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50)
- 2023(10300)
- 2022(8863)
- 2021(8130)
- 2020(7078)
- 2019(16524)
- 2018(16254)
- 2017(31560)
- 2016(17267)
- 2015(19911)
- 2014(20192)
- 2013(20287)
- 2012(19240)
- 2011(17476)
- 2010(18072)
- 2009(17304)
- 2008(17178)
- 2007(15492)
- 2006(13553)
- 2005(12317)
- 学科
- 济(78896)
- 经济(78808)
- 管理(54842)
- 业(49301)
- 企(42795)
- 企业(42795)
- 方法(42708)
- 数学(35470)
- 数学方法(35186)
- 财(21734)
- 中国(18889)
- 学(18806)
- 农(18528)
- 业经(16314)
- 环境(14858)
- 和(14688)
- 理论(14337)
- 务(14008)
- 财务(13987)
- 财务管理(13909)
- 地方(13726)
- 制(13659)
- 贸(13596)
- 贸易(13580)
- 企业财务(13290)
- 易(13134)
- 农业(12365)
- 审计(12256)
- 划(11732)
- 融(11345)
- 机构
- 大学(267968)
- 学院(263150)
- 济(108038)
- 经济(105712)
- 管理(101437)
- 研究(88094)
- 理学(87812)
- 理学院(86868)
- 管理学(85500)
- 管理学院(85027)
- 中国(67870)
- 京(57468)
- 科学(55555)
- 财(51959)
- 农(47089)
- 所(46451)
- 研究所(41887)
- 财经(41842)
- 中心(41077)
- 江(40567)
- 业大(40134)
- 经(38016)
- 农业(37600)
- 北京(35782)
- 经济学(33942)
- 范(33740)
- 师范(33329)
- 州(31886)
- 院(31329)
- 财经大学(31199)
- 基金
- 项目(173751)
- 科学(135880)
- 基金(127133)
- 研究(122561)
- 家(112226)
- 国家(111330)
- 科学基金(94350)
- 社会(78330)
- 社会科(74105)
- 社会科学(74077)
- 基金项目(67103)
- 省(66824)
- 自然(62535)
- 自然科(60961)
- 自然科学(60934)
- 自然科学基金(59884)
- 教育(57221)
- 划(57174)
- 资助(53713)
- 编号(49052)
- 成果(40659)
- 部(39907)
- 重点(39738)
- 发(36568)
- 创(35208)
- 科研(34422)
- 教育部(33968)
- 课题(33707)
- 创新(32970)
- 大学(32693)
- 期刊
- 济(114711)
- 经济(114711)
- 研究(74771)
- 中国(54182)
- 学报(45814)
- 财(43004)
- 农(40068)
- 科学(40011)
- 管理(34734)
- 大学(33445)
- 学学(31380)
- 农业(26764)
- 教育(24530)
- 融(21909)
- 金融(21909)
- 财经(21683)
- 技术(20484)
- 经济研究(18871)
- 经(18529)
- 业经(17161)
- 问题(15714)
- 业(15118)
- 图书(14259)
- 资源(13274)
- 技术经济(13238)
- 版(13058)
- 贸(12681)
- 统计(12629)
- 理论(12427)
- 财会(12138)
共检索到389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资源环境审计,它是以系统方法从行为、信息和制度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以发现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将结果传达给利益相关者的制度安排。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中,鉴证、界定、评价和监督这些审计功能必须按顺序且全部实施。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与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有共性,更有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界定就是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确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业绩及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的责任。资源环境业绩的责任界定,就是界定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及其变动应承担的责任,需要确定领导干部任期内通过履行资源环境责任对本区域及外区域的本期及后期资源环境数量、质量状况造成的影响。领导干部对资源环境问题应承担责任的界定需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第一,界定领导干部应承担责任的程度,有两种做法,一是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二是都作为直接责任,但判定其责任程度;第二,界定资源环境问题所带来后果的严重程度,通常分为后果严重、后果较严重和后果一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资源环境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链,由于激励不相容、信息不对称和业绩影响因素的不确定性,代理人可能产生代理问题,由于有限理性,可能产生次优问题。为了应对资源环境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得到建立。当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中需要独立地鉴证代理人的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时,资源环境审计需求就产生。这种需求具有权变性,不同的条件下,对资源环境业务合规性审计、财务合规性审计、信息真实性审计及制度健全性审计的需求不同。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需求较强,并且,需要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起来,在分工负责制的领导体制下,需要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审计客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内容包括六个层级:审计范围、审计对象、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类型、审计标的、审计载体。审计范围是指哪些资源环境要纳入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基本原则是根据领导干部所领导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确定。审计对象是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可以分为业务责任和财务责任,也可以分为业务责任、财务责任、信息报告责任和制度责任,上述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会体现为审计主题,包括行为主题、信息主题和制度主题。基于不同的审计主题,形成审计业务类型,包括领导干部资源环境单项责任审计和领导资源环境综合责任审计。为了实施程序,审计主题还要分解为审计标的,并确定审计载体。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评价就是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评定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的水平。在审计评价中,既要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成就(称为业绩),也要关注领导干部履行资源环境责任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业绩的审计评价需要逻辑地解决资源环境业绩指标、资源环境业绩标准和领导干部资源环境业绩综合评价方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问题的审计评价通常采用计分扣分法。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综合评价主要有两类,一是权重计分法,二是清单列举法。由于样本量及样本之间的可比性,数学模型法用于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评价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目标是人们期望通过这种审计得到的结果,委托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终极目标,审计人期望得到的结果称为直接目标。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终极目标是通过这种审计来抑制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直接目标是找出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中的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并推动审计整改和审计成果应用。