权领导对关怀型伦理气氛和员工主动性行为均有显著负向影响;关怀型伦理气氛中介了威权领导与员工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互动公平在威权领导与关怀型伦理气氛之间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燕君  徐世勇  朱金强  
文章以143个团队的领导者与429名员工为调查对象,考察了不同层次水平的公仆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采用多层次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个体水平上,公仆型领导显著正向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积极情感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团队水平上,公仆型领导通过高质量的团队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对员工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能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情感来促进主动性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  刘洪  
通过回顾领导和主动性行为领域的相关文献,说明了正面领导、负面领导、领导-成员交换等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分析了领导影响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最后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苗彬  涂孟  
如何推动员工工作主动性行为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科学管理问题。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作为和谐有效的雇佣关系模式能够得到员工积极回应。本研究通过432份调查问卷,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工作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并探究心理安全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和组织信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对工作主动性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心理安全在相互投资型雇佣关系和工作主动性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信任对心理安全与工作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雇佣模式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研究,拓宽了激发员工工作主动性以实现"人尽其才"的新思路。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茵  庄贵军  杨伟  
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制造商数据,探索了权威治理策略与投机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程度地使用不同类型的权威治理策略会带来差异性的投机行为治理结果。具体表现为:企业使用权威治理策略中的强制性权力,对渠道伙伴投机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先加重后减轻的倒U型关系;企业使用权威治理策略中的非强制性权力,对渠道伙伴投机行为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减轻后加重的U型关系。企业只有高强度地使用强制性权力或低强度地使用非强制性权力才能有效控制渠道投机行为。文章结论在明晰权威治理策略与渠道投机行为之间的具体关系以及统一现有研究矛盾结论的同时,对渠道成员合理选择并使用权威治理策略制定渠道决策,规范渠道中的投机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茵  庄贵军  杨伟  
文章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社会交换理论,利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制造商数据,探索了权威治理策略与投机行为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企业不同程度地使用不同类型的权威治理策略会带来差异性的投机行为治理结果。具体表现为:企业使用权威治理策略中的强制性权力,对渠道伙伴投机行为的影响呈现出先加重后减轻的倒U型关系;企业使用权威治理策略中的非强制性权力,对渠道伙伴投机行为的影响则呈现出先减轻后加重的U型关系。企业只有高强度地使用强制性权力或低强度地使用非强制性权力才能有效控制渠道投机行为。文章结论在明晰权威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潇  杨俊  
采用门槛效应模型和中国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了不同阶段下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门槛(8.97年),未跨越门槛时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有利于经济增长,而跨越门槛后则转变为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我国整体及部分地区的人力资本存量未跨越该门槛,但随着经济发展转变为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集约型增长方式,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当前控制收入分配差距刻不容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红艳  颜军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造协调性测度模型对流通成本变动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协调性关系进行测算,并运用动态面板平滑模型对不同门限变量下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检验。协调性关系的实证分析发现,全国26个省份的协调度处于上升趋势;大部分省份的指标协调度均值呈较高的水平,全国总体呈左偏分布状态。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以城镇居民消费增长作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明显的平滑转化特征;以农村居民消费增长为门限变量时的非线性影响效果更强烈。流通成本变动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3.904时呈负向线性效应,之后非线性正向效应逐渐增强,流通成本变动对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5.517时呈现线性正效应,之后逐渐转为非线性负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孔靓  李锡元  章发旺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的中介作用。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包容型领导对员工的主动性行为有显著正向作用,组织自尊和差错管理氛围分别在个体和团队层面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出包容型领导对员工主动性行为的作用路径,对培养领导的包容性和营造组织差错管理的氛围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旭  张川川  
本文首次采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检验了职工工资差距同企业绩效的关系。与以往大多数经验研究文献不同,本文发现职工工资差距与企业绩效之间是非线性关系:企业绩效随着工资差距的拉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更进一步的实证检验表明,工资差距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一种因果性效应。同时,还构建了理论模型将"锦标赛"和"凝聚力"理论整合在一起,以解释这种非线性关系背后的作用机制。在凝聚力对企业产出的边际作用比较大且员工边际产出递减的情况下,当工资差距比较小时,锦标赛理论的激励机制起主导作用;而当工资差距比较大时,进一步扩大工资差距对凝聚力的削弱将起主导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杜恒波  朱千林  刘春红  
作为职场"冷"暴力的一种,职场八卦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而受到传统文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国组织情境下的职场八卦大多传递的是负面信息,即负面八卦。本研究以360名员工为研究样本,运用层级回归和拔靴法探究了职场负面八卦与主动性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组织认同和神经质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表明,职场负面八卦负向影响员工的主动性行为,组织认同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神经质不仅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组织认同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而且调节了组织认同在职场负面八卦与员工主动性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当员工具有较高的神经质水平时,组织认同在职场负面八卦与主动性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会更加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星  程豹  郭功星  
职场排斥对员工的消极影响已经得到大量研究的证实。本文以资源保存理论为基础,以情绪耗竭为中介和敌意归因偏差为调节,探索职场排斥对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三个时间点的326位一线服务人员和与之匹配的58名主管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职场排斥能够对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情绪耗竭在职场排斥与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3)员工敌意归因偏差对职场排斥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即员工敌意归因偏差水平越高,二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4)员工敌意归因偏差还进一步调节职场排斥通过情绪耗竭影响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间接效应,即员工敌意归因偏差水平越高,职场排斥通过情绪耗竭影响顾客服务主动性行为的负向效应会被增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