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52.15.191.6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00)
2023(6303)
2022(5585)
2021(5109)
2020(4491)
2019(10713)
2018(10591)
2017(20498)
2016(11415)
2015(13109)
2014(13458)
2013(13701)
2012(12868)
2011(11517)
2010(12211)
2009(11691)
2008(11703)
2007(10620)
2006(9141)
2005(8188)
作者
(35357)
(29579)
(29521)
(28355)
(18885)
(14172)
(13656)
(11663)
(10886)
(10553)
(9977)
(9975)
(9505)
(9428)
(9271)
(9207)
(9200)
(8718)
(8529)
(8462)
(7437)
(7258)
(7250)
(6731)
(6671)
(6666)
(6574)
(6507)
(6027)
(5930)
学科
(49185)
经济(49141)
管理(34412)
(31301)
方法(25842)
(25464)
企业(25464)
数学(22393)
数学方法(22224)
(13617)
(13047)
中国(12508)
审计(12185)
(11268)
地方(9767)
业经(9313)
(9028)
(9025)
(8879)
财务(8858)
财务管理(8781)
农业(8703)
(8689)
贸易(8676)
(8408)
企业财务(8336)
环境(7694)
(7267)
银行(7247)
资源(7171)
机构
大学(172544)
学院(171252)
(69729)
经济(68147)
管理(67227)
理学(57499)
理学院(56842)
管理学(55947)
研究(55833)
管理学院(55615)
中国(44366)
(37800)
科学(35952)
(33694)
(31033)
(29901)
财经(26979)
(26970)
中心(26852)
研究所(26794)
业大(26355)
农业(24655)
(24329)
北京(23305)
(22030)
师范(21818)
经济学(21300)
(21252)
财经大学(19930)
经济学院(19509)
基金
项目(111463)
科学(86569)
基金(80376)
研究(79685)
(70468)
国家(69893)
科学基金(59117)
社会(49532)
社会科(46955)
社会科学(46932)
(43583)
基金项目(43181)
自然(39209)
自然科(38033)
自然科学(38017)
自然科学基金(37361)
(36615)
教育(36560)
资助(33322)
编号(33269)
成果(27346)
重点(25341)
(25205)
(23707)
(22530)
课题(22152)
科研(21918)
教育部(21241)
创新(21152)
人文(20662)
期刊
(74164)
经济(74164)
研究(47439)
中国(37082)
(28757)
学报(28198)
(26528)
科学(25087)
管理(21379)
大学(20024)
学学(18712)
农业(17530)
(14171)
金融(14171)
教育(14107)
技术(13828)
财经(13090)
经济研究(12013)
业经(11867)
(11163)
问题(10362)
资源(10288)
(10094)
图书(9773)
审计(9570)
财会(9546)
技术经济(9211)
(8645)
理论(8626)
会计(8520)
共检索到25379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儒昞  王海滨  
在环境治理过程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博弈。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动态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博弈模型,分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风险决策中有限理性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性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即中央"不重视"、地方"不治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使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演化为风险规避者;通过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儒昞  王海滨  
在环境治理过程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存在利益博弈。本文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动态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博弈模型,分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风险决策中有限理性决策者的风险偏好性使得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博弈中的纳什均衡,即中央"不重视"、地方"不治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会使得更多的地方政府演化为风险规避者;通过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责任,加大对地方政府环境治理不力的查处力度、增加处罚强度将会改变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中的策略选择,进而有望破解环境治理失灵难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宝成  王娇杨  王家伟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审计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但对领导干部的心理行为机制鲜有研究。文章集成计划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构建领导干部审计配合度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检验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领导干部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主要通过"态度"的中介传导影响审计配合度,且二者均受到生态政绩观的影响。同时,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审计配合度具有正向影响。因此,强化生态政绩观治理导向、加大环境督查力度、创新审计方式、强化法制建设是提高领导干部审计配合度的重要现实选择。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刚  张沥月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势在必行,但该项审计工作才刚刚起步,作为一项崭新的举措,如何运用、实施,尚存诸多误区。本文就试点中存在的主要误区予以探讨,以完善我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误区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离任环境审计"、"离任生态审计"目前,在审计实践中,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提法很多,比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经济责任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梁刚  张沥月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自然资源日益枯竭,对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势在必行,但该项审计工作才刚刚起步,作为一项崭新的举措,如何运用、实施,尚存诸多误区。本文就试点中存在的主要误区予以探讨,以完善我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一、误区1:"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就是"离任环境审计"、"离任生态审计"目前,在审计实践中,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提法很多,比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经济责任审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是由审计的客观需要和审计的现实可能两方面因素决定的。影响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的客观需要主要来自国家、社会公众和被审计的领导干部。审计的现实可能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基础信息、操作规范等。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相互作用并达到均衡状态时确定的审计内容,效果最优。现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现实可能从总体上难以满足审计的客观需要,因此需要逐步改善审计的现实可能,分阶段、分步骤满足审计的客观需要。从而使审计内容呈现层次性,即近期审计内容和远期审计内容。最后本文以水资源审计为例,具体分析这一逻辑机理在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时如何发挥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琰  朱灵子  