不同的审计主题,审计直接目标不同,对于资源环境业务行为和财务行为,审计直接目标是合规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信息,审计直接目标是真实性;对于资源环境相关制度,审计直接目标是健全性。上述审计直接目标称为审计总目标,还需要以审计标的为基础,分解为审计具体目标。审计直接目标通过揭示路径、威慑路径和抵御路径来实现审计终极目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鉴证就是用系统方法搞清楚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的真实情况,可选择的鉴证模式包括命题论证模式、数据流程模式、专业测量模式和数据分析模式。不同的审计主题有不同的鉴证目标,从而需要不同的鉴证模式,并支持发表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履行情况鉴证涉及财务信息、业务信息、财务行为、业务行为和制度这些审计主题。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的鉴证目标是信息真实性,财务行为、业务行为的鉴证目标是行为合规性,制度的鉴证目标是制度健全性。不同的鉴证目标需要不同的鉴证模式来获取审计证据。同时,鉴证事项的审计载体状况也会影响鉴证模式的选择,鉴证目标和审计载体共同决定鉴证模式及审计意见类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客体是资源环境委托代理关系中的代理人或资源环境责任承担者。审计结果能否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成为确定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客体的选择依据。根据这个选择依据,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客体包括三类:党政领导,资源环境相关部门领导,国有自然资源使用单位、国有自然资源管理单位、国有自然资源生产单位及对环境有影响的国有单位的主要领导。上述三类审计客体,需要分步纳入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范围。以单位作为审计客体与以领导干部个人作为审计客体具有密切的关联,通常需要以单位为客体来开展资源环境审计,针对业绩和查出的问题,根据领导干部的分工和对具体问题的参与程度来界定和评价领导干部应该承担的资源环境责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高丽霞 郑石桥 吕君杰
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成果应用就是将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利益密切关联起来,它是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终极目标的实现手段。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成果应用有两种模式:一是审计部门直接应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成果,称为直接应用模式;二是审计部门推动其他相关部门应用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审计成果,称为推动应用模式。直接应用模式的主要路径包括提供审计信息、报告审计结果、公开审计结果和处理处罚违规行为;推动应用模式的主要路径包括移送违规行为、完善体制机制制度和用于干部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吕君杰
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和成本效益是选择审计主体的原则。根据上述原则,不同类型的领导干部,其资源环境责任审计的审计主体不同。本级党政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上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或本级政府设立的且独立于资源环境责任承担者的政府审计机关;资源环境监管部门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本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国有资源环境影响单位的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本级政府设立的审计机关;资源环境影响单位的内部单位主要领导,其审计主体是总部内部审计部门。即使审计主体是政府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部门,根据专业胜任能力或成本效益原则,也可以将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中介组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缺陷,产生这些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认知模糊。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本质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确定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概念,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鉴证就是用系统方法独立地厘清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的真实情况并形成结论,涉及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业务行为、财政财务行为和制度等审计主题。不同的审计主题会使得审计取证模式也不同,对取证模式的选择不同还会使得审计鉴证发表的意见类型不同。通过鉴证得到的最终审计结果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所领导的组织单元履行经济责任的真实业绩;二是领导干部所领导的组织单元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在资源委托代理关系中,由委托人根据审计独立性、审计质量和成本效益原则来选择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现有文献很少专门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资源委托代理关系,提出一个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理论框架,然后用这个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关于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主体的规定,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的解释力,并得出结论和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石桥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就是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鉴证和经济责任界定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方法评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水平。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实质、内容、原则、指标、标准和方法进行文献综述,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鉴证、审计界定和审计评价进行融会贯通,进而提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理论框架。用该理论框架来分析《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中关于经济责任评价的规定,从而验证了该理论框架的解释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不同单位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不同,但是,可以有一个通用的概念框架。审计对象、审计业务类型、审计主题构成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通用概念框架。国有资源经管责任分为单位经管责任和个人经管责任。根据领导干部在特定责任方面的介入或努力程度,单位经管责任区分为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形成领导干部的个人经管责任,这是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根据关注的经管责任要素不同,经济责任审计业务有单一经济责任审计、多项经济责任审计、综合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主题是经济责任的实施框架,包括具体行为、制度、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四种类型,不同的经管责任要素的审计主题不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