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9)
- 2023(5275)
- 2022(4372)
- 2021(3934)
- 2020(3104)
- 2019(6719)
- 2018(6367)
- 2017(12199)
- 2016(6480)
- 2015(6893)
- 2014(6576)
- 2013(6402)
- 2012(5779)
- 2011(5152)
- 2010(5664)
- 2009(5363)
- 2008(5258)
- 2007(4513)
- 2006(4134)
- 2005(3799)
- 学科
- 管理(27200)
- 济(24742)
- 经济(24716)
- 业(20102)
- 企(18118)
- 企业(18118)
- 审计(12128)
- 方法(11765)
- 环境(10879)
- 数学(9341)
- 财(9296)
- 数学方法(9284)
- 中国(7147)
- 划(7107)
- 务(6565)
- 财务(6556)
- 资源(6512)
- 财务管理(6489)
- 企业财务(6326)
- 农(6045)
- 业经(5924)
- 学(5903)
- 各类(5863)
- 制(5692)
- 和(5341)
- 人事(4946)
- 人事管理(4946)
- 规划(4866)
- 环境规划(4723)
- 地方(4599)
- 机构
- 学院(92610)
- 大学(92539)
- 管理(38642)
- 济(38070)
- 经济(37290)
- 理学(33515)
- 理学院(33204)
- 管理学(32846)
- 管理学院(32670)
- 研究(28055)
- 中国(23504)
- 财(20807)
- 京(19926)
- 财经(16984)
- 科学(16857)
- 经(15474)
- 江(13858)
- 所(13717)
- 中心(13656)
- 财经大学(12836)
- 经济学(12101)
- 研究所(12008)
- 农(11991)
- 北京(11791)
- 商学(11477)
- 业大(11371)
- 商学院(11367)
- 经济学院(11153)
- 州(11100)
- 范(10978)
- 基金
- 项目(65344)
- 科学(52571)
- 基金(49589)
- 研究(47366)
- 家(43620)
- 国家(43278)
- 科学基金(38036)
- 社会(32981)
- 社会科(31457)
- 社会科学(31441)
- 基金项目(26260)
- 省(24306)
- 自然(24258)
- 自然科(23426)
- 自然科学(23418)
- 自然科学基金(23010)
- 教育(20551)
- 划(20103)
- 资助(19419)
- 编号(18144)
- 部(14933)
- 国家社会(14841)
- 重点(14795)
- 成果(14180)
- 发(13377)
- 创(13294)
- 制(13087)
- 教育部(13045)
- 人文(12902)
- 科研(12579)
共检索到1369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琦 谭志东
为了检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我们运用2014年审计署组织部分省级审计机关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对试点城市的环境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非试点城市,试点城市的财政环保投入与辖区内企业环保投资均显著增加,且企业环保投资增加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其中,试点城市给予企业环保补助是导致其增加环保投资的一种可能机制。此外,试点城市并未显著出现对环境指标的短效干预行为。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维度,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环境治理效应提供了经验证据,丰富了政府审计与环境治理两大领域的交叉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基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准自然实验场景,以我国城市为研究样本,研究该政策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试点能够有效提升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执行力,加快了政府环境治理的执行进度,并提升了执行质量。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主政官员距离离任时间越短,官员的环境政绩诉求越强烈,审计试点的政策效应也越显著。机制检验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通过优化官员晋升考核体系和强化环境治理监管提升了政府环境治理执行力。研究结论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试点期间的政策效应提供了支持性证据,对于理解地方环境治理执行困境和推进地方政府积极承担受托环境责任具有一定的理论贡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志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污染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是否具有碳减排效应有待验证。以2012—2019年地级市层面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区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显著抑制地区碳排放。机制分析表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推动绿色技术进步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而能抑制地区碳排放。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工业碳放量越高的地区、碳汇资源不丰富的地区、地方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的地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更显著。拓展性分析表明,碳市场试点能够增强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公众的绿色低碳意识越强,越能增强离任审计的碳减排效应。为此,要强化离任审计在工业端的力度;要引导企业践行绿色低碳生产和倡导公众遵循绿色低碳生活与消费,形成政府、企业和公众对碳排放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溶冰 谢晓君
【目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加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出发,探求其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机理和经验证据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2015—2020年中国30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的异质性,将资源型城市作为处理组,非资源型城市作为对照组,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全国推广期间的政策效果。【结果】(1)伴随着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的常态化,相对于非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具体表现为工业污染的减排。(2)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资源接续压力和环境绩效压力对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离任获得晋升的地方官员在任期内拥有更好的环境表现,支持了该项政策通过完善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污染治理的理论逻辑。(3)路径检验的结果表明,环保投资的增加是促进资源型城市环境质量提升的可能路径。【结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长效性和普适性,应加强审计结果运用、完善配套制度建设,推进环境责任审计的全覆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年春 高蔚然 翟华云