基于审计模式内涵的界定,本文尝试构建审计模式结构,并剖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大数据审计模式结构各要素的大数据特征及其影响的传导轨迹。将该领域大数据审计模式的最初形态总结为"技术与数据分散化"模式,鉴于其"基础性要素"与"支持性要素"层面存在缺陷,指出应构建"平台与技术一体化"模式,并从审计模式结构的要素入手,以大数据特征影响轨迹为指导,讨论大数据平台的架构以及基于平台的各项核心技术的集成和审计机关内外部协同方式;进而规划相应的审计流程,分析审计标准的完善问题,以推动大数据环境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旭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会。来自地方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22个课题合作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内蒙古等5省区市审计学会、上海等3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代表们重点根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情况与结果运用、面临困难与对策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献东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个新的审计领域,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模式。本文选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对象范围和审计内容等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审计机关、内审机构、中介组织和社会公众均可通过不同的方式成为审计主体;审计的根本目标是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从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审计的直接目标是促进建立健全系统完整的加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促进用制度来加强对自然资源资产的管理;审计的对象范围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水、森林、海洋等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情况、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和自然资源资产监管情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然  李月娥  袁紫璇  
我国各地区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不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不可能有统一的普适性模式。本文首先明确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思路,然后结合优化、重点、限制、禁止开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分别提出各主体功能区差异化的离任审计重点。文章以湖北省七个试点地区为例深入分析差异化离任审计的重点,对其他省域因地制宜地实施离任审计、建设生态文明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曹西茜  
近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国家赋予审计监督在生态环境领域的一项全新的重要职责。本文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路径进行探讨,以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健康绿色发展。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林忠华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环境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目标是强化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促进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审计内容包括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的法规政策执行情况、重大决策事项、管理情况和资产负债表。审计的实施路径应以生态文明建设决策责任、执行责任、监管责任的履行为主线,以政策审计、资金审计、项目审计、法规政策制度执行审计、监管审计和报表审计为抓手。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李博英  尹海涛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是干部监督工作的深化与创新,是对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责任情况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这项工作在我国刚刚开始试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一套完整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对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政策依据及必要性、紧迫性进行简述,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在对前人研究成果学习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七大理论基础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八个基本方法,同时结合我国实际就如何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需要进一步完善的五项重点工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郭旭  
2016年12月21日,中国审计学会在北京召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会。来自地方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及有关高校共22个课题合作单位的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内蒙古等5省区市审计学会、上海等3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以及有关高校的代表做了专题发言。代表们重点根据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情况与结果运用、面临困难与对策建议进行了交流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明辉  孙冀萍  
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内容和重点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其原因在于人们对构成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单元即审计要素研究不够。因此,在回顾、梳理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厘清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基本含义和构成要素,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预期使用者、审计对象、审计标准、审计证据以及审计结果七个方面系统阐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要素的具体内涵。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