本文以2014年开始实施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背景,选取中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离任审计对企业审计费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地区的上市公司,审计费用更高;(2)由于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导致审计风险上升,因此该审计政策通过影响注册会计师在进行风险应对时增加的审计投入对审计费用产生影响;(3)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当上市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合一时,企业的内部治理越弱,审计试点对审计费用的提升越大;当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时,企业和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外部监督压力越大,离任审计试点对审计费用的正向作用越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骏 马轶群 崔沛芝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对降低当地环境污染有重要作用,但其降污作用是来自审计产生的治理效应?还是对当地污染的挤出效应?在全面推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之际,不同答案对于如何更有效开展审计工作有重要影响。通过手工整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数据,使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等实证方法,深入探讨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降污作用的问题后发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能够降低当地环境污染,其降污作用并非来自审计驱动的挤出效应,而是审计产生的治理效应,这一观点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表明,治理效应具有一定的衰减性,审计驱动污染挤出效应尽管不显著,但仍值得警惕。源于审计监督的溢出效应,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还会降低周边地区污染。因此,提出构建符合地方特点、基于污染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审计预期,降低转移污染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唐洋 董怡颖 阳秋林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以来,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意义更加凸显。鉴于此,本文主要从国家治理角度入手,深入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框架的构成要素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审计运行机制,有助于保障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正常开展。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佩 吴昊旻
以我国2014年实施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简称为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为准自然实验,深入考察审计试点实施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的影响以及企业异质性和治理机制在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显著提升了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水平,且该正向效应在国有企业、资源型和重污染型企业以及内部治理机制欠缺的企业中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企业履行环境责任有助于提升其长期绩效和价值。研究结论揭示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效用,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等领域的交叉研究。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孙玥璠 刘雪娜 张永冀 操群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为检验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提供了难得的准自然实验场景。我们以2011-2017年为时间窗口,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角度检验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研究发现: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政府干预和企业议价能力对二者关系存在着负向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于非国有企业、未受到环境表彰的样本企业环境责任履行促进效应更强。本研究从企业环境责任履行角度,揭示了政府审计的国家治理作用,也为落实和提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政策效果提供了经验数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旭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会。来自地方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22个课题合作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内蒙古等5省区市审计学会、上海等3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代表们重点根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情况与结果运用、面临困难与对策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新的审计领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本文选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对象范围和审计内容等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机关、内审机构、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均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成为审计主体;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审计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用制度来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审计的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水、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情况...
关键词:
生态文明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李月娥 袁紫璇
我国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可能有统一的普适性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路,然后结合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分别提出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离任审计重点。文章以湖北省七个试点地区为例深入分析差异化离任审计的重点,对其他省域因地制宜地实施离任审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曹西茜
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国家赋予审计监督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全新的重要职责。本文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路径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绿色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忠华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是强化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促进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审计内容包括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的法规政策执行情况、重大决策事项、管理情况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实施路径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责任、执行责任、监管责任的履行为主线,以政策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法规政策制度执行审计、监管审计和报表审计为抓手。
关键词:
自然资源资产 离任审计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儒昞 王海滨
在环境治理过程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博弈。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动态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博弈模型,分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风险决策中有限理性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性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即中央"不重视"、地方"不治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使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演化为风险规避者;通过